登陆注册
6513100000006

第6章 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

一 汉高祖刘邦还乡

除了三老五更礼、乡饮酒礼等经常性的敬老礼仪外,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还有许多临时举行的敬老特殊庆典。这些庆典,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敬老养老风俗中多姿多彩的另一个侧面。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的秋天,汉高祖刘邦率领大军击败叛乱的淮南王黥布,还归长安,经过他的故乡沛县。在离乡十三年后重新回到故土,今非昔比,他不禁思绪万千。当年,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躬耕于陇亩之中,酤酒于王媪之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沛父老推举他为沛令,率领沛子弟响应诸侯。奉楚怀王之命西破咸阳,与项羽逐鹿天下。十三年过去了,刘邦而今已是君临天下的帝王,也已经是六十一岁的老人。乡土之思,故园之恋,使汉高祖不禁感慨万端,思绪奔涌。他决定暂驻沛地,以了却多年的思乡之情。刘邦在沛宫设置酒宴,召请家乡的故人父老和子弟饮酒。刘邦的父老故人,此刻也都是白发苍苍。酒酣,汉高祖亲自击筑,在铿锵的乐声中高唱他自己编的歌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意思是说,呼啸的大风吹起啊,天空中的云彩飞扬,帝王的威力加于海内啊,我回到故乡,怎样才得到猛士啊,守卫国土四方。沛中的儿童一百二十人,都和声歌唱,歌声激昂悲壮,故人父老为之动容,感叹唏嘘。歌毕,高祖又拔剑起舞,以娱父老,慷慨满怀。高祖不禁流下了热泪,对参加酒宴的沛父兄说:“游子悲故乡。沛是我的父母之乡与生长之地,我虽然建都于关中,但无论生前死后,我的魂魄仍然萦回在故乡的土地上。我以沛公的名义举兵起义,诛戮暴逆,才能平定天下,登上帝位,这一切都与故乡分不开啊!为了报答故乡父老,我现在下令,以沛地作为我的汤沐封地,免除沛地百姓的一切赋役,世世代代享有安宁的生活。”

沛的父兄长者和刘邦的亲属故人都无不感动万分,举杯敬酒,笑语欢歌,大家又追忆起逝去的轶事旧闻。一连欢宴了十多天,高祖准备返回长安,沛父兄再三恳求高祖留下。高祖说:“随从我的官吏军队人数众多,沛地父兄怎么能够长期供养负担呢?”他终于辞别了故乡西行。沛地百姓倾城相送,一直把高祖送到西边的边界上,向高祖敬献牛酒。高祖为故乡父老的情意感动,再次在边界留屯下来,在帷帐中陈设酒宴,还请父老。又是一连三天的欢宴,才恋恋不舍地辞别故乡父老而去。(《史记·高祖本纪》)刘邦生长于沛,手提三尺剑,斩蛇起义,终于诛灭暴秦,取得天下。他以皇帝之尊,犹不忘家乡父老,高祖还乡,可以算是汉代的首次最隆重的优待故乡老人的特殊庆典了。

二 唐太宗宴家乡父老

贞观十五年(641)的五月,唐代的东都洛阳城里,是一片喧闹的景象。因为在四个月前,君临天下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带领队伍庞大的宫人、百官、羽林等随从,浩浩荡荡地来到洛阳。这时正是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连年丰收,在隋末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都纷纷返回自己的故乡,三四文钱就可以在市场上买一斗米,终年全国处死刑的人不过二三十人。由于天下太平,好多人家的大门晚上都少有关闭,路途中的商旅,都不再自己携带粮食,而依靠沿途的客店供给。(《资治通鉴·唐纪》)唐太宗十八岁从太原起兵,跟随父亲唐高祖李渊东征西讨,建立了唐王朝。如今他自己也登上皇位十五个年头,已经是五十三岁,快要进入老境。在这文治武功臻于极盛的时候,他不由得回首往事,时时刻刻怀念度过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太原。他曾致书于并州父老说:“汉祖悲歌,尝思丰沛;晋皇吟咏,唯在温原,此人情也。况且并部之地,创立之基,与诸父老首立大事。引领北望,感慕兼深,思与父老一日叙旧,怀之在心,所不忘也。但海内殷旷,万几事多,巡省四方,未获周悉……夏序甚热,想各平安,善自颐养,动静奏闻,故有此敕,想见朕心。”(《全唐文》卷八)意思是说,汉高祖刘邦与晋宣帝司马懿,虽然同为一代创立之主,但却都思念故乡,这是人的感情所致。并州是我与父老们共举反隋大旗起兵之地,感情深沉,怎能不思念故乡,想望有一天再与父老们重叙旧情呢?但自登帝位,国事繁多,难遂返乡之愿,只能希望父老们善自保重,颐养天年。

五月的一天,洛阳宫城东门长乐门外,走来了一队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似乎来自远方,风尘仆仆,但看到巍峨壮丽的宫城,显得分外的喜悦。他们伫立于长乐门前,向门官递上一卷奏表,请求转达给皇帝。门官犹疑了一下,方才接过,因为按照朝廷颁布的格式规定,除了最重要的文书以外,平民百姓是不能直接向皇帝进书的。他打开文书一看,里面说:“太原是朝廷和陛下的龙兴之地,并州父老无时不盼望陛下重返故居,请求陛下在明年东封泰山以后,临幸太原,让父老重睹陛下的风采。”(《旧唐书·太宗纪》)原来这群老人是皇帝的家乡故友,不能怠慢。门官赶紧把他们的奏书上达皇帝。

唐太宗知道并州父老前来东都的消息,大为高兴。五月十二日,在洛阳宫内的武成殿设宴招待父老乡亲。武成殿是唐代皇帝在东都洛阳的常朝之所,又名宣政殿。这一天,殿内外张灯结彩,使巍峨雄伟的大殿显得更为壮丽。殿内人语欢笑,热闹非凡。太宗举杯向陪同宴会的大臣和并州父老们说:“回想起少年时代我在太原的时候,经常和伙伴们欢聚饮酒,掷骰博彩作为戏乐,那样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而暑往寒逝,转眼就是将近三十年了。”环顾宴席上的老人之中,还有几个昔日的老友,太宗与他们共同回忆着当年愉快的往事,非常惬意。即使在这个时刻,不愧为贤明之君的唐太宗仍然没有忘记政事,对父老们说:“许多人因为我是皇帝而经常当面对我阿谀奉承,使我难以听到民间的真实情况。公等都是我的故人,希望把实际情况告诉我:近年来的施政,百姓认为还好吗?民间还有我不知道的疾苦吗?”老人们一齐起立,向唐太宗启奏说:“现在四海太平,百姓欢乐,都是由于陛下治理天下得法所致。臣等虽已衰年,余下的时日不多,但幸逢盛世,不知有什么疾苦。”父老们执意请求太宗驾幸太原,返回故乡。太宗对故乡父老说:“飞鸟经过故乡时,也会回旋徘徊,眷恋不忍离去。我自太原首举义旗,南征北战,终于平定天下。况且并州是我少年游息的地方,怎么能忘记它呢?如果泰山封禅的典礼结束以后,还有时间,我一定会来太原与故乡父老相见。”老人们为太宗对故乡的情意而感动不已。(《旧唐书·太宗纪》)

贞观十六年(642)的冬天,唐太宗李世民又西出长安,来到关中平原中部的武功县庆善宫。四十五年前,即隋开皇十八年的十二月,李世民就出生在武功的馆舍内,当时他的父亲李渊正任岐州刺史。(《旧唐书·太宗纪》)岁月悠悠,物换星移,世民如今乘着天子的车驾,左右是羽葆和华盖,前后簇拥着浩浩荡荡的车马旌旗,回到了他的出生之地。太宗不禁感慨万分。为了感谢家乡父老,太宗召集武功的邰城、立节、三时、丰义四个乡的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为他们在庆善宫的南门举行盛大宴会。太宗举杯向父老们说:“我从少年时起,就遭遇隋末的战乱。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举兵起义,栉风沐雨,饥不遑食,至今已经三十余年。四海百姓能够不再流离道路,转死沟壑,重享太平,这使我感到莫大的安慰。今天重返旧乡,与父老相见,看到这座先皇曾经居住的宫阙和我的出生之处,使我悲从中来,触物心伤。”太宗说到这里,不禁泪下沾襟,左右侍臣,也莫不为之感动。

太宗见满座唏嘘,为使父老嘉宾喜悦,又回头对随行群臣说道:“人们总是很难预料自己未来的命运。在隋朝的时候,我曾想自己能够做一个五品的官员,就很不错了,恐怕还可望而不即呢。在座诸公,当时大多还是未仕的布衣。而今天,我已身为帝王,君临四海,诸公也都身居高位,辅佐王室。这样的君臣相遇,真可谓是千载难逢啊!让我们为此纵酒尽欢吧。”于是举座欢笑,觥筹交错。当年曾见过高祖李渊和李世民的父老,还有当年在宫中服役的白发翁媪,都畅叙旧事。一举十觞,酒酣耳热之际,竞相在殿中起舞,为太宗上寿,还有的父老当面对皇帝诉说自己的冤屈,李世民也当场给予解决。宴会结束,又赐予在座父老丝帛,作为礼物。本人还是布衣的,也都赐予散官官阶。(《册府元龟·帝王部·宴享》)武功父老们,永远会记得太宗李世民还乡这一天。

三 唐玄宗千秋节宴老

开元二十四年(736)八月初五,是唐玄宗登上帝位的第二十四年,也是他的五十一岁生日。由于“开元之治”的成功,唐王朝正处于富庶强盛的高峰。史载当时“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郑□《开天传信记》)玄宗把这一天定为千秋节,决定趁生日之机,大宴群臣和京城父老,显示天下太平富足的景象,尊老敬老的意愿。他颁布诏令说:“自古以来相传的风俗,每年都有天下百姓共同欢乐的节日。而节日的庆祝是否热烈,则要依据当时的环境和人们的心情而定。我出生于仲秋季节的八月初五,这个日子早已经宣布为普天同庆的佳节,百姓们的祝愿与欢乐,使我感触良深。当今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庄稼丰收在望,海内雍熙安宁,朝野无事。因此我以这个良辰吉日,宴请朝廷群臣与京城父老,大家共坐同饮,以享尽日之欢。”(《全唐文》:玄宗《千秋节宴群臣制》)

让我们根据《通典·开元礼》的记载,看看这次盛唐时期的隆重庆寿和敬老典礼吧。在千秋节前三天,准备举行庆典的承天门,早已张灯结彩,布置得焕然一新。承天门是唐代长安宫城太极宫的正南门,门外有东西横街,称为承天门大街,宽三百余步,实际上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唐代每逢皇帝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会,以及阅兵、受俘等重大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尚舍局负责承天门楼内外的陈设布置,尚食局则负责庆典时的宴会。千秋节这一天,曙色初露,辉煌盛大的仪仗和持戟佩剑的卫队就已经一队队地进入承天门大街,整齐地排列在门楼前方。接着,文武百官也穿着朱紫青绿各色朝服,腰悬鱼袋,手持笏板,按照班位的顺序东西向排列,面向承天门楼。他们中包括两千六百多名在京大小官员,数百名由全国各地前来的诸州朝集使,以及数万名在京城诸司任职的各级胥吏。而宰相和中书侍郎、御史大夫、左右散骑常侍、补阙拾遗等供奉官侍立在皇帝左右的显赫位置上。教坊的九部乐队奏起了《长寿乐》,磬、鼓、铜钹、琵琶、箜篌、箫、笛齐鸣,乐声震天。侍中裴耀卿向玄宗启奏:“典礼准备就绪。”玄宗穿着朝服就御座。接着,座前的珠帘徐徐卷起,通事舍人引导百官前行到承天楼下,在事先安置好的标志“寿尊”南面立定。典仪官高声赞道:“拜。”百官遵从号令,在宰相的带领下俯伏在广场上,玄宗高坐在御座之中,满面春风地接受祝贺。

接着,尚食官满斟泛着琥珀色的葡萄美酒,恭敬地捧给殿中监,殿中监高高地捧起黄金的酒爵,前行到皇帝御座旁边。侍中裴耀卿手执笏板,稍前跪在御座之下,向玄宗启奏说:“今天正值千秋盛节,臣等不胜喜悦之情,庆祝节日,谨祝陛下千秋万载,长寿健康!”殿堂两侧的教坊坐部使和承天门广场上的立部使乐队,再次高奏《长寿乐》、《鸟歌万岁乐》和玄宗亲自谱写的《圣寿乐》。在钟磬齐鸣、丝竹悠扬的乐声中,百官在典礼官的指挥下再次向玄宗跪拜。侍中接过殿中监手中的寿酒,进献皇帝。玄宗高兴地接过酒爵,向百官们说:“得到你们进献的寿酒,心中喜悦,今天与你们共同欢庆这个佳节。”说毕,举爵示意。广场上的成千上万名官吏又一次俯伏于地,三呼万岁,这声音回荡在长安城的万里晴空,久久不绝。

祝寿结束,该是赐寿宴的时刻。玄宗再次发布诏令,召集京城父老赐宴。诏书说:

今兹节日,谷稼有成,顷年以来,不及今岁。百姓既足,朕实多欢。故于此时,与父老同宴,自朝及野,福庆同之。并宜坐食,食讫乐饮。兼赐少物,宴讫领取。(《全唐文》:玄宗《千秋节赐父老宴饮敕》)

意思是说,今天正值千秋佳节,秋收在望,是好几年来没有的丰收。百姓的富足,使我从心里感到高兴。在这样的时候,我与京城的父老们一起欢宴,从朝廷到乡野,共同享受这样的福庆。父老们年事已高,都赐以座位饮食,并加以美酒。我还要赐予父老一些微薄的礼物,请大家在宴后领取。

承天门广场的南边,早已由皇家尚食局排列下整齐的席桌。有资格进餐的高中级官员和诸州朝集使,在礼官的指引下鱼贯进入事先排定的座位。老人们的座席,安排在百官的南面,即承天门广场的南部。宴会开始了,文武百官们和长安城中的父老们,人人兴高采烈,大家觥筹交错,共祝圣上大寿,庆祝开元治世和唐王朝的繁荣昌盛。父老们的苍苍白发与文武百官的朱紫青绿官服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派色彩绚烂的欢乐景象。太常卿指挥乐队奏起雅乐,间杂着《龟兹》和《凉州》的西域乐音。内闲厩使带领着一队壮士,牵着百匹骏马出场,随着音乐节拍在场中起舞,马儿进退回旋,抬足举首,整齐划一,使广场周围的百官和父老们不禁同声叫好。然后,数百宫女穿着华丽的锦绣舞衣,由承天门楼下的帷幕中一队队翩翩进入场中。立部使擂起大鼓,齐奏节奏明快激昂的《小破阵乐》,宫女们左盘右旋,队列穿插,身姿摇曳,令宴席之中的百官父老们与承天门楼上端坐的玄宗,回想起唐王朝建立以来的百年兴衰岁月,以及眼前的富乐丰足。(《新唐书·礼乐志》)老人们更是庆幸自己能够亲眼目睹这样的太平盛世和受到皇帝的尊敬与礼遇。

欧阳修在《新唐书·礼乐志》中说,玄宗庆祝千秋节的盛况,“当时流俗多传其事以为盛。”在安史之乱中,长安洛阳两京相继陷落。自此天下用兵不息,昔日歌舞升平的“离宫苑囿遂以荒堙,独其余声遗曲传人间,闻者为之悲凉感动。”唐玄宗千秋节的祝寿与敬老盛况,随着动地而来的渔阳鼙鼓,成为后世对盛唐景象的追忆。

四 吴越王钱镠敬老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战乱时期。唐室覆亡,群雄并起,或逐鹿于中原,或割据于边鄙。其中吴越国的创始者钱镠,在列地称雄的诸侯中崛起东南,由一个不事生业的无赖,得唐廷封为吴王。在后梁王朝建立后,钱镠称臣。又被朱全忠加封为吴越王。

吴越天宝三年(910)的秋天,钱镠回到他的故乡临安附近的临水里拜问故人父老。吴越王盛大的仪仗车马连绵数十里,旌旗猎猎,斧□耀眼,鼓吹震动山谷。在钱镠未到之前,当地官吏百姓,已经把他少年游钓之处的树木山石都蒙上锦绣。一位昔日与钱镠为邻的老妇人,已经九十多岁了,提着酒壶和饭菜在路旁迎接。钱镠让马车停下,下车跪拜在老妇人的前面,老人抚着他的背,用小名叫他说:“钱婆留,能看见你今天长成了,我是多么高兴啊!”传说钱镠出生时,满室生光,他的父亲很害怕,以为是怪事,想把他扔在溪里,邻媪苦劝,方得以留下,因而取名为婆留。

钱镠在故乡设酒席,宴请乡中父老,又用蜀锦制成帐篷,宴请家乡老年的妇女。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用金樽饮酒,满百岁的老人用玉樽饮酒。酒酣,钱镠起身,亲自为家乡父老斟酒,唱起自编的《还乡曲》以娱宾客。歌中唱道: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父老远近来相随,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斗牛光起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十国春秋·吴越世家》)

大意是说,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啊我穿着锦衣回到故乡,碧天如洗啊万物在阳光下生辉。临安的大道上队队的旌旗,远近的父老都赶来相随,故乡的山川和乡亲啊难得相会,今朝为你们设宴啊杯觥齐飞,斗牛星光冲起天际啊我不会亏待百姓,吴越王钱镠今天乘着驷马车归来。在座的父老们听见钱镠唱歌劝酒,都纷纷举爵进酒。但是,却听不懂文绉绉的歌词。钱镠察觉到大家的不解之意,于是重新酌酒,再次离席,用吴音高唱山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与对家乡父老的敬爱。他唱道:

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侬心子里!(文莹《湘山野录》)

意思是,你们见到我还乡的喜悦,使我涌起说不出的滋味,它会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歌声刚落,宴席上下涌起一片赞叹之声,欢声和笑语在厅间回荡。钱镠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父老的尊敬,成为中国历史上敬老尊老的又一佳话。

五 宋孝宗敬老

南宋时期,宋孝宗的敬老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孝宗赵□是高宗赵构的养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已经做了三十六年皇帝的宋高宗,由于年老体衰,朝政失宜,下诏传位于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退居临安德寿宫。高宗在退位后,又继续做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享尽人间尊荣。

宋孝宗以仁孝闻名后世,对高宗竭尽全力承奉侍养。他初即位,便每月四次朝拜太上皇居住的德寿宫,成为南宋时期的尊老盛典。

根据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淳熙三年(1176)五月二十一日,是高宗的七十岁生日。这一天,风和日丽,宋孝宗一早率领皇后、太子、太子妃和文武百官到德寿宫上寿。高宗在仪仗簇拥下坐在殿堂正中,孝宗按照礼仪跪拜,并奉上御酒。乐队奏起庆寿曲,群臣三呼万岁。然后由皇太后率领皇后、太子妃再次向太上皇跪拜和上寿。正式典礼完毕,已是午时二刻,孝宗在德寿殿准备好寿宴,自皇帝以下,每人的帽子上都插着牡丹、芍药等鲜艳的花朵,使宴席上一片春色。太上皇赐予皇太子嵌金宝盏,紫罗紫纱,又赐予准备宴会和参加寿礼的百官寿钱。宴后,孝宗再请太上皇同去乐堂,观赏由教坊主演的舞乐。首先上演的,是新编的《万岁龙兴曲》,高雅庄严的乐曲中,舞姬们翩翩起舞。然后,五十名宫嫔上场,她们化妆成仙女,宛如从天宫降临人间。

酒过五巡,歌舞结束,太上皇赐予孝宗自己手书的《急就章》和《金刚经》,而孝宗也进献御书的真草《千字文》。太上皇接近,当场翻阅,十分高兴地说:“大哥近日笔力长进很快啊!”“大哥”是宋代对长子的称呼。孝宗起身致谢,同皇太子缓步至花园中曲虬盘旋的古松树下,仔细欣赏太上皇的御书诗句。然后再次入座,亲自与皇后捧起翡翠鹦鹉杯向太上皇敬酒。知阁张抡进献《壶中天慢》词描述这次祝寿盛典:

洞天深处,赏娇红轻玉,高张云幕。国艳天香相竞秀,琼苑风光如昨。露洗妖妍,风传馥郁,云雨山约。春浓如酒,五云台榭楼阁。圣代道洽功成,一尘不动,四境无鸣柝。屡有丰年天助顺,基业增隆山岳。两世明君,千秋万岁,永享升平乐。东皇呈瑞,更无一片花落。

太上皇叹赏不已,赐张抡金杯盏、法锦等物。孝宗已有七八分醉意,率皇后、太子再次谢恩,升辇还宫,结束了这一次祝寿仪式。孝宗并颁布诏令,对天下百姓和官吏,其父母在七十岁以上者,一律赐予荣誉官衔。这一次祝寿和赐以老人荣誉官职被时人称为“国家庆寿典礼,千古未闻,赐类施泽,下逮士庶,妇人高年亦如板授,诚不世之恩也”。(周辉《清波杂志》卷一)

淳熙十三年(1186),宋高宗已年满八十岁,孝宗为庆贺太上皇八十大寿,在正月元日再次举行隆重的庆典。那一天清晨,文武百官早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会集在临安宫城内的大庆殿,他们穿着朱紫青绿的各色朝服,上面刺绣着色彩鲜明的黼黻花纹,显示不同的高低品级。大庆殿前的广场上,排列着由五百三十四人组成的仪仗队,青龙旗、金凤旗、朱雀旗、熊虎旗等旗帜在微风中飘扬。黄色、金色、朱红等各种色彩的伞盖、花扇、幡幢在队伍中分外引人注目,闪闪发亮的刀、枪、斧、戟握在一行行的卫士手中。此外,还排列着四十八架大乐队,以大小鼓、金□、箫、笳、笛、笙为前导,乐正乐工一百八十八人,手持各种乐器,准备为盛典演奏乐曲。孝宗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手执大圭,恭行册宝之礼。在鼓吹弦乐之声中,以礼仪使为先导的庞大仪仗,导引着孝宗皇后、太子等乘坐的玉辇,以及随从的百官,浩浩荡荡地来到太上皇所居住的德寿宫。孝宗一行随着仪仗进入宫殿,太上皇登上御座,宫廷乐队再次高奏悠扬的庆寿曲,孝宗俯伏在坐前,北面朝拜太上皇,问候起居,然后致贺词说:

臣□稽首言:伏惟光尧寿圣太上皇帝陛下,寿同天永,德与日新。典册扬徽,华夷赖庆。

大意是说,我诚惶诚恐地向您老人家敬礼并且致上贺词,祝愿陛下与天同寿,圣德与日更新,史册记载着您的业绩和仁慈,华夏和四夷的百姓为您普天同庆。左相代表太上皇回答孝宗说:“皇帝在风和日丽的日子前来祝寿,使我感到荣耀,我多么庆幸能在有生之年屡次看到这样的盛事啊!”皇太子以下也先后称贺致词,然后向宋高宗跪拜舞蹈。致礼完毕,又来到太上皇后殿,行礼如前。待仪仗在欢乐的鼓吹丝竹之音中退下,孝宗进入后宫,向太上皇进奉礼物,行家人之礼,重开寿宴,备极欢愉。这一天,从皇帝到群臣,甚至参加典礼的禁卫吏卒,头上都簪上花朵,远望五彩缤纷,喜气盎然。杨诚斋曾为这次祝寿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长乐宫前望翠华,玉皇来贺太皇家。青天白日仍飞雪,错认东风转柳花。

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任斯庵也有诗句记载当时盛况:

霸晓君王出问安,宝香随辇护朝寒。五云深处三宫宴,九奏声中二圣欢。

四方百姓,不远千里而来到临安,亲自目睹敬老盛事,据说当时“都民垂白之老,喜极有至泣下者”。(周密《武林旧事》卷一)这正是因为孝宗为太上皇高宗隆重举行庆寿典礼,不仅是南宋时期民间敬老养老风俗的集中体现,也反映了千千万万老人希望被尊敬和养育,以获得“老有所归”理想的愿望。

六 康熙乾隆帝设千叟宴

为老人举行特别庆典之风,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清王朝时代,更为盛行。其中最富有戏剧性和代表性的,是康熙为老人设宴以及乾隆举行的千叟宴。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是康熙皇帝的六十寿辰。当时的中国,已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整个社会已经从明末清初的战乱造成的残破中,逐渐恢复元气。文治武功,趋于极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为了庆祝康熙的寿辰,各省的官吏召集老人,赴北京祝寿。三月,大批老人从全国各地齐集京城,远的甚至来自数千里以外,一时间,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白发苍髯、策杖徐行的老翁老妇。

康熙得知全国老人来京庆寿,非常喜悦。他在乾清宫南书房召见大学士,对他们下达指示说:“今年天下老人从千百里外赴北京,为我庆祝六十大寿,路途的辛劳和爱君的热忱,使我感动。我准备赐予他们盛大的宴会,以示朕心。现在要你们迅速查明在京的庶民中六十五岁以上老人的名单,向我奏报,以便备宴。即使不能参加宴会的,也要赐予礼物。另外,再要你们查核在京七十岁以上老妇人,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也开具名单。请她们到皇太后宫中赐宴。家中贫穷、无法出门的老人,你们要准备车马接送。”

第二天,大臣给皇帝的上奏送到宫中,奏章中报告说,目前在京的士庶老人,包括九十岁以上者三十三人,八十岁以上者五百三十八人,七十岁以上者一千八百二十三人,六十五岁以上者一千八百四十六人,总计四千二百四十人之众。康熙见奏大悦,下诏于两天后举行敬老寿宴。

宴会那天,正是康熙五十二年的三月中旬,北京春光明媚,从西直门城楼起,直通西郊皇家园苑畅春园的二十里大道两旁,密密地排列着各省官员士绅搭建的彩棚,无一不富丽堂皇,张灯结彩,把万寿节的气氛渲染得十分浓郁。从晨光初现时分起,一辆辆乘坐着老人的骡车和马车,在□□蹄声与万人瞩目中,由西直门驶向畅春园。车队绵延十余里,成为京都旷古未有的奇观。(《清朝通典》卷五七《礼·嘉一》)老人们齐集于畅春园正门外的广场上。突然,金鼓齐鸣,朱门开启,康熙皇帝在侍从大臣的簇拥下步出园门,门外官员士庶,一齐跪迎。事先指定的耆老,向皇帝跪献万年寿觞的美酒,皇帝向老人们回赐寿桃及精美食品。康熙对老人们说:“古代的儒家经典《尚书》中,称赞周文王善于养老,孟子也说过,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应该穿帛食肉,才能温饱。从古至今的帝王治理天下,施行仁政,未尝不以养老尊贤为首要的政务。近来的士大夫只注意官吏的清廉贤明,而不重视移风易俗的根本与入孝出悌的道理。因此今天举行这一盛典,以表达我的意愿。在座的都是老人,希望你们返回家乡后,晓谕左邻右舍:要以孝悌为先。如果天下都知道这个道理,这才是从根本上移风易俗呀!”(《清朝通典》卷五七《礼》)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传统的儒家孝悌思想,已经逐渐成为形式上的条文。在康熙看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思潮,正在冲击着皇权的根基,所以他才借这个敬老盛典之机,以皇帝之尊亲自出面提倡敬老尊长的风俗。康熙讲完,官吏士庶老人赞叹不已,齐呼万岁。

接着,盛宴开始了。畅春园正门外的宽阔广场上,礼部早已陈列丰盛的席桌,参加接见仪式的老人中,年老致仕的大臣以及满洲八旗、蒙古、汉军的官员、将士以及部分百姓耆老等一千零十二人,出席宴会。康熙又委派六七十个皇室诸王以下的宗室子孙,都是年龄在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聪明伶俐少年,为赴宴的耆老执杯斟酒,以示对老人们的敬意。酒过数巡,康熙又命左右侍卫,扶掖致仕大臣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到御座之前,由皇帝亲自依次向他们敬酒。老寿星们在惶恐谢恩之余,又都感到得意与兴奋,这是多么难得的荣幸啊!

与此同时,在畅春园内的皇太后宫门前,则是一片鬓发如银的景象,满汉和蒙古八旗的老妇在这里接受皇太后的召见和宴请。九十岁以上的老妇召入宫门内,八十岁以上者前至宫门丹墀下,七十岁以上者集于宫门之外。太后分别赐坐,年幼皇子们和宗室少年,同样恭敬地给每一位老人送上茶果酒食。有诰命封号的老年贵妇,还另外赐予衣饰彩缎和雪白的珍珠,作为太后的礼物。这些皱纹满脸的老妇人,能得到太后的赐予和赐宴,都感到极为荣耀,无不感激生逢盛世。

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秋天,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内却仍旧春意盎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康乾盛世”的清王朝,此时仍然处在它鼎盛的巅峰,虽然帝国的庞大宫殿上已经出现了最初几道裂纹,但是盛世的余光,仍然使乾隆皇帝可以追随他祖父的文治武功,即使在尊老敬老方面也不例外。他在圆明园的离宫颁布上谕:我的祖父康熙皇帝曾经举行过敬老盛宴,与全国臣民中的老人一道共庆寿典,迎接喜庆,诚为千载难逢的嘉会。我自登极以来,于今已近五十年,虽已年逾古稀,而身体尚为康强,日日勤政,希望也能看到天下共同敬老的盛典,以显示皇家的仁爱。现在诏告全国:定于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日,在京城举行千叟宴的盛典,以昭示国家的繁荣昌盛,如日中天,与全国臣民中的耆老们共祝国家的长治久安。一切关于千叟宴的事务,由有关衙门负责筹备。乾隆皇帝的诏书,使各地官吏顿时忙碌起来。到十一月,全国查明有资格出席千叟宴的老人,已经达到三千多人。乾隆又下达了两项旨意,一项是准许在四品以上现任和原任官员,年过六十岁者,可以参加宴会。另一项是对虽满七十而未获入宴资格的士兵,赏予银牌一面,以示安慰。

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初六,北京紫禁城内的乾清宫,洋溢着吉庆的气氛。放眼望去,八百张筵桌整齐地摆放在宫内大厅以及宫外的广场上,席上陈设着鲜红的寿桃、醇香的寿酒和精美的食物。太常寺乐队奏起古雅庄严的中和韶乐,参加宴会的老人在内侍的引导下,按照王公大臣、文武官员、外藩使臣、士绅兵丁、士农工商的顺序,按地位和品级依次入席。九十岁以上的古稀老翁和七十岁以上的文武大臣,经特许由自己的子孙一人搀扶入座。乐队奏起《中和韶乐》中的《隆平》乐章,皇帝升御座,参加宴会的三千余名老人和随侍的大臣卫士,一齐起立,向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礼,音乐停止,大家才正式入座。

在优雅的乐曲中,宴会开始举行。内侍们穿梭般地依次送茶、进酒、上菜,乾清宫内外,一片欢笑喜乐之声。接着,宴会进入高潮,乐队奏起韶乐中的《隆平》乐章。(《清朝通典》卷六三《乐一》)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与致仕大臣,以年龄最高的一百零五岁的前国子司业郭锺岳为首,在子孙的搀扶下应召到御座前,乾隆皇帝亲自向他们赐酒,祝福这些既富贵且长寿的老人长命百岁、颐养天年,宴席上响起万岁的呼声。在千叟宴结束时,皇帝赐与宴的三千老人每人一根特别的鸠杖,以及按赴宴老人的地位品级赠送金玉如意、貂皮、锦缎、笔墨、笺纸等礼品。千叟宴快要结束了,如和煦的春风般的韶乐《庆平》乐章在大殿内外回荡,皇帝从御座上站起来,乾清宫内再次响起万寿无疆的欢呼声,老人们向皇帝行跪叩礼表示感谢。乾隆向在座的老人们致意,在仪仗的簇拥下返回内宫。(《清朝通典》卷五七《礼·嘉七》)以后,在嘉庆初年,清仁宗也曾在紫禁城内的皇极殿再次举行千叟宴,规模更大。与宴者三千零五十六人,而应邀到场观礼者达五千人。不仅全国各地均有老人出席,甚至连蒙古族、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老人代表,以及如朝鲜、安南、暹罗、尼泊尔的老人代表也应邀参加,形成清王朝历史上最后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敬老盛典。(《清史稿·礼志》)在清代的近三百年中,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里空前绝后的盛大敬老典礼——千叟宴,会永远在历史中留下生动的一笔。

同类推荐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 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经历苏联解体、政体更迭与经济震荡的当今俄罗斯文化表现出鲜明而复杂的转型特色,这种特色深刻体现在俄罗斯文学、艺术和传媒的发展进程之中。正因为这样,本书将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此作一描述。内容包括: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学,转型中的俄罗斯艺术,转型中的俄罗斯传媒三方面。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热门推荐
  • King Henry VI Part 3

    King Henry VI Part 3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霓虹灯下

    霓虹灯下

    《霓虹灯下》全方面揭示人性在情感上面的欲望和懦弱。文中展现多个主角的感情生活。在朦胧的霓虹灯下,他们彼此释放着自己那埋藏已久的欲望。现代都市中流行的一夜情,出轨,背叛一一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 都市悠游

    都市悠游

    在夜空中仰望星辰,在天空中俯瞰大地,自然生万物,一切奥妙尽在自然真经。医学、道法、魔法、异能、武功、语言、音乐.......只要你拥有自然真经系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自然之道,无限奇妙。这是一个穿越者在都市中休闲、修心的故事。《自然真经》已经改名为《都市悠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杳渺归途

    杳渺归途

    从傻兔子到大坏狼,从案板上的鱼肉到手持刀俎的屠夫,从死不由己到翻手为云覆手雨,主角们一路披(bi)荆(qing)斩(lian)棘(zhong)终成夙愿!欢笑VS泪水,胜利VS代价,孰轻?孰重?这是一个与成长相关的故事……
  • 关注孩子到18岁

    关注孩子到18岁

    本书从0岁写到18岁,通过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心理特征发育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使父母顺利地为孩子奠定一生的能力和品质,让孩子展翅高飞。
  • 冰冻地球

    冰冻地球

    在2250年人类的科技已经到达鼎盛!在梦中遇到的一切都与现实相符。一觉起来发现自己在被自己破坏的世界中,随后踏上了拯救被自己破坏的世界的道路。假如觉得喜欢的话加群527258960
  • 特工传说之凡间

    特工传说之凡间

    他是代号零的特工.在一次绝密任务结束后退出国安.离开华夏国组建自己的势力寻找自己的亲人。是什么让国家机器都无从寻找.而是自己寻找?零真的是一个游魂没有归属?
  • 腹黑哥哥:捡来的萌宝

    腹黑哥哥:捡来的萌宝

    “哥哥,我们不能这样!”妹妹娇羞的红了脸,不好意思的望着自己叫了十几年的哥哥。“怎么?反正我们又不是亲兄妹。”他打趣到,十几年前把她带回了家,成了自己的妹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对她有了情意,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暗恋,如今发现了她的小心思,终于也奈何不住心里的欣喜,想要让她明白明白自己的心意,不知道她会做何反应……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 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 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