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900000019

第19章 三博士之父陈克正:教孩子“玩学习”

把学习视为玩儿,充分开发“玩儿”的内涵,深度挖掘读书学习的娱乐成分和趣味成分。这就是“玩学习”的家庭教育理念,被媒体誉为“家教革命”。实践已经证明,让孩子“玩学习”,他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三博士:陈淑华,1969年生,没有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五年级时接受父亲的教育训练方法,成绩一路上升,1987年登上武汉市江夏区高考榜首,进入武汉大学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系,毕业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武汉生物制品所免疫学专业硕士,最后在德国耶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陈中静,1974年生,小时候天资不好,别人一遍能学会的字,她需要教30多遍才会。经过父亲的训练方法,她成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博士生。陈中州,1975年生,一开始,她就在父亲的教育下成长,1998年获得江夏区首届华罗庚数学金杯赛第一名,200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陈克正,湖北武汉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79年开始,一直在武汉市江夏区任教。三个女儿都生长在农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龄前教育。但是,正是在他的引导和教育下,三个女儿先后成才,都成了博士研究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学习上,三个女儿并不是以刻苦勤奋取胜,而是一路“玩儿着”走向成功的。

学一点管教艺术

管教孩子是一门艺术,在这件事上,陈克正的看法是,做父母的,不要说孩子好管与难管,无论是好管还是难管都得管。他指出,想做一位成功的父母,就得尽力多学一点管教孩子的艺术。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陈克正的妻子下地干活去了,大女儿陈淑华在县一小读书还没有回来,陈克正煮了一锅稀饭,还有上顿剩下的一小碗干饭,二女儿陈中静与三女儿陈中州都争着要吃。因为饭不多,陈克正当时想,中静是姐姐,应该让着妹妹,于是他把那一小碗干饭给了中州,这下,中静一下子就发孩子气了。

中静很犟,平时大家总是将就她,中州就比中静小16个月,特别温和,很听话,在静或者别人面前吃点亏,也总是不在乎,陈克正那天的处理,完全违背了“常规”。中静也就5岁多,这次她满脸不高兴,眼泪直流,离开小饭桌,把筷子一扔,一屁股坐到地上,身子往后一倒,一双小脚在地上乱蹬,一双小手乱抓,样子十分难看。当地人称之为“搭虾子”。

当天的情形,陈克正脑海里至今仍能清楚地记得。三个孩子中,这是第一次遇见,他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不过,陈克正当时比较冷静,没有像一般的家长一样,立即在女儿屁股上打几巴掌,而是让中静一个人在地上乱滚,自己像没事人一样,让中州自己吃饭,不理她,陈克正也盛来一碗稀饭,吃了起来,但心里却不能平静。

陈克正想,得想个办法来解决孩子这样的问题。他决心动点脑筋,专门“备”一次课。中静在地上闹腾了几分钟后,见没人理她,就不乱蹬、不乱滚了,静静地躺在地上哭。哭了几分钟后,还是没人理她,她不再哭了,眼睁睁地躺在地上,躺了几分钟还是没人理她,她就悄悄地爬起来自个出门去玩去了。

妻子回来后,陈克正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妻子一时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他们非常担心中静的这种不良性格。

为了尽快让中静改掉这个坏毛病,陈克正整整想了一个星期,设计了一套又一套的“教案”。陈克正比较认同说理教育,这种方法,他也在家里试过几次,有时有效,有时却没有效,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你给他讲道理,他也不懂,这样小的孩子是比较难管的。

陈克正想,那天如果我在中静乱蹬、乱滚的时候,与她好好讲理,她一定不会听,因为她爱面子,不会当面认输,而且她又很犟,如果她不认输,陈克正自己又难以下台,最后会逼得自己采取过激行为。

陈克正又想,如果选择在她完全消气的时候和她来讲理,情形会是怎样呢?经过认真思考后,他以为这是最有可能进行说理教育的时机。于是,他像真正上讲台一样,开始认真地“备”起了课。他设计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教案”:

一天早晨,陈克正拿出4个苹果来,让中静、中州一起坐在饭桌旁,先给她们每人削了一个苹果,在她俩高兴地吃的时候,在中静没有想到的情形下,有意识地给她们“讲课”:“静静、州州,以后,你们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跟爸爸妈妈讲,如果讲得有道理,爸爸妈妈一定会让你们满意。但是,一定不能乱吵乱闹,静静你听着,一定不能‘搭虾子’,‘搭虾子’很丑,以后不再‘搭虾子’,能做到吗?”

话是对她们俩说的,中静自然听得出主要是为了上次“搭虾子”的事,这时,她也会直觉地感到爸爸完全是为她好,这时,她再也没有丢面子的感觉,也没有坚持说“我要”的想法了,而且现在也不存在争饭的事了,这时,她嘴里又正吃着爸爸削的苹果,她自然只有点头了。

此后,中静仅仅重犯过一次,就彻底改正了这个坏毛病。这说明,通过这种教育,中静的自我克制力大大增强了。这种是很难得的,正因为“难能”,所以“可贵”。

这件事,让陈克正悟出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大道理:选择好进行说理的时机,是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成败的重要条件。他认为,管教孩子要有一个“法”,这个“法”就是管孩子的指导思想。具体地说,在这件事上这样管孩子,是为了什么?有时候,一些父母管教孩子尽管是出于爱心,看似是为了孩子好,但结果还是适得其反。

教子点睛:

管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父母,一方面应该正确认识管教孩子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应该掌握一些正确的管教孩子之道。管教孩子确实是一种艺术,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多学一点这样的艺术。

以训练代替说教

陈克正认为,家庭教育主要是“训练”,而不是说教。一提到“家庭教育”、“早期教育”,一般人就会联想到小学教育,以为一般的孩子6岁上学,而如果在小孩4岁时就教他认字数数,还教他ABC,那就是在进行早期教育了。在淑华2岁多时,陈克正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会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有的父母想让“铁”能早日成“钢”,就让四五岁的孩子学这学那。

陈克正认为,这样的父母,他的心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的爱心其实就等于是摧残幼儿。他的看法是,要时时观察自己孩子的“智力生长点”,训练他所具有的初级技术,使之提高。

父母有的但是孩子没有的技术,都对他进行训练。比如,“吃饭技术”、“唱歌技术”、“说话技术”、“洗脸技术”、“洗澡技术”、“走路技术”、“上楼技术”、“下楼技术”、“双脚蹦技术”、“独脚跳技术”,等等。

孩子开始学说话时,没有父母说得流利,父母就必须“训练”他,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让他说得和父母一样流利;孩子开始学说话时,没有父母说的句子长,一次只能说两个字,父母就要“训练”他,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一次会说三个字。五只饭碗里各放一个红橘子,你不用数,一眼就能看出共有五个,而孩子不能一眼看出时,父母就要“训练”他,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也能这样……

三年级以下的孩子,他的口算的速度、口算的准确性,朗读的速度、朗读的准确度,写字的速度、写字的准确度,背记生字的速度、背记生字的准确度都不如父母,父母就可以采用有效的办法来训练他,让他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或超过父母的速度和准确度,这是现今大多数父母完全能做得到的事情。

其实,这就是在开发儿童的智力,就是早期教育,或者说是“早期训练”更恰当。

教子点睛:

父母在实行“以训练代替说教”的教育模式时,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要切实端正教育思想,树立以“孩子为本”的观念;训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精心选择训练的内容,精心准备训练的思路;训练应该扎扎实实,讲求实效;要随时巩固训练的成果。

教孩子“玩学习”

陈克正认为,“玩学习”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法。一般来说,玩和学习是两个概念对立的词,玩,就不是学习,学习就不是玩。

在辅导女儿学习的过程中,陈克正意识到,寓教于玩是训练读写算记的好方式。某些学习内容完全可以进行改制,使之适于玩。这样还可以使小孩对学习发生极大的兴趣。“玩”,是一个多义词,有玩耍的意义,还有研习的意义。那么,如果是研习的话,读书的学生可以称自己是玩学习的。

陈克正认为,家长要引导孩子,让他把学习过程当成一种新方式的玩,并要玩出味来。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玩得有味,需要父母与他一起玩,这样才易于让他产生兴趣。这就好像玩扑克,你取一张牌,我取一张牌,就动作而言,也是十分单调乏味的,但4个人一起玩时,争个胜负,玩起来就有味了。玩球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带着一个篮球,在一个大的操场里拍来拍去,那也是十分无聊的,但是,如果设一个篮球架,进行投篮训练,情形就不一样了,训练起来,就让人觉得有滋有味。

这是什么原因呢?玩胜了一局牌的时候,人就非常兴奋,玩输了一局牌的时候,人又产生了不服输、下次定要争胜的欲望。当投球进篮时,人就非常兴奋,当投球不进篮时,人又产生了下次定要投进的强烈欲望。方式不一样,运动的效果就不一样。玩牌,很有乐趣,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玩球,很有乐趣,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读书学习,也是一样,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没有什么奇怪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

陈克正就是运用“玩学习”的方式,让孩子掌握了读写算记的技术,和孩子一起玩学习,很投入地玩学习。和她们一起,数课文的字数,一般数1000字的一段课文,标数码记号,每100字用铅笔在课文下做一个标记。统计错读、漏读、添读、复读的字数,记录每个人的读的速度和准确性,并与陈克正的速度和准确性进行比较。跟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读的原因,研讨提高读速的方法,然后,再读、再分析、再研讨,直到孩子的读速接近或达到陈克正的读速。

玩口算卡,先让孩子们在卡纸上作答,算完后,陈克正拿着表计时,口令开始,记录时间,核对答案正误,记录各人速度和准确度。交换,陈克正持卡作答,女儿持表计时,核对正误,记录速度和准确度,以陈克正的算速为标准,研讨提高口算速度的技术,再口算、再分析、再研讨,直至接近或达到陈克正的口算速度。

这样来玩读、玩口算的过程,与玩球的过程差不多。陈克正的孩子们玩得非常高明,玩一般选择周末的晚上,或周日的空闲时间,每次15~30分钟不定。同时,还要配合她们的学习进度来进行,或稍超前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学习方式不同,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

如果采用“玩学习”的方式,辅导效果肯定会好些,所以,陈克正提出“玩学习”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这在家庭辅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建议,为了“玩学习”,家中应该适当多准备一些书。那么多书,如果看不完,不是浪费吗?陈克正认为,这有点像结网捕鱼,网结得大一点,捕的鱼可能就会多一点。似乎难以准确地说出,哪个网眼是需要的,哪个网眼是多余的。

教子点睛:

实践表明,“玩学习”的效果不错,父母可以尝试一下。不可否认,从事比较单调活动的人容易感到疲劳,这是事实。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家庭辅导方式比较单调,所以,这样的辅导效果就会差一点。

培养阅读兴趣

很多家长来电话询问陈克正,说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书,对读书没有一点兴趣,该怎么办?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大难题。

这样的难题,陈克正有太多的感受。他在做了20多年的老师,也深深地觉得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陈克正做过班主任,他对一些完全没有读书兴趣的学生也试图进行一番教育,想让他们转变过来,但几乎没有什么效果。从那以后,陈克正悟到,读书的兴趣,要从小进行培养。可能就像教育家们所说的那样,各种能力的培养,有一个最佳时期,错过了最佳时期,教育效果就差多了,甚至没有效果。

陈克正的三个女儿都比较喜欢读书,在他所进行的家庭教育中,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很遗憾,陈克正的确没办法把一个不怎么喜欢读书的孩子一下教育成非常喜欢读书的孩子。但是,在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这个问题上,他还是多少有些成功的经验。

陈克正认为,一个孩子总会对这事或那事产生兴趣,这是必然的,但是孩子是对书产生兴趣,还是对打球产生兴趣,这就有些偶然性。

说是偶然,并不意味着只能听其自然,不能进行控制,相反,正因为如此,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促使事件向预定的方向发展。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在父母认为他对书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就让他多多接触书,让孩子对书产生兴趣。陈克正认为,这是一个培养孩子爱读书的有效方法。

陈克正认为,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上,“先入为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有意识地让孩子先爱上书,使他的兴趣在书上而不在其他方面。或许,日后想要孩子不爱书,都不可能了。相反,如果无意间让孩子爱上了网络游戏,日后想要孩子不爱网络游戏而爱书,就又成为不可能的事。他曾举例说:

在中央电视台《新世纪科学论谈》节目第二期中,袁隆平院士回答了一位女士的问题:你是解放前上的中学,你是怎样决定学农的?袁院士很爽朗地回答说,在中学时学校组织学生到江夏某个地方参观了一个农场,那个农场里满地里都是红的、绿的花果,使我大为兴奋,于是对农学发生了极大的兴趣,1951年就考取了西南农学院。

当时学校的这次参观,不经意间种下了一粒大农学家的“种子”,这是当时任何人所无法料及的。袁隆平产生了好奇心,对学农发生了兴趣。

陈克正的三个女儿,都喜欢读书,也有些是出于偶然,出于好奇心。

在陈淑华三四岁时,陈克正在书店偶然见到一本彩色的幼儿读物,他也觉得有些新奇,那时的书店,书架上多半摆的是红宝书,马列著作,很少有幼儿读物,更是难见到彩色的幼儿读物。陈克正也是出于好奇心,就买了一本。

淑华见到这样的稀奇东西,高兴得不得了。陈克正又把书中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念给她听,她听得非常出神。后来,陈克正又为她买了两本,一共3本,他当时觉得,自己算是最舍得为小孩买书的了,可能淑华也是她的同龄的小孩中极少拥有3本彩色图书的小孩子。这样,她对书产生兴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教子点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特别推崇,他曾指出,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孩子兴趣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孩子的第一个兴趣就应当是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所以,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应该有意识地抢占“最佳时机”,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读书。

让孩子吃点苦

教育孩子,有一个特别的难处,那就是一旦失败了就真的失败了,而不能像做其他事一样,一次不成功,就再来一次。但是,在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一个对任何孩子都适用的成功模式,别人的成功经验只能借鉴。

陈克正管教孩子的一些方法,也都是“借”来的,有些方法甚至还是从动物那里学来的。众所周知,狐狸生性狡猾,名声很不好,但根据一些科学小品的记述,它的教子的方法却值得一学。狐狸爸爸妈妈在其幼崽长到一定时候,就不再让它留在窝里,而是把它“拱”到窝外去。

在表面看来,这确实是有点“残忍”,实际上,这是一种真正的“爱”,能让幼崽早早地经历风雨,早早地学习捕食的本领,早早地学习逃避危险的本领,以便它能更好地生存。陈克正认为为,这也是一种教子方法,也是一种教子艺术。

一般来说,父母宁愿自己受苦,不愿孩子受苦。有句话,说中国的母亲恨不得把自己的孩子一直抱大成人。但是欧美的母亲不是这样,孩子到了18岁,就要让他独立谋生,即使家里的经济条件再好,也要让孩子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中国人看来,他们的这种做法可能有些过分,陈克正却认为,在欧美人看来,中国父母的一些做法才真正有些过分,他们会认为,对孩子过分呵护,会妨碍他未来的发展。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吃点苦。1994年上半年,陈克正的大女儿在读硕士,二女儿在读大学,老三在读高三。下半年,老三也考上了大学,家中一下子空了巢。妻子的心里总觉得缺少了什么,非常不好受,常对陈克正说:“你就像只老狐狸,把仔都拱到外面去了。”真的,看见三个女儿读书的那种拼命的样子,陈克正总觉得是自己在“逼”她们。三个女儿,个个都勤奋,上学读书,特别用功,起得早,睡得晚。妻子看见女儿们的拼命样子,背后总是要劝陈克正不要逼得太狠了。

那些日子,有时,陈克正也想,这样做值得吗?女孩子长大了,有个工作,成个家,过日子,不都是这样吗?有时,他又这样想,希望孩子成人,还希望孩子能成才!要成才,总是要吃苦的。这时,他就想起狐狸把幼崽拱到窝外的情景。于是,在妻子劝他不要逼得太厉害时,他就讲述狐狸教子的趣事,同时还说,如果怕孩子摔跤,老把孩子抱在手上,那孩子能长得大吗?孩子现在不吃苦,将来还要吃更多的苦。这是陈克正的真实想法。慢慢地,妻子也比较认同了。

当今的孩子大都生活在长辈的宠爱下,父母的溺爱下,所以,多数孩子存在着依赖心理,他们敏感,不愿承受困难,也不能接受批评。其实,这样对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非常不利,父母只有让孩子从小就吃点苦,经受一定的挫折锻炼,才能使孩子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面对这种现状,父母一定要找到让孩子吃点苦的正确方法,提高孩子应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子点睛:

心理学专家认为,让孩子吃点苦,对他的一生都会有益。由此可见,对于现代家庭来说,让孩子品尝一点生活的磨难,让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并学会从吃苦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应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同类推荐
  • 1~2岁宝宝护养全程宝典

    1~2岁宝宝护养全程宝典

    本书介绍了1-2岁幼儿的生长发育、饮食营养、安全护理、疾病急救等知识。
  • 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

    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

    父慈子孝是超越时空的自然法则。而子欲养亲不待,则是人生最大的苦痛与遗憾。《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告诉我们:孝顺与行善,不能等待来日,须速从当下。所谓“人不学,不知道”,故《礼记·学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教学首重德行的教育,本书便是在新时代落实中华传统德行教育,教人成圣成贤的好教材。
  •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从孩子眨着好奇的眼睛探索世界开始,到入幼儿园、上小学、升中学、考大学……家长的使命并不仅仅是抚养,更重要的在于教育。指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为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就是为家长提供宝贵意见,为他们培养合格人才现身说法。
  •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中国的父母是保守的,他们有很多话都不好意思和孩子讲,比如身体的发育、感情的问题、啃老的问题,等等。本书就是要教会那些内心纠结的父母们,应如何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心声。本书以最贴心的语言、最深情的文字,带给孩子最温暖的心里话。这不是对孩子的说教,而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向孩子娓娓道来。本书抛开平常的尴尬,说出那些平常说不出口的心里话。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自由、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 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

    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

    “本书从现代家庭素质教育的角度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教模式。以50个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主要矛盾,针对家长教育孩子时极易出现的50个盲点和误区,给予指向性的牵引。本书奉行感化教育的理念,而且否定了家长的强制教育准则,在无形的趣味中鼓励孩子,让孩子勇敢的去实现自我。因此,优秀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对更多的风浪之前,为他们注射心灵的预防针,要让孩子明白:实践比空想更具魅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就是要懂得适应环境,更要懂得自我突破。”
热门推荐
  • 两宋悲歌

    两宋悲歌

    武侠版《平凡的世界》一部集历史、军事、推理和悬疑等诸多题材,包含围棋、算数、易理、茶道、琴棋书画和古代科学等多方面的社会百科全书式武侠。本书所展现的将是历史的的厚重与沧桑之感,喜欢爽文流的勿进。本书在回目标题上,致敬金庸先生《天龙八部》,回目成词。第一部忠义殇:英雄本应相惜内容简介一个初入江湖的梁山之后,如何一步步成长,背负家国使命的同时却遭遇坎坷,执着的理念,坚毅的性格和不离不弃的爱情让他坚持,但坚持换来的一定是收获么?
  •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谜离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谜离

    初次相见,韩亦辰恋上沫熙的倔强,他贪玩,恋上戏弄沫熙,直到有一天,一个多年前被沫熙救下百里千川出现,韩亦辰终于明白,他喜欢上了玄宫沫熙,开始了追爱的旅程,本以为祥和的日子会长久,不到魔族的出现毁了一切,沫熙在最后的一刻,舍命护下了韩亦辰,韩亦辰疼心不已,用他的三生烟火换下沫熙的一世迷离,这一切,又能否感动主神?让他们永世一起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幔帐成殇

    幔帐成殇

    紫陌红尘不了情,情深缘浅奈何天?夺得至尊为红颜,未老先衰缘情殇!他一把扯下满室的帷幔,用内力把它们撕成碎片,如同落花,满室凄凉。独坐殿中,细细回想,数年来夜夜守护,而如今幔帐成殇,夺得了天下,又怎能争得过人心?“若非凤凰朱砂痣,夺得至尊有何用?……”……年轻皇帝为情一夜白头,随后便征战临国,犹如飞蛾扑火,想自取其亡。杀人如麻,如同地狱罗刹……
  • 史上第一宠:毒夫狂妻

    史上第一宠:毒夫狂妻

    她,慕容将军之孙女—慕容盈,传言花痴草包,恶毒跋扈,无人敢娶。她,现代军事国际佣兵女王,穿越成慕容盈。刚穿越,便因为前身爬床,被谪仙权相扔出了大门。还没消化穿越的事实,便被一纸诏书流放边境,路上更是被各种追杀。这穿越的日子没法过了,靠,非逼着姑奶奶反击,从此她杀伐斗强,样样在行,佛曰: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她不会的。他,江灵城江家少主,妖娆魅色,泣血倾城,却冷心冷情,一颦一笑勾人心魂,然为她一生无悔。她曾为他,抛却所有,争风吃醋,闹的将军府一门倾倒。旧爱追杀,生死不休。她从杀戮中崛起,入了江家江绯军,这一世的杀戮和决绝,惊天动地。当烟火灭时,人们才懂,那个让人心疼的女子最后为了江家少主,一世倾城。
  • 都市武侠录

    都市武侠录

    学生党的肖志偶然间接触到武侠的世界,发现现代武功比电视剧里的还要神奇。从此以后他的生活一发不可收拾,各路高手接踵而至,光怪陆离,千奇百怪。肖志也在其中,慢慢走上武林巅峰。
  • 落叶为誓

    落叶为誓

    “如果你想通了,带着这块落叶玉佩来府里找我,若还是没想通,那,就把这块玉摔了吧。”我握着这块落叶玉佩,望着他决然离去的背影,竟毫无伤心之情,只觉身心一松,这五年来的一切,都结束了吧……
  • 悼仙缘

    悼仙缘

    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鬼谷子纵横门下的故事。十年前,鬼谷村全村被屠戮,以至于鬼谷村血溅青山;十年后,他,凌枫,身为鬼谷村的最后的一名侥幸存在,站在了鬼谷小丘上,感慨万千,随后眺望着远方,从此,他,开始了一段专属于他的复仇之路……十年鬼谷腥风血,少年至此仇幽阙。满目疮痍不可知?原来世有千秋雪!无心贪恋繁华景,诸般抉择泪悼仙。十年恩怨一朝解,归来终守云梦月!
  • 偷心游戏:腹黑大叔骗婚记

    偷心游戏:腹黑大叔骗婚记

    初次相见,他便被她那独特的白色睫毛吸引,不顾一切的想看看那双白睫下是一双怎样的眼睛,他堵截她,一掷千金的甩给她一张金卡,笑的傲慢又潇洒:“女人,我看上你了。”初夏面对花少,只是眼睫轻抬,眼里有他,也似无他,声音冷漠:“可惜,我看不上你。”他的卡,最后拍的还是他自己的脸。她说他是空气,总是冷漠的无视,然而有一天却发现,这世上无处不在的便是空气,他将她包围了,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他都给她……【初夏寻风】
  • 风云仙变

    风云仙变

    三千年前,我分别放生了鲤鱼,帮助了灵狐,救了女孩。三千年后,鲤鱼化成真龙,灵狐成为妖皇,女孩成为九天女帝,而我却成了废弃少爷。故事从一个三花巨鼎天资少年身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