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400000019

第19章 四、在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式的书本上的理论原则,而是在实践中产生、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发展的一门活生生的科学。人们对它的认识自然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而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也正在于它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它、检验它、修正它、丰富它、发展它。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获得一系列新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反过来,新的理论又会推动着新的实践的发展。“现在一切都在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新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获得新发展的深厚土壤。首先,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提供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环境、新条件,推动着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力地改变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不断确立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新思想、新观念。其次,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的、抽象的原则,变成为具体的、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实践形式、实现形式,使社会主义更加符合实际,贴近生活。再次,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使社会主义日益摆脱“民族历史”、地域疆界的局限性,消除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封闭性,使社会主义顺应“世界历史”的大潮,更加具有开放性、流动性,日益体现出社会主义本身的科学性质。最后,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是一个逐渐深化、全面推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开拓创新的过程。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质的突破,出现认识上的飞跃。所以,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都是在改革和建设的新的实践条件下催生和确立的。没有改革和建设新的伟大实践,就不会产生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认识,就不会产生邓小平理论。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现在正处在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进程之中。在社会主义国家近50多年改革的实践中,虽然苏联和东欧各国受挫而覆灭,但是中国却在20多年来的改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两者相比,人们从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人们正在实现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中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使社会主义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科学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性的飞跃,现在虽然还正处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但就现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方面来看,其内容已经极其丰富、广泛,涉及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

第一,纠正了否定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发展中的超阶段性的错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刚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基础时就匆忙宣布它已经“建成社会主义”,面临的任务已是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短暂的、过渡性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否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也否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这种错误的理论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正确认识本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多次导致出现“左”的、超越发展阶段的错误,使改革和建设事业受到严重的挫折。

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普遍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决不是一个短暂的阶段,它具有自身的基础,具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各个发展阶段的相对独立性。社会主义社会和它的生产关系本身有一个建立、发展、完善的历史发展过程,因而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其间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而且应该划分阶段的。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迅速向共产主义过渡是没有现实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从本国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本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很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曾经对自己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不同程度地作过调整。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各国、特别是本国改革和建设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要求对中国的现状要有一个清醒的估计和认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1987年党的十三大全面论证了这一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更深入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和历史地位,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得出来的科学结论。这一理论的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事业指明了方向,为肃清各种“左”的倾向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二,纠正了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矛盾的错误理论,提出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矛盾的理论。苏联在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后,理论界长期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完全和谐一致的、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斯大林晚年虽然开始觉察并改正这一理论上的错误,认识到苏联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会有的”,但他对此未能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论述。这一状况长期影响人们正确地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动力问题曾进行过研讨,深化了认识,并提出过一些有益的见解。

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考察社会主义社会,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动力作出了概括,大大丰富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可惜毛泽东晚年未能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状况作了不切实际的估量,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过程中,对我国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再认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作了分析,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后来,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得到重申和坚持,以此为依据,我们才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认识不仅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在,而且提出了解决主要矛盾的途径,从而极大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三,冲破了单一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禁锢,提出了建设具有各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二战后,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惟一的模式推广到其他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割断历史,无视不同国家和民族特点的大国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做法,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的实践中比较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同本国的国情结合,社会主义不仅应该而且必然会具有多种模式,不仅应该而且必须具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色。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方面的认识尤为突出。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认识到社会主义具有不同民族或国家特色,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正常形式;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特点来体现的,这些特点正是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的体现;它们体现得越充分、越全面,社会主义的原则也就贯彻得愈深入、发挥得愈透彻,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也就会进行的愈迅速和愈顺利。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力地纠正了单一模式的错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第四,克服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片面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论。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大都侧重于从生产关系或从社会主义的制度方面,并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和无产阶级专政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方面。由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解的不够全面,再加上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作祟,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了争取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的这些基本特征,不断出现离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谈生产关系的变革的情况,急于全面地实现公有制,急于把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情况的出现,在理论上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的原理,成为“左”倾教条主义最深的思想根源和理论依据,在实践上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到严重的损害。

在总结社会主义各国,特别是我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论。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出的最高的也是最深层次的新概括,是认识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第五,纠正了以往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归结为生产资料单一的公有制,在实践中急于建立或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错误,认识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这种新的所有制的结构中,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而且还包括各种形式的城乡合作经济,公私合营和与外资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城乡劳动者的个体经济等。这是因为所有制形式和结构应以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客观标准。如果超越生产力水平,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势必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在对公有制的认识上,提出了公有制不仅包括公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且混合经济中也有公有成分;提出了公有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提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第六,纠正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贬抑市场经济的做法,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达到这种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二阶段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第三阶段则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根据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在经济决策方面要改变以往中央过分集权的做法,把微观的经济决策权交给企业;在管理方式上要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政府行政指令的做法,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不再成为政府的附属品,而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以经济手段为主管企业,努力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综上所述,仅就从上面所列举的六个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这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巨大的丰富和发展。并且,在今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它还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实践是理论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践是教育人们的大课堂。当代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突破了以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纠正了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失误,结合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形势和社会主义国家国情的特点,大大推进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只有坚定不移地搞好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焕发活力,走出苏联东欧剧变以来造成的挫折和困难,重获复兴,健康发展。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直接动力?

2.如何理解“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主要经验教训是什么?

4.在改革和建设中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获得哪些新的认识?

同类推荐
  •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中的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来分析政府职能转移的法律规制问题、网格化管理中的网格员队伍建设问题、以及宜昌市探索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和宜昌特殊的三峡移民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 会展成长的逻辑

    会展成长的逻辑

    本书分析会展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小会展企业品牌建设中文化创意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会展文化创意的预警进行分析,阐述会展中文化创意的知识产权风险、种类、如何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文化创意的保护力度是有效克服风险的有力保证等。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美国教育借鉴力

    美国教育借鉴力

    本书从亲和力、激励机制、社区协同等几方面,对美国的教育最新研究进行了编译并作了点评分析,并与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研读。
  •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肇始于1980年年初,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广播电视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作为突破口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势在必行。
热门推荐
  • 爆宠狂妃:邪肆王爷妖娆妃

    爆宠狂妃:邪肆王爷妖娆妃

    捡了枚戒指就能穿越,黑道女王成功替换异世懦弱……天才一枚……跟她斗?一招秒了你!待她覆手遮天之日……这是何方妖孽,死缠烂打跟着她?“娘子!”某男笑。“王爷,麻烦从我身上下去!”“新婚之夜洞房花烛,人家做错什么了吗?”某男一脸无辜……“……”(绝对宠文,欢迎入坑!)
  • 草包嫡女:王爷盛宠大小姐

    草包嫡女:王爷盛宠大小姐

    前世,她是豪门弃妇,每日被拳打脚踢,眼看丈夫情人上门欺辱。今生,她魂穿古代将门,成为人人践踏的痴傻嫡女,差点被陷害致死,成为无人问津的孤苦魂魄。两世为人,她发誓要改天逆命,绝不再受人半点欺凌。重生任务一,闷不吭声虐姨娘。重生任务二,低调奢华打庶妹。重生任务三,废掉渣男三条腿。重生任务四,赚钱、打怪、嫁首富!他是星月的闲散王爷,自小收敛光芒,躲开暗箭,只为等待利剑出鞘,夺这天下霸主之位!自小撞见,他发现她的狡黠,欣赏她的聪慧,恨不得将自己的心都掏出来摆在她的面前,只为有一天,能在取得天下之时,许她并肩治理天下的尊荣!
  • 赦免之日

    赦免之日

    本书作者为奥斯卡金奖外语片《入殓师》导演泷田洋二郎重金签约作者,被称为“中国的东野圭吾”!以罪孽洗清罪孽,用死亡救赎死亡。41年,7条人命,9段匪夷所思局中套局的连环故事。当末日终于来临,设局者能否得到赦免?
  • 大唐神仙

    大唐神仙

    一位爱国神偷自国外偷回国宝,却被国外杀手追杀身亡,临死前将国宝交给了一位图书馆员工商清逸,哪知被杀手一枪爆头,身死穿越,其灵魂带着图书馆来到了武德九年……
  • 花心恶少恋爱季

    花心恶少恋爱季

    他,昝陵,是不可一世的恶少,而她,就这样无可救药的爱上了,无法自拔可她在他记忆里到底算什么,三年后的再遇,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每篇童话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重生为豪门独子

    重生为豪门独子

    一个职场与情场全都失意的少年刘耀,因为偶遇百年一见的天象奇观顺利重生,来到一个家财万贯的首富家庭,从而成为这个家庭的独子。从此,刘耀过上了富家子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成为纨绔,反而奋发图强,依靠家族给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大战天下。在刘耀奋斗的过程中,美女时时环绕,资金实力不断壮大,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什么11头头,官场大亨,商界大鳄都渐渐唯刘耀马首是瞻···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重生之末世微光

    重生之末世微光

    末世来临世界被改变了,而对肖飞来说,这个充满绝望、恐怖、的世界再次降临了。
  • 秋生南国

    秋生南国

    在这个我们所处的世界里,它也是时间的世界。我们在时间的漩涡里有我们自己所担当的角色。但在梦里梦到的我们又是哪个我们,是不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我们。而我在做的无数个梦里又恰是一场轮回,像是编制的彩色梦里,参杂这噩梦的影子。
  • 通天之力

    通天之力

    啊,我..我真的只是一个废材吗,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你们,你们这些,这些嘲笑,羞辱,奴隶我的人,终有一天,我会,我会让你们全都屈服在我的脚下!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