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有句俗语:"TWOheadsarebetterthanone。"这句俗语直译就是:两个脑袋总比一个强,相当于中国老百姓俚语: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言外之意:一个人的智慧与能力有限,人多力量大,大家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彼此弥补所思之不足。由此不难看出,不管是西方的小贩,还是东方的农民,大家都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都明白要去取人所长,补己所短。其实,这种彼此的取就是拿来。孔子所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实就是在奉劝人们把别人的长处拿来为己所用。
曾经有个名为"头脑风暴"的流行词,说的是大家集中在一起,提出各自的创意或是点子,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广告业。众所周知,广告业是最需要创意的行业。
不管是商品广告,还是公益广告,要想做到让人过目不忘,牢记于心,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仅凭一人之力,要完成一个精彩的广告策划,通常是不现实的,必须借助大家的头脑,刮起"智慧的风暴"。
仔细想想,又岂止是广告业需要"头脑风暴",现实之中何处没有"头脑风暴"?统领一国的元首,会有各方面的智囊团;作战指挥的将军,会配有相当数量的参谋;市场角力的商界精英,谁又没有几个幕后推手?就连夫妻之间,还有"贤内助"
一说,就更别提其他了。
以上种种,无非想说明一点:一个人的智慧或能力再为出众,也还是有限的。智者千虑尚有一失,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拿来的时代,最大的智慧就是懂得拿来别人的智慧,变为自己的智慧。
一个人的智慧通常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历练,去思索,去总结,由此才可能获得知识、经验与阅历。这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拿来的过程。
小孩子听从父母的教诲,是拿来父母的经验;学生在校学习,是拿来师长的知识;徒弟在工厂打工,是拿来师傅的技能,等等诸如此类。但是人生苦短,时间有限,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与技能。爱因斯坦是位天才,但也仅是在物理学领域独领风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做到某方面的"单项冠军"
已实属不易,想要成为样样精通的"全能冠军",无疑是痴人说梦。既然一个人的智慧与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那么在当今这个"短、平、快"、追求立竿见影的时代,我们除了尽可能去拿来别人的智慧,让别人的智慧成为自己的智慧外,难道还会有更好的法子?难道所有的事情都必须事必躬亲拿来是必须的,也是最具实效的。某人不通外语,有了翻译陪同,一样可以出国旅游;自己不擅长烹饪,去餐厅用餐,同样可以享受美味佳肴……以此类推,所有种种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拿来了他人的智慧与能力。把别人的智慧转为自己的智慧,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管理了。有时,"外行"之所以能领导"内行",关键就在于他们的拿来之道。
李·艾柯卡(LeeIacocca)是位传奇似的人物,风头甚至盖过韦尔奇。他也曾担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后又担任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在李·艾柯卡刚接手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时,公司已经濒临倒闭的边缘,大家公认,是李·艾柯卡拯救了克莱斯勒,公司不仅奇迹般地东山再起,而且一跃成为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
李·艾柯卡之所以能够妙手回春,硬是把一匹快死的"死马"医成了"活马",还训练成一匹"宝马",就是靠着两个字一拿来。拿众人的智慧,成就了一段商业传奇。听听李·艾柯卡自己怎么说,"看看我的事业,我看到是许多人都比我聪明,对汽车的了解也比我多……"听上去很谦逊,但实质是透出一个成功人士掩饰不住的骄傲,其言外之意就是:那么多的汽车专家,那么多的高智商的精英,只有我的事业成功了,只有我挽救了克莱斯勒。从个人事业的发展成功上来看,李·艾柯卡当然有骄傲的资格,可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高智商的汽车精英,他没有去"拿来"那些人的智慧,他的成功又将从何而来正如当年韩信被刘邦所擒时所说的那样:"带兵打仗你不如我,但是领导管辖将领,我不如你。"韩信所说的其实还是两个字——拿来。帅与将的区别所在也就在于此:将军是直接的操作者,具有排兵布阵的实战经验与智慧;而元帅却是统领全局,利用各个将军的智慧与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战略者。"帅"拿来的正是各位"将"的智慧,将其智慧拿来为己所用,去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
后世军事学者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人喻为"战神"的德国元帅隆美尔,实质还达不到元帅的层次。他的实际作战能力,也就是他的战术水平令人无话可说,但他的整体战略观,却远远够不到一个元帅的级别。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终究没能守住非洲大陆的原因所在。
杰克·坎菲尔德曾经在一家大航空公司工作,在那里,接受他咨询的人平均年薪在7万美元左右。杰克问他们:"如果有一个你本该知道的东西,可偏巧你不知道。这时,你发现在工作大厅另一端离你不远处有一个同事,而他对这个东西很熟悉,你们当中有多少人会穿过大厅向你的同事走过去,去寻求帮助?"
大部分人表示,他们会先花上15分钟的时间自己再找找看,能不能找出相关信息,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傻瓜。
可是他们没算过细账,这15分钟可能会让他们或者他们的公司损失上千美元,因为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完成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而这一切都仅仅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
事实上,越有面子的人应该是最不怕丢面子的,因为有就给得起,就像施舍钱财一样,因为兜里有100元,所以可以向外施舍5块,而只有5块的人则可能就连一块钱也害怕失去。因而千万富翁们比较擅长在重要的领域一直雇用比自己更聪明,工作能力更强的人。一个强大的团队能干出许多漂亮的事,这些光芒事实上是归千万富翁们的,就像微软的成绩是盖茨的,克莱斯勒的成就是李·艾柯卡的。
让最聪明的人为你效力,你就是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因而你更显聪明,比如说老板雇用的员工比自己更聪明,则显示了老板的睿智。
当然,世界上并非只有雇主关系。利用别人智慧存在于不同领域,方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常见各大网站上报道有相同的热点事件,是不是每个网站的记者都亲临现场去采访了呢?没有,甚至可以说,网站的记者连大门也没走出去,他们不过是运用了"拿来"。亲自去采访的记者选好切人点,选好视角,图文并茂地激昂陈词一番,然后各大网站便开始纷纷转载。
但我们也可以发现,同样的事情也有不同的论述方法,因为"拿来"别人的智慧不等同于照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只是通过了解别人的想法,参照别人的意见,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全球著名的"奥美广告公司"创始人大卫·奥格威也是个"拿来"派,他坦言:"我惯于应用别人智慧的成果。"
的确,每个人的创意如精力一样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单干,很容易在风格、视觉上形成雷同,而且很快就会江郎才尽,因而必须从外界找寻创意灵感,而这些外界智慧库大多来源于别人的智慧。只不过,在应用别人智慧成果的时候必须有套路,或直接应用,或倾听意见,或模仿借鉴,也或者综合多人的智慧。
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想要在准点飞行方面成为欧洲第一,该公司的总经理简·卡尔岑却不知该从哪里着手。于是他找了一家服务公司,认为由他们负责这件事情最适合。卡尔岑找到这家公司的领导,对他说:"我们想在准点飞行方面成为全欧洲第一,多长时间能办到?需要做哪些工作?预算资金是多少你过一两个星期来见我,给我一个准确的答复。"
一个星期后,那家公司负责人果然来找卡尔岑说:"能够做到,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150万美元……"
没等他说完卡尔岑立即说:"很好,那就开始干吧。"
来人大为吃惊,说:"我想向你汇报一下,我们打算怎样干。"
卡尔岑说:"怎么干都行,我不在乎。"
大约4个半月后,对方打来电话,向卡尔岑汇报——他的工作已使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的准点起飞率赢得了欧洲第一。
他们只花了100万美元,还有50万美的节余。
卡尔岑拿服务公司的智慧不仅快速解决了航空公司的核心问题,还节省了30%的成本,这就是拿来的威力。拿别人的智慧也是一种智慧。有些人的智慧可能是一辈子潜心总结而得出的一句话,并不是每个人都可能为一句哲理而钻研一辈子的;有些人的智慧是用惨痛代价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不是每个人都要为积累经验而摔得头破血流;有些人的智慧是散尽千金学来的特别技术,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倾家荡产去学一门别人已经掌握的技术。拿别人的智慧使自己进步,自己便不必走弯路。
每个人都不是全能冠军,甚至历代君王中不乏草包一族,然而他们懂得拿那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老臣们的智慧来治天下,如今的老板也没可能有三头六臂,他们也是利用员工的智慧在赚钱。
无论哪个城市,每一期报纸的招聘版都会刊登花样繁多的招聘广告,不乏摇着"百万"大旗聘老总的消息。有的企业是真聘,企业扩展了,要发展分公司了,必须增加老总的数量,可能管财务,可能管业务。但谁都知道还有一部分企业发布的是假消息,即使遇上了真合适的人才他们也不敢留,百万不是个小数目。他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影响,吸纳社会人士的智慧。
前去应聘的必定自信满满,志在必得,因而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回答企业提出的问题。怎样运营企业,写出具体运营方案;谈谈对某处投资的看法;关于人才培训的方案……应聘者不可能不回答,企业便可以从中拿到各路老总级别人才的智慧了。
即使是真要聘,需要的也只是一两位,其余竞争者的高智商都被拿来利用了。
在商业界,很多人在进行操盘活动时,都是把各路人才集合到一起,如策划人才、操盘人才、推广人才,比如时髦的说法就叫"整合资源",说白了就是拿别人的智慧为自己生财。
善于拿来的人都扶摇直上了,而具有实际利用价值的智慧人才往往成为被利用的工具。因为智慧需要时间去沉淀,经验需要时间去总结,专注于修炼智慧的人往往忽视了去拿别人的智慧。无论是通过友谊还是金钱,能拿到别人的智慧,自己又何必再耗时耗力去琢磨呢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太多企业的管理水平距离先进国家实在太遥远。老板或管理者都恨不得自己成三头六臂,一言一行都给员工做好典范。事实上,上司不利用下属的智慧只能让下属的智慧无处可用。因而有人说老板越像孙悟空,员工就越像猪八戒,因为他们只用到了员工的身体与体力,没有使用员工的智慧。
拿来别人的智慧,运用别人的智慧,成就自己的成功,这便是拿来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拿来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