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8600000011

第11章 投其所好去拿来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人爱好广泛,凡是有趣的事物,都想有所涉猎;有的人则专注于某一件事或物,心无旁骛,近乎痴迷。就连小孩子都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讨厌吃什么。正如一位赖姓"名人"所言:"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话虽然有点厚黑,但抛开一些冠冕堂皇的词语,我们得承认:人只要有爱好,就会有欲望,就会有弱点。

"无欲则刚"当然没错,但是:在一个充斥各类诱惑、充满各种可能性的物质世界,谁又能完全做到"无心无欲‘’呢?连禅宗圣地少林寺都在搞商业集团化运营,更何况这红尘中的男男女女。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支持或赞同物欲横流,而是说在承认"爱好"是人之本性的前提下,去利用人们的爱好,合法地拿来为我所用。投其所好地拿来技巧,生活中无处不在。恋爱中的男女最擅长运用此招。男孩子为讨女友欢心,自然而然就会去关注对方的喜好,然后出其不意,满足对方的喜好,从而获取对方的欢心。反之,一个书呆子男人遇到一个物质女孩,明明对方爱的是金银珠宝,而这位却拼命地送黑格尔哲学丛书,显然这对男女成功的几率近乎为零。

"欲取之,必先予之",换句话来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拿来之前还得先给对方。给什么,当然是给对方喜欢的,最想要的。原理类似于最原始的以物易物,农民想吃肉,牧民想吃饭,怎么办?当然是农民拿谷子去换牧民的牛羊,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谷子与牛羊的交易过程,其实也就是各自投其所好地拿来。然而,现实是复杂多变的,很多时候并不是这般直截了当,很可能想吃肉的农民遇到的是一个不想吃饭的牧民。这种情形下,农民怎么办?难道强行交易不成?或者直接把牧民干掉,把牛羊抢来再说?显然,这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合法的。

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合理且合法的手段就是投其所好地去拿来。

农民正常的做法肯定是先去问牧民:"我说老哥,你不想吃饭,不想要我的谷子,你想要什么?牧民则很可能回答说:"大兄弟啊,不是我不帮你,我只爱吃肉,不爱吃饭,要你谷子没用。我整天骑马放牛,缺少的是马掌啊。"

事情到此就好办了,农民知道牧民想要什么了,于是农民去找铁匠。铁匠是要吃饭的,于是农民用谷子换回一堆铁马掌。

当农民抱着马掌再找牧民时,结果自然就不用多讲了。在这个简单的类比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场景之下,拿来是一种相互的拿来,是一种投其所好,各取所需。

一个笑话:某书生准备进京赶考,临别前到先生家去辞行。

老先生捋着胡须问:"这次赶考,你都准备好了吗?"

"弟子功课都准备妥当了,此外,弟子还预备下了100顶高帽,准备拿去打点打点。"学生回答说。

"啪,"先生把桌子一拍,怒斥道:"胡闹!做人要踏实,我平日是怎么教你的?你居然也像别人那样,总想些旁门左道的事情,真是枉费了我一番心血!"

"先生息怒,弟子知错了。如果大家都能像先生这般清廉正直,疾恶如仇,踏实为学,安贫乐道,做到君子固穷,清心寡欲,又何愁邦国不兴。弟子定谨遵恩师教诲,不负恩师厚望。"

学生诚惶诚恐,毕恭毕敬。

老先生喜上眉梢,点了点头,口气变得柔和了许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当然,你所说的也有道理。"

出门后,书生冲着书童嘻嘻一笑:"知道吗?我的高帽子只剩99顶了"……很明显,这个笑话是用来讽刺那些表面清正,实则虚荣的伪道学的。但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笑话看背后的拿来之道,不禁要佩服书生的"狡猾"了。表面看来,书生是在恭维老师,给老师戴高帽子。但我们想想书生的恭维手段运用就值得令人深思了。通常来讲,恭维一个人,采取的都是直接的方式。比如直接对女孩子说"你真美、你真漂亮、你貌若天仙"之类的话。但这样一来,就显得太过平常,而且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

"我知道,还用得着你说吗?你打什么鬼主意啊。"如果让葛优来夸女孩子,他就会这么说:"你不算长得顺眼的,用顺眼这词就低估你了。你得算秀色可餐、人潮中惊鸿一瞥、嫁到皇室去也不输给戴安娜的那种。有的人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不过分地说,仇人眼里你都是西施。"

想必任何一个女孩子昕到这话,心里都是美滋滋的。这种先抑后扬的夸赞,比那种赤裸裸的甜言蜜语更容易讨女孩子的欢心。同理,书生也是故意采取先抑后扬的战术,先激怒先生,接下来再顺其自然地捧先生。捧得水到渠成,不着痕迹,先生当然受用了。

书生其实很了解先生的清高与图虚名,如果直接说出来,不免有拍马溜须之嫌。倒不如换个方式来讲,这样先生既受用,对自己印象反倒更好了。这位读书人的确聪明,也算得半个心理学家了。当然,书生这般费尽心思去投其所好,自然有其打算。至于是何种打算,外人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想通过加深与先生的沟通,获得先生的人脉资源;也可能是想给先生留下一个美好印象,从而成为各位学弟学妹们的心中榜样。或许先生若干年后,还会向学生们提及"当年,你的那位某某师兄如何如何,你们要向他学习,不枉为师的栽培。……"。但不管是怎样的打算,书生的确是通过投其所好来行拿来之实。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能是潘长江需要一套西服,而你跑去拿来姚明的一套行头,否则,你很可能不仅得不到潘长江的帮忙,反倒被他给恨死。说句粗鄙的话,拍马屁得往马的屁股上拍,而不能往马蹄子上撞。同理,投其所好的拿来关键在于了解对方的需要,唯有如此,才能拿得来。

老古是学校图书馆的负责人,性格就像他的姓名,古板且守旧,为人做事都是一板一眼,无论是谁,到他这儿都没有半点通融的余地。大伙儿私下送他一个外号:油盐不进的"四季豆"。正因为油盐不进,很多售书商想找老古疏通进书,都被老古毫不留情地给挡了回去。售书商小张也吃了回闭门羹,但小张没放弃,采取了迂回战术去摸底探路,通过多方了解,小张得知老古没别的爱好,唯嗜书如命,不仅爱读书,更喜欢收藏图书。据说,他家中自己收藏的图书古本、善本比一些小型图书馆的质量还要高。

小张心中有了底,但没有马上采取行动,而是通过其他关系结识了老古。认识老古后,他也不是立刻就商谈生意上的事情,而是很诚恳地向老古请教古书收藏方面的知识。好为人师是人的通病,老古自然也不例外。难得遇到一个也喜欢古书收藏的年轻人,而且还这般虚心,老古很开心,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在一起聊过两三次,老古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好感,也不再排斥他的售书商身份。虽然如此,小张还是不提做馆配图书的事情。老古当然更不会自己主动提出。

某天,小张请老古吃饭。以前从不赴饭局的老古,这次是欣然前往。酒足饭饱之后,小张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蓝布包着的小包裹递给老古,说是送给老古的一点小礼物。老古打开一看,是本古籍,纸张泛黄,看起来年代颇为久远。小张很诚恳地告诉老古,这是他偶然在旧书摊上淘到的,据摊主说是宋代善本。他知道老古爱书,所以收来送给老古。老古只用手摸了一下纸张,就基本断定,这本书只是近代的一个赝品,但老古知道这是傻小子一番好意,心里感动。虽然是上了奸商的当,但却不点破,还是很开心地笑纳了。此后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作为馆长当然有权决定馆配图书的合作的售书商,而众多条件相差无几的供应商中,凭什么不选小张呢表面上看小张花大价钱买了一本假书去送礼,这人是不是真的很傻呢?如果你真这么想,那才是真的傻了。从小张一步步接近老古来看,他是个非常有心计的人。一个有心计的人,又怎么可能去花大把的银子买赝品呢?只要稍具一点文物常识的人都知道。,宋代木刻善本图书,全世界加起来也没多少本。

每一本都可称之为国宝,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这岂是普通的旧书摊能淘来的?所以很肯定地讲,小张只是故意这么做的。既然明知是假货,当然也就不可能花大价钱。

小张之所么做,自然是有所图的。他要拿来的是老古的信任与好感,拿来老古的人情,从而最终拿来老古所在图书馆的馆配图书专营权。回过头来看小张的投其所好,就会发现他其实已经摸透了老古的脾气。他先打探到了老古的唯一喜好就是收藏图书,而且是古籍图书。于是他便有计划地朝这方面人手。

如果一开始,他就送书给老古,别说是假的,就算是真本,老古也不一定就会接受,因为老古是个讲原则的人。对于陌生人,尤其是有利害关系的陌生人,老古是"油盐不进"的。于是小张先寻找办法结识老古,这样的话,他就不再是陌生人,而是熟人了。熟人还不行,还必须成为朋友。要想成为朋友,彼此之间必须有共同的语言,或者是共同的爱好。接下来,小张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对古籍有点儿爱好的门外汉,虚心地向老古讨教,为下一步送礼打下了基础。最精彩的一幕就出现在送礼这个环节上。

小张先预备好一本假的宋代书,然后用蓝棉布包好,以示郑重其事,也显得颇为古旧与贵重,接下来则是态度很诚恳地送给老古。小张知道老古一定会收下,而且不会说什么的。首先,老古虽然古板,对朋友还是颇看重情义的,他不会忍心点破小张受骗的事实(当然,小张并没有受骗)。其次,这书并不值钱,收下对他来讲也不存在什么太大的心理负担,是可以收下的。再者,小张只是一个门外汉,买到假书用来送礼,是完全正常的,就算被识破,也无伤大雅,更何况买来又不是自己收藏,而是送给老古。老古就算再不识相,再难说话,也不好责怪对方的。"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还是一个如此诚心诚意的朋友呢从中不难看,小张的每一步计划都是对投其所好的拿来的运用。拿来时代要想成功,或者说达成自己的目标,拿来是一种方法,运用任何一种方法都需要心思。在有些人看来,投其所好就是在玩心思,在揣摩对方心理,这其实是不对的。持这一观点的人也许没弄明白一个道理:投其所好地拿来只是一种谋取成功的方法手段,而方法手段也只是一种工具而已,不存在对或错的价值判断。正如一柄剑,拿在强盗的手中,就是杀人越货的凶器;而放到侠客的手里,则是除暴安良的利刃。投其所好地去拿吧,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违法乱纪,不作奸犯科,只要能为我所用的,就统统要去拿。

同类推荐
  • 犹太人的13条财富密码

    犹太人的13条财富密码

    本书通过全面解读犹太人的经商之道,尽显了犹太人的13条财富终极密码,让读者了解和领悟犹太人经商时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法,为每个人的事业成功找到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 先适应 再改变

    先适应 再改变

    先适应,再改变,这是成功的铁律。因为它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无论对于哪个行业,经营人际关系也好,经商也好,谋职也好,为官也好,都必须要经历适应、后改变的发展过程。遵循了这条铁律,你的事业就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学会了适应和改变,你就会成为事业中的佼佼者。
  • 沟通的艺术

    沟通的艺术

    在《沟通的艺术(白金版)》中,编者介绍了十多种沟通艺术,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求人办事当中的沟通艺术;谈判当中的沟通艺术;职场当中的沟通艺术;打电话时的沟通艺术;谈恋爱的沟通艺术;美满婚姻的沟通艺术;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沟通艺术;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艺术;亲子之间的沟通艺术等等。《沟通的艺术(白金版)》的作者是马银春。
  • 青春永不倒: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勉与自信

    青春永不倒: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勉与自信

    本书帮助青少年正确地面对青春的各种问题,教会青少年学会自勉与自信。全书共六章,内容包括:立志与奋发——志向坚定,努力拼搏计划与行动——周密安排,积极进取激情与创新——乐观向上,勇创佳绩等。
  • 冥想:唤醒内心强大的力量

    冥想:唤醒内心强大的力量

    全球最顶尖人士都在运用的最强大的心灵力量,人类出版史上最强效的身心修复工具书。冥想术可以使人们从根本上调适自我、平缓自我、关注内心、提高人生质量。冥想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浮躁的心灵静下来,恢复纯净和澄澈,找回真正的自我,获得身、心、灵的健康。本书既介绍了冥想术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又讲解了由浅入深联系冥想的方法,用清晰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过冥想的不同阶段,既有冥想的技巧,又有冥想的内容,使得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是经验丰富的修为者,都能找到心灵的答案。
热门推荐
  • 万古妖尊

    万古妖尊

    洪荒世界,宗门林立,群雄争纷,弱者庸碌,受人欺辱,强者一怒,横尸百万。萧鼎偶得上古九阳修妖决,从此一代强者横空出世,让整个世界都为之暴走!
  • 青凰墨舞

    青凰墨舞

    至月光投下一片皎洁,垂下一叶下弦之月之时,月影盟之“云烨”离奇消失,接踵而来的是日月同升之异景,血染天际之奇观,将是浴火重生;还是随之陨落?一切将有何种未知与变数?
  • The Discovery of Guiana

    The Discovery of Guia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师姐难为

    师姐难为

    生命不止,修行不息。哪怕只能呆在五岁的身体里哪怕出现一只天才外加毒蛇属性的小师弟哪怕眼前天天飘着一位美到没朋友的师父哪怕这样的小师弟再来一打哪怕这样的师傅让你再也拿不出镜子这......都不是问题
  • 只想默默守护你

    只想默默守护你

    一面是公主般高贵的气质,一面是嫉恶如仇,是非不断的祸头子,宛若天使与魔女般的双子座女孩就是她---欧芷萱。绝美的脸蛋,超高的智商,正直的性格吸引了很多男生的爱慕甚至疯狂的追求。可是她那过份放不下的自尊心却使她一次又一次错过自己的真爱,到底最后是否能和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韩希澈在一起还是永远的错过下去。。。。。
  • TFBOYS:余生的余笙

    TFBOYS:余生的余笙

    给你一颗糖,你看见我给别人两颗,你就对我有看法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给过我两颗糖,而你什么都没给过我
  • 商道之鬼面具

    商道之鬼面具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这一点不管在哪个世界都是一样的。而在拥有一切权力,财富的时候,要怎么样才能守护呢?那就是必须拥有强大的实力。
  • 俏皮丫头遇爱冰山少

    俏皮丫头遇爱冰山少

    第一次更文哦!请各位亲们多多支持!写的不好的地方请见谅,本文女主从不会受欺负,有专情男主和妹控哥哥保驾护航,纯宠文,女主也是很厉害的呦!
  • 倾世玄妃五小姐

    倾世玄妃五小姐

    杀手?毒医?炼药师?炼器师?不好意思,她墨血璎都是。黑道老大,我才不在乎,七代黑道老大被我灭了六代!这般高贵教傲的她却因为一场碎心的背叛穿越到玄悠大陆废材身上,从此,废材不复存在,风华逐现。玄王?冷酷无情?嗜血神秘?杀伐果断?屁!天天三更半夜创我闺房,死皮赖脸没节操!玄王该怎么博得美人心呢?!带你长发及腰,江上扁州谁摇?楼上珠帘怎招,风潇潇雨又飘。
  • 荆门赴

    荆门赴

    江湖,什么是江湖?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高手,什么是高手?例无虚发的刀剑就是高手。高手非人!?荆门,荆门在哪里?群山万壑赴荆门。人心所想的地方有可能不是江湖,是荆门。过了荆门,从此一蓑烟雨任平生。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五月箫郎,忆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