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职场,竞争如此残酷,必须要保持永远的危机意识。别以为自己是资深员工,拥有丰富的经验,就可以对自己放松要求了,就可高枕无忧了。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若将此言用在职场上一点也不为过。但是很多工作经验丰富,资历老的员工根本意识不到这点,而是常倚老卖老、妄自尊大。结果呢,当这些人还沉迷于昔日的辉煌战果时,他们的位子可能已经岌岌可危了。
前些年,我们流行说“谁动了我的……”的句式,而今则盛行“别拿……太当回事……”的话语。要是套用此句式,我想对那些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以为自己因此可高枕无忧的老员工说一句,别拿自己太当回事。
这并非是对员工的轻视,而是想告诫那些倚老卖老的员工,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躺在资历薄上睡大觉,要知道,裁员的风波随时都有可能涉及到你。
2008年,“深圳华为公司补偿10亿元鼓励7000员工先辞职再竞聘上岗”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整合人力资源也好,还是诸如某些媒体所报道的意图“辞职再聘”,进而将“长约”员工转成了“短约”员工也罢,都是对员工的考验和挑战。
华为一事让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些紧迫的危机感。暂且不论华为此举的公道与否,从员工角度来看,任何工作都是不稳定的,即使你工作能力很强,学历高深,但是你绝不可高枕无忧。那些老员工,尤其是开始跟着老板创业至今的员工,固然在公司工作时间长、资历老、了解公司情况、做事驾轻就熟,是公司的资源与财富,若不求上进,也会被淘汰。譬如联想倡导不唯资历,唯能力:所有的员工都要通过直接的对自己的岗位目标负责,而保证公司整体目标的达成,在这一点上是没有新老员工之分的。
在我们的周围,很多人就业后便丧失了找工作时的闯劲,在工作中不再主动学习新知识,墨守成规,结果业绩一日不如一日,加上年龄的增大,看问题的局限性,常不能轻松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样的员工若不及时为自己充电,就会远远落在时代的后面,而自己浑然不知。为什么非要等到严峻时刻的来临才会警醒呢?
今天的你如果工作不努力,明天的你将会努力找工作。这绝非是危言耸听。近两年,随着毕业生的剧增,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人可能面临待业和失业的窘境。毕竟,就业情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这可是一个很残酷的却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因而,对于那些资深的员工而言,要端正思想,不仅要努力工作,把现在的做好,更应该花些时间出来为自己充电。
对于员工,相信每个人都不完全是为了钱而工作,对公司的付出也不会以得到的薪水为惟一标准。如果你不想被甩在时代的后面,就要从现在做起,学会从工作中掠得更多薪水之外的收获:
1、学习:一个多年在一个企业而得不到进步的人,就等于自动降薪,技能的有效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须5年就会变成低薪!人才处于不断折旧中,而学习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最好方法。
2、发展:在同一职位上停滞太久绝非好事,但一段时间的停留或许也是一种增值方式。假如你从事业务三四年了,总是在做同一种工作,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了。因为同一个企业内,在同一职位徘徊两年以上就是一种低级重复,一种贬值。若是凭业绩不能晋升到高职位的话,那你也要倍加努力,力争在同等职务中脱颖而出。
3、创新:很多人在工作时偷奸耍滑,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其实,这不仅是对公司的不负责,也对自身很不利。工作的过程能让人收获很多,永远地主动工作,永远积极地尝试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会让你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并逐渐感到自身的价值以及工作的快乐。当然这些人有更多的加班和辛苦,做的事多了难免有疏漏,运气不好还会招来非议甚至不公平的对待,但他们的职位、薪资、能力的提升一定是最快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历程中有更多磨练、更多的学习机会,他们的经历有更多含金量。
4、磨练:老员工要高度要求自己,不断接受新的任务,一点点将难度加大,以便日后去做一些不同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对工作进行改进,扩大工作范围。
所有成功的打工者,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要是因为资历深厚就停滞不前,那么,你将永远给别人打工。因为你自己不谋求更大的发展,不注重在工作中学习,这样的人怎能得到重用呢?只有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经历有更多的含金量,也为自己奠定了迈向更高台阶的基础。而一味地倚老卖老只能将自己引向毁灭的道路。
孟子曾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将这句话用在那些老员工身上是再好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