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7000000002

第2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根本措施

焦方义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十一五”规划强调,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约束,指出要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道路。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从要素投入和产出对比方面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前者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为特征,后者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为特征;前者表现为效益差、效果差、效率低,后者表现为效益好、效果好、效率高。增长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完善程度。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背景。我国“一五”计划展开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是以全套引进前苏联的技术设备进行重化工业建设为特征的。我国在照搬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的同时,也引进了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具体表现为不注重技术革新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业产品几十年一贯制。

由于设备陈旧落后、体制僵化,使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得不到改变,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国家的“九五”计划建议正式提出要实现“两个转变”,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计划时期的战略重点,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2.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分析。不容否认,“九五”和“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平稳快速的要求,“九五”计划时期平均增长速度是8.3%,“十五”计划时期平均增长速度是8.8%,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82321亿元,财政收入达到了31628亿元,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9.9%,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我们不能只把经济增长的速度作为考察宏观经济的唯一指标,因为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改变,我们付出的土地、矿产资源、能源、淡水和生态环境的代价是巨大的、沉重的;重大水污染、矿难、传染病等突发事件频发;耕地减少、土地不断沙化荒漠化,国民幸福指数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同步提高。

正如******发展研究中心王梦奎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面临着这样尖锐的矛盾: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又处在资源消耗比较多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规模迅速扩大,资源需求与日俱增,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加之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存在的严重浪费,更加剧了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恶化在一些地方已经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状况是不能持久的。唯一的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五”期间,我国已成为石油第二大进口国,仅低于美国,国内石油需求的一半依赖进口。其他矿产资源如铁矿石、电解铝、水泥等进口量均列世界一、二位。石油资源及其他重要矿产资源的大量进口,一方面增加了经济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加剧了国际关系的不和谐。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把石油涨价的矛头指向我国,对我国的和平崛起十分不利。总之,无论从国内形势还是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都必须坚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现阶段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根本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深入贯彻和正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未来我国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全面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正如胡****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那样,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因素分析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就发表了一份《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警告世人由于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导致资源的耗竭、环境的破坏,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将会停滞。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更加关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会后发表了《里约宣言》,我国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开始统筹考虑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关系。“九五”计划建议正式提出了“两个转变”,并将其作为指导方针。如今已过去10余年,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实现根本转变,可谓知易行难。那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在何处?原因何在?

1.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没有彻底完成。“九五”计划同时提出“两个转变”是有科学道理的,应该说,体制转变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前提。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能源、原材料的价格长期扭曲,既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也不能反映资源的供求状况。采取计划调拨的方式配置资源,形成了争物资、争投资、争资金的局面。争到的不珍惜资源价值;争不到的由国家补贴亏损,“大锅饭”现象普遍,浪费严重,形成了“短缺经济”。从这一点来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必然产物。

由于我国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两种”体制长期并存,转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逐渐产生的,它还不够成熟、不够健全。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虽然绝大多数社会商品的价格都放开了,但利率作为最重要的商品价格之一仍未放开。资本市场仍然体现出高度的计划经济色彩,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非常艰难,融资渠道狭窄。居民储蓄形成的巨额资金主要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和财政渠道进行配置,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实践证明,这种政府配置主要资金的模式效率并不高,仍然体现出计划经济的特征。

2.技术更新慢,设备陈旧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提取的折旧基金要全部上缴国家,缺乏更新改造能力,甚至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一些设备带病运转,必然导致单位产值的能源、原材料消耗上升。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在设备更新改造上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搞技术改造需要筹措大量的资金,这笔资金投入难以按期收回,结果是债台高筑;不搞技术改造,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企业亏损的局面就无法改变。所以就形成了所谓搞技术改造找死、不搞技术改造等死的局面。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缺乏原创性产品,与作为大国的地位不相称。这个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稳定快速发展。

我国企业的技术更新速度慢主要是由体制性因素造成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政府对竞争性领域干预过多,政府的职能转变问题没有解决,错位、越位、不到位现象比较普遍,充分竞争的环境还没有营造出来,一些垄断性企业依靠其地位和国家的特殊政策靠“贴牌”、合资方式过日子,不思进取。一些中小企业则靠不尊重知识产权、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生存。这种做法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只能维持生存,不可能做大做强。在技术上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不可能实现超越。

3.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当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表现为内容片面、指标单一、行为短期化,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职能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内容上来看,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从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上来看,片面强调数量考核指标,轻视质量和效益指标。在数量指标中,单一强调和突出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对人均指标重视不够。没有把数量指标同质量效益指标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没有充分关注取得一定的GDP增长率的同时,单位产值的能源、原材料消耗降低了还是提高了?降低的幅度怎样?GDP增长是否伴随着单位产值利润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资产盈利率等效益指标的同步增长?GDP的增长是否伴随着经济结构的明显改善?投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是否协调?投资效益如何?总之,当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是不完善的、不合理的。干部任期3年左右,这种情况下,为了在短期内把产值搞上去,往往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争资金、上项目。在项目的技术水平、环境控制、消耗指标方面把关不严,不该上的项目也上了,结果GDP增长率上去了,干部的政绩有了,但经济效益和结构效益以及环境和生态质量却下降了,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实现根本转变。

4.发展观念不科学。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依赖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从而导致资源日趋紧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人类自身的健康受到威胁,结果必然是难持久、低效率。这种经济增长的代价太大,人民从中得到的实惠较少,名义上的高速度应该大打折扣。******同志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也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只有通过提高发展速度才能做到,别无选择。但是,发展并不等于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而不兼顾社会、环境和生态方面的承受能力。发展更不等于GDP的增长速度的提高。事实证明,由于我们对发展的理解不够科学、不够全面、不够准确、不够深入,导致我们在发展行动上出现片面性。

5.经济结构不合理。我国“十五”计划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从资源配置效率上来看,这种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但正确的思路观念如果没有正确的体制、机制和措施作为保障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状况受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需求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由市场通过价格信号诱导投资者和厂商的行为而实现的。而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式的数量信号来进行的,这种机制是很难把经济结构调整到位的。

从三次产业结构上来看,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在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比重大,技术装备水平低,这种产业结构格局是形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原因。

另外,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趋势也加剧了有限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的锐减和浪费,使环境不断恶化。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措施

1.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念是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发展过程中的“五个统筹”避免发展的片面性。正确理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发展包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内容之一和物质基础,社会发展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之上,社会发展更能使社会成员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政府职能主要应放在社会发展上,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职能都属于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经济增长主要是竞争领域中的事情,不属于政府的职能,政府不但要退出产品市场,而且还要逐步退出要素市场,真正将职能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市场环境的创造者和人民权利的维护者。政府应认清自己的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视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创造条件。

2.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尤其是要通过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层面上的障碍和界限,通过产权流动与资产重组实现企业的改造与转型。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同时,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从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形成的前提条件,企业在成为市场主体之前是不可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只有真正实现了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才能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外在竞争压力和内在动力机制才能形成,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被调动起来,科技成果走向应用的通道才能畅通,企业的R&D投入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比例才能提高。没有制度上的创新和改进,就不会有企业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创新型国家的构建没有保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就缺乏必要的科技支撑。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紧密相联。大力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的升级会提升结构功能,提高结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尊重经济结构的变化规律,尊重企业的主体性,发挥价格信号的调节作用。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切不可越俎代庖,把自己当成结构调整的主体,运用行政手段做这件事情,这样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后果。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协调推进投资、财税、金融和企业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提高各种稀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在土地、环境、技术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和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抑制乃至依法关闭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

4.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资源的整合利用,逐步推进清洁生产、绿色工业和绿色消费模式的运用,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其能够与科技进步保持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人为主体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与人本身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相一致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全面提高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变为人力资本优势,从而为科技创新提供稳定而持久的人力资本支持。

6.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将环保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继续试点;对各类开发、建设、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生态功能区划和区域总量控制的要求,严格审批建设项目等。在领导干部层面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综合考核投入产出,速度、质量、数量,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教育广大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在社会公众层面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依法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机制;严格执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限期治理和停产治理制度的效力,从根本上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不善的状况。

同类推荐
  • 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

    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

    《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从类型着手,研究了全国几大富有代表性的城市及区域的发展之路,剖析了其各自发展的短板和可取之处,《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肯的建言,由此为中国的城市和区域发展提供最为全面的建设智慧。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 奶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

    奶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

    本书从全国奶业的产业化现状和发展方向、奶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等宏观方面,到乳制品质量认证、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乳制品加工技术、经营管理等微观层面,对奶业产业化经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全书共分为七篇,从日常生括、生产经营、生存竞争、投资理财、国计民生、宏观政策、对外交往等不同侧面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热门推荐
  • 萌鸟快逃

    萌鸟快逃

    一打造史上最离奇的女主,一直坚强萌呆的吃货鸟。蠢蠢的季沫沫觉得如果她的运气和她的肥肉一样坚挺就好了,这样就不会每次考倒数第一,迷路找不到学校。好不容易遇上一个不嫌弃她的墨染,却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穿越时候穿越种类。不过都说能吃的妹子运气都不会太坏且看她季沫沫如何逆袭
  • 三界第一妃

    三界第一妃

    她曾是妖,是人,是魔;但最后非妖,非人,非魔,游离于三界之外,为三界所不容。她为心爱之人舍妖灵成人,甘愿为妾,但最终却被丈夫抛弃,被正妻逼的坠入百鬼潭,忍受焚心蚀骨之痛。十年沉睡,芳眸重启,已物是人非,她忘却一切,成为魔族少主的贴身侍婢。她本以为重新洗牌,就是重新开始,但却熟不知,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剜心取血,诡异的心有灵犀,傀儡蛊……爱到最后,不成活,也不成魔,她要跟三界脱离关系,势要血洗所有伤害过她的人!
  • 命犯桃花:极品九公主

    命犯桃花:极品九公主

    一夜春风来,满园桃花开。他说:跨越千年的鸿沟,下一个轮回,我们还要站在湖畔的山岗上,彼此相望,你说好么?他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他说:人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记自己,不求拥有,不求同行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 帝绝玄天

    帝绝玄天

    远古的传说,称帝的道路十分漫长。古老的种族,强大的反派,无上的法诀,神奇的历险。奇幻少年和他的天才同伴,踏禁地,寻古墓,诸邪魔,斗苍天,最终修成神帝,帝绝玄天。
  • 无限证神路

    无限证神路

    穿越无限,轮回无限,征途无限;挑战无限,危险无限,机遇无限;江山无限,英雄无限,美人无限……御姐控宅男卫桓曾经偶然进入轮回空间,侥幸含恨脱离。20年后,残魂转世的卫桓以“孟明空”之名,于睡梦中再次进入。时时在意,步步惊心。想要生存下去,踏足至高无上的天之王座,就必须永远保持自己站在无数轮回者的巅峰。从此游走在生死之间体会恐怖,在杀戮之中寻找生机。终有一天,他要登临神座,君临无限。轮回,可有尽头?何处,才是终点?空间,究竟是谁人创造?又为何而创造?改写,掠夺,破坏,甚至是杀戮,是否就是轮回空间的真意?(菜鸟新人的无限流……首先向Z大,海博士等等前辈致敬。基本设定主要参考《冰之无限》,取消主神空间的光球,取消无限制兑换,取消固定组队模式,增加了一些其他元素,向着笔者认为更加合理的方向偏转。当然,隐藏的背景也绝不一样)
  • 神异经

    神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高手

    极品高手

    他叫李小千,是千屹集团的老总,王母娘娘给予重任的人才,开冥公司的唯一一个凡人。为了生存,他修炼《战神诀》……一步一步的崛起,对面奇幻莫测的危机,他该如何面对!极品高手,一个都市男人的崛起!
  • 末日之英雄重生

    末日之英雄重生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自己肯定无法生存但是谁让我可以召唤英雄联盟的人物呢龙女把这边丧尸清了有点挡路那个啥卡特你离我远点开大万一射到我怎么办
  • 宠物控萝莉的微日记

    宠物控萝莉的微日记

    。。。。。。。。。。。。。。。。。。。。
  • 聚灵之界

    聚灵之界

    聚灵大陆,古有一树,名曰聚灵,甚异之。生有枝条,无叶。枝十之又二,各附十果,聚天地之灵。后现四兽,以其果为食,化灵。千万年后,四兽隐,人类生,衍生两职。一曰战师,主战。一曰法师,主炼药与炼器。三年孕育,惊才降世。为不负亲人所望,少年步步成长,虽旅途艰险,但强者之路,岂有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