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的采访工作井然有序,不过这一天突然从后方编辑部传来了好消息——“中国哥哥”浮出了水面!
8月29日,我们台《世界新闻报》刊登《俄罗斯老妇牵挂“中国哥哥”》的文章后,在读者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北京青年报》、《哈尔滨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60度”栏目等媒体纷纷要求转载此文,尽快找到“中国哥哥”。
近日来,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报社,主动热心地提供线索和建议。8月31日,一位名叫李柏松的读者打电话说,他看到这篇文章后,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上的陈柱良(音译)。他告诉记者,陈柱良真实名字叫陈忠亮,是他的高中同班同学。当天,又有一位名叫魏长顺的读者打电话说,他也认出照片上的人是陈忠亮,因为陈在国家队执教的时候,曾当过他的教练。从两位读者提供的重要线索来看,照片上的人是陈忠亮,已经没有疑问。但当《世界新闻报》记者询问一直关注此事的《哈尔滨日报》后得知,陈忠亮不会说俄语,他的母亲是中国人,他当年也没有和任何俄罗斯女青年进行过联系。
由于耶莲娜和“中国哥哥”的通信已经全部丢失,所以,她送给“中国哥哥”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便成了解开谜团的关键物证。根据多方打探才了解到,曾经在1958年到哈巴罗夫斯克打球的老冰球运动员黄玉明,确实在联谊会上收到过一本俄文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对这本书是谁送给他的,扉页上是否有留言等问题老人已经记不清了。多年前,他还把这本书送给了另外一位老冰球队员孙孟雄。但是,孙孟雄老人已经去世,他的家人目前也联系不上,多位于1958年到哈巴罗夫斯克参加冰球比赛的运动员,与《哈尔滨日报》和《世界新闻报》取得联系,对谁是“中国哥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原哈尔滨市体委副主任李万基说,当年冰球队运动员中母亲是俄罗斯人的的确有几位。但根据俄语表达流利这个特征,“中国哥哥”很可能是黄玉明,而且黄玉明的母亲也是俄罗斯人。另外一位老队员王华则认为,这个“中国哥哥”是孙孟雄。王华说,孙孟雄的俄语非常好。从冰球队退役后,孙孟雄曾在某部队任翻译。王华的说法在孙孟雄夫人的侄女李霞处得到了证实。据李霞说,她的姑父孙孟雄的父母都是高校的俄语老师。由于孙孟雄俄语水平很高,他还受邀参加过在莫斯科召开的一个关于冬季运动的国际会议。但由于孙孟雄已经去世,他是否就是耶莲娜所说的“中国哥哥”,现在还无法确认。
现在,已经有多位“疑似”“中国哥哥”浮出水面,但由于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当事人的记忆也比较模糊,所以目前还无法确定究竟谁是真正的“中国哥哥”。但终归有了些线索,看来耶莲娜实现她多年来的夙愿也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