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我们的车队在晚霞的浸染中终于进入了莫斯科市的境内。
这是我们15 000公里漫漫长征路的终点,因此抵达时大家的心情无以言表,几乎喜极而泣。
面积1 000平方公里的莫斯科是世界第三大城市,形容莫斯科,除了巨大,我想到的另一个词便是伟大,曾自认为所向披靡的拿破仑和希特勒的称霸梦想正是在这片刚毅而寒冷的土地上遭到了重创。当然,对于自己的首都,俄罗斯人的评价似乎更加不凡:“莫斯科不是一个城市,莫斯科是一个世界。”
有人说,如今的莫斯科不仅是俄罗斯的核心所在,更是展示俄罗斯风云巨变的气压表。如果你要观赏俄罗斯古式教堂建筑与超现代雕像并肩而立,新生一代的百万富翁与领政府救济金的人同行大街的强烈对比,那么你只能来莫斯科。
的确,仅仅还在莫斯科市的郊区,我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对比的强烈:马路上豪华到令人咋舌的进口轿车的数量同几乎快要报废的破旧拉达一样多,这种景观是在之前的城市不曾遇到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路畅通的“中俄友谊之旅”车队遇上了进入俄罗斯境内的第一次堵车,就连一直以来为我们开路、拥有无上特权的俄罗斯警察此刻也无可奈何地说:“在莫斯科,只有鸟儿能在堵车的时候畅通无阻,堵车已经成为了莫斯科市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不过也正是在堵车的时候,我又在莫斯科街头重新找到了一种平等,因为再高档的车此刻也没有任何特权,只能和那些价格连它的零头都达不到的破拉达挤在一起,摩肩接踵一步一挪地向前移动,眼巴巴地等着进城。
暂时的堵车并没有影响到大家的情绪,长年在北京糟糕的交通状况中“摸爬滚打”的我们早就锻炼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极度的耐心。相反,大家此刻的心里装的全都是喜悦,因为终于安全抵达莫斯科了,虽然离回家还有近半个月的时间,同时也还有大量的采访在等着我们,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再也不用忍受路途的颠簸,也再也不用过忍饥挨饿、担惊受怕的日子了。按照计划,我们将从莫斯科的北部入城,然后横穿市区,最后抵达位于莫斯科南部的中国大使馆,并在那里度过我们此行最后的11天。
这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道彩虹,它横跨在天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迷人的七色光芒。2号车的车长王晓师傅感慨地说:“这就像是一道五彩祥云,预示着我们的俄罗斯之旅将圆满成功。”
每个团员的心里都感慨万千。此刻,记者们心中最想感激的人就是这些司机师傅们,特别是包括王晓师傅在内的7位来自北京“越野者俱乐部”的精英车手们。是他们精湛的车技和强烈的责任心确保了我们这一路的万无一失。
一个小时后,“中俄友谊之旅”车队终于抵达了位于城南的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当使馆的大铁门打开,一个巨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映入眼帘的时候,我们的眼泪再次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