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午,上午10点,“中俄友谊之旅”报道团从叶卡捷琳堡市区出发前往位于市郊40公里处的欧亚分界线,体验瞬间跨越欧亚大陆的奇妙感觉。
所谓的欧亚分界线是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的地理界线,矗立在俄罗斯联邦公路旁的这座纪念碑和纪念碑下一条两厘米宽的黄线象征性地将亚欧大陆一分为二,西面是欧罗巴,东面是亚细亚。欧亚板块划分学说由300年前俄国地理学家塔季谢夫提出,并得到世界公认。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的著名风景点。
跨越欧亚分界线的感觉正如我之前想象的那样不可思议:站在分界线的东边我在亚洲的最西端,而跨过分界线我就来到了欧洲的最东端。这种在眨眼间就从亚洲进入欧洲的美妙体验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咫尺天涯吧。
就在欧亚分界碑旁举行的简短的跨越仪式上,叶卡捷琳堡市官员将新做好的标有“中俄友谊之旅”、显示叶卡捷琳堡到北京距离的指示牌交到我们车队总指挥尹力手中,“4943公里”,这将作为永久标志钉在欧亚分界线上。而在分界线旁边,世界各大城市的直线距离指示牌上写着,这里距离伦敦4 685公里,距离圣何塞9 533公里,距离广州5 367公里(注:叶卡捷琳堡同广州是友好城市)。
4 943公里是直线距离,而“中俄友谊之旅”截至目前到底走了多少公里呢?车队队长、北京越野者俱乐部的王晓师傅经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后告诉我们,从7月25日北京天安门出发到欧亚分界线,采访团一共走了7 726.5公里。最后,叶卡捷琳堡市办公厅主任图申还为每位团员颁发了“跨越欧亚大陆”证书,证书虽是薄纸一张,但它却是“中俄友谊之旅”每位团员接近8 000公里行程的珍贵纪念。
中午12点,当“中俄友谊之旅”车队13辆吉普车缓缓驶过亚欧界碑,前往此行的下一个目的地——彼尔姆时,报道团的成员们再也控制不住胜利的喜悦,兴奋地欢呼着,相互打着手势。此时的他们,个个百感交集,除了穿越欧亚分界线的兴奋,同样涌上心头的是穿越俄罗斯亚洲部分——西伯利亚大平原15个日日夜夜的幸福与美好,疲惫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