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概念,这个问题萦绕在我的脑子里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也许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对于西伯利亚的概念恐怕和我一样,是广袤无垠的黑色沃土以及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
翻阅着手中巨大的地图,西伯利亚联邦区、西伯利亚区域、西伯利亚高地、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新西伯利亚州,这些“西伯利亚”们互有交集、却又不尽相同,在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困扰中,我来到了新西伯利亚州的首府新西伯利亚市。
这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城市,人们的眼神中透露着友善和积极。路边除了整齐划一的前苏联式建筑,更多的是明显带有国际化风格的高楼大厦,每隔几个街区,还常常能见到正在建设中的楼房。与世界上所有的国际化大城市一样,许多尚在建设中的楼盘也都在其显要处挂出巨型广告,对即将成型的楼盘进行明码标价,记者见到在接近市中心的一块楼盘标注着35平方米的小户型居然要价120万卢布,折合人民币40万元左右,这样的价码对于新西伯利亚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价位了。这一切验证着这是个仍在不断发展的俄罗斯大都市。
新西伯利亚也是个江城,绵长的鄂毕河将城市一分为二,联结两岸的是两座雄伟的鄂毕河大桥以及一条单独的地铁通道,桥上车辆往来频繁、川流不息。
这座年轻的城市,原称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始建于1893年,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而逐渐发展起来。1926年改称新西伯利亚,1937年成为新西伯利亚州首府。20世纪30年代起成为西伯利亚地区的中心和乌拉尔以东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主要得益于铁路、河港和邻近库兹巴斯能源、原材料供应地的区位优势,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新西伯利亚也成为了俄罗斯亚洲部分的第一大城市以及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西伯利亚地区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也在很多年的历史中决定了它的运输枢纽地位,而如何将巨大的交通优势转化为直接的经济发展动力,新西伯利亚州正在进行着探索和试验。“是的,新西伯利亚每天都在变化中。”一位在街头购物的年轻人告诉我,“政府逐渐在加大投资和建设,从我家附近的房子就能看出来,我很乐于这样的变化。”新西伯利亚的城市和他们的年轻人一样充满着活力。
除了自身发展,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也是一个城市迅速发展的重要一环。在采访了新西伯利亚州的第一副州长尤尔琴科之后,记者还了解到,这座工业重镇还与我国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近些年来,新西伯利亚与中国的辽宁、黑龙江和新疆等省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合作,目前已经开通了与乌鲁木齐和长春的直飞航班,还正在与辽宁合作,创建科技园区。最让记者感到欣喜的是,在新西伯利亚的街头见到了十几日来都不曾见到的中国元素:一幅巨大的海尔电器的广告牌和一家奇瑞汽车的4S店,能够在俄罗斯城市的街头见到中国制造的汽车,不能不说是一种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