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里的生活是惨无人道的,这里只有屠杀和血腥,没有人性、没有尊严。人们有的死于屠杀,有的死于疾病,也有相当一部分死于恐惧。
约翰·内森堡是一位犹太籍心理学博士,他也被纳粹抓进了集中营。在这里,内森堡时刻生活在恐惧中,这种对死亡的恐惧让他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集中营里,每天都有因恐惧而发疯的。内森堡知道,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精神,他也难逃精神失常的厄运。
有一次,内森堡随着长长的队伍到集中营的工地上去劳动。一路上,他产生了一种幻觉:晚上能不能活着回来?是否能吃上晚餐?他的鞋带断了,能不能找到一根新的?这些幻觉让他感到厌倦和不安。于是,他强迫自己不想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是在前去演讲的路上:他来到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中,精神饱满地在发表演讲。
渐渐地,自己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了笑容。内森堡知道,这是久违的笑容。当他知道自己也会笑的时候,他也就知道了自己不会死在集中营里,他会活着走出来。
当内森堡从集中营里被释放出来时,他的精神格外的好。他的朋友大惑不解:“一个人怎么可以在魔窟里保持年轻?”只有内森堡自己心里明白这个秘诀,那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希望。
每日自我领悟
当我们处于逆境甚至是绝境的时候,我们会如何应对呢?可能许多人会选择放弃、退却,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希望;而在这个小故事中,内森堡所处的境地可以说比我们大多数人经历的逆境都要艰难得多,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的心里始终怀着一个希望——活着走出去。有了希望才有动力,有了希望才有勇气,有了希望才不会放弃。希望,是内心里永恒的激励。
名人格言链接
人们在世上所干的一切事情都依赖于希望。如果一个农民对谷物生长、结实不抱希望,他就不会种下一粒种子。如果一个单身汉没有希望后能得到孩子,他也就不会娶妻结婚。如果商人或买卖人不希望获利,他们也就要去工作了。
——路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