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创造力
创造力被誉为人类智慧最杰出的表现和人类文明的动力源泉。它与孩子成长密不可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孩子正处于创造力的萌芽阶段,此时的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更有着强烈的创造力。如果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孩子的智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创造力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局。竞争是如此普遍、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在创造力上,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这个至高点上。
可以说,创造是思维能力的一种,但是,它并不是漫无边际的,也不是天马行空式的想法,而是一种具备创造性、发现性的能力,它能够帮助人更好地去适应新的环境,它是一个人智力表现的重要方面。
举世闻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拥有1093项专利,他经常给自己和助手确立提出新想法的定额,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创造力。他的个人定额是每天一项小发明,每半年一项大发明;达·芬奇有着不朽的创造力,一生创作了无数的绘画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莫扎特一生创作了600多首乐曲,不管在什么时候,他都具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巴赫每星期都要创作一首合唱曲,即使在他生病的时候,他也具有极大的创作欲望。
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有那些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和文学家才拥有创造能力。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创造力,只是有的孩子的创造能力是可以表现出来的,而有的孩子的创造力却不能被家长发现。如果家长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地、有意识地去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力就会爆发出来。
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创造、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成功,就要重视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
◎好奇是创造的前奏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兴趣后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在孩子身上尤甚,当孩子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时,家长不要“有问必答”,而是鼓励和引导孩子,让他自己来思考、寻求答案。
有一天,天气很好,聪聪的姥姥在外面晒太阳。聪聪从幼儿园回家之后,问妈妈:“妈妈,姥姥呢?”“姥姥在外面晒太阳。”妈妈回答。“晒太阳?姥姥是怎么晒太阳的?太阳也用晒吗?姥姥晒太阳不会被烫着吗?”聪聪一连问了一串的问题。
妈妈听了之后,停下手中的活儿,仔细想了一下,也对,“晒太阳”其实也能理解成是把太阳晒一晒,只是当人们在说晒太阳的时候都会理解成人们在利用太阳取暖,根本就没有想到是把太阳晒晒。于是,妈妈就对聪聪解释了“晒太阳”的意思。
不少孩子对许多事情都感到好奇,而且特别好问。对于这一特点,有的家长采取了耐心解释的做法,也有的家长表示厌烦轻视的举动。实际上,一个孩子好问,说明他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是值得家长高兴的事。法国著名作家法朗士指出: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每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都应该保护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要知道,这是孩子创造的源泉和前奏。
孩子的好奇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好问,二是好动。而好动又常常导致破坏性行为的发生,如孩子可能会对电视机,收音机动手动脚,可能会拆开一些贵重物品等。作为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因好奇而导致的破坏行为,给孩子讲清构造、简单原理及乱拆乱装的危害;要耐心倾听孩子的问题,学会欣赏孩子的提问,支持并指导孩子进行无危害性的创新尝试;训练孩子创造思维,使孩子从小具有创新兴趣和创新意识,为将来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让孩子敢于怀疑,多问“为什么”。要想让孩子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就应该让孩子敢于怀疑,遇到事情的时候多问“为什么”。因为,没有怀疑与创造力就没有科学。
2.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每个孩子在遇到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时都会产生一种好奇心,也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父母如果能够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且能够适时地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就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3. 为孩子建造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来说,环境可以加强其创造力的发展,当然,也可以抑制其创造力的发展。如果孩子能够生活在充满自由,可以自在创造的环境中,那么,孩子就能将其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开启孩子的创造力
对于孩子来说,创造力是他的天性,但孩子在长大后有没有创造能力主要是看父母的引导。比如,当孩子觉得自己可以把玩具改造成另外一个造型的时候,他就会动手去做,这就体现了孩子的创造力。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对其“改造”可以用赞赏的眼光去看的话,就是在开启孩子的创造性;如果父母用反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改造”,认为孩子在毁坏东西的话,就是打击孩子的创造性。
桃子妈妈是位心灵手巧的母亲,只要有时间,就会用心用力装扮生活。
每天的晚饭时光,是桃子家固定的“创作”时间。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饭,3岁多的桃子就会站在菜桌前琢磨:今天的餐桌应该如何装饰才更合适呢?在妈妈的提醒下,桃子会把做饭用的“边角废料”放在好看的容器中,作为餐桌装饰。洗好的菜叶,像菠菜叶、芹菜等会放在高一点儿的花瓶中。洗好的小萝卜是桃子最喜欢的装饰物。红红的水萝卜放在白瓷碗里,是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盛菜的盘子也是桃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绝好界面。切好的黄瓜片,会被桃子摆成小叶子和花的形状,放在盘子边上。为了这个,桃子妈妈特地使用平盘,这样更方便桃子搞“创作”。
在家里做饭,菜肴的设计、碗盘的装饰、餐桌的布置等等,都是桃子和妈妈的创作园地。在这样的装扮过程中,桃子的点子越来越多,桃子的小手也越来越灵活。
出门玩耍的时候,桃子更会设计出各种各样有创意的游戏,使身边的小朋友都喜欢和自己玩。在海边,一个小小的饮料瓶就是桃子最好的“道具”,时而飞机、时而潜艇、时而又成了虫子的小家……桃子一边比划,一边念念有辞,不停地给身边的小朋友讲着自己编的各种各样的故事。
到公园里散步,一片小叶子在桃子的眼中、手中、口中都可以幻化无穷。
这些还不够,在桃子家,有一面属于桃子的“创意墙”。每当桃子妈妈在家里收拾花花草草的时候,桃子都会用剪下的各种叶子粘贴出一些很漂亮的树叶贴画。桃子还会把妈妈用剩的碎布做“布贴画”,用蔬菜或者豆子做“豆子画”……每次这样的作品问世,桃子妈妈都会很认真地将画“裱”好,郑重地挂在“创意墙”上。
虽然桌子上、地上都是废物和辅料,可是看到孩子能用废弃的东西做出这样的“作品”,妈妈总是很自豪。妈妈每次都会用鼓励和夸奖对待桃子的表现,会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创作现场”。
读完上述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这种创造潜能就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凭观察孩子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就可以发现他的创造力。其中有丰富的想象,有发散的思维,发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用处,这就是创造性的表现。创造力强的孩子往往会有“奇思怪想”,与众不同。但是家长切忌随意讥笑或斥之为怪物。在考察孩子的创造力时,最忌讳的便是告诉孩子:“你怎么不像你大哥?”要知道,孩子的创造力越强越会与众不同。
要开启孩子的创造力,创设一个适当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比如,家长可以买些孩子看得懂的故事书籍;当孩子的玩具坏了,家长不必动不动就给孩子买新的,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工具,让孩子亲自去动手改造、修理,让孩子展示自己的创造天赋,等等。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有问不必答,鼓励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2. 赞美孩子的创造性举动。
3. 日常生活的问题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
4. 多给孩子讲一些只有开头的故事,让孩子自己来将故事延续。
5. 利用音乐、绘画启发孩子的思考。
6. 在游戏中插上想象的翅膀,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在人物和活动情节上根据自己的经验任意进行创造性想象。
★育子必读:创造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小孩走到爸爸的面前,向爸爸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告诉爸爸自己又学会了新东西,并想要展示给爸爸看。
孩子打开抽屉,拿出一把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爸爸回答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孩子一边说着,一边把苹果一切两半。奇怪的是孩子选用了另外一种方法。实际上,每个人都认为,苹果的正确切法应该是从苹果的茎部开始一直切到底部窝凹处;而这个孩子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之后,孩子把切好的苹果伸到爸爸面前:“爸爸快看,里头有颗五角星!”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是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爸爸这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疑心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是尚未被人们发现的。但是,他的孩子却给了他一个惊喜。
孩子,我要对你说
1. 如果学习只是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2.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要是你果真到了无法可想的地步,那也只能怨自己是笨蛋,是懒汉。
3. 一个天才,具有超人的性格的人,绝不遵循通常人的思想和途径。
4. 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