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想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就要从最基本的说“谢谢”开始。大恩当言谢,心存感激是不够的,“含蓄”也不能把对人最基本的礼貌隐藏起来。做了好事不留姓名是一种高尚,但是得到了帮助却不知道感恩,却不仅仅是一种不礼貌。作为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在受人之恩后,不要吝啬那一句简单的“谢谢”。
致谢也是一种感恩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个不知感激的孩子比毒蛇的牙还要尖利。”父母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才会懂得付出。因为有了感恩之心,他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回报身边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
从更深层次来讲,感恩意识不仅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自立意识;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最基本的条件。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呢?首先让孩子学会对他人致谢。
在依琳娜、莎拉和德鲁很小的时候,每当他们要向别人致谢时,就口述感谢词句,由他们的母亲代写。后来等他们长大一些,有能力自己写感谢信了,却依然需要三催四请才肯动笔。
每当母亲问起:“你有没有写信给爷爷,谢谢他送你那本书?”或问:“阿姨送给你一件毛线衫,你是否向她道谢了?”他们的回应总是含糊其辞,或耸耸肩膀,无言以对。
有一年,母亲在圣诞节过后催促了几天,他们却依然毫无反应,母亲大为生气,便宣布:“在感谢信写好并投寄之前,谁也不准玩新玩具或穿新衣服。”但他们始终拖延,还总是抱怨。
母亲忽然灵机一动,说:“大家上车。”
“要去哪里?”莎拉很好奇地问道。
“去买圣诞礼物。”
“圣诞节已经过去了。”莎拉反驳道。
“不要多问。”母亲斩钉截铁地说。
待孩子都上了车,母亲说:“我要让你们知道,别人为了送你们礼物,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母亲又对德鲁说:“麻烦你记一下我们现在离开家的时间。”
来到镇里,德鲁又记下了抵达的时间。
3个孩子跟随母亲一同走进一家商店,帮母亲选购送给姨妈们的礼物。然后他们又一起回家了。
刚到家门口,孩子们一下车便向雪橇走过去。母亲说:“不许玩,还要包礼物。”孩子们垂头丧气地回到屋里。
“德鲁,我们到家的时间有没有记录下来?”德鲁点点头。
“好,那么现在请你继续记录包礼物的时间。”孩子包礼物时,母亲替他们冲泡可可,终于,最后一个蝶形结也系好了。
“从买礼物到包好礼物一共花了多少时间?”母亲问德鲁。
他说:“到镇上去,用了28分钟,买礼物花了15分钟,回家用了38分钟。”
“包这几个盒子用了多少时间?”依琳娜问。
“你们俩都是两分钟包一个。”德鲁说。
“把礼物拿去邮寄,要花多少时间?”母亲又问。
德鲁计算了一下,答道:“一来一去56分钟,加上在邮局排队的时间,要71分钟。”
“那么,送别人一件礼物总共花多少时间?”
德鲁又计算了一阵:“2小时34分钟。”
母亲在每个孩子的可可杯旁放了一页信纸、一个信封和一支笔:“现在请你们写感谢信。写明自己收到的礼物是什么,说已经拿来用了,并且很开心。”
孩子们沉默构思,接着响起了笔尖划在纸面上的声音。3个孩子写好之后,母亲又问德鲁总共用了多少时间。“花了我们3分钟。”德鲁一面说一面把信封封好。
“别人选购一件情意浓厚的礼物,然后再邮寄给你们,所花的时间也许要超过两个半小时,我要你们花3分钟的时间道谢,这样简单的事情难道就很难完成吗?”母亲问。
3个孩子低头望着桌面,摇摇头。
“你们最好现在就养成这种习惯,早晚你们要为很多事情致谢他人的。”
在西方一些国家,很多小孩从小就被教导“接受”的礼节,不管他们喜不喜欢别人送给自己的礼物,都必须向对方甜蜜地道谢。因为要感谢的是送礼物人背后的心意,并不是礼物本身,更不是礼物所存在的价值。不管他们收到的礼物有多么小,他们都要写感谢卡,不管受到的服务有多么小,都要向对方说“谢谢”。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他们会在生活中随时向那些为自己服务的人表示感谢。正是这种简单的口头赞美,冲淡了人们生活的压力,美化了个人的人生,是值得我们中国父母借鉴的感恩教育的好方法。应该让自己的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的付出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懂得感谢他人的善行时,他们的反应通常会是,以后自己也会这样去做,这就在无形中对孩子们的行为起到了一种暗示和引导作用,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帮助别人,感谢别人。
让孩子学会说“谢谢”
做父母的总是希望自己的辛勤抚养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可,每次付出之后努力之后总是渴望孩子的一声“谢谢”,然而,孩子的心理在很多方面与成人是一致的,不但有同样类似的要求或满足,有时候这种满足比成人还要强烈。所以,父母不能因为孩子的年龄小就忽略了对孩子的尊重,更不能因为是亲骨肉就省去了应有的感谢之情的表达。因为孩子是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成长的。如果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感谢,或者是看不到父母对他人的感谢,那么他就会认为“感谢”跟自己无关,一个连父母都不知道感谢的人,怎么可能去感谢别人呢?让孩子学会感恩,更是无从谈起。
中华民族历来都倡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一句“谢谢”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至少表明你对别人的关爱心存感激。所以,父母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感谢他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是需要灌输的。身为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要求他们无论谁为他做了事情以后,都要说声“谢谢”,即使是家里人也不例外。不管是父母为孩子端来一杯牛奶,还是长辈在出门前为孩子穿上外套,孩子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后,都要说声“谢谢”,这不仅是礼貌,而且是真诚地表达谢意。
此外,父母还要经常提醒自己的孩子,在学期结束时,或每逢节日时,都要给自己的老师送一张卡片,以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当孩子们在过节、过生日收到大人们送的礼物时,在开心之余,也别忘了给送礼的叔叔阿姨送张感谢卡,对他们为你精心挑选礼品的情意表示感谢,这也会带给送礼的人一份欢喜。让孩子学会随时给关怀过自己,帮助过自己的人送一张感谢卡,相信会带给别人愉悦开心的一天,这样做可以教导孩子把谢意挂在心中。
也许有人会说,哪有那么多要谢谢的?其实,将感谢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感受生活,记录幸福的一点一滴,也是一种感谢,也是一种感恩。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对他的付出是相当大的,但有的孩子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连说一声“谢谢”也不肯。试想一下,如果连一句“谢谢”都舍不得说,那怎么能想得到报答呢?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时,可以帮助孩子体会一下别人的感受,要求他们想象别人对某个特定情况的感受,从而对孩子进行侧面教育。
生命中需要一句句“谢谢”,生命离不开感恩,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了向他人说声“谢谢!”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经常真诚地对亲人、对朋友、对邻居说“谢谢”,同时,也不要忘了在适当的时机对孩子也说上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