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2700000022

第22章 Achille-Claude Debussy 德彪西

遇见百分之百法兰西之音

比起老友萨蒂,德彪西的名声要响亮多了。

德彪西生在巴黎,死在巴黎,也葬在巴黎,但没在著名的三大墓地,而是在一处相对较小的墓地——帕西墓地(Cimetière de Passy)。黑色大理石墓上仅写着:

“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

德彪西和萨蒂一样,都是特立独行的人,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特立独行。前者是入世的,后者是出世的,前者是以特立独行来追逐名利,后者则彻底远离了尘嚣,因此,前者名声盛大,后者却近乎默默无名。但论及音乐成就,则仁者见仁吧。

19世纪末,正当德国两大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勃拉姆斯和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等浪漫派音乐大师频频奏响高昂的交响乐时,一个人跳出来“大放厥词”:“贝多芬之后的交响曲,未免都是多此一举。”并号召“把古老的音乐之堡烧毁!”这个狂妄的家伙就是德彪西。他的狂妄不无道理,他自己就是以这一理念来创作音乐,并且开拓了新的音乐道路,将法国音乐带入现代音乐之门。

20世纪现代音乐的传奇人物,美籍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就曾说过:“我们这一代音乐家以及我自己多归功于德彪西。”但差点,这世上就少了一个优秀的音乐家,多了一个藉藉无名的水手——“当一个水手”可是当年德彪西的父亲对他的最高期望。

1862年,德彪西出生在巴黎近郊,当时,他的父亲开了一家瓷器店,但他出生后没多久就破产倒闭了,全家日渐贫困。而德彪西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他非凡的音乐天分,只是他的父母都不以为意,这个家族祖祖辈辈干的都是与音乐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比如农耕、工匠、小商人,所以,他的父母实在没把德彪西和音乐家联系起来,对于他的未来,他父亲倒是有一个相当朴素的想法,那就是当一个水手,能赚点钱,过点小日子就得了。

后来,实在是托了贫穷的福,才得以真正去接触音乐。因为贫穷,8岁的德彪西跟随母亲和兄弟姐妹离开巴黎,去到法国南部的戛纳(cannes)小城,寄居在婶婶家,这里的生活消费要比巴黎便宜一些。正是在这里,因机缘巧合,德彪西遇到大音乐家肖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的一个女学生,她发现了德彪西身上的音乐天赋,并教他弹钢琴,引他迈入音乐的大门。进步神速的德彪西,在3年后,也就是1873年,以11岁的稚龄入读巴黎音乐学院,从此,水手成了传说,音乐家成了传奇。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一泡就是10余年,但这个才华横溢的学生却总让老师们头疼。因为他从来就不是乖学生,相反一肚子“坏水”,满脑子奇思怪想,经常挑战老师们的权威,甚至总是企图颠覆传统——这几乎是所有天才们必有的品质之一吧。他的行为举止经常把老师气得火冒三丈、七窍生烟,以致老师们都觉得他“孺子不可教”,同学们则称呼他为“传统破坏者”,并认为他太过古怪、难以相处,于是都敬而远之,但德彪西依然我行我素、目中无人。

他曾三次参加巴黎音乐学院的最高荣誉奖项罗马大奖的比赛,前两次均告失败,不服输的他于1884年三度参赛,终于以一部清唱剧《浪荡子》摘下大奖,得以公费到意大利留学三年。但在罗马的时候,按规定,所有法国留学生被集中在一个地方统一管理,德彪西无法接受这种集体的生活方式,因此三年未到,学业未完成就私自跑回巴黎了。

巴黎,等待他的是新的好日子,好日子就从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斯特芳·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开始。因为结识了马拉美,德彪西得以进入巴黎的文艺圈,他参加了在马拉美家举办的著名的“星期二夜晚”的文化沙龙,在那里,遇见了很多象征主义的文学家和印象派的画家,他们在创作上的思想理念带给德彪西很大的影响。

在马拉美这个圈子中,很多人都是瓦格纳的超级粉丝,德彪西受他们的影响,也两度前往德国欣赏瓦格纳的音乐剧。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萨蒂,萨蒂的音乐理念,还有新颖的和声手法立刻征服了他,对瓦格纳的狂热也骤然消失。他自称为“法兰西作曲家”,意在表达反瓦格纳的立场,他认为应该创作属于法兰西的音乐风格,而不能总是屈服在德国音乐之下。

于是,他将法国风范中固有的清新可爱、高贵典雅与德意志的冗长烦琐、厚重笨拙相比较,得出结论:法国子民将精致与色彩视为掌上明珠,所以法国音乐家若以堆砌响度为能事就不是法兰西风格了。

于是,他就创造了他心目中的法兰西音乐:清朗的、精致的、缥缈的、梦幻的,有人这样形容他的音乐,像“一首首令人惊叹的清澄优美的诗歌”,比如最著名的《月光》,多次出现在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还有《夜曲》、《大海》等。我想,对于大多数的人们来说,这也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法兰西音乐。

后人总是称德彪西为印象派作曲家,但不知为何,德彪西对此说法却非常愤怒,从事实上来说,象征派的诗歌对德彪西的影响要比印象派的绘画大得多。当然,如果你称他为象征派作曲家,我看他也不见得乐意,特立独行的他其实想要的是一个单单属于他一个人的流派。

我倒认为印象派这个名头很符合他的乐风,他曾说过:“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诺诺企图制造意义的音乐。”所以他的乐曲即使有标题,也并非是有意创作标题音乐,他不愿用一个标题来限定死音乐带给人的印象,他的音乐想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感觉、某种意象。

不过,他实在比萨蒂要幸运很多,虽然总是那么狂妄自大,却还是有很多人买他的账,因此他名声盛大,影响也巨大。但相比他那些“清澄优美”的音乐,他的爱情不仅不“清澄”,反而很“混浊”,一团糟。

德彪西在选择女人方面,有个怪癖,这家伙专挑有夫之妇,和他有染的女人,十有八九是红杏出墙的,这种癖好早在他18岁时就开始了。

他一生结过两次婚,第一位太太罗莎莉·德克希尔(Rosalie Texier)是一个时装模特,虽说这位不是有夫之妇,却是他前女友盖布瑞尔·杜邦的好友——噢,可怜的杜邦。对于女人来说,自己的男人爱上自己的朋友,是最糟糕的事情。

罗莎莉,德彪西叫她莉莉(Lily),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妻子,得到了德彪西周围的朋友的喜爱。但是,德彪西的花心只安定了5年,1904年,在他们结婚5周年之际,他嫌莉莉不懂音乐,不够聪明,转身爱上了艾玛·巴尔达克,一个巴黎银行家的妻子,本身是一个歌唱家,经常演唱德彪西所写的歌。

这对莉莉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她跑到巴黎的协和广场中心,一枪打中了自己的胸部,虽然最终没死,但子弹却永远留在了她的脊椎里——之前杜邦也是为了德彪西开枪自杀未遂。所有的朋友都站在莉莉这一边,谴责德彪西。但德彪西仍然不为所动,只是这桩丑闻使他不得不离开巴黎,带着已经怀孕的艾玛,逃到英国住了一阵子。两人最后在1908年结了婚,艾玛给他生下了他唯一的一个孩子,女儿秋秋(chouchou),德彪西深爱这个女儿,并为她写了钢琴组曲《儿童乐园》。

1918年3月,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飞机正在巴黎上空轰炸,56岁的德彪西在此时因直肠癌病逝。因为大家都在忙于战争和逃命,所以他的葬礼没什么人理会,极其简单,有亲历者这样描述:“就像一场噩梦,我看到音乐家们穿着士兵的制服,灵柩停放在钢琴边……房间里没有鲜花。教育部长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天空阴沉,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是暴风雪即将来临还是一声爆炸呢?宽阔的林荫路上只有军车通行,人们匆匆而过,头也不抬……孩子们好奇地看着我们,商店老板们仔细地念着花圈上的条幅:‘这个人好像是个音乐家……’这似乎就是唯一的演说了……”

而他的心爱的女儿秋秋也在一年之后因白喉病病逝,年仅14岁。

最后,几句题外话,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英文名是《All About Lily Chou Chou》,我相信不是巧合,岩井俊二把莉莉和秋秋的名字合一块儿成为一个人名,肯定是有他自己的用意所在,只是我们难以猜测而已。

同类推荐
  •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事迹。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5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为唐时并州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他从政之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对唐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与作为,告诉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远敬仰的英杰……
  •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 陈俊愉祖籍安徽,出身于官宦人家,生在天津, 长在南京,从小喜爱花卉。读大学选的是园艺系,已是副教授的他出国留学丹麦哥本哈根选的还是园艺系 。1950年硕士毕业,他谢绝了国外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未参加毕业典礼,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 女儿,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如鱼得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辈子致力于园林教育和园林事业,成为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之乡浙江温州诞生的数学才子谷超豪,少年时期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和抗议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斗争。在迎接解放的特殊战线上,他为新中国保留科技人才和保护设备器材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以他的专长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在数学路上屡建奇功。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当他开出一条通往金矿的新路后,他会把金矿让给助手学生继续挖掘下去发表后续成果,而他则转而根据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去接受下一个挑战,并通过科技前沿的需求来引领数学研究的未来。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 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TFBOYS初晴后雨

    TFBOYS初晴后雨

    都是富家子女但是应为嫉妒女把好好的爱情变的乱七八糟
  • 墨道远歌来

    墨道远歌来

    七世为奴七世为乞七世为娼倾其所有妄求顾全他性命,却不想被抽了仙骨,毁了仙身,也罢,是自己一厢情愿,所以不怨不恨,只求往生与此人死生不复相见
  • 黑熊舞蹈家

    黑熊舞蹈家

    沈石溪的《黑熊舞蹈家》是一本中篇故事集。收录了六只熊的故事和两只狮子的故事。其中《母熊大白掌》描写了主人公“我”与猎户亢浪隆在捕猎母熊大白掌的过程中,亲眼目睹大白掌为救小熊仔不惜粉身碎骨的气概,作者对母熊大巴掌在生死存亡关头的细致描写让人深受震撼,使人深刻反省猎杀动物这种用生命作赌注的残忍游戏。
  • 穿越之:盛世魔王妃

    穿越之:盛世魔王妃

    穿越前,她只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孤儿。可是就算她十分的普通,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穿越后,本想好好的在活一世,没想到还是没有逃过没有的捉弄。她只好努力努力再努力。幸好他的萌夫君不是普通人,“娘子。”
  • 阴阳之间的那些事

    阴阳之间的那些事

    以“我”的亲身经历讲述阴阳之间的怪事,并配合黑白无常引渡亡灵,但在帮助一个个亡灵完成未了心愿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隐藏多年不可告人的秘密。
  • 曾经的曾经——不堪回首

    曾经的曾经——不堪回首

    感谢你成为我年少时一场心事?,再不敢向人提及只怕扰了相思?。故事里你来过,于是便也不算空欢喜。?
  • 三小只的浪漫恋爱

    三小只的浪漫恋爱

    全亚前三集团的千金小姐无意撞见tfboys,她们以美貌和不同的性格打动了tfboys,他们的爱情遭遇挑拨,最好他们能和好如初吗?敬请期待(本书,纯属瞎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与明星本人毫无关联)
  • 经典释文

    经典释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尊盛宠:狂妃逆天

    帝尊盛宠:狂妃逆天

    她是现代王牌特工,一朝穿越,却成为京城有名的白家傻小姐。家族内乱,黑幕不断。亲爹伪善绝情、姨娘佛口蛇心,姐妹喧宾夺主,这身体的原主人也因此被迫害致死,白若惜凉凉的勾起唇角,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有什么是坐下来砍两刀不能解决的,以暴制暴才是硬道理!自此,白家鸡飞狗跳,人人自危,见她犹如蛇蝎魔鬼,人人闻之变色。前世情伤之苦,她越发绝情冷漠,誓要效仿三国枭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