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广结善缘,百事好办
人都是有感情的,对帮助自己的人自然会心生好感,乐于接近。帮助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帮助你。一来二往,口碑就有了,社交圈子也建立起来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真心付出,总有一天会发现,不经意插下的助人之树,已长成了郁郁葱葱的人脉森林。
一个权威机构的调查问卷显示,当被问及最欣赏别人具有什么品质时,90%以上的人都回答:“助人为乐。”
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别人一次,就如同为自己的人生种下一颗美德的种子,等到有一天,它一定可为你带来丰硕的收获。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单打独斗的独行侠时代已经结束,现代社会想要受人欢迎,必须学会互相帮助;只有你乐于帮助别人,别人也才会支持你、帮助你。
美洲有一个国家,每年都举行盛大的南瓜大赛,选出最硕大的南瓜,给予种瓜人重奖。其中一个老农,每年都捧得大奖。记者很好奇,就去他家采访,却发现他所住区域的南瓜普遍长得比较大。记者问:“您是怎样连续几年种出最大南瓜的?”老农笑着说:“我每次获奖归来,都把最大的南瓜结的种子分给周围的邻居,让他们也能种出大南瓜。而我,继续研究新的南瓜品种,以种得更大的南瓜。”记者赞美说:“您可真是热心助人啊!”老农笑着纠正:“是的,我是在助人,但更是助己。因为如果周围的南瓜都是劣质品种,那我的南瓜也会被蜜蜂蝴蝶传上它们的花粉,也长不大了。所以,我帮他们其实也就是帮助自己。”记者恍然大悟。
社交中的关系千丝万缕,说不定哪一天,你帮助的人恰好也助了你一臂之力。所以,人不能太自私,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之利,而应有宽广的胸襟,相信助人就是助己。
著名球星罗纳尔多一生进球无数,获得的赞扬也多不胜数,不过,他一直强调,他的所有荣誉都归功于那些帮助他的队友。
他说:“队友给了我很大帮助,他们给我妙传,帮助我进球,我只是将球踢进而已。”
的确,如果没有队友的传球帮忙,罗纳尔多射门的技巧再高,也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而那些队友,也在帮助罗纳尔多成名的同时让自己受益。由于整个球队赢了球,所以他们获得的收入和福利等也会相应上涨。这就是典型的帮助别人同时也成就自己的案例。
相反,如果社交中一切都算得清楚明白,对暂时没利的事一点不做,那这样的人迟早要被社会淘汰。正所谓机关算尽,聪明过头。
有一个寓言故事,就说明了帮助别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一头驴驮着沉重的货物,气喘吁吁地请求一只只驮着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点吧,对你来说这很容易,但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很大负担。”马不高兴地说:“凭什么让我帮你啊,我可不愿意自己那么累,轻轻松松的多好。”驴子非常失望,但只能咬紧牙关继续负重前行。
没走多远,驴子就累死了。主人马上将驴背上的货物全部压在马背上,马非常后悔,它说:“由于我不肯帮别人一点,到头来却害得自己累死累活,我真是自作自受啊!”
过于狭隘和自私的人,注定无法得到快乐。社交中,只有那些乐于伸出援手,助别人一臂之力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好感。其实,别人的幸福不会抵消自己的快乐,只有大家都好,才能真正达到和谐共荣的境界。
一个住在路边的寡妇,非常善良,总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每晚都在门口挂一盏灯,帮那些经过她门口回家的人看清道路。路人受到了她的恩惠,都纷纷称赞她是个好人。
一天晚上,寡妇出来捡柴禾做饭,她刚走到路中央,就发现一条大蛇盘在那里,如果不是门口的那盏灯,寡妇就会被蛇咬到,甚至可能连命都没了。那盏路灯,本来是她用来帮助别人的,结果关键时刻,却救了她的命。
佛家讲究因果,说好心有好报,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帮助别人的人,受到别人的帮助自然也多,自然会更快乐、更成功、更有人缘了。
一个老农夫得了癌症,卧病在床。出于同情,一个带有四个孩子的年轻母亲每天来照顾他,给他做饭。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老人的亲戚,没有一个人愿意为照顾他抽出一点时间。老人在得到这位年轻母亲一年看护后去世了。刹那间,老人的屋里热闹起来了。亲属们纷纷赶来,想分老人的遗产。他们认为,那些财产理所应当是自己的。可是,他们最终却连一分钱也没得到。按照老人立下的遗嘱,他所拥有的钱、农场,以及其他所有财产都赠送给那位悉心照顾他的年轻女士。当律师宣布这份遗嘱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发出了惊讶之声。
只有老人深深明白这位女士的辛苦,而且知道她是出于善心而非一时的同情才这样做。她已尽全力实行了每天的辛苦看护计划,所以理应得到自己的倾心回报;而那个年轻的母亲,也因为自己的善心得到了回报,不但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大家也因此更加赞赏和尊敬她。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善行也许会改变你的命运,甚至拯救你的生命。这就是助人带来的奇迹。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攒够学费,不得不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当他感到疲惫万分、饥饿难忍时,他敲开了一栋楼房最顶层的住户的门。由于推销很不顺利,他几乎有些绝望了。
当门打开时,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出来了,她没有买他的商品,但却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在那个寒冷的夜里,这杯牛奶不但温暖了男孩的胃,也温暖了他的心。
许多年后,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天,医院来了一位身患重病的妇女。外科大夫为妇女做完手术后,惊喜地发现她正是多年前递给他一杯牛奶的那个人。
当那位刚从鬼门关归来的妇女在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时,却接到了一张费用缴清的单据,上面工整地写着一行字:手术费=多年前的一杯牛奶。
也许那个妇女也没有想到,自己多年前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在多年后让她重生。确实,我们在帮助别人时确实不应该想到回报,但许许多多的善行有时就像种子,随着它们的撒播,可能长出让你惊喜的奇迹。
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有人喊救命,他马上放下手中的农具,迅速跑到泥沼地边,救起了一个奄奄一息的男孩。
两天以后,一位高贵的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来到了农夫的家里,他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来道谢,并带来了厚礼。农夫想了想说:“我不要你的礼物,我救人不是为了得到报偿。”正在二人推让时,一个少年从外面走进屋来,绅士问:“这是你儿子吗?”农夫说是。绅士说:“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我也为你儿子尽点力吧,我可以带走你的儿子,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我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让你骄傲的人。”农夫觉得不好违拗了绅士的好意,就答应了他。绅士把农夫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后来还供他去圣玛利医学院上学,直到毕业。
后来绅士的儿子得了肺炎,是用那个农夫的孩子发明的药,才救了他一命。这个农夫的孩子不是别人,他就是青霉素的发明人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青霉素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三大最重大的发明。而那个绅士的儿子,便是二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命运就是这样奇怪,农夫的一次救人善举,不但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英国,甚至世界的命运。助人有时候就是助己,做好事就像洒下了一粒粒种子,会让你的人生收获丰硕的果实。
所以,当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伸一下援手吧,这样当你遭遇困难时,通常也会有人适时提供援助。这并非魔术或迷信,而是善行必会衍生出另一个善行,善行最终会带来善报,这其实是这个世界上的一种强劲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