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谈,是展示你的修养、学识、思想和看法的重要时机,也是了解别人,同时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主要手段。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一言可以兴邦,也可以亡国,所以交谈不可大意,必须注意如下要点:
1.说话要得体
所谓说话得体,就是说话时要看环境、看对象、看场合、看时间等,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乱说一气,否则会被别人认为没脑子、不成熟,让别人轻视,甚至以为你在侮辱他,给社交带来障碍。
小王是厂报记者,工作倒蛮认真,就是嘴巴有点损,有时候说话不得体,让人生气。
一天,他去采访厂里的老职工,经人介绍,认识了76岁的王大爷。
小王问:“大爷高寿啊?”
王大爷说:“老啦,76了。”
小王说:“哦,你是不是咱厂工作过的年纪最大的员工啊?”
王大爷摇摇头:“不是,老孙头才是。他都80了,不过他刚过世了。”
小王马上说:“哟,那接下来就轮到您了。”
王大爷一听,气得胡子倒竖,马上把小王打了出去。
案例中,小王说话不注意场合和对象,让王大爷引起了误会。其实他本意是说,老孙头死了后,就轮到他是厂里年纪最大的了,可由于他说话时承接的是王大爷上一句“他过世了”这句话,所以很容易让王大爷以为小王是在咒他早死,自然要狠狠教训他了。这就是说话不得体引起的恶果。
得体的言行还要符合自己和他人的身份、地位,说话应该让对方爱听,不该说的时候宁可沉默也不能乱说,否则不但显得自己没素质,还可能影响自身形象,给别人留下笑柄。
军阀韩复榘,虽贵为大将,但因没有文化,所以说话时总是信口开河,从不注意自己的身份。
有一次,他去某学校演讲,事先也没让秘书写演讲稿,自己就这样大大咧咧的上台了。
他说:“本人不善言辞,演讲就像拉屎,也许不合各位的胃口,请包涵……”
谁还没到?没到的举手……没人举手,那就是都到了……
……各位都是大学生、中学生,懂好几国的英语,鄙人是个大老粗,连中国的英语都不懂……
“前几天看到操场上十几个学生光着膀子抢一个篮球。政府给学校拨了那么多经费,哪去了?干嘛不多买几个篮球?是不是被教导主任贪污了?拉出去毙了!……”
这次演讲结束后,韩复榘的大名就在学生中传开了,大家不但笑他没文化,更笑他说话不注意场合,胡说八道,让人喷饭。
2.言辞要文雅
文雅的言辞不但能让你显得高尚、有礼貌,而且能让交谈蒙上一层文化气息,塑造一种有品位、有追求、有境界的氛围。谈吐文雅的人很容易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强对方想和你深谈的欲望。
一位企业家请一位诗人吃饭,诗人本来看不起企业家,认为他铜臭气太浓,但碍于面子,还是去了。没想到,宴席间企业家却出口成章,谈吐优雅,让诗人刮目相看。而当话题转到时下流行的一本书上时,企业家神情一振,谈起了读书心得,不但妙论迭出、精彩备至,而且不乏真知灼见,让诗人再也不愿离席半步。诗人感到了行云流水般的文化感觉,对企业家的印象彻底改观。临别时,诗人连连称赞,这次赴宴十分有价值,不虚此行。
事后,诗人感叹:“这座城市在杯盘夜色间居然能如此高雅,我从此对企业家刮目相看。”
由于企业家注意措辞文明、文雅、有品位,所以导致一向对其不甚喜欢的诗人也印象改观。所以,社交中,如果能在交谈时激活生活中的文化沉淀或浓厚的文化气息,那就会让你的交际更具品位。
有时候,文雅的言辞能显出你的与众不同,让别人对你高看一眼,觉得此人不俗气,有才气,可结交,是个可用之才。在文雅的言辞包裹下,你的档次也会不知不觉提升。
刘某,两年前还是个小职员,而现在已成为某合资公司副总裁,让他平步青云的绝招之一,就是他抓住机会,用文雅的谈吐向总裁展示了他的胸襟、志向和才华。
当时,一台商来内地投资,想寻找合作伙伴。许多商界人士都想抓住这个机会。在台商举办的公开招待会上,刘某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大谈自己的潜力、优势及合作前景,而是与台商聊起了世界局势、两岸交流,谈起了人生哲学,这些言谈充分显示了其个性、知识及他对人生、社会的理解。结果,他最终如愿以偿,对他表示了浓厚兴趣的台商和他成了朋友,并成了那家合资公司的副总裁。
相反,如果谈话时不注意用词文雅,甚至出口成脏,那不但会让人不悦,留下较差印象,而且可能让对方翻脸,认为你是在侮辱他。
王总的弟弟以前一直在地方做销售,据说做的不错,王总就让弟弟来北京当他的助理,共同发展。
一次,一个客户想和王总做生意,王总本身不善言辞,就让能言善辩的弟弟出马做主谈判。弟弟一口答应了。
刚一见面,弟弟就热情地抓住客户的手:“老兄,我和你真是一下就看对眼了啊!今年多大了?”
客户的脸色有点尴尬,但还是勉强回答:“虚度40年。”
弟弟声音马上提高了八度:“啊?比我还大3岁,那我叫哥了,哥啊,咱爹妈还好吧?”
客户莫名其妙地看了一眼王总,王总忙打圆场:“他是问,您父母的身体状况。”
客户不悦了:“家父家母早在前几年就过世了。”
弟弟声音更大了:“死了?哎,怎么不多活两年,享享福啊,真是可惜啊可惜……”
客户忍无可忍,狠狠地甩掉了弟弟搭在他肩上的胳膊,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王总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让措辞粗俗的弟弟来作为谈判代表。殊不知,人际交往中,文雅的措辞是打开陌生局面的桥梁,尤其是对比较高端的客户。文雅是一种礼貌,和业绩高低无关,与修养关系密切。当客户听到对方居然用“死了”来描述过世的双亲时,哪怕对方不是有益贬低,也实在让他不堪忍受,所以,甩袖子走人也是意料中的反应了。
3.以对方为中心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重视,所以,交谈时不能一味逞口才,滔滔不绝、自说自话,让别人反感。真正的谈话高手应该话不多,但却让对方觉得如沐春风、心悦诚服,而要做到这点,就要以对方为谈话中心。将对方当作话题的中心,将其视为主角,这样可强调其存在的价值,更能打动对方的心。
两个男人出差半年,回来后各自请自己的女朋友吃饭。
第一个人感慨地说:“独自一人的日子,真的好寂寞!”他的女朋友听了,没有应答。
而第二个人则含情脉脉地倾诉:“没有你在身边的日子,我觉得好寂寞。”女朋友听了,非常感动。
其实第一个男人和第二个男人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但第一个男人的谈话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女朋友听了无动于衷;而第二个男人则非常高明地将女友放在中心位置,让对方十分感动,所以效果比第一个男人好得多。
有人说,最高明的谈吐其实就是闭嘴,听别人说。这话说得虽有些绝对,但有时候,却真的需要我们少说多听,只有满足对方的倾诉欲望,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以对方为中心,从而让交谈更有效。
小李的朋友失恋了,变得有些神经兮兮,许多去劝他的朋友都被他骂了出来。小李自告奋勇去安慰他。但奇怪的是,他见了朋友,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数落朋友女友的不是,或者痛骂朋友不长眼,鼓励他另找一个,而是静静地坐在床边,听朋友絮絮叨叨地谈论他和女友过去的点点滴滴,并不是随声附和。最后,朋友终于说完了,然后拉着小李的手说:“和你谈话真是非常开心。”而实际上,小李所做的只是倾听而已。但在朋友看来,他却是最了不起、最能说服别人的口才专家。
交谈的目的就是让对方接受我们、认同我们、喜欢我们,所以,只要能达到目的,那么滔滔不绝和沉默寡言实际上是一样的。
4.善用谈判技巧
谈判技巧也可用在社交交谈中,因为交谈虽然不像谈判那么正式、那么唇枪舌战,但它也有目的,也需要说服对方,所以,学习几招谈判技巧,然后在社交中不露痕迹地使用一番,也能起到提高交谈效果的作用。
谈判中有一招叫转移话题法,就是说,对双方分歧不要穷追不舍,硬要逼人家说出自己的错误,而是适当地肯定他人的优点,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样能让其心理平衡,同意你的观点。
几位顾客在饭店用餐时出现了一点小故障。
顾客:我们点的是油炸黄鱼,怎么端上来成了鱼汤了?
服务员:实在对不起!也许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差错,我们查查,好吧?
顾客:查?怎么查?难道这不明摆着是你们的问题吗?
服务员:那我们给您重做,行吗?
顾客:重做?时间来不及了,我要赶飞机。
聪明的服务员眼珠一转,笑眯眯地说:先生,这鱼呀,是离不开水的,它活着时喜欢水,做成菜还是喜欢水。您要是喝了这鱼汤啊,保证做事也风生水起、生意场上如鱼得水……
顾客也高兴了,他说:好,就冲你这句大吉大利的话,这碗鱼汤,我喝了!
就这样,本来的僵持局面变成了欢声笑语,服务员不急不躁地用转移话题的谈判技巧化解了顾客的不满,使其高兴地接受了既成的事实。由此可见,表达技巧高明可以加大谈判结果目的的实现概率。
缩小选择范围,也是谈判中常用的方法,意即让对方选择时,提供两个或更多的范围,但无论其选哪一个,均符合你的利益。举例:
两个小摊,都卖大饼,但第二个小摊的营业额远远高于第一个小摊。第一个小摊的主妇就过去取经,没多久就学会了其中的秘籍,回来一试,果然灵验。
原来,第一个小摊的主妇总是问客人:“大饼要不要灌鸡蛋啊?”结果客人大多说:“不要。”
而第二个小摊的主妇则问:“大饼里要灌一个还是两个鸡蛋?”结果大多数客人会回答:“一个。”
这就是第二个小摊生意红火的原因。
通过缩小选择范围,第一个小摊的主妇让客人无论怎么回答都有利于自己。这种做法,社交交谈中也应该学习、借鉴。
比如,你想招聘一个行政,最多只能给他年薪4万元。但候选人却坚持要4.5万元。当然,你可以说:“干不干随便你”这句话,但这太有攻击的意味,也显得你不大度,没内涵。所以,如果对方比较适合,你可以这样和他说:“我乐意给你合适的薪水。不过,在这个等级里,我只能付给你3.5万元到4万元,你的能力匹配多少薪水呢?”这时,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会转移,忘记自己原来的条件,转而向你证明他绝对配得上4万元年薪的薪水。而此时,如果你能做出犹豫状,并说:“3.8万元如何?”那对方肯定会据理力争,坚持要4万元,这样你就可以趁机“投降”。表面上,对方好像占了上风、沾沾自喜,实际上,却是因为你运用了选择式提问技巧,使之放弃了争取4.5万元的机会。
人都有好胜心理,所以交谈中,适时地“示弱”一下,但给对方提出一些他达不到的条件,那他就会偃旗息鼓。反之,如果你直接说不,对方可能认为你这是在挑战他的人格和权威,从而激起和你辩论的对立情绪。
有一次,一个贵妇人牵着一条狗上了公共汽车。过了几站,上来一位老人,但位子不够了,售票员就请贵妇人把狗抱起来,别让它占着一个座位,可贵妇人高傲地说:“不,我的宝贝尊贵着呢,我要给他买张票,让他享受专座的待遇。”售票员想了想,说:“可以,不过有个条件,夫人,就是它必须像人一样,把双脚放在地上。”
售票员没有直接拒绝贵妇人的无理要求,而是通过提出一个附加条件,让贵妇人无话可答,只好不情愿地顺从了售票员。
谈判的技巧很多,不再多赘述。谈判是一门艺术,也是智慧的交锋,只要善于积累,做个有心人,每个人都能将它运用得得心应手,为你的社交谈话增添魅力。
[本章小结]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中最厉害的武器就是舌头。对社交而言,语言和谈吐更应该是核心的关注要素。
如果说,其他武器可以征服人的肉体,那语言的力量就能够征服人心。一个锦心绣口的人,其成功的概率必将大大高于那些不善言辞的人。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工具,是构成人际交往中的必然环节,语言是社交中有翅膀的道具,能让别人了解你的为人、想法,从而决定要不要和你交往下去。
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难又是必须做好的。每个人都可能诚实地说什么,但要说得有条不紊,明智又恰当,却没多少人能做到。巴尔扎克说过,思想麻醉的力量远不如言语那么强,所以,请好好利用你的言谈,把自己推销出去,让别人相信你、尊重你,从而喜欢你、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