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0300000007

第7章 经营西康

一个遥远的独立王国“二刘大战”以刘文辉的惨败宣告结束,他带着残兵败将向西溃退,一直退到雅安。面对一望无涯的苍茫草原,心里头浮起了从未有过的凄凉。夫人杨蕴光见此情景,也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她吩咐人备好轿车,去成都找刘湘说理。见面的第一句话十分不客气:“你到底要把你幺爸赶到什么地方去?”刘湘连忙赔笑脸,嘴上唯唯诺诺。杨蕴光继续追问,刘湘终于说出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幺爸腰杆不能硬,腰杆一硬就要出事。我不是要搞垮他,只是想压一压他的气焰。既然婶婶出面说话,那就让幺爸在雅安待着吧。”刘湘的言外之意,是再不会穷追猛打赶尽杀绝了。有了刘湘这句话,杨蕴光才放心地回到了雅安。

雅安位于成都和康定之间,是刘文辉当年进入西康省的第一站。早先要问鼎中原的勃勃野心,一夜之间全化作了泡沫,他用八个字形容当时的情景:“处境最艰,朝不保夕”。

1933年10月底,刘文辉初步在西康站稳脚跟,首先将第二十四军所剩的两万多残兵整编成两个师,他自己兼任第一师师长,辖刘元塘、刘元琮两个旅;原副军长向育仁兼任第二师师长,辖徐光普、李玉书两个旅。另外委任刘玉章为西昌地区屯垦司令,唐英为隶属屯垦司令。就这样拼凑起了一个军政班子,准备在西康这块荒僻的土地上继续惨淡经营。

西康建省,明末清初就有倡议,但一直未能实行。建省前的西康,原指今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这一片,最初叫作“川边”,清朝时属四川建昌道管辖。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建昌道道员赵尔丰向四川总督锡良建议,把川边各土司、呼图克图等管辖地区改设县治,划为行省。1907年,赵尔丰任川滇边务大臣,积极推进改土归流,将全区划为两个道、四个府、十个县,奏请清廷建省,并为这个拟议的行省取名“西康”。“康”指原地名,“西”指在国家版图之西。西康省辖境东起打箭炉(今四川康定),西至丹达山顶止,计3000余里;南抵维西、中甸;北至甘肃西宁,计4000余里。然而这个报告清廷还没来得及审议,辛亥革命暴发,大清朝退出了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后,这个地区被划为川边特别区,也叫西康特别区。1912年,四川都督尹昌衡西征时,将赵尔丰所设道府州县及委员管区通统改为县,一共有29个县。此后,张毅、刘锐恒、殷承献、陈遐龄等相继担任川边镇守使,在此期间,川边大部分县均被藏军占领。1925年刘成勋任西康屯垦使时,辖区仅剩康定附近及康南一带共11个县。

当初刘文辉尚在川南叙府崛起时,盘踞西康一带的是他的前辈军阀刘成勋。为了侵吞刘成勋的防区,刘文辉搞突然袭击,打着救民于水火的旗号,巧取豪夺西康这块地盘。刘成勋在被刘文辉队伍追击的紧急情况下,率弁兵数十人狼狈逃窜,行至离雅安城40里处的桔子岗,突遇数百土匪拦路抢劫,杀声四起,刘成勋似惊弓之鸟,丢下了几十口大箱子只顾逃命。几天后,他让部下拟了份电报发给刘文辉,声称即日下野,然而又在报纸上登出声明:愿回老家大邑休养,再不出山。

那时刘文辉是胜利者,他没有把西康放在眼里,只是象征性地在第二十四军军部边务处之下设了个西康政务委员会,敷衍其事。然而仅仅只过了5年多,刘文辉再次回到西康时,心境和原来完全不同了。

此时刘文辉所能掌控的西康,只有康定以西、金沙江以东这小小的一块地盘,实在与一个省的名称不相符。更让人沮丧的是,雅(雅安)、宁(西昌)两属中,除雅安他还驻有部分军队外,其他地盘上仍是由刘湘的军队把持,而且雅、宁两属行政上也属于刘湘的四川省政府管辖。每当一念至此,刘文辉心里像针扎似的痛。为了早日拼凑成省,刘文辉于1935年5月就要求国民党中央,将雅、宁两属划归西康。蒋介石下令,让四川省政府核定,省政府主席是刘湘,对此事坚决反对。事情就这么一直拖了下来。

心情郁闷至极时,刘文辉邀请夫人杨蕴光,去游览了雅安的苍坪山。在几个弁兵侍卫的伴随下,脚踏台阶,拾级而上,拐过几个弯,就隐约可见山顶上那座观音阁了。这座寺庙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寺庙坐南朝北,气势恢宏,但是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显露出了衰败与荒凉。殿内杂草丛生,四面的墙体和门窗已经破损,雕梁画栋也被雨水侵蚀得脱落了。这一切,正好暗合了刘文辉的心境。在寺庙的门楣上,刘文辉看到了一副楹联:“人生如梦,争夺名利归泡影;法界唯实,也悟虚幻成大觉。”他一字一句地咀嚼,品出了悲怆的韵味。扭过头来对夫人杨蕴光说:“这么多年打打杀杀,弟兄们死的死,伤的伤,换来的却是如此一个惨淡结局,人生无常,真是虚幻无边啊!”夫人杨蕴光安慰他:“不要灰心,失败了可以再来,我们不是实实在在生活着吗?你还可以当未来的西康省主席呢!”在夫人的安慰下,刘文辉的心情好了许多。寺庙的主持是个银须飘飘的老僧人,他给刘文辉卜了一卦,断言刘将“生命始于四十”。刘文辉半信半疑,随手掏出一大沓钞票捐赠,又许下诺言,将来若有东山再起之时,必来捐资维修寺庙。凑巧的是,刘文辉40岁时确实是个转机,那一年他当上了西康建省委员会主任。刘文辉也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资助了一笔重金,将观音阁修整得金碧辉煌。当然,这是后话。

刘湘死后,刘文辉再赴南京找蒋介石,旧调重弹,要求西康建省。此时蒋介石也是另有想法,要借刘湘之死完全控制四川,下令撤销刘湘的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部,同时任命张群为四川省政府主席。结果,遭到了四川军阀旧部各实力派的联合抵制,只好临时变阵,让刘湘旧部王缵绪做了四川省政府主席。为了取得刘文辉的支持,作为交换条件,他把原来属于四川省的雅安、西昌两个专区划归了西康,并在财政上给予补贴。

1938年3月14日,国民政府改组西康建省委员会,同年9月撤销建省委员会,改组西康省政府,将原西康行政督察区和四川省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合并,建置西康省,实行四川、西康分治。1939年元旦,西康省政府正式成立,省会设在康定,刘文辉为西康省首任省政府主席。

“生命始于四十”,这一年,刘文辉正好40岁。西康建省,当上了省主席,刘文辉的心慢慢归于宁静。尽管西康省偏远贫瘠,但是刘文辉对这块土地已有了感情,他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让西康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在世人面前焕发出神奇的光彩。卢沟桥事变以后,西康成了抗战的大后方,成了全国民众关注的焦点,刘文辉为这个新建的省确定了目标:化边地为腹地,向内地各省市看齐,真正担当起抗日大后方的重任。

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西康省参加过科考摄影的孙明经回忆,西康省的成立大会是在康定城外一个平坝上举行的,那天正好是元旦节,场面隆重,规模浩大,四处张灯结彩,满街插着彩旗,贴着花花绿绿的标语。会场上,坐满了戎装的军人,戴礼帽的官员,身披袈裟的喇嘛以及穿戴民族服装的藏民。进出会场的大门口,竖立着柏枝搭成的牌坊,武装士兵威风凛凛护卫在两旁。刘文辉端坐在主席台正中,他宣布开会后,全体肃立,恭读孙中山遗嘱,静默三分钟。刘文辉平时消瘦清朗的脸颊,那天也显得有些兴奋,在台上慷慨激昂,诉说新建西康省的大小目标。

1939年的康定,因为西康省的建立,在政治上出现了罕见的振兴气象。军人出身的刘文辉,带头做起了每日坚持开会办公、苦坐办公椅的榜样,他为政治机构运转立下的许多规章制度,也开始见到了成效。当时,西康省府各厅处长每天除分别正常办公外,且于夜晚十二至一点钟由主席刘文辉领导联席办公,对重要事件当场即时解决,不劳收发传达的传递,这样的联席办公对工作效率增加不少。而当时康定的国民月会,更是被刘文辉视作重要的行政管理手段,西康每次国民月会的规模之大,几乎可以用倾巢出动来形容。月会气氛是严肃而认真的,“曾经有一位喇嘛由于在月会中迟到了,众目睽睽之下,竟被刘文辉当场下令让他面对孙中山画像罚跪。”在西康一隅,刘文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逐步完善了政治治理;同时锐意经营,整顿吏治,开办矿山,兴建学校,团结僧俗大众等,使西康局势渐渐趋于稳定。几年间,刘文辉自以为欣慰的得意之笔有如下十项:一、建立起了一个武器修理所,随后扩建为兵工厂,使得战争中武器修复和供给的难题得到解决;二、办起了一个军政学校,在西康当地招收了一批青年,尤其是少数民族子弟,解决了他们的生路问题,因此和地方上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起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三、办起了几所中专学校,解决了当地青年升学就业问题;四、修通了几条工程艰巨的公路(如从雅安到富林等),大大便利了西康交通;五、加强了警察队伍建设,稳定了社会秩序;六、采取开放政策,鼓励私人经营,商旅往来,使市面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七、垦殖土山为梯田,扩大了耕种面积;八、整理沟渠,扩大了灌溉面积;九、开设图书馆、书店,在民众中普及文化知识;十、开设医院,推行西药医病,增进人民健康。

最后一个藏族女土司是刘文辉的干女儿西康省虽说地处偏远,却也逃不脱政治斗争的漩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成了各种势力争夺的焦点。大体上说有这么四种势力:国民党,共产党,刘文辉领导的川军第二十四军以及当地喇嘛和藏民。

刘文辉意图长远,要想在西康站稳脚跟,必须和当地土著搞好关系。西康省当时由无数大小土司实行封建割据,其中,甘孜城的孔萨土司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宗教上都首屈一指。甘孜城坐落在西康省北部,城中的制高点是一座寺庙——甘孜寺。这座寺庙是康北地区最大的黄教寺庙。执掌孔萨家族大权的是位女子,名叫德钦汪姆(1917~1951)。孔萨家族不仅由藏族女土司德钦汪姆掌管着甘孜州的世俗社会,她的叔父二世孔萨香根活佛还管理甘孜寺,是当地颇有声望的宗教首领。德钦汪姆能骑马,擅射箭,浑身上下散发着自由与野性,娇柔中透出一丝威武,让人艳羡。

为了拉拢收买这位年轻美丽的藏族女土司,刘文辉把德钦汪姆收为义女,并多次在自己的部下中为她挑选女婿,想实现一桩政治联姻。但是德钦汪姆天生是桀骜不驯的性格,像一匹拢不住羁头的小野马,并且她也不肯轻易落入刘文辉安排的圈套中——尽管她在义父面前整天笑眯眯的,像个天真无邪的少女。

在几种政治势力之间,她像踩钢丝似的小心翼翼地做着自己的选择。1936年,红军长征来到甘孜,打出了“兴藏灭蒋”的旗号,在喇嘛和藏民中宣传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并建立了藏区第一个地方少数民族苏维埃政权——甘孜州苏维埃博巴政府(博巴是藏语“人民”的意思),德钦汪姆被选为副主席,这年她才19岁。由于甘孜博巴中央政府存在的时间太短,多数机构有名无实,无人负责开展工作,许多当选领导的人选(包括主席泽旺邓登、副主席德钦汪姆等)都没有到任,德钦汪姆的这个苏维埃副主席实际上等同于一个虚衔。

但是义女德钦汪姆担当起这个虚衔,刘文辉还是感到很不舒服。此后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刘文辉心情变得乱糟糟的。

早在民国初年,前藏达赖借助英国势力武力进逼后藏,班禅带了一班人马赴京求援。当时北洋政府正处于乱局之中,无暇顾及西藏问题。班禅一行就在北京住了下来,虽说得到了应有的礼遇,但总免不了忧心忡忡。到了三十年代初,十三世达赖在英国操纵下,公然闹起了独立。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为西藏事态的来严重性所迫,决定送班禅回西藏,形成一种对达赖独立势头的牵制力量,也能使蒋介石的势力名正言顺地向西康省渗透。

1934年,蒋介石发表九世班禅额尔德尼为国民政府“西陲宣化使”,并成立了宣化使公署。与此同时,国民党兵工署配备给班禅步枪8000支,班禅又在上海购买得意式步枪2000支,手枪数百支,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武装部队,并配备有200余人的警卫大队。1937年,九世班禅组成了返藏的“班禅行辕”,离开南京,取道青海,浩浩荡荡进入西康。

对于班禅行辕的到来,各方势力集团的态度是不同的。达赖几次电告南京国民政府,只允许班禅及少数几个随从进藏。南京政府一方面回电,要达赖不用多虑,武装护送的仪仗队并无他意,只是出于班禅一路上安全的需要。而刘文辉最初的态度是表示欢迎,他深知班禅在藏族地区的影响力,期盼班禅的到来能形成一支与达赖相抗衡的力量,便于他渔翁得利。谁知班禅一行走到青海玉树时,爆发了卢沟桥事变,班禅一行原地暂驻待命。而就在这期间,九世班禅不幸圆寂了。

青海省是军阀马步芳的天下,玉树驻扎着马步芳弟弟马步青的一个旅。班禅行辕担心营中上万条枪支会遭到马步芳的劫持,决定火速离开玉树。但是往哪儿去?却又感到迷茫。正在这时,刘文辉派人前来接洽,请班禅行辕一行暂时去西康居住,进可以继续进藏,退可以撤回重庆。就这样,班禅遗体从青海玉树送到了西康甘孜,谁知道班禅行辕到了甘孜之后,见此地水草丰茂,遂起了定居甘孜之心。这使得刘文辉大为光火。

再说九世班禅圆寂之后,朝野震惊,迁移到了重庆的国民政府决定派大员前往甘孜祭祀。祭祀使的人选本来内定是蒙藏委员会的委员长吴忠信,但是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毛遂自荐,说他是佛门弟子,曾拜班禅为师,愿意“吃这趟苦,受这茬罪”,去甘孜走一遭。戴院长愿吃苦受罪是假,真正的用意是冲着钞票而来。他让手下做了个50万的开支预算呈报财政部,因数目太大,财政部感到为难,转呈蒋介石批复。蒋总统一见戴院长的手伸得这么长,连连摇头,提笔批了八个字:“国库空虚,一切从简”。财政部有了这把尚方宝剑,也就只批了30万。戴季陶嫌钱少,迟迟不肯动身,财政部经请求蒋介石后,给了戴院长一个台阶,对他说“如若不敷,再行追加”。戴季陶这才下令启程。

刚一进入甘孜,就见到了带着一彪藏兵人马前来迎接的德钦汪姆,戴院长接过女土司献上的哈达,兴趣盎然,赞不绝口,连声夸她是“藏家一支花”。德钦汪姆礼毕,恭请戴院长到帐篷里歇息片刻再上路。在帐篷里的交谈,又别是一番情致,女土司德钦汪姆亭亭玉立的体态,彬彬有礼的举止,落落大方的谈吐,无不给戴季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即作出了一个决定:要收德钦汪姆为干女儿。

消息传到了远在成都的刘文辉耳朵里,他心急如焚,发来一个加急电报:请戴院长对收干女儿之事三思而行。戴季陶没有理会刘文辉的提醒,照样准备举行收干女儿的仪式。过了几天,刘文辉又来了一封电报,措辞更加强硬:坚决反对,如戴不听招呼,后果自负。戴季陶火冒三丈,执意要按期举行仪式,他手下几位幕僚前来劝阻,担心戴院长一味固执己见会影响与刘文辉的关系,建议收干女儿的仪式等回到重庆后再办不迟。戴季陶这才悻悻作罢。

本来班禅行辕的到来,刘文辉心情就极为复杂。一到甘孜,班禅行辕就与刘文辉失去了宾主之欢,他们“乐不思蜀”,想赖在西康不走,这使刘文辉很伤脑筋。现在国民政府的戴院长来了,不仅没有缓解矛盾反而添乱,对班禅行辕想赖在西康一事不表态,这便助长了班禅行辕留在西康的决心。果然,一年多后,发生了班禅行辕勾结当地土司、头人的武装与刘文辉的第二十四军兵戎相见的“甘孜事变”。

刘文辉最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住在康定的他时有耳闻,义女德钦汪姆经常去班禅行辕,邀约一帮军官们打麻将。德钦汪姆打麻将只是由头,真正的原因是她看中了班禅行辕侍卫队21岁的少校队长益西多吉(结婚后改名孔萨益多)。据孔萨益多许多年以后回忆:“一次德钦汪姆派人叫我去玩,我以为又是打麻将,就把钱带上了。去后发现房子里没有别人,就闲谈起来。闲谈多时也没有人来,我意识到可能是德钦汪姆对自己有了好感。这样谈来谈去,也就更亲切了。后来我们相处的时间增多,还通过书信表达情意。”(降边嘉措:“情定西康——末代女土司的生死之恋”,原载《中国科学探险》2005年11月号)益西多吉出生于西藏日喀则江孜县一个普通藏民的家庭,叔叔是班禅的一位经师。6岁时,他跟随叔叔进了九世班禅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第二年又跟着叔叔南下印度去香港,半路上叔叔不幸病故,临终前将他托付给班禅行辕的一位堪布(法师)。那位堪布带着益西多吉取道天津来到北京,把他送进了熊希龄办的香山慈幼院,那年益西多吉8岁。

13岁那年,阎锡山在太原办了所北方军校,来香山慈幼院挑选学生,益西多吉和另外几个藏族孩子被选中了。他在北方军校学了3年,除了读书外,还学会了挖战壕、炸桥梁等实战技能。毕业后被选送进了班禅行辕,最初是担任班长,三年后提升为卫队长。到他跟随班禅行辕进入西康时,手下的队伍已有200多人。

益西多吉年轻英俊,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加上卫队长的身份,这一切都对女性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德钦汪姆虽说是个女土司,遇到如此充满魅力的小伙子,也只能乖乖投降了。半个多月后,德钦汪姆托叔父香根活佛去求婚。班禅行辕的外交官回答得也很俏皮:“行辕对这门婚事没意见。不过,她义父刘文辉恐怕不会同意,还得拜托活佛去疏通。”

到了刘文辉那里,香根活佛碰了一鼻子灰。听说德钦汪姆要嫁给班禅行辕的军官,刘文辉脸上早已挂不住了,在他看来,班禅行辕无疑代表着南京政府的势力,义女作这样的选择,是一桩蕴含着阴谋的政治联姻,恐怕将来会对自己不利。他断然拒绝了香根活佛的请求,声称自己今后会对德钦汪姆的婚姻负责。

第二天,刘文辉去找德钦汪姆。他说出了几个有权有势有背景的人物,有富绅之后,也有巨商之子,让德钦汪姆选择,女土司只是摇头,对义父挑选出的郎君丝毫不感兴趣。德钦汪姆已经被爱情点燃了,她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和益西多吉结婚,共度幸福的一生。

在这个念头的支使下,女土司决定不听义父的劝阻,要与益西多吉举行婚礼。请帖发到草原上的各个帐篷,到了举行婚礼那天,孔萨属下的大小头人纷纷赶到孔萨官寨来庆贺。一阵牛角号吹响,又是几声土铳响过,大伙正在喜庆之时,甘孜县长章家麟带着一营兵,突然包围了孔萨官寨,宣布奉刘文辉主席之命,收缴官寨内所有人员的枪支。前来贺喜的人一个个被缴械,签字画押后被逐一遣送离开。偌大的一座土司官寨,只剩下一名经师,一个走不动路的老喇嘛和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佣。

女土司德钦汪姆被扣押了。甘孜地区的僧俗民众感到意外,他们派头人前来谈判,要求释放德钦汪姆。章家麟早已得到刘文辉的旨意,摇头晃脑地说:“放人可以,得先让班禅行辕撤离甘孜。”谈判的头人虽说满腔愤懑,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怏怏而归。就这样,德钦汪姆整整被囚禁了一年。从权力和情感的巅峰忽然跌至低谷,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年轻美丽的女土司茶饭不思,度日如年。

甘孜城笼罩在一种不安的气氛中,拘押德钦汪姆的那座孔萨大楼,牵扯住了所有目光,成为矛盾的焦点。按照刘文辉原来的约定,要将德钦汪姆拘押一年,如今约定的时间到了,头人代表一次次前来说情,继续要求释放女土司。刘文辉仍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放人。驻扎在甘孜的班禅行辕和刘文辉的二十四军日夜紧张对峙,战争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

有一天,在官寨烧茶的一个丫鬟出城回家,这个藏族姑娘没见过什么世面,看见陌生人神情有些慌张,被守城的二十四军士兵当作了送信的密探,大声朝她吆喝。姑娘慌乱之下,提起裙摆匆匆逃跑,士兵一梭子子弹打过去,她一头栽倒在青祼田里,鲜血流淌了一地。姑娘的死成了导火索,在班禅行辕的组织下,甘孜寺的喇嘛组成了敢死队,与当地数千藏民向刘文辉的部队和县政府进攻。益西多吉一马当先,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经过几天激战,刘文辉部节节溃退,班禅行辕攻占了一系列据点:碉堡、县政府和孔萨官寨,被拘押一年之久的德钦汪姆重获自由,终于与益西多吉重新团聚了。

这次史称“甘孜事变”的混战,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被班禅行辕歼灭了一个连的兵力之后,刘文辉恼羞成怒,调动大批军队展开猛烈反扑。交战正酣之时,双方均接到了国民政府的急电:目前前方抗战,后方不应扰乱,班禅行辕部队应立即从现驻扎地退回甘孜地区;二十四军所部不准逾越甘孜地界。并派西昌行辕主任张笃伦前往调查。班禅行辕和刘文辉之间的一场冲突这才得以逐渐平息。

1940年2月,刘文辉重新控制了甘孜地区,班禅行辕被迫离开西康,再回青海玉树。德钦汪姆、益西多吉以及他们的叔父香根活佛也一同去了玉树。这年春天,德钦汪姆和益西多吉这对历尽磨难的年轻人在玉树举行了婚礼。益西多吉改名孔萨益多,成为孔萨土司家族的正式成员。

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经历了这一场风波,年轻的孔萨益多,仿佛一下子心变老了。有一天,他附在刚从西康甘孜抢到青海玉树的妻子德钦汪姆耳边说:“我们去西藏吧。”德钦汪姆一愣,等明白过来后迅即点了点头。按照这对年轻夫妻原来的想法,他们想回甘孜,继续做藏民土司,过宁静祥和的日子。甘孜在藏语中是“洁白美丽”的意思,但如今那个洁白美丽的地方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纠缠不清、混乱不堪的各种政治势力,甘孜成了政治斗争的角逐场。现在,德钦汪姆夫妻最想去的地方不是家乡甘孜,而是遥远的西藏。

1940年冬天,她的叔父香根活佛先到西藏去为他们联络。

暂时留在玉树的德钦汪姆和孔萨益多,受到了青海军阀马步芳隆重的礼仪接待。马步芳像迎接最尊贵的客人似地招待了这对新婚不久的土司夫妻,显然是有他的政治用意的。他一直想插手西康地区,与刘文辉争夺地盘,女土司德钦汪姆自然成了他争取的对象。而刘文辉也是个有政治远见的人,他担心马步芳与孔萨土司家族形成一股力量,联手来对抗自己。反复权衡利弊,还是不如把德钦汪姆接回甘孜,更加便于控制。于是派人前往玉树,作说服工作。然而德钦汪姆夫妻拒绝了刘文辉的邀请。既然西藏一时去不了,甘孜又不想去,他们只好继续留在玉树。

德钦汪姆有个舅舅叫降央庆泽,是拉萨德格八邦寺著名的活佛,国民党中央政府为了拉拢西藏宗教势力,邀请降央庆泽到重庆访问。利用这一机会,刘文辉派人带上重金,去做降央庆泽活佛的工作,请活佛出面劝说外甥女德钦汪姆返回甘孜。德钦汪姆在外流浪多年,思乡心切,听舅舅降央庆泽说刘文辉确实没有加害于他们的意思,这才松了口,于1943年冬天的大雪封山季节回到了甘孜。

可是重回故乡后,德钦汪姆面临着一个从未有过的窘境。早先孔萨土司家族的土地、房屋和金银珠宝等财产,全都被甘孜县政府没收了,她去县政府追问,县长章家麟支支吾吾,说财产已经上缴到省政府了,他也无能为力,说着还摆开双手耸了耸肩膀。正好这年11月康青公路通车,德钦汪姆和孔萨益多商议后,揣着一份应退还财产的清单,乘车前往康定,去找义父刘文辉交涉。

一见面,刘文辉显现出了少有的亲热,吩咐厨师办了一桌丰盛的家宴,热情地招待德钦汪姆夫妻。可是谈到退还财产的问题时,刘文辉脸上露出爱莫能助的神色,盯着清单看了好一会,点头说他将给西康省代主席张为炯去函,敦促财产退还。刘文辉此时任川康边防总指挥职,他与张为炯关系非常密切,请张出面担任西康省政府代主席,实际等于是刘文辉摇控指挥。如果说他真心“敦促”一下,义女德钦汪姆的财产并不难追回。然而刘文辉的“敦促”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德钦汪姆夫妻在康定整整等了3年,始终杳无音讯,每次去催问,得到的答复都不外乎是:战乱时期,正常秩序遭到破坏,这事还得慢慢来。

到了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风声越来越紧,国民党政府显露出了败象,驻扎在甘孜的各种政治势力为自己的前途着想,悄然开始了秘密撤退。刘文辉此时已经和共产党方面进行了多次秘密接触,他的二十四军正处在起义的前夕。有一天,刘文辉派人将德钦汪姆叫来,一脸的诚恳和歉意,对她说:“这么多年来,干爸有许多对不起你的地方,请你不要太往心上放。”德钦汪姆脸上有点茫然,十几年的风风雨雨,磨去了她的许多棱角,她已经习惯于命运的各种安排。那几天,刘文辉专门抽出了时间,陪德钦汪姆跑西康省政府,找了十几个大小官员,终于将事情办妥,部分财产和官寨退还给德钦汪姆。

1948年秋天,德钦汪姆和孔萨益多终于从省城康定回到了甘孜,8年之久的流浪生活总算结束了。这时候德钦汪姆已是五个孩子的母亲,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后,她渴望过一种平静淡定的生活。事实上,德钦汪姆再也难以享受过去那种荣华富贵了,佣人前呼后拥的场景成了她回忆中的幸福时光。名义上政府归还了土地、房屋和财产,实际上土地正在进行土改,孔萨官寨在甘孜事变中已被烧毁,财产四处散失,能找回的并不多了。甚至连居住都成了问题,一家人无家可归,只好临时住进了甘孜寺里的一个小院子里。如今的德钦汪姆过着俭朴的日子,一切都靠自己动手,有时候连最基本的生活也难以为继。

1949年12月,刘文辉通电起义,西康宣布解放。1950年11月,新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在康定成立,德钦汪姆当选为政府委员,孔萨益多被任命为副秘书长。这时候的德钦汪姆没有什么重获新生的喜悦,她的身体状况已相当糟糕,长期的结核病使她常常咳嗽不止,1951年冬天,丈夫孔萨益多受政府委派,去康南进行社会调查,德钦汪姆结核病发作,被送进了解放军18军的医院,经抢救无效,病故身亡。

建国初,刘文辉调林业部任部长,离开西康省这块感情深厚的土地时,曾来到义女德钦汪姆的坟墓前,他在原野上采撷了一束野花,轻轻放到墓前的石碑上,沉默许久,感慨良多。

神秘的刺客挖墙脚是蒋介石经常上演的传统节目。为了分化瓦解刘文辉的势力,蒋介石对刘身边的人利诱拉拢,除了上面说到的刘元瑭外,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刘的亲信冷融。

冷融(1896~1943),字杰生,四川大邑人,与刘文辉是同乡,且有亲戚关系。冷有兄弟三人,都在刘文辉手下做过事。老大冷曝东,曾任川东尹道及西康省国民党党部主任委员等职;老二冷寅东,曾任西康边防副总指挥及川康边防军第一师师长等职;老三冷融,曾任刘的驻泸驻渝代表,一直是刘的心腹幕僚。他们兄弟三人,当时被人们称为“冷门三杰”。

刘文辉退守西康后,冷融以二十四军代表的身份常住南京,为刘奔走呼号,出力多多。也就从这时候开始,冷融与蒋介石搭上了关系。1939年元旦,西康省政府正式成立,刘文辉任主任,冷融以省府委员名义,回重庆负责西康驻渝办事处事务。蒋介石对他施展拉拢手段,开出政治支票,让他担任西康民政厅长,并许愿将来让他进一步掌握西康权力。有了奋斗目标,冷融干得更起劲了。

有蒋介石在背后撑腰,冷融胆子壮了许多,当着刘文辉的面也敢直言,有时候甚至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有一次,刘文辉主持会议,讨论铲烟禁毒事宜,冷融站起来说:“西康无官不商,无商不烟,长此以往必定灭亡。”说到这里,刘文辉已有点不高兴了。冷融毫不理会,继续放言道:“国家之有军队,是用来保国卫民的。可是西康的军队,既不保国,又不卫民,抗日战争打得那么激烈,西康始终没派一个兵,而且专门种烟毒害人民……”冷融的话,让刘文辉脸上再也挂不住了,他借口小解,出门溜了一圈,再坐回位置上时,他铁青着脸,始终不吭一声。

1943年春,蒋介石调冷融到中央训练团受训,蒋、冷之间新添“师生之谊”,关系更趋紧密。回到西康后,遵照蒋介石的指令,动员促使大批青年才俊离开西康,奔赴抗日第一线,这个“挖墙脚”的举动,让刘文辉大为光火。曾经不止一次私下对亲信部下说:“冷融这人忘恩负义,不够意思。”

1943年5月25日,冷融偕同译电员曾世民及其堂弟媳赵氏,乘人力车从成都回大邑,处理老家的一些事务,兼为他的父母拓墓。完事后,从大邑返回康定的途中,冷融坐在车上正在翻阅一本《曾胡治兵语录》,突然从路边蹿出5名持枪者,对着冷融一阵扫射,冷融倒在一滩血泊中,当场气绝身亡。

冷融遇刺事件发生后,成都行辕和四川省政府立即派人赶往现场,调查验尸,护送冷融的遗体到成都,并成立了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领衔的治丧委员会。其时,在成都街头出现了署名“西康正义铁血团”的传单,标题是“冷融在西康的罪行”,内容大致是,冷融把持西康党政,排斥青年党人,诬蔑西康军政人员种烟贩烟,所以才将其除掉。这份传单,透露了暗杀冷融的原因,等于是杀人者的一份自供。

6月25日,国民政府颁布褒扬冷融明令,称赞他“志行忠诚,才识优裕”,并颁发了嘉奖、抚恤、公祭等命令。在冷融的公祭大会上,刘文辉心情沉重,面色木然,感叹道:“人事沧桑,实难意料。我虽未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关于冷融之死,社会上各种传闻版本众多,最盛行的有两种:一是刘文辉指使,即买凶杀人;二是刘元琮听他幺爸刘文辉骂冷融忘恩负义后,指使凶手干的。无论哪一种,都与刘文辉脱不了干系,难怪他在公祭会上说出那番话。据查,神秘的刺客名叫傅德轩,是刘元琮手下的一名连长,刺杀事后,傅德轩携抢跑到大邑横山岗落草为寇,做了山大王。

顺便说一下冷融的妻子。此女名叫黄稚荃,被称作一代奇女,能诗擅赋,才情过人,其专著《杜邻存稿》、《杜邻诗稿》,被民国一代才女吕碧城誉为“今之李青莲”。丈夫遭暗杀,黄稚荃悲痛欲绝,一度消沉,后在其父黄沐衡(民国时期曾任四川省参议员)劝导下,重新振作起来,以孱弱之驱得享高龄,在文史诗画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

“新鸦片战争”以及刘文辉的艰难处境古城雅安是连接四川、西藏、青海的交通要道,历史悠久,1939年西康建省,雅安属西康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简称雅属。上世纪40年代发生的“雅属事变”,全雅骚动,各方震惊,省内外报刊竞相刊载消息,对刘文辉猛烈批评,在全国反响强烈,此事变甚至被上海的一家英文报纸《弥勒氏评论》报称为“新鸦片战争”,当时形势之险恶可见一斑。

提到“雅属事变”,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刘文辉在后来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1933年退守荒僻的西康,成了一个破落户,财政陷入极度困难,加之蒋介石又唆使刘湘在政治上给我制造了许多乱子,弄得我终日焦头烂额,无法应付;有一个时期,在无可如何之中,竟至从鸦片中去增加收入。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曾经引起国内舆论的非议。”为了应付日趋紧张的财政支出,刘文辉不得不使出下三滥的手法,试图靠种烟吸烟,来弥补捉襟见肘的经费开支。雅属烟祸的罪魁祸首,自然非刘文辉莫属。除了刘文辉的原因外,西康的一批县长也为虎作伥,他们与乡保、团练互相勾结,用低价买进种子,高价卖给农民,逼迫农民种植,不种的罚以“懒捐”。一时间,西康境内烟毒嚣张,乌烟瘴气。

种鸦片有利可图,而且是暴利,在巨大的经济利润驱使下,种烟贩烟者趋之若鹜。从1937年起,首先是天全、灵关等县突破禁令,在山里头种起了鸦片,第一年就赚了不少钱,其他人看着眼红,也纷纷将原来种粮的土地改种了鸦片。第一批靠种鸦片迅速富起来的暴发户,拿出部分种烟贩烟赚来的钱购置枪支弹药,办起了护烟的私人武装。从此以后,雅属各县鸦片凶猛泛滥,其“繁荣昌盛”的景象不亚于今日的“金三角”(缅甸、泰国、老挝三国的接壤地带,毒品种植和走私活动猖獗)。每年秋季,鸦片收获时节,漫山遍野开满了红扑扑的罂粟花,像一片血色的海洋。每当到了这个季节,国民政府和西康省政府就到处张贴韵文布告:“鸦片流毒,为害民生……”有趣的是,凡是张贴布告的地方,就必定有大小烟馆。一般旅客和当地瘾哥以张贴布告之地为烟馆的标志,已成为习惯的暗号,不论城镇乡村,照着张贴布告寻找烟馆进去抽鸦片,那是肯定不会错的。

1945年秋,刘文辉到重庆参加国民党中央“还都会议”(国民党中央政府从重庆迁还南京)。秋高气爽,满山红叶,一路上游兴浓郁,本来心情还是挺好的,谁知道到了重庆后,参加了一次西康旅渝同乡会,他的心情再也好不起来了。宴会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众人酒兴正浓,忽见一个清瘦汉子站起来,当场指责刘文辉纵容部属,违反禁政,在西康种植鸦片,抽收烟金,四处贩毒,危害乡民。此人叫赵锡麟,西康荥经县人,担任的职位是成都造币厂厂长。赵锡麟的话音未落,几个西康籍的学生刘成均、姜国光、杨通明等站起来大声附和,称刘文辉在西康推行的是奴化、毒化、分化的“三化政策”,学生们神情愤懑,义愤填膺,把刘文辉当成了公敌。起初,刘文辉还想反驳几句,但一看气氛越来越不对劲,什么话也不多说,起身便走。同乡会会长罗冠英(时任重庆工商学院院长)前去劝阻,刘文辉狠狠摔了摔衣袖,板着脸孔说道:“多谢诸位指教,回西康后若不铲除烟毒,誓不为人。”

刘文辉果然没有食言。回到西康后,下定决心,雷厉风行,大力实行禁烟,借以宣宣泄心中的愤懑。他先从烟祸最为猖獗的荥经县下手,派西康第一区保安司令杨致中率队前往铲烟。杨致中带领一队兵丁奉命开赴荥经,行至半路,正好遇到烟枭石文林,石见了保安队,拔腿就跑,士兵大喊:“站住,站住!”石文林慌乱中钻进一家磨房里,开枪向保安队打了一梭子弹。听到枪声,附近村落护烟的私家武装,由陶国禄、朱世礼等带队,立马召集人马前来阻击,三方面火力交叉,杨致中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带着队伍退回到县城。

事后有人向刘文辉汇报,杨致中根本没有开枪还击,他一直躲在几块岩石背后,朝前边一个地名叫老虎坪的地方张望。据说,杨致中忌讳“羊落虎口”(“羊”“杨”谐音),怕在老虎坪这个地方栽倒,才下令撤退的。刘文辉听了汇报极为震怒,大骂杨司令无能,将杨致中撤职处分。另外委任了一个保安司令,继续进行铲烟,剿灭烟枭。

新上任的保安司令名叫张禄宾。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报答刘文辉的知遇之恩,张禄宾准备大干一场。他召集部队训话,声称若有人抗铲(烟草),就杀他个鸡犬不留。他还当场发给每个士兵五盒火柴,半斤煤油,见到烟区的房子就放火烧。1946年3月,张禄宾见队伍装备补充齐全了,遂带领队伍出发铲烟。谁知刚走出荥经县城不久,就遭到了武装抗铲队伍的围攻,对方向保安队甩了两颗手榴弹,随后又打来一排枪,当场打死保安队的士兵10余人。见情势危急,张禄宾赶紧化装逃跑,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连续两次派兵铲烟,都以失败告终,刘文辉感到事情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两天后,刘在雅安召集军事会议,制定商讨查铲烟毒的作战方案。在会上,二十四军参谋长陈耀伦大胆放言,认为少数人鸣枪,并非有组织有预谋的抗铲行动,主张先摸清底细,以抚为主。陈耀伦是袍哥出身,与基层县、乡长关系融洽,他的屁股很自然地坐到了地方抗铲阵营的一边。与他态度截然不同的是刘元琮,此人是刘文辉侄子(二哥刘文远的三儿子,小名刘三娃子),时任137师师长。他把枪掏出来往桌上一拍,大声说道:“老虎不发威,被人当病猫,格老子不好好收拾这帮龟儿子,他们还真以为二十四军好欺负呢!”刘元琮当场向六叔刘文辉拍胸表态:愿意带人进山去铲烟,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刘文辉综合两方面的意见,反复权衡利弊,最后决定采取“剿抚兼施”的策略。

听说刘文辉可能采取“抚”的方针,地方乡绅无不表示欢迎。烟毒固然臭名远扬,但地方财政从中得到的好处也不胜枚举,如果真的将烟草铲光,他们蒙受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于是派代表朱静泉到雅安,请求刘文辉以不流血为原则进行处理。对于开枪打伤人的肇事者,他们愿意协助配合,绑交地方政府法办。

应该说这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于铲烟和反铲烟的双方都有益。但是当时的对抗情绪十分激烈,犹如干柴遇火星,一碰就着。

果然,一件意料之中的事还是发生了。

自从铲烟打响第一枪后,整个烟区的乡民日夜惶恐不安,为了躲壮丁,也为了避祸,村里的青壮年大多数跑上了山,他们成群结伙聚集在山上,互相间打气壮胆。这一天,乡民们又在晒经寺附近的山坡上集中了,有几个眼尖的爬到树上,观望周围有没有保安队。结果这一情况被驻扎在晒经寺附近的部队看见了,架起两挺马克沁机枪,对着人堆猛地一阵扫射,当场打死五人,打伤二十余人。

部队打死人,激起民愤,烟区的乡民早已有自卫的私家武装,此时毫不客气地冲上山来,与刘文辉的队伍火拼,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双方打得难分难解。在私家武装的袭击下,张禄宾损兵近半,恼羞成怒,恶狠狠地对士兵们下令说:“给我放火烧,烧他个鸡犬不留!烧他个寸草不生!”士兵们得令后迅速行动,刹那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十几个大院被烧得片甲不留。被烧的乡绅有的原来保持中立,现在自己的利益受损,也朝保安队开起枪来。这样一来,张禄宾更疯狂了,溃败回荥经城途中,更是见人就开枪,见房子就烧,沿途十几个村庄的三四百间房屋荡然无存。

张禄宾疯狗式的焚烧战术,激起了荥经全县老百姓的公愤。适有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的青年军官朱世正,从抗日前线凯旋而归回乡探亲,在路上亲眼看到有乡民被流弹击中,倒在血泊里的惨状,见到此情此景,他热血沸腾地站出来说:“国家正规军烧民房,国法难容,天理不依。我朱世正如果继续袖手旁观,于心有愧。哪怕有灭族之祸,也要铤而走险走一遭!”朱世正振臂一呼,众人响应,和他一起回乡探亲的青年军官朱子江、李续风、杨明文、何家勋等,紧急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荥经人民义勇军”,推举朱世正为总司令,下设若干大队中队,听候调遣,孤注一掷,准备拼个鱼死网破。

第一次与张禄宾的保安队交火,人民义勇军就大获全胜。张禄宾面对猛烈的攻势,无法招架,又故伎重施,命令部下在荥经城东门放火。结果火势很快被刚刚赶到的人民义勇军扑灭了。张禄宾带着几个卫兵化装出逃,行至金家湾时,被地方私家武装活捉,经请示朱世正,被就地执行枪决。并张贴出布告一张,上面写着斗大的字:“放火司令张禄宾,焚烧民房,枪杀无辜,罪恶累累,罄竹难书,就地枪决,以平民愤。切切此令!荥经县人民义勇军。”

荥经现象是个颇有意味的奇特现象。当初,当天全、灵关、芦山、宝兴等县罂粟花漫山遍野开放时,荥经县竟然看不到一朵罂粟花,原因是地方乡绅极力反对种烟。刘文辉要从鸦片中增加收入,只能火中取栗,决意将荥经县种烟活动开展起来。正在这时,刘文彩向他引荐了一个人,此人叫唐湘帆,据说抓经济是一把好手,被刘文辉委任为荥经县县长。唐县长上任后,一改荥经县“没有一朵罂粟花”的现状,大力发展“鸦片事业”,由刘文彩提供从云南等地引来的烟种,迅速使荥经县后来居上,变成了红红绿绿的烟花世界。而且,荥经鸦片的质量也超过了其他各县,在市场上与名贵的云南烟土齐名。

唐湘帆经营荥经有方,不久便得到提升,到四川成都另谋高就。接手唐湘帆县长职位的是伍卓儒,此人是个书生型人才,读书做文章可以,仕途经济一窍不通,在大会上听刘文辉号召禁毒铲烟,信以为真,回到荥经后便带着自卫队上山铲烟。殊不知刚走到半路上,迎面射来一排子弹,伍卓儒怏怏返城。在家里左思右想,心中愤懑不平,于是将地方势力武力抗铲的情况添油加醋写成报告,让师爷滕抄两份,一份送省府刘文辉,一份送重庆行营主任张群。当时刘文辉正在重庆接受蒋介石召见,蒋介石谈话中提到荥经县的武力抗铲,刘文辉大为紧张,意识到种烟贩烟活动必须有所收敛,这也成为他后来动真格铲烟的原因之一。

在委任张禄宾为负责铲烟的保安司令时,刘文辉还专门将另一个人请到刘氏公馆里谈话。此人就是陈耀伦,荥经县人,时任刘文辉的参谋长。民国年间的四川,陈耀伦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为人厚道,广揽门客,结交天下,曾凭借其在江湖上的资历和威望,帮助刘文辉收编了川西十八路土匪,牵头组织了“荥经袍哥会”,这个民间军人俱乐部性质的组织当时在四川很有影响。江湖上有传闻说,拿了陈耀伦的名片,在全四川吃饭不用给钱,直接记在陈参谋长的头上,店家到时候去陈府凭欠条结账,没有一个不乐意的。足以见出陈耀伦势力之大。在公务之余,陈耀伦还在书法上成就不凡,崇尚汉魏碑刻,勤于读书临池,逐渐自成一家,与齐白石、于佑仁、沈尹默、郭沫若等名家也常有往来。这样的人,刘文辉不敢怠慢,他对陈耀伦吩咐说:“荥经铲烟禁毒问题很复杂,你一定要协助我处理好,张禄宾做硬的一套,你就做软的一套,相当于戏台上的红脸白脸,总之要联手把这出戏演好。”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在陈耀伦心里,对铲烟自有他的一套看法。他认为要发展西康地方经济离不开鸦片,何况刘文辉军队的财政收入,也靠鸦片支撑着大半边天。因此,明里没说出什么反对意见,真正执行起来却大打折扣,只做表面文章,沿公路边的田垄铲除一些烟苗,以应付上头检查。

后来出场的是刘文辉的侄子刘元琮。

刘元琮与陈耀伦,一直是面和心不和,铲烟运动进展得不顺畅,刘元琮怀疑与陈耀伦暗中使绊子有关。他将自己的怀疑对刘文辉说了,刘文辉支支吾吾,似有庇护之意。刘元琮也无可奈何,心中暗想,一定要给点颜色让陈耀伦看看。

刘元琮从雅安调集了两个团的兵力,分别是410团(团长朱食呼)和411团(团长毛国懋),从始阳渡河,向前推进。朱世正领导的人民义勇军是临时拼凑起的一支武装,一旦和刘元琮领导的正规军交手,显然难以应付。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死伤人数上千人,成片的尸体无人掩埋,被士兵们堆放在一个废弃的铜矿洞里,泼洒汽油焚烧。几场恶仗打下来,朱世正的人民义勇军望风溃败,落荒而逃。

刘元琮怨气仍然未消。有人向他提醒说,保安队司令杨致中和张禄宾两次带队进剿铲烟遭遇围困,都有袍哥组织参与其中闹事,这是不是与总舵把子陈耀伦有关?刘元琮平时就对陈耀伦看不顺眼,听了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为了进一步打击陈耀伦的气焰,刘元琮决定先斩断陈的爪牙,从陈身边最亲信的几个心腹抓起。杨国治是“荥宾合”(“荥宾合”是雅安等几个县的袍哥组织,总舵把子是陈耀伦)的副社长之一,又是二十四军副官处的交际主任,对刘文辉忠心耿耿。只是因为陈耀伦的关系,被刘元琮叫去“谈话”。明摆着的鸿门宴上,忽然蹿出几个提枪的士兵,强行将杨国治抓捕,戴上手铐脚镣,丢进大牢。另一位副社长叫俸新樵,听说杨国治被抓捕之后,主动来找刘元琮,见面三分笑:“师长,我愿随同去荥经铲烟,效我犬马之劳,大家共同来为刘(文辉)主席分忧。”俸新樵这是采取以进为退的策略,随军行至半途,他突然溜之大吉。还有一位副社长叫沈季和,听说杨治国被抓、俸新樵潜逃的消息后,害怕祸及己身,也连夜化装成一位老太婆,翻墙脱逃,乘汽车去了成都。

想要抓捕的三个副社长,有两个竟然溜掉了,这使刘元琮大为光火,他秘密安排武装特务,严密监视陈耀伦所居住的“半随山居”,并在雅安城密布岗哨,防止陈耀伦逃跑。同时,又下令将部下阵亡士兵的尸体,一律全都抬到陈耀伦的公馆门口示众,然后掩埋在陈家大院的花园里。并且派人到处张贴标语:解散荥宾合!打倒陈耀伦!陈耀伦见处境维艰,秘密托人弄了只小渔船,乘着夜色,从雅安西门翻墙下河,坐上小渔船顺羌江而下,在姚桥上岸,乘上早已备好的一辆小轿车朝成都隐去。

对于禁烟铲烟,刘文辉心情一直很矛盾。一方面他认为罂粟花是种在地里的摇钱树,可以弥补自己军政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上头号召禁烟,一度查得非常严,刘文辉必须要装样子做给国民政府看。哪料到几次禁烟行动下来,竟成骑虎难下之势。只能在内心里叫苦不迭。他找来侄子刘元琮耐心谈话,委婉批评他不善处理关系,将原属于二十四师力量的陈耀伦等人逼走了。刘元琮嘴里没说什么,心里窝着一肚子气。对发生在西康的反铲烟行动,他认定为一场反叛骚乱,其核心是想动摇二十四军在西康的根基。刘元琮决定再次重拳出击,积极布置军事行动,下令409团、410团组织进攻,并贴出布告,重金悬赏人民义勇军总司令朱世正等人首级,一颗人头重赏1亿元。

而此时远离西康的重庆、成都两地,另一场风波正在酝酿之中。

时任重庆市市长的张笃伦,对西康这块土地一直有觊觎之心,据内部传闻说,蒋介石已秘密许愿让他将来出任西康省省长。张笃伦(1892~1958),湖北安陆人,早年曾就读于保定陆军学校,与刘文辉有校友之谊。但是在政治利益面前,校友关系变得很脆弱,他暗中收买了一些人,组成一个反刘文辉同盟。

在张笃伦收买的名单中,有个人叫朱镜泉,是义勇军总司令朱世正的侄子,当时在国民党中央军校当教员。他在成都秘密串联,大造舆论,认为刘文辉对管辖下的人民大开杀戒,采取焚烧战术,滔天罪行让人发指,准备在国民代表大会上对刘文辉提出弹劾案。尤其是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的西康籍学生,听说刘文辉在他们家乡滥杀生灵的惨状后,一个个义愤填膺,纷纷上街贴标语、发传单,通电全国各高等学府,抗议刘文辉的“暴行”。新闻报界也配合行动,重庆《益世报》、《新蜀报》、《扫荡报》等都先后予以了专题报导,《益世报》更是以“西康发生鸦片战争”为题刊出了头条大字新闻,震惊旅外西康籍人士。国民党中央社也发了消息,使这股怒火燃烧到了全国。在上海,27家报纸除了刘文辉作经济后盾的《建设日报》没有什么行动外,其他26家报纸都出版了“反刘专号”。影响力巨大的《大公报》还刊出了《揭开西康神秘之谜》的长篇社论,连载两天,列举西康政治腐败,文化落后,烟毒泛滥,私仇械斗,土匪遍地等种种现状,劝说刘文辉主动下台。

各地军政界高官的表态,无疑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重庆卫戍司令王缵绪阴阳怪气地说:“西康闹得真不像话。”西昌行辕主任贺国光说:“西康不是刘文辉的西康,必须按人民的意愿和中央的旨意办,我支持你们。”在反刘浪潮席卷全川时,类似这样的话无异于火上加油。张笃伦还试图劝说陈耀伦等人反刘,陈耀伦因多年与刘文辉的幕属关系,表示不能同意,反而在关键时刻站到了刘文辉一边。从这一点看,刘元琮当初想抓捕陈耀伦等人,实是犯下了一个大错。

南京、重庆、成都等地,反刘浪潮铺天盖地而来,路人皆知。而漩涡的中心西康省反而比较平静,人们对事情的底细并不明了。但是刘文辉面临内忧外患,感到焦头烂额,处境日艰。为了缓和矛盾,刘文辉派出“灭火队员”刘家齐(字润之,云南玉溪人,时任川西北警备司令)去当调停人,在重庆农味村餐馆大张筵席,招待西康旅渝同乡。另一个“灭火队员”是刘文辉的女婿伍培英,在重庆济康银行楼上宴请重庆各大专院校学生代表,宣传西康当局的“德政”与“建树”,又许愿送他们留学、安排工作等,重庆的反刘活动于是逐渐平息下来。就在那段时间前后,武汉《大刚报》在头版刊登了一条新闻:“张笃伦将主持康政”。这个信号给参与倒刘的人士极大震动,他们私下议论:前门拒虎,后门迎狼,猫搬甑子,白替狗干了一场,商议决定收兵。

张笃伦是蒋介石派往重庆行营的办公厅副厅长,后来又任西昌行辕主任,在职期间利用与彝人首领邓文富联姻的形式,大挖刘文辉的墙脚,一直被刘文辉视为心头之患。如果由这个人来主持西康事务,刘文辉的处境将十分不妙。这时候上海、南京等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比如上海《大公报》曾刊登出一篇署名文章“关于西康问题之商榷”,文章中说,西康问题——尤其是雅属,仅是全国的一部分,就算是把西康省主政者撤换了,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全国是一盘棋,只有全国问题解决了,西康问题当不解自解。这种提法引起了康籍人士的普遍关注,报刊上这种声音一多,他们心中的怒火慢慢熄灭了。这支以西康本地人为主的力量,内心里从来都不愿意让外来人掌权,与其让陌生的张笃伦来统治西康,不如维系原状让刘文辉继续干。当然,只有刘文辉自己心里最清楚,为了买通舆论发出“另一种声音”,他可是没少掏银子铺路的。

发生在西康省的“新鸦片战争”,对各方面的损失和影响都很大。朱世正领导的人民义勇军被刘元琮派军队击溃,许多人离乡背井,逃亡到深山老林,有家不能归,处境十分凄惨。刘文辉在内外舆论的巨大压力下,也是如刺在背,苦不堪言。在一次聚会时,他私下对老友胡恭先说:“我现在对西康政务非常厌倦,想培养一些人来接替,我准备到外面去开拓局面。”胡恭先听到此话后十分惊讶,自然是劝慰一番。刘文辉说这番话并非虚情假意,他确实已挑选好了接替者,此人叫张为炯,后来果然接替刘文辉担任了西康省代主席。

胡恭先(1899~1986),字礼安,西昌礼州人,早年曾到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留学,担任过西康省参议会副议长等职。他对刘文辉有几句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与刘文辉自民国二十八年相认识以来,先后经省临参会及参议会阶段,过从较多,了解随之较深。我深感刘文辉过于聪明,过于集权,完全忽视兼听则聪,兼视则明古训。大权惟恐不集中,致部属皆俯首帖耳,无敢违言。亲佞远贤,恶善善恶,此其所以受人蒙蔽而不自觉,洎乎事变演成,顿然改图,虽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然此种污点须信加拭拂,方能磨去,是否办到,尚待事实证明。”(胡恭先:《1946年的雅属事变始末》,原载《凉山文史资料选辑·雅属事件专辑》)1947年元月,蒋介石派特使张群火速飞成都,向刘文辉传达他对西康问题的意见:“国共相争,大局动荡,东北、西北和鲁南战局紧张,大家都要为党国利益考虑,必须与西康人民改善关系,认真对待雅属事件,如果共产党乘机在后方插手,出了大问题,中央将对刘失去信心……”刘文辉早已忧心如焚,蒋介石的意见正好帮忙他下台阶。他派人分别邀请了旅居成都的西康名流、学者、乡绅、学生代表以及军政界人员,到新玉纱街刘文辉公馆交换意见,刘文辉态度诚恳地讲话:“酿成这次雅属事变,对我来说是终生难忘的深刻教训,由于平时对部属管教不严,他们确实做了很多对不起民众的事,我感到很痛心。虽说其中有大小野心家从中挑唆,但我的责任也是不可推诿的。我们川康唇齿相依,不能自己扒开篱笆等狗钻,现在正值春耕时节,不能延误农时。当前国家多难,重在休养生息,诚恳希望诸位朋友伸出友谊之双手,以桑梓为重,大力协助我妥善做好善后工作,把‘军民交恶’转为‘军民和睦’。我决心把一些不法不肖的军政人员清除免职,让大量西康有志青年参加康政,对参与过雅属事件的所有人员,决不追究,请他们放心。”1947年3月,刘文辉在雅安举行了“雅属行政检讨会”,在雅安的西康省军政大员、各县参议会正副议长和宁、雅、康的部分知名人士参加了会议。刘文辉在会上作了痛心疾首的自我检讨,呼吁与会者以大局为重,共谋后方安定局面。经过7天的幕前争吵和幕后交易,会议最终作出了四项决议:一,彻底禁烟;二,不收烟税;三,军政人员种烟贩烟者以军法论处;四,推举了陈耀伦等人上山下乡招抚私人武装,同时去各灾区发放赈灾款。

雅属事件后,朱世正经多人从中斡旋,终于回到了西康,被刘文辉委任为西康省保安司令部雅、荣、汉联防总队长。但刘、朱之间仍有隔阂,互设戒心,朱世正急于另谋出路。直到1年多年后,由民盟出面做工作,才使同是民盟会员的刘、朱双方坐到了一条板凳上,朱世正与刘元琮也在雅安见面,言归于好,沸腾喧扰了一年多的雅属事变,这才划上了一个句号。

刘文辉有个外号叫“多宝道人”,形容其足智多谋,点子特多,善于料事和用计谋,也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但是现在在地处偏远的西康他却栽了个大跟头。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原因,各种政治势力在这里纠缠不清,尤其是烟禁开放后,袍哥、土匪、地主、民团、恶霸等各色人等,依仗其拥有的私人武装横行,军民各霸一方,导致西康省形成了一个多政府的混乱状态。在错综复杂的局势面前,“多宝道人”刘文辉的政治智慧也不够用了。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 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蒋介石传

    蒋介石传

    蒋介石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中国国民党历史上的中心人物。中国大陆对蒋介石的研究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自80年代以来,拓宽了研究领域,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蒋介石研究领域里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与不足。杨树标老师通过多年积累,修正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些缺陷和偏差之处。可以说,这是一本真实再现蒋介石生平的历史书,适合众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
热门推荐
  • 陛下,你的男人来了

    陛下,你的男人来了

    西女国陛下的寻爱之路,路遇专情妖孽男。奈何命运左右,妖孽男以血肉之躯开启法阵吞噬恶魔怨念之魂……你说:“要以江山为聘来娶我失去你的我,万里江山不如你一人”作者曰:“本文会是完美结局,宠文爽文,请多多支持”
  • 霸气甜心别这么萌

    霸气甜心别这么萌

    霸气少女的恋爱史三位女主角被爸妈骗到学院去上学她们抱着玩玩看的心态去学校怎知却都被爱情撞了个正着
  • 低碳生活: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引言、中国的城市化与低碳城市构建、基于城市价值的低碳城市概念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法的35个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分析、中国特色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结论与建议等。
  • 黄昏的故事

    黄昏的故事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但是无缘长厢厮守她和他是仇人相见,却无奈日日面对她以为复仇正一步步按计划进行着殊不知,自己才是舞台上的拉线木偶,表演的也是别人的戏码儿因为没人能够预知未来,没人能够最终控制命运。我们只能选择先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够有可能在某一天,战胜命运。逝去的爱情,还会回来吗?这个问题,我想,等你看完这本书,由你来告诉我。黄昏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 东风吹落花千树

    东风吹落花千树

    本书依旧以独立的故事为主,每一位主角都有着不一样的经历,或喜或悲。
  • 血色彼岸花:双生姐妹花

    血色彼岸花:双生姐妹花

    他们是叱咤风云的王子殿下,她们是女神级的转学生。他和她,女王和骑士,他和她,是女追男的大肆情节,他和她,不清不明。
  • 疗妒缘

    疗妒缘

    《疗妒缘》叙朱纶、秦淑贞与许巧珠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重点写秦淑贞在患难中得许巧珠相救,受其感化,改变奇妒心性,三人和睦偕老,共享荣华,旨在劝诫妇女不妒。
  • 绝命危机之超能变异

    绝命危机之超能变异

    2016年,全球狂犬病发病的几率已达到了最高点,中国最具有权威的科学家在某个下水道里建立了一个研究点,好不容易研制出降低发病几率的免疫却被一个s病毒所吞噬,从而变成了一个最具有破坏力的病毒,一个生化武器。同时美国地区也发生了变化,不断的有人死亡也不断的出现死亡的人开始复活袭击周围的活人,也吃他人的肉为生,而打败他们唯一的一点就是打爆他们的头,这是一场生化的危机,前所未有。
  • 天:戒

    天:戒

    秋,深秋,寒风呼啸,利如刀锋,充斥天地之间,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他已经看过太多的死人,每个人都不想死,不相信自己会死,但是,你不能死,我不能死,千千万万年以来,这世上千千万万的人,有谁能真的不死?有谁?我不能保证我写的书受到所有人的追捧,但我却可以保证,只要你看,我就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 乱世血凰:失忆公主很倾城

    乱世血凰:失忆公主很倾城

    “九儿,我便挑明了说吧。我可赋你情深,也会予你一世恩宠,为你戴上那凤冠霞帔,送你坐上那万千女子梦寐以求的位置,但我却不会为了你放弃了这锦绣山河。这样的恩宠,你要,还是不要?”“我叶桢虽只生作了一介女流,却也最是看不起为了美人而空负江山之人。父皇曾说,为帝者,最忌讳的,便是情之一字。我叶桢堪不透,所以这皇位,就算父皇曾经捧到我面前,我亦不曾取。但倘若有人为了江山而负了我,虽知晓那人做的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我却依旧会生了那怨怼之情。我便是这样,口口声声说着世俗女子的缺点,自己却又沦为了那一类人。这样的我,你要,还是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