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在情场取得的成功,也离不开人脉关系。采取适宜的行动,设法牢牢地拴住对方的心,就奠定了良好婚姻的基础。在恋爱的时候,一不要过分理想化,二不要过于被动。聪明些、理智些、豁达些、主动些,机会就更多些。
在现实生活中,男女交往,由于不懂友情与爱情的区别而纠缠不休,或失之于冒失,或失之于优柔寡断的现象的确不少。关于友情与爱情的区别,日本一位心理学者提出了5个指标,可供参考。
(1)前提不同
友谊的前提是“理解”,爱情则是“感情”。友情最重要的支柱是彼此的相互了解,不仅是对方的长处优点,就是短处缺点也要充分认清。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友情。爱情则不然,它是对对方的美化,视作理想伴侣后产生了恋爱,贯穿其间的全过程的是感情。
(2)要求不同
友情的地位“平等”,爱情却要“一体化”。朋友之间立场相同,地位平等,彼此之间无须多余的客气。如果遇到对朋友不利时,可以直率地提出忠告,甚至动怒,也要义正词严地规劝。朋友之间,就是这样,有人格的共鸣,亦有剧烈的冲突。爱情则不然,它具有一体感,身体虽二,心却为一,两者不是互相碰击,而是互相融合。
(3)规则不同
友情是“开放的”,爱情则是“关闭的”。两个人有坚固的友情,当人生观与志趣相同的第三者、第四者想加入的话,大家都会欢迎。爱情则不然,两人在恋爱,如果第三者从旁加入,便生嫉妒心理和排除异己的行为。
(4)基础不同
友情的基础是“信赖”,爱情则是纠缠着“不安”。一份真诚的友情,具有绝对的信赖感,犹如不会动摇的磐石。相反的,一对相爱的男女,虽不是没有信赖对方,但老是被种种不安所包围,比如“我深深地爱着她,她是否也深深地爱着我?”“他的态度稍微变了,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地爱着我?”
(5)期望不同
友情充满“充足感”,爱情则充满“欠缺感”。
当两个人是亲密的好朋友时,彼此都有满足的心境,但当两个人一旦成为情人时,虽然初期会有一时的充足感,可不久之后,就产生不满足感,总希望有更强烈的爱情保证,经常有一种“莫名的欠缺”尾随着,有着某种着急的感觉。
准备恋爱的青年朋友在和异性交往过程中,不要欺骗自己,不要演戏,要好好地反省自己内心的情感动向,依据上述5个指标,仔细地观察、反省、并做综合分析,对友情与爱情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