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证券市场中混的人总能碰上这样的情况:当一只股票被推荐时,马上就会有人问,基金买了吗,买了多少;在股市波动不定难以把握时,也会有人建议,看看基金持仓,基金都买了些什么。这样的心理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根据这两年的经验,基金的投资多少代表着一种理念,往往具有引导性、前瞻性;二是市场一直流行着“庄家打底,基金拉升”、“庄家操盘,基金锁仓”等技巧与说法,买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肯定套不住。
这样两层截然不同的意思在事实上引发了对基金怎么看的话题,最近《中国证券报》上由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投资基金”课题组写的《四问证券投资基金———关于对证券投资基金功能认识的探讨》一文,更是以另一种声音开始了一场大讨论。证券投资基金有稳定股市的功能吗?有分散股市风险的功能吗?收益率一定比个人投资者高吗?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就等于发展机构投资者吗?
问题的争论刚刚开始,但争论本身已经让人感到困惑,能够看到的对各自观点的证明,要么脱离实际从纯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要么完全陷入中国发展仅10年的证券市场个案中寻找可供支持的数据,事情好像变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了基金的日子究竟是好过了,难过了,还是毫无变化?
其实抛开笼统和急于全面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思路,将基金在未来体制架构中的地位与目前现实市场中作用分开来看,一切就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基金首先是一种投资工具,作为工具其从功能上带有稳定股市的作用,但并不因此就必然得出基金一到,任何市场都会趋于稳定的结论。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基金稳定市场功能的发挥是多种因素配合的结果,是以一个相对成熟和完备的市场为基础和前提的。我们看到的西方的情况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市场的渐趋稳定、投资的专业性、市场与实体经济关联度的提高等多种原因,而使投资者产生了对投资工具创新的要求,基金作为一种创新工具出现后,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投资专业化、对现实经济的把握与预测力,客观上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并且这一作用在管理层赋予其一定管理职能后(如指数基金、规定在股市波动中的最低持股比例等)得到进一步强化。
这是基金稳定市场功能的自然演进过程,但是反过来的判断则不一定成立,至少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即认为目前股市投机性太强、波动太大,必须推出基金来稳定市场。
市场的稳定首先需要经济的稳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上市公司基本面稳定,有一个有效运行的微观制度基础。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在基本渡过投资饥渴、资金不足阶段后,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应市场要求的运行机制,其市场化配置资源、优化结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还在进行中,企业还同时面临体制转轨与可持续发展两个问题,还要有一个脱胎换骨、整合淘汰的过程。目前公司上市后生命周期过短、一配股就死、业绩大幅波动、新股上市就预亏等现象,表明作为股市基本支撑的上市公司运作还很不稳定。
基金推出时的初衷有稳定市场的考虑,但在近期特别是2000年超常规推进的目标中,主要还作为双向扩容过程中合理注入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手段,是将大量社会资金引入市场的载体,这一点正如当初企业上市的直接目的主要是筹资解困一样。基金管理公司本身的管理水平也还面临一个从无到有的提升过程,并不是说成立几个公司,原来的投机心理就转瞬变成了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心理。因此,基金公司本身也还有一个优胜劣汰、建立退出机制的过程。
几方面结合起来,情况就看得很清楚。一是面对基本面和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基金不可能有完全成熟的投资心理,而是必须随基本面本身的调整、变动及时做出反应,规避风险,否则就谈不上收益;二是目前基金的规模、水平等决定了它主要还是顺应市场而动,并没有对整个市场形成持续影响的能力,不能形成一种长期的投资理念与投资心理。现在能看到的更多的是它们通过多只基金同时重仓持有某一只股票和短期内对某一股票的集中追捧与退出,这种行为除了投资理念趋同的原因,恐怕还有其他因素,也看不出其稳定市场的功能。
总之,中国股市还是一个新兴市场,投机性较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管理层对建立稳定、成熟市场的追求与努力也是积极的、务实的。但既然一切尚在建设中,就不能过高估计某一政策、某一功能,以免失之偏颇,影响下一步的分析决策。正如基金目前的运作,它不融入这个市场就不能生存,融入市场则不能过高估计其理论上应具有的功能。这样看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各方面因素在不同阶段上达到较好的组合,对市场的建设起到一个积极的推进作用。
有了基金的日子不会马上好,但我们相信,有了基金的日子终究会更好。
(发表于2000年9月5日)
政策推进下的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是中国这二十多年转轨历程中的一大特征,这一特征具体到2000年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得到十分真切的感受。从年初到现在,有关规范发行制度、上市公司行为、证券公司经营的政策,有关培育机构投资主体、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高市场开放度的政策,细数起来已不下20项。沪深股市也在宏观经济回暖、政策多层面推进的良好预期下节节攀升,走出了10年来从未有过的慢牛行情。各种迹象都让人预感到中国证券市场一次大的跳跃发展的机遇可能将要来临。管理层一口气忙乎了大半年,辛苦之余也应该感到一份快乐。但是另一方面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随着政策集中推出、股市一路走高,对政策效果的评价和市场基本面支撑力度的考察也逐渐变得客观、冷静,见诸媒体的看法在倡导主流的同时多了不少一分为二的见解。战略投资者的战略意味何在,以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能起到稳定市场、创新投资理念的作用,居高不下的市盈率中报后会否改观,上市公司素质是否支撑成熟化的长期投资等等。毕竟从过去每一次跳跃发展、经济过热的经历来看,事后的震荡和调整都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谁都希望在这激情四起的跳跃中把握机会,增加自己的财富积累,谁又都害怕因多一分的贪欲与大意而陷入可能出现的危机四伏中。对政策的把握与分析,对实际效果的判断与预期,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2000年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政策这样集中性地推出,究竟会在几年之内带给市场怎样一个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