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经过消化以后,三大营养物质的分解产物、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就会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来完成吸收。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几乎都是从消化管吸收而来。因此,吸收功能对于维持正常人体生命活动极为重要。
一、吸收的部位
消化道不同部位对食物的吸收能力和吸收速度不同。在口腔及食管,食物基本不被吸收;胃也只是吸收少量的水分、酒精及某些药物;大肠主要吸收食物残渣中剩余的水分和无机盐。大部分营养物质都是在小肠被吸收的,每天大约吸收8L左右的水,10~50g盐,数百克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为各类物质在消化道内吸收部位的示意图。
一般认为,大部分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经过十二指肠和空肠后,已基本吸收。回肠只是吸收维生素B12和胆盐。小肠之所以作为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有许多有利的条件:①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人的小肠约长4米,粘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绒毛,绒毛上又有许多微绒毛,这就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加了600倍,达到200~250m2.②小肠粘膜的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吸收。③食物在小肠内已经被充分消化成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④食糜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约3~8小时)。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糖的吸收
食物中的糖类须被分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肠道中的单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其中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吸收速度最快。它们在被吸收时,依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载体蛋白转运,转运时所需能量由Na+泵提供,主要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二)脂肪的吸收
脂肪被吸收的主要形式为甘油、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可直接溶于水,同单糖一起被吸收。脂肪酸和甘油一酯不溶于水,必须先和胆盐结合形成水溶性的混合微胶粒,才能被吸收。其中中、短链脂肪酸及其组成的甘油一酯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而长链脂肪酸则需经毛细淋巴管入血。由于人体摄入的食物中长链脂肪酸较多,故脂肪分解产物吸收的主要途径是淋巴。
(三)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的形式,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其吸收机理与单糖相似。
(四)无机盐的吸收
小肠内吸收的无机盐少数来自摄入,大多数来源于消化液。因此,严重腹泻、呕吐时,大量消化液丢失,导致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应及时给予补液治疗。
1.钠的吸收 钠的吸收属于主动吸收,每天约由小肠吸收25~30g,其中摄入的钠约5~8g,其余的都是消化液中的钠。
2.铁的吸收 人体每日吸收铁约1mg,只占了膳食铁的5%左右。而且食物铁中的非血红素铁里,容易被吸收的是Fe2+,Fe3+易于小肠分泌液中的负离子形成不溶性盐而不易吸收。所以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的血红素成为铁的重要饮食来源。
3.钙的吸收 从食物中摄取的钙,约30%~80%在肠内被吸收。钙被吸收的多少取决于维生素D和机体对钙的需求。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当机体缺乏钙或对钙的需要增加时,钙的吸收就会增加,比如儿童、低钙饮食、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五)维生素的吸收
除了维生素B12需与内因子结合在回肠末端吸收,大多数维生素都是在小肠上段吸收。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被吸收;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饮食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相同,需先经过胆盐的乳化,才能被吸收。
(六)水的吸收
成人每天由消化道吸收的水分可达8L,随粪便排出的水仅0.1~0.2L。水的吸收主要依靠渗透作用,各种溶质、特别是Na+吸收所产生的渗透梯度,是水分吸收的主要动力。如口服硫酸镁,因为其不能被胃肠道吸收,导致肠道内渗透压升高,阻碍了水分的吸收,从而增加了肠内容物的容积,产生泻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