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汇通天下、极度辉煌的日升昌,在内外交困之中,像一位命若游丝的垂暮老人,在寒风凛冽的早春中,没能为自己设计好生死攸关的最后一搏,倒在了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大门之外。
日升昌创始人雷履泰清嘉庆末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过去的起标运银由于很不安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山西商人雷履泰于1823年(道光三年)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雷履泰(1770~1849年),平遥洪保村人。自幼读书,后改儒就商,办事干练,颇有才华。
雷履泰起初为本县达蒲村李家独资经营的“西裕成”颜料庄经理,以制作、经营铜绿为业。在达蒲村设有规模不小的作坊,在县城西大街、北京崇文门外草厂九条和天津、汉口、重庆等城市设有分庄。后由于晋中平、祁、介、太等县在各地开字号店铺者颇多,货币周转极为频繁,公私饷银等运送费用既高,又不安全,实感不便。雷履泰总结借鉴了我国历史上“汇票”等经验,与东家李氏商议决定,开始经营京晋埠际间商业汇兑,并于道光三年(1823年)将“西裕成”颜料庄改为“日升昌”票号,专营汇兑业务,从而把我国银行业由账局只搞商业存放款业务,发展为存放汇统营的票号业。当时,日升昌的营业对象大都为封建官僚、地主和一般商人,有“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的说法,票号从此成为了一桩利润可观的生意。
日升昌旧址
日升昌票号成立后,祁县、太谷等商号大贾竞相仿效设立或改营票号,山西票号总分号在国内外达400多个,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商业贸易的发展。平遥更是票号云集,相继有蔚泰厚、蔚丰厚、蔚盛长、天成享、新泰厚等21家票号崛起,独领金融风骚,成为当时全国金融中心。日升昌票号开我国银行业务之先河,是我国银行业的鼻祖。财东是平遥西达薄村李大全,原始资本股银30个,人力股30个,中期数额30万两,歇业时数额382800两。年汇金额100万两至3800万两,历经100年,创造收入累计达1500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