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6400000026

第26章 历史与地理类(2)

《国语》一书不但记录了当时人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观点和言论,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邦国成败、阴阳律吕、外交、军事等方面,还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天象节令、生活习俗、民谚歌谣和神话传说,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和了解先秦社会史、思想史的宝贵资料。如果把《国语》比喻为一部先秦历史(特别是春秋史)的百科全书,这绝非夸张之词。

编者:刘向

成书时间:战国末年或汉代初年

战国策一语中的《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纵横家的言论总集,也是一部贯串着纵横家思想的战国时代之史料汇编。

书海溯源

《战国策》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它是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游说之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它不作于一时,也不成于一手。

战国时代,有人专门从事外交策略的研究,讲究如何揣摩人主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腕,约结与国,孤立和打击敌国,史称纵横家。他们对谈说之术非常重视,为了切磋说动人君的技艺,就不断地收集资料,储以备用,有时并自行拟作,以兹练习,《战国策》中的许多篇章就是这样产生的。到西汉末年,刘向进行全面校订和整理,因为全书主要记录“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了策谋”的活动,所以定名《战国策》。

文理梗概

《战国策》是一部关于战国时代各国历史情况的重要记录,记录上起春秋,下至秦汉之际约二百四、五十年的史实。全书共三十三卷(以国别为基础,以时间为顺序排列。

战国时代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时代,旧的生产关系日趋瓦解,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勃然兴起,从而形成了国与国之间、一国内部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尽为战国。”“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时,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大增,成了强国。秦国的兴起,对其他六国形成威胁,迫使山东六国经常联合起来合纵抗秦。而秦国则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实行连横政策来分化瓦解各国势力。于是,在战国中后期,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合纵连横斗争。《战国策》记述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这一百多年间合纵连横的历史事件,而纵横家们的言论和活动更是书中极力渲染和刻划的对象。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田需贵于魏王》)

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杨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

【赏析】

惠子的这段说辞,引《毁树容易种树难》这则寓言,讽谏田需“必善左右”。含义深刻,发人深思。

杨树是自然界生命力最旺盛的一种树:“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加上“十人树杨”,应当是枝繁叶茂,绿树成荫了。然而,只要“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易生之物”,又有“十人之众”树之,跟“一人拔之”形成鲜明对照,强调“树之难而去之易”。寓言最后归纳这一句,含义隽永,耐人思索。

显然,这个寓言的含义并不限于故事本身,它是说明一个普遍性的真理:“破坏容易建设难。”

惠施劝告田需而引用这则寓言,是要他认识到仅仅“自树于王”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到周围“欲去子者众”这个“必危”的客观形势,从而做到“必善左右”,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这对田需来说,无疑是给他敲了警钟,使他能够提高警觉,转危为安。

由于文中的寓言很有启迪作用,便为历代所沿用,“毁树容易种树难”也就成了大家熟知的成语,一直教育后代的人们。

妙言辑录

1.得士则兴,失士则败。

2.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5.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6.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7.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8.色老而衰,知老而多。

9.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10.以天下之心,行天下之势,如水之就下,孰能御之?

专家评点

《战国策》是一部文学价值相当高的重要史籍,它上承《左传》、《国语》,下开汉代的《史记》,在史传文学的发展史上起了桥梁作用,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作为文学作品,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之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司马迁

成书时间:公元前九一年前后

史记一语中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书海溯源

司马迁,生于公元一四五年(汉景帝中元五年),字子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出生于一个“世典周史”的家庭中。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为汉武帝时的太史令,有志于次第旧闻、裁剪论着、整理古今历史。在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下,司马迁十岁即能诵古文,后来还拜儒学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为师,系统地学习了《尚书》、《公羊春秋》,以及先秦典籍。

父亲临终前,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命:完成一部详载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通史。如果说此时他答应撰写《史记》是继承父亲遗业的话,那么他守丧三年继任太史公之后,伴随人生阅历的增加,他开始意识到纪录和反映当时社会状况是历史学家应尽的职责,故于太初元年(公元前一一○年)正式开始撰述编订工作。

然而,正当他孜孜不倦地著述之际,横祸飞来。因“李陵事件”,司马迁遭受宫刑。但为了《史记》的创作,他忍辱含诟,坚强地挺过来。大约在征和三年(公元前九○年),《史记》的撰写编订大致完成。

文理梗概

《史记》创立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完备的纪传体史书体裁,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计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史记》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是通贯古今,包罗万象,实实在在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从传说时代的黄帝写起,一直写到作者当世的汉武帝时代,前后三千多年,总为一编。举凡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学术、天文律历、河渠地理,直至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山川地域、风俗人情,无所不包,略无遗漏。司马迁重视人类的生产经济活动,首创《货殖列传》与《平淮书》。他重视民族关系,主张维护以西汉王朝为中心的民族统一,从《匈奴列传》到《西南夷列传》,写了五篇少数民族史传。他也重视文化思想的变迁,为诸子百家学说的代表人物立传,开辟了后世学术思想史之路。他既能够以帝王的言引政绩为纲,注意反映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历史功绩,也能够广泛描写社会各阶层,包括一些下层人士的历史活动,为游侠、刺客、佞幸、滑稽、货殖、儒士等各色人物立传,努力反映社会的全貌。如此气魄宏伟、规模空前地总结历史,适应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客观历史要求,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理想的伟大实践。

绝章赏析

【原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内容略)

【赏析】

这是一篇多人合传,全篇写了廉颇、蔺相如、赵奢、赵括、李牧等五个人物。通过这五个人物的传略,记述了赵国从越惠文王到赵王迁七十年间的兴亡史,而反映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其中强调君主善于举贤授能,知人善任,国家就强盛;君主若良莠不分,忠奸不辨,国家就败亡。

蔺相如本来是赵国宦者令缪贤舍人,但是当赵惠文王知道“其人勇士,有智谋”后,立即委以重任。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赵奢,本来是一个征收田租的小官,但是他忠于职守,有胆有识,敢作敢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赵惠文王赐封赵奢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从对蔺相如、赵奢的正确任用,可以看出赵惠文王不愧是战国时期一位贤明君主。结果使赵国不断强大,成为战国末期能够和强秦抗衡,并且能取得一定胜利的国家。

而李牧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如何用人的主题。李牧本来是赵国的北边良将,在和匈奴侵扰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赵王迁不察虚实,竟以他人代替李牧。赵王迁自断手足,在强秦进攻面前,束手就擒,国为秦灭。

妙言辑录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绢)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5.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王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贤人隐,乱臣贵。

6.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专家评点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三千年中国的发展变迁,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之作。它不但是一部体大精深、无与伦比的历史名著,而且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影响巨大而深远。

作者:班固等

成书时间:公元一一○年前后

汉书一语中的语录体著作,儒学经典,影响千秋万世。

书海溯源

班固(公元三二~九二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他出生在一个充满学术气氛的家庭,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显示出多方面的才能。其父班彪一生从事续补《史记》的工作,共写出《后传》六十五篇。父亲死后,他着手整理《后传》,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汉书》的编写。在以后的二十多年中,班固精思熟虑,专心写作。永元四年(公元九二年),窦宪图谋叛乱,事情败露而自杀。班固因受牵连,死在狱中。

班固死时,《汉书》的大部分篇章已经成段,只剩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出,和帝令其妹班昭继续补写八表,后来马续又帮助班昭写成了《天文志》。前后经历三四十年,一部史学巨著终于完成了。

文理梗概

班固的《汉书》原为一百卷,今本依唐人颜师古注本,又折出若干子目,共计一百二十卷,八十多万言。

《汉书》又名《前汉书》。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二○六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公元二三年),记述西汉王朝二百三十年历史。

《汉书》内容极其丰富,以类目计,可分四类:第一类是“帝纪”共十二卷。因为汉高祖刘邦是汉王朝开国之君,所以《高帝纪》置于诸“帝纪”之首。此外,分记惠帝、高后、文帝、景帝、武帝等各为“帝纪”一卷;第二类是史“表”,共八卷。分记诸侯王、异姓诸侯王、外戚、各朝显臣及百官公卿大事;第三类是“志”,共十卷,分记礼乐、刑法、社会经济、水利建设、重要文化以及天文、地理等情况;第四类是人物传记,共七十卷,反映西汉各种代表人物。他们之中有战功赫赫的将军,有威武不屈的使节,有极力维护皇权的大臣,有权术圆通的野心家,有草菅人命的酷吏,有重义轻生的游侠,有皓首穷经的学者,有腰缠万贯的巨商,还有争宠的后妃,厚颜的佞幸等等。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活动,可以了解西汉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高帝纪·卷一·上》,内容略)

【赏析】

公元前二○九年九月,正当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军冲击着秦帝国的腐朽统治之际,有两支武装力量在东南部几乎同时崛起。其一是项梁、项羽在吴县杀郡守起义,领着八千江东子弟向北挺进;其二是刘邦在沛县斩蛇起义,然后率领沛县民众攻城掠地。起初,刘邦军与项梁军配合,在江苏、安徽西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辗转作战,打击秦军。项梁死后,项羽北上救赵,抗击秦军主力。刘邦受怀王派遣,出山东西行,横贯江南,没有遭遇多大阻力,从武关攻入关中,结束了秦帝国的反动统治。

项羽入关以后,本打算消灭刘邦军,经过鸿门宴上的一番较量,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刘邦不甘心屈居汉中为王,不久便暗渡陈仓,还定三秦,出关东征,揭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的历史篇章。

刘邦虽曾一度战败,甚至全军覆没,但很快他又重振旗鼓,卷土重来。他以荥阳、成皋为据点,与项羽展开拉锯战,消耗了项羽的战备力量,并扩大战果,形成了对项羽的包围圈。项羽陷于孤立境地,不得不同意中分天下。

成皋之战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刘邦终于调动一切力量在垓下决战中消灭了项羽军。公元前二○二年二月,刘邦登上皇帝的宝座,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在复杂激烈的斗争中诞生了。

刘邦知人善任,能听到不同意见,顺应民心,得到民众的支持,这些都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值得我们借鉴。

妙言辑录

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3.正其本,万事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4.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5.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6.道不同,不相为谋。

7.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

8.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

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0.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

专家评点

《汉书》(也称《前汉书》)是我国古代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史学名著,它详尽地记述了西汉王朝二百三十年间的历史,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以至中西交通,文化交流等方面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西汉社会的一部主要著作。

作者:范晔

成书时间:公元四四五年左右

后汉书一语中的《后汉书》是一部优秀的史学名著。

书海溯源

范晔(公元三九八年~四四五年),字尉宗,顺阳山阴人。南北朝时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发明家。

范晔的祖先是东晋的世家大族,祖父范宁,曾任豫章太守;父亲范泰,曾任御史中丞。范晔少时就出继给从父范弘之,因而世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刘裕势力发展时,范晔便投靠刘裕之子刘义康,在其部下任冠军参军。宋文帝元嘉五年(公元四二八年)因父丧去官。服厥后,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部下的司马,领新蔡太守,后升尚书吏部郎。元嘉九年(公元四三二年)因事激怒刘义康,被贬,出任宣城太守,从此时起着《后汉书》。数年后,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公元四四五年)被人告发参与拥立刘义康为帝,因以谋反罪被杀,年仅四十八岁。

文理梗概

《后汉书》一百二十卷,记载自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二五年)到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年)间一百九十五年东汉一代的史事,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其中纪、传部分是南朝宋范晔所撰,志部分则为晋司马彪所撰。

《后汉书》继承了《史记》、《汉书》的体制,基本上按照已有的传目去述事和写人,但又不完全囿于旧有的模式,而是针对东汉一代特有的社会风尚和时代特点,适时制宜地创设一些新的传目去反映之,例如增加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列女等传。一个类传都集中反映一组性质相近的历史人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东汉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现象。

范晔说他写《后汉书》,“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他所谓的“正一代之得失”,就是通过书中的序和论来体现的。论赞内容广泛,言简意赅,除了评论军国大事,褒贬历史人物,表述撰着意图等外,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变化的趋势与特点加以探索。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

同类推荐
  • 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

    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中国古老而传统的笔墨艺术,它们用最简单的线条创造了流转飞动的世界,用最原始的色彩绘出了神采飞扬的灵魂。扬州八怪在艺术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他们的书法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更多地表现出对传统书法的背离与反叛。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社会学专业教学主干课程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各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教学科研、政策研究、市场调查和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感兴趣的同仁们进行理论研究、方案设计、现场实施、资料分析、撰写报告等教学科研与咨询服务的参考用书。
  • 课:为学生设计

    课:为学生设计

    本书分析现今课堂教学设计为教师所设计,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学生主动性不强,缺失有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学生持续学习不够重视等问题,提出了课要为学生而设计。本书运用模板化思想,通过大量各学科的运用五星教学设计的模板来引导读者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
  • 吹牛大王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吹牛大王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野爷们:提刀

    野爷们:提刀

    唯有爷们一词激发出男人的热血铁血,想起了初中的打架,高中的对冲,大学的狂。接下来鄙人为你们呈上一部暴力美学的成长史。
  • 焚天九龙斩

    焚天九龙斩

    一废材,却肩负救世主的使命,为寻找天书,来到另一位面地球,当他再次回到仙界,已成为另人仰望的存在,看一平凡弟子,如何穿梭于位面之间,看他如何强势回归。
  • 范丞丞:丞蒙遇见

    范丞丞:丞蒙遇见

    苏禾佳第一次知道范丞丞的时候对他是不屑。第二次知道他是因为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苏禾佳本着找帅哥的心态结果喜欢了范先生。第一次发微博私信时苏禾佳对范丞丞说:“我特别喜欢你……那句签名”“我们现在什么关系?”范丞丞愣住了没有回答。“所以,嗯?”“朋友、朋友……”“哦,朋友啊,那你也应该收下吧?”“为朋友,应该的……”“你在前面加一个女字就不用了。”“范先生你好,余生我陪你浪~”“好的呢,这位苏女士!”范丞丞没有和苏禾佳在一起的时候很皮,在一起之后就是个巨婴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帝血邪少在都市

    帝血邪少在都市

    帝血少年从古棺中爬出,发现自己居然意外来到了一个叫做“地球”的世界?什么?觉醒帝血居然需要女子作为牵引?这不是逼本帝收纳天下之美女为么?混仙帝瞳开启,绝世功法护体,欲杀本帝之人都给本帝死一边去!帝曰: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美,莫非王妃。咳咳,快到本帝怀里来...
  • 临臯文集

    临臯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之女

    仙之女

    她是上古天帝的第七个女儿,虽然是最小的女儿,打击却是最高超的,魔族的攻击,使得天庭大乱,虽然擒住了魔君,却没有永久的封印能力,唯有集齐青绿两颗灵珠,才能化解此劫,一次偶然,天帝发现七女儿表示那灵珠之一,便派她下界修炼以及寻找灵珠……
  • 重踏修真路

    重踏修真路

    “青云哥哥,我会等你,无论多久,一直等到你回来找我为止!”这是他的爱人在他临死的时候最后的呼唤,为了那一世的爱情,他选择了300万年后再次重生,然而时间、空间已然发生了变化,即使有着前世的记忆他又能如何从一个人精的和尚重新踏上了修真的道路呢?从今天起牛加栓宝开始创作一篇新的小说”重启修真路“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希望大家能够不吝惜你手中票票给我鼓励支持一下,在这里先说一声谢谢!
  • 问道BS全集之猪妖记

    问道BS全集之猪妖记

    本部小说主要撰写网络游戏问道BS的故事!猪妖记、白骨记、顶天牛魔王、羊头三雄等故事!
  • 千年老妖

    千年老妖

    仗剑天涯,四海为家。上九霄战天宫,入人间斩妖魔。到头来只是寂寞。
  • 问鼎神域

    问鼎神域

    八岁苍秦,与父母元宵夜至铸铁城观灯,因为青龙谷的人追杀携宝逃跑者而与父母失散。这个携宝逃跑者就是白衣男子。后来,白衣男子临终将一个棕黑色匣子交给了他。从此,开始了苍秦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