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6200000003

第3章 作为“审美主义者”的“时代”关怀

“新浪漫派”是如何从其自身的审美、文化立场出发来回应其所处的时代的?他们的创作对那个民族和人类正处于血与火的鏖战中的时代来说有何意义?这就引发出一个在这样的大动荡的时代“诗人何为?”的问题。

文学是时代的见证,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作家只是其时代的记录者,文学对时代的见证,应该指文学以其自身的方式对时代进行个人化的感受和阐释。它并不以表证或再现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为己任,而恰恰是以话语创造的方式来扰乱对这个时代的某种确定性理解,以彰显时代的复杂性和人们关于时代理解的冲突性。这就牵涉到作家应该如何理解其所处的时代?以及它对文学的本质和功能作如何的理解:是机械主义地看待文学,对时代作历史性的文学图解;还是将时代、历史视作是一种人的存在的维度,揭示特定时代情境中的人的生存状态?这实则代表着在文学的“现代性”转换中,对文学的两种不同理解。新文学借以打倒旧文学的“文学的历史进化观念”为时代主流文学所强调、发展,最终形成文学服务于时代、从属于时代的文学观。所以主流文学的现实主义思潮是以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历史前进为己任的。在这一点上“新浪漫派”与主流文学的文学观念是有分歧的。徐针对评论者批评他:“在理念的世界里产生人物……缺乏时代与现实的阳光”,做过这样的辩解:“最想逃避现实的思想与情感正是对现实最有反应的思想与情感”。未来派、现代派的趋势所及都是远离生活的姿态,“可是按之实际,正是反映真实人生的另一面。”显然他是针对人类存在的心理、精神现实,而不是外在的社会现实做出自己的反应的。无名氏在《金色的蛇夜》中对“时代”的回答,则更为直截了当,对于什么才能代表“时代”?无名氏自有他的看法:“是的,他们(作家)必须反映时代,但代表时代的并不只是伦敦唐宁街十号的演说,东京佐佐木广场的上的秋季兵操,或者巴黎凡尔赛宫里的嘘声或掌声,另有一些永恒的事物在”。如是,《无名书》中的印蒂所要追寻的,就不是浮光掠影、瞬息万变的“时代”之“幻相”,而是“那容得下最长测锤的最深海湾”,万千幻相之后的“最高实在”。

当“时代”与“永恒”分离的时候亦即“神性退隐”之后,徐和无名氏显然关注的是被遗忘的神性和永恒。这种对永恒的追寻也带有20世纪的时代色彩。20世纪从整体上而言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世纪,这种理想主义的来源既有社会历史主义乌托邦,也有宗教性的千年王国的观念。无名氏和徐的作品中也都有一个大同世界的影子。徐的乌托邦构想接近于基督教,正像《吉普赛的诱惑》中所说:“我们生活在游戏之中。我们不以社会偶像的意志工作,我们只依上帝的理想而生活。我们是上帝的儿女,不是皇帝的奴隶。”由此展开他的乌托邦的“艺术和诗”、“爱和美”的畅想曲。无名氏的乌托邦观念则更接近于儒家“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大同世界”的道德理想。《创世纪大菩提》中的印蒂在他的“地球农场”中就曾试图将他的道德理想付诸实践。但“新浪漫派”的乌托邦精神与其时代的极具号召力的理想主义是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是一种文化乌托邦的“人性之梦”与一种“激进主义政治理想”的区别和对立。这种激进主义政治理想的“理想”与“人性之梦”的区别在于:理想是理性追求最高的善的产物,它以现实及现实中的历史作为批判的对象,然后设想出一个完满的模式作为现实必然要达到的未来的目标。它具有排他性、独断性、合目的性。而“人性之梦”则是在个人自由的精神状态中的对超验价值的领悟,它是一种个人坚持其彻底的差异性的姿态。它不受任何规范的束缚,具有当下性、直接性。它是一种诗和幻想的产物,是一种与现实对立的梦想和梦想化的现实,它带有乌托邦静态思维的特性,而不是要在现实中求梦的实现、以建成人间天堂为己任的理想奋斗者。无名氏和徐都有一种“以梦为真”的追梦者的诗人气质。激进主义政治理想带有“千禧年主义”的色彩,它所强调的是当下世界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新的世界不可阻挡、就要来临,眼下就是黑暗和光明的最后决战和最后审判的严峻时刻,现实生活世界必须出现终极断裂以便向“新天地”彻底转换。与乌托邦主义渴求的是幸福、圆满不同,它渴求的是永恒的正义,是嗜血的暴力,以便对这个世界犁庭扫穴、彻底清洗。这种激进的政治理想是无法与“新浪漫派”的乌托邦之梦相安无事的,后者是前者的扫荡对象。“新浪漫派”的人生态度正如徐所说:“是在梦中求真实人生”,而不是“在世上求真实的梦”。他深知人世的残缺、粗鄙、悲哀和苦难,但是仍以“爱”的精神表现出对于不完美的人世的承担。而不是站在这个世界之外对世界进行彻底的否定。

其次,徐和无名氏的创作看似时代感比较淡薄,实则其创作也都是以重大的时代命题为语境而展开的,对现实的不同关注和理解,构成了其时代感的独特内涵。“五四”以来的启蒙、救亡话语,将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所遇到的困境归之为中国独有的问题;将中西文化的问题归之为历史时间的差异;将一切的“恶”归之为某种阶级的属性;并将一切“不公”理解为“不义”,由此成就了一种全方位的激烈的社会政治文化革命话语,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一个根本解决之道。这种文化、政治启蒙的功利性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但也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其把中国社会的一切问题政治化、简单化、地域化,以为只要通过启蒙、通过革命,中国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就好比把某种病因复杂的疑难杂症当成感冒发烧来看待一样,把这个病症说得越简单、明确,疗治者才能越有信心。而患者也才能信任医生。倘说不出是什么病,自然开不出药方,那便不能满足人们的期待。虽然像鲁迅这样的启蒙者未必没有意识到这种启蒙承诺的虚幻性,但如果放弃了对文化启蒙、社会革命的信仰,仿佛就意味着放弃了中国在世界上生存的惟一希望。这种准宗教性的对启蒙、革命的崇拜态度,使一切都围绕着中国现实的社会问题而展开,鲜有能站在普遍的、共通的人性的立场上,突破现实功利性的考量,逾越国族的界限,揭示人类生存的共相和通病,关心人类生存所共同存在的困境危机和问题。无名氏和徐则是站在这种启蒙、革命话语之外,而具有某种堪称迂阔的世界感和人类感的作家。只强调中国的殊相而看不到人类的共相,也会走向一种划地为牢的自欺之路。所以,无名氏的《无名书》是要为未来人类寻找一种新信仰,徐的人性之梦显然也是逾越了种族、国界的人类的共同幻想。他们的这种超越性的追求并非与时代无关,而正是要揭示时代视野所不及的盲区和残缺,即由于在时代生活中“爱”的缺席,所导致的人性的沉沦以及道德的解体。从他的创作中我们听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的遥远的东方回声——“没有上帝,一切都是允许的。”徐所发的这种感慨与其所处的时代的语境是分不开的。无名氏的《无名书》六卷更是从其独特的视角对血与火的时代、动荡时世做出的回应。他要探索的“时代”问题是:知识者为什么无法拒绝来自一种神圣化的激进的“社会改造主义”的召唤?它的近乎神奇的吸引力究竟何在?他们在一种什么样的历史情境中被卷入历史?在动荡的时代“诗人”何为?是做暴风雨来临前的海燕,在空中欢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还是做黄昏时起飞的鸱枭,发出为人们所厌闻的不祥之言?当“时代”充塞着一种沉郁、怨毒、狂躁、暴戾之气的时候;当血与火的劫难被普遍视作是“新天地”到来的必经的洗礼、必付的代价的时候,作为人类良知的化身和人类文明的守护者的知识分子将何以自处、何去何从?徐和无名氏特别是无名氏并没有也无法回避这个严峻的时代所提出的这些严峻的问题。他们的选择令人联想起那位在二战前夜预感到人类文明即将遭到灭顶之灾的大劫难时,决心要做欧洲最后一个知识分子的******·本雅明。虽然他们对于时代的应对往往是立论玄远、陈义过高,落到实处也就失去了真分量,因而显得于世无补。但是,正如柯拉科夫斯基所说:“一个从未体会过庸医滋味的现代哲学家,其思想会是相当浅薄的,乃至其作品也可能不值一读。”文学也是如此,一个作家之所以称得上伟大,就在于他对与其生活的时代的重大问题的正视和面对而不是逃避和隐遁。即使其作品在其时代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它仍然有其超越于时代的人文、历史价值和意义。

同类推荐
  • 无涯集

    无涯集

    本书收录了浦江清先生的《屈原》、《八仙考》、《论小说》等几篇专论,其余则是从他的笔记、讲稿、日记、书信等各类遗稿中整理出的短文。
  •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永远的邂逅:淑曼散文集

    永远的邂逅:淑曼散文集

    人生有许多的感情需要表达,在适当的时候,遇到适当的好人,体现一种价值,真是一种幸事啊!文以载道,首先所写的文章应该是褒扬人世、人性的真、善、美,我的文章,今天看来仍然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内心里却总是怀着敬畏之心,感悟一种真真实实,一路走来的善良……写下来,仿佛从这些文章里作用到我的内心里,我会轻松许多,因为这本书得到了一种认可与垂青。就好像园子里诸多的芹菜似,被施了肥,浇了水,铆足了劲,葱郁向上的生长着。
  •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文艺学理论研究部分成果的结集。孙先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既沐浴了五四文化重镇诸多学术大师的思想余泽,又得到当时云集北大的朱光潜、蔡仪、金岳霖等各具代表性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学大家的学术熏陶与逻辑训练,而十几年僵化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则孕育了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既是两浙文化精神在20世纪激变动荡的社会形势下所孕育的文学成果,又与世界文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对王国维、夏丏尊、王任叔、冯雪峰、梁实秋以及王元骧这六位在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取得了较高理论成就的杰出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本书从中外比较诗学、比较美学的角度入手,尽可能地揭示了他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是如何在两浙文化精神的制约下,接受世界文学的影响,来推动浙江地域文学批评的发展的。
热门推荐
  • 混世绝少

    混世绝少

    混世中生存尚且太难,更何况赢得亲情,爱情,赢得全江湖,绝少教你如何闯荡混世~
  • 超级无敌小农民

    超级无敌小农民

    {万人火爆追读,无限YY乡土都市小说}美艳的少妇,迷人的校花,可爱的萝莉,尽在超级无敌小农民。
  • 都市绝品妖师

    都市绝品妖师

    妖师技能是什么?画符!结印!画符能控制美女,让干嘛干嘛!结印能消灭妖魔,震我雄威!都市有什么?美女!妖魔!那不都是我的囊中之物?千年妖王逃出深山,少年受命收集御魂珠。看深山少年如何只身闯入都市降妖魔,戏美女。都市极品妖师带你进入一个不同的玄幻,不同的都市。
  • 重爱出家

    重爱出家

    屏风挡住了里边的视线,她好奇屏风的背后是怎样的摆设;起身,像屏风走去...她傻眼了,这些,这么熟悉,小白鼠放在玻璃房子内,这小房子似曾相识......
  • 末日之异界入侵

    末日之异界入侵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死亡,大雾散去,各种各样的凶兽乃至传说中的生物出现在了这个世界,地球成了一个巨大的狩猎场,人类成了猎物。林帆,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他没有枭雄的壮志,也没有救世主的伟大,他只想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生存下去保护自己在乎的人和事。命运之手却将他一步步的推向了前方,再回首,他却成了无数人的希望。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天启狩魔

    天启狩魔

    倘若阳光不在,便让我化身炙热,驱散这世间的一切冰冷和黑暗。
  • 恶魔校草独虐小甜心

    恶魔校草独虐小甜心

    第一次见面,他把她的初吻夺走。第二次见面,他在全校女生面前吻了她,让她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第三次见面,在他的床上……
  • 天才少年K

    天才少年K

    他,放荡不羁,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路,搞坏学校实验室,上课翘课,私自把学校的操场让给孤儿院,····他就是天才K闫凯,一个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天才少年(本文改编于漫画天才J,剧情有雷同,请见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