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2800000053

第53章 题先师章公遗像

(一)

甲辰岁杪,玄同至上海《警钟日报》社中访友,初见章公此像。不断句,无像;翻印本则断句,加此像,系乙巳年八月出版,最后又于丙午年阳历八月东京出版之《民报》第六号中见之。按:章公剪辫在庚子,入狱在癸卯,庚子至癸卯为章公卅三岁至卅六岁,此像当摄于此数年中。玄同记初见此像时,警钟友人曾告我,谓吾等因章君已入狱,因取此旧像再为摄影,惟旧像颇漫不清。

玄同犹记此像似已剪辫而未留发。《解辫篇》谓剪发后即易西服,近得自由。此或是庚子初剪辫时所摄欤?然《解辫发》篇中谓初剪辫时曾服西服,则此或是剪辫尚未留发时所摄欤?廿五年九月五日,弟子钱玄同敬志。

(二)

此像载于《民报》第六号。按:章公于丙午年阳历六月二十九日出狱,即赴日本东京,自八月始,任《民报》总编辑。此像当摄于是年七八月间,时公年卅九岁。廿五年九月五日,弟子钱玄同敬志。

(三)

二十一年二月,章公自上海至北平。四月,在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讲学。此像为亡友刘君半农(复)所手摄,时公年六十五岁。二十五年九月五日,弟子钱玄同敬(本篇根据手稿录出)我对于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现在一般人都称豫才为“鲁迅”,其实这只是他的笔名;他并没有把正式的姓、名、号废除,他的名片上刻的是“周树人”,他写给他的老朋友们的信都署“树人”或“树”(十月二十一日《世界日报》上影印他十月十二日给宋紫佩君的信,署名“树人”,是其证),他们也都叫他“豫才”;我也是他的老朋友之一,故此文称“周豫才”而不称“鲁迅”。至“鲁迅”二字之由来,则因他在民元以前所做的文章往往署名田“迅行”,而其太夫人姓“鲁”;他撰《狂人日记》

时,省“迅行”为“迅”而冠以母姓也。或误以“鲁迅”二字为其别号而冠其父姓曰“周鲁迅”,大误。玄同附记。

我与周豫才君相识,在民元前四年戊申,至今凡二十九年。我与他的交谊,头九年(民前四——民五)尚疏,中十年(民六——十五)最密,后十年(民十六——二十五)极疏,——实在是没有往来。

民元前四年,我与豫才都在日本东京留学。我与几个朋友请先师章太炎(炳麟)先生讲语言文字之学(音韵、《说文》),借日本的大成中学里一间教室开讲。过了些日子,同门龚未生(宝铨,先师之长婿)君与先师商谈,说有会稽周氏兄弟及其友数人要来听讲,但希望另设一班,先师允许即在其寓所开讲。(先师寓牛区新小川町二丁目八番地民报社中,《民报》为孙中山先生所主办,即“同盟会”之机关报也。)豫才即与其弟启明(作人)、许季艹弗(寿裳)、钱均甫(家治)诸君同去听讲,我亦与未生、朱蓬仙(宗莱)、朱逖先(希祖)诸君再去听讲。周氏兄弟那时正译《域外小说集》,志在灌输俄罗斯、波兰等国之崇高的人道主义,以药我国人卑劣、阴险、自私等等龊龌心理。他们的思想超卓,文章渊懿,取材谨严,翻译忠实,故造句选辞,十分矜慎;然犹不自满足,欲从先师了解故训,以期用字妥帖。所以《域外小说集》不仅文笔雅驯,且多古言古字,与林纾所译之小说绝异。同时他在《河南》杂志中做过几篇文章,我现在记得的有《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摩罗诗力说》等篇,斥那时浅薄新党之俗论,极多胜义。我那时虽已与他相识,但仅于每星期在先师处晤面一次而已,没有谈过多少话。

他于民元前三年己酉回国,民国元年,他在北京教育部任佥事职。二年二月,教育部开“读音统一会”,他也是会员之一,会中为了注音符号的形式问题,众论纷纷,不能解决;先师门下任会员之豫才、逖先、季艹弗、马幼渔(裕藻)四君及舍侄钱稻孙君提议,采用先师在民元前四年所拟的一套标音的符号(以笔画极简之古字为之),会中通过此案,把它斟酌损益,七年冬,由教育部正式颁行,就是现在推行的注音符号(黎助西君所著《国语运动史纲》第五十六及七十五页中有详细的记载)。

二年九月,我到北平来,从那里到民国五年,我与他常有晤面的机会。他住在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里(即《呐喊》序中之“S会馆”),他那时最喜欢买《造像记》,搜罗甚富,手自精抄,裒然成帙。

三年,他曾用木板刻所辑的《会稽郡故书杂集》。

六年,蔡孑民(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大事革新,聘陈仲甫(独秀)君为文科学长,胡适之(适)君及刘半农(复)君为教授,陈、胡、刘诸君正努力于新文化运动,主张文学革命;启明亦同时被聘为北大教授。我因为我的理智告诉我,“旧文化之不合理者应该打倒”,“文章应该用白话做”,所以我是十分赞同仲甫所办的《新青年》杂志,愿意给它当一名摇旗呐喊的小卒。我认为周氏兄弟的思想,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所以竭力怂恿他们给《新青年》写文章。七年一月起,就有启明的文章,那是《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接着第二、三、四诸号都有启明的文章。但豫才则尚无文章送来,我常常到绍兴会馆去催促,于是他的《狂人日记》小说居然做成而登在第四卷第五号里了。自此以后,豫才便常有文章送来,有论文、随感录、诗、译稿等,直到《新青年》第九卷止(十年下半年)。

稍后(记不起真确的年代,约在十年到十五年),他在北大、师大、女师大等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著有《中国小说史略》一书。此书条理明晰,论断精当,虽编成在距今十多年以前,但至今还没有第二部书比他更好的(或与他同样好的)中国小说史出现。他著此书时所见之材料,不逮后来马隅卿(廉)及孙子书(楷第)两君所见者十分之一,且为一两年中随编随印之讲义,而能做得如此之好,实可佩服。

十三年冬,孙伏园与李小峰诸君创办《语丝》,约周氏兄弟、王品青、章衣萍(洪熙)、章川岛(廷谦)诸君共任撰稿,故《语丝》中豫才的文章也很不少。十四年,他又与他的几位朋友(姓名都想不起来了)共办《莽原》。

此外则徐旭生(炳昶)、李玄伯(宗侗)诸君所办的《猛进》中,也有豫才的文章。

十四年夏天,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事件发生时,豫才是女师大的教员,他是站在学生一边的,被教育总长章士钊所知,于是下令免他的佥事职。十五年,“三一八”的惨案发生以后,北政府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倒行逆施,竟开出所谓知识界的过激分子五十个人的名单,要通缉他们,豫才也是其中之一人,于是他不得不离开北平,上厦门去教书。

从十五年秋天他上厦门直到现在,这十年之中,他与我绝无往来。十八年五月,他到北平来过一次,因幼渔的介绍,他于二十六日到孔德学校访隅卿(隅卿那时是孔德学校的校务主任),要看孔德学校收藏的旧小说,我也在隅卿那边谈天,看见他的名片还是“周树人”三字,因笑问他,“原来你还是用三个字的名片,不用两个字的。”我意谓其不用“鲁迅”也。他说,“我的名片总是三个字的,没有两个字的,也没有四个字的。”他所谓四个字的,大概是指“疑古玄同”吧。我那时喜效古法,缀“号”于“名”上,朋友们往往要开玩笑,说我改姓“疑古”,其实我也没有这样四个字的名片。他自从说过这句话之后,就不再与我谈话了,我当时觉得有些古怪,就走了出去。后来看见他的《两地书》中说到这事,把“钱玄同”改为“金立因”,说,“往孔德学校,去看旧书,遇金立因,胖滑有加,唠叨如故,时光可惜,默不与谈。”(第244页)我想,“胖滑有加”似乎不能算做罪名,他所讨厌的大概是唠叨如故吧。不错,我是爱“唠叨”的,从二年秋天我来到北平,至十五年秋天他离开北平,这十三年之中,我与他见面总在一百次以上,我的确很爱“唠叨”,但那时他似乎并不讨厌,因为我固“唠叨”,而他亦“唠叨”也。

不知何以到了十八年我“唠叨如故”,他就要讨厌而“默不与谈”。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事,他既要讨厌,就让他讨厌吧。不过这以后他又到北平来过一次,我自然只好回避他了。自从他上厦门去到现在,这十年中,我除了碰过他那次钉子以外,还偶然见过他几本著作(但没有完全看到),所以我近年对于他实在隔膜得很。

我所做的事是关于国语与国音的,我所研究的学问是“经学”与“小学”;我反对的是遗老、遗少、旧戏、读经、新旧各种“八股”,他们所谓“正体字”、辫子、小脚,……二十年来如一日,即今后亦可预先断定,还是如此。我读豫才的文章,从《河南》上的《破恶声论》等起,到最近(二十五年十月)“未名书屋”出版的《鲁迅杂文集》止,他所持论,鄙见总是或同或异,因为我是主张思想自由的,无论同意或反对,都要由我自己的理智来判断也。

至于我对于豫才的批评,却也有可说的:(1)他治学最为谨严,无论校勘古书或翻译外籍,都以求真为职志,他辑《会稽郡故书杂集》与《古小说钩沈》,他校订《稽康集》与《唐宋传奇集》,他著《中国小说史略》,他翻译外国小说,都同样的认真。这种精神,极可钦佩,青年们是应该效法他的。(2)日前启明对我说,豫才治学,只是他自己的兴趣,绝无好名之心,所以总不大肯用自己的名字发表,如(会稽郡故事书杂集》,实在是豫才辑的,序也是他做的,但是他不写“周树人”而写“周作人”,即是一例;因为如此,所以他所辑校著译的书,都很精善,从无粗制滥造的。这种“门修”的精神,也是青年们所应该效法的。(3)他读史与观世,有极犀利的眼光,能抉发中国社会的痼疾,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

等小说及《新青年》中他的《随感录》所描写所论述的皆是。这种文章,如良医开脉案,作对症发药之根据,于改革社会是有极大的用处的。这三点,我认为是他的长处。

但我认为他的短处也有三点:(1)多疑。他往往听了人家几句不经意的话,以为是有恶意的,甚而至于以为是要陷害他的,于是动了不必动的感情。(2)轻信。他又往往听了人家几句不诚意的好听话,遂认为同志,后来发觉对方的欺诈,于是由决裂而至大骂。(3)迁怒。譬如说,他本善甲而恶乙,但因甲与乙善,遂迁怒于甲而并恶之。以上所说,是我所知道的豫才的事实,我与他的关系,我个人对于他的批评。此外我所不知道的,我所不能了解的,我都不敢乱说。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二十四日)(本篇先后发表于1936年《师大月刊》30期,《文化与教育》半月刊106期。)

同类推荐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我与贫困生

    我与贫困生

    书中共写了五十九个贫困生,和被资助的贫困生及各家长、同事的来往书信二百三十三封文件。张世贤是个正厅级退休官员,他有优厚的待遇,有不错的居室,有贤惠的妻子,有自强自立的子女,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而他却恰恰相反,白天,骑上一辆“侯宝林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挎上一个大提包,里面装上自己写的书、正在读的书、笔记本、一把笔、还有瓜籽、干馍片和药瓶……
  •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里,作者田禾通过漫无目的地行走去解读自己。有时,只是停下来闻植物的味道,然后转身走开;有时,随便搭上一列最快开动的火车;有时,又像最真诚的朋友,听自己忏悔傲慢和无知。卸下向世界对抗的戾气,去拥有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和无需声张的厚实。不做遥不可及的梦,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人际,使得生活少些负担和承诺。何必要用一个模子去度量生活的价值?
  • 煽

    本书为随笔集。书中收入了海岩关于做人、处世、谈情及成功的的文章,配有图片。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当个手摇木铎的彩诗官,夺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
热门推荐
  • 圣器传说之安帕图起源

    圣器传说之安帕图起源

    神魔之战结束之后,神占领了神界,魔族退居混沌之界,从此绝迹。神们在神界和平数千年后,因寂寞而以神树和神兽为资源创造了新的“玩具”:安帕图。安帕图是拥有和神一样的智慧生命体。但拥有智慧的安帕图在神界犯下了一个错误,盗取神力源泉制造了可以伤害神的“圣器”,神族大怒,将安帕图贬下“下界”。而圣器也便随安帕图来到下界。
  • 新任销售经理的11项修炼

    新任销售经理的11项修炼

    本书针对新任销售经理任职初期可能面临的困难,从销售谈判技能、市场调研能力、销售计划制定能力、销售人员管理能力、客户管理能力、销售管理控制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制定产品销售策略能力、制定价格策略能力、分销渠道建设能力、促销组合策划能力等11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任销售经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知道的技巧、应学会的工作方法。
  • 翠心劫(经典大颠覆之聊斋志异之小翠)

    翠心劫(经典大颠覆之聊斋志异之小翠)

    [花雨授权]不会吧?慧黠秀美的狐狸精都是为诱惑男人而生的?她才不做这样的坏女人(呃,是狐仙啦),是什么让他在天雷闪电落下时,竟用自己的身体来蔽护她,从此成了植物人?她的天劫已度,他却元灵出窍,噢噢噢……
  • 纹师世界

    纹师世界

    唐竹穿越了。他的敌人有,方炎、萧寒、叶仙、唐昊、林修、雷动、杨凡、罗尘……他唯一的追求,便是抗住这明显是一堆主角的寻仇。“唉!都是主角命,相煎何太急。”
  • 总裁攻妻10086计

    总裁攻妻10086计

    原本只想安安静静的捣乱一场婚礼,没想到却赔了身又赔人!是谁说男神高冷又无情的,他明明是无赖加流氓!喂!这位先生,请把你放在我胸上的手拿开好吗!
  • 最后一个情圣

    最后一个情圣

    情场如战场,胜者为王。杨欢穿越到了异界,他得到了一个《爱情买卖》的系统。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你就买……为了自保,杨欢不得不行动了起来。贯彻爱与真实,万花丛中过,落英沾满身。
  • 不悔的永久:丫头做我的一辈子

    不悔的永久:丫头做我的一辈子

    那天,10岁的他外出遇见了昏迷在路上的她,她将她亲自带回家,为她找出受伤原因,作为家族唯一的继承人,他做了10年的少爷,冷淡了10年,看到床上昏迷不醒的她,他既生出一丝怜爱,从来不会去照顾人的他,却照顾了这个来历不明的小丫头8年,但等来的却是这个女孩的失忆......“既然如此,丫头,让我帮你报你未报的仇.”
  •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永世灵犀

    永世灵犀

    这个世界外的世界是怎样的?有多种不同的文明?有各式各样的种族?有毁天灭地的存在?那里还有什么?我不清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故事,现在开始。-----------------------------------------本书修行等级:红、橙、黄、绿、蓝、靛、紫此外有武器设定,异瞳设定,灵术设定等等后面还会有很多元素,希望各位会喜欢-----------------------------------------本书是我第一部发表的作品,我一定会用心对待所以有哪些地方处理的不好尽管给我提意见或建议我会努力改正
  • 曜阳缔天

    曜阳缔天

    李向东穿越到曜阳世界,脑海中出现了三个身影,一个是武帝君临天,一个是万兽之皇墨飞,一个是药王孙思禹。这三个“身影”分别为三个人的灵魂记忆。风云变幻,皇朝更迭,烽烟四起。外星来客,机器生命,苍生何去何从?演绎传奇,霸制天下,舍我谁人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