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2200000058

第58章 逢氏医迷

“原典”

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飨香以为朽,尝甘以为苦,行非以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杨氏告其父曰:“鲁之君子多术艺,将能已乎!汝奚不访焉?”其父之鲁,过陈,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证。老聃曰:“汝庸知汝子之迷乎?今天下之人皆惑于是非,昏于利害,同疾者多,固莫有觉者。且一身之迷不足倾一家,一家之迷不足倾一乡,一乡之迷不足倾一国,一国之迷不足倾天下。天下尽迷,孰倾之哉?向使天下之人其心尽如汝子,汝则反迷矣,哀乐、声色、臭味、是非,孰能正之?且吾之此言未必非迷,而况鲁之君子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

——《周穆王》

“古句新解”

秦国一个姓逢的人家有一个孩子,小的时候很聪明,口齿伶俐,过目不忘,善解人意,着实讨人喜爱。可惜长大成人后却得了一种怪病,人称迷症。他听到歌声以为是哭声,看到白色以为是黑色,闻见香气以为是臭气,尝到甘甜以为是苦涩,办了错事以为是正事。凡是天下的事物,无论是东西南北、上下左右,还是水火寒暑、痛痒饥饱,一切都与常人的感觉相反。

一日,锣鼓喧天,笙乐齐鸣,一队人马簇拥着一乘八抬大轿从门前经过,邻居们都出门看热闹,原来是一家大户人家在娶亲。只见那新郎骑在高头大马上,胸前佩戴着大红结子,气宇轩昂,人们不禁啧啧赞叹。

正在此时,一阵粗犷的笑声从人群中传出,随后是一声怪里怪气的喊叫:“怎么一个无头死尸骑在马上!”人们回头一看,是逢氏之子在那里指手画脚地胡言乱语。娶亲人家闻言大怒,一群人上去,不分上下头脚一阵乱打,打得鼻青脸肿,可是挨打的逢氏之子还不知道为什么打他,口里一直在叫:“怎么一个无头死尸骑在马上!”没过多久,娶亲的新郎被人杀了,尸体被抛在荒野,其头不知去向。据说新娘原有所许,新郎家凭家富势大强夺人爱,新娘原许人家心中不平,杀人抛尸以报夺妻之仇。由此引起一场官司,逢氏之子也在被告之列,原因是他在娶亲之时诅咒了新郎。为此等事逢氏伤透了脑筋,多方求医,为其儿子治迷症。邻居杨氏周游列国回归,对逢氏说,鲁国有许多技艺高超的能人,不妨去那里看看,也许能访到良方。

逢氏按照杨氏的指点,打点好盘缠上路了。走到陈国,碰到了老子。他听说老子是当代之大圣人,所以求老子指点迷津。老子听后哈哈大笑,说:“你怎么知道你儿子得了迷症呢?如今的人大都有迷症,颠倒是非,昏于利害,以丑为美,以恶为善,所以往往把真实的见解当成错误,把明智的常人当成迷狂。只要众人感觉是好的就说是好,众人感觉是坏的就说是坏,哪里知道众人所说的好恰恰是坏,众人所说的坏恰恰是好,众人皆是迷狂而被称为迷狂的人恰恰是正常的人。你如何证明你和众人没有迷症而你的儿子有迷症呢?假如众人都像你儿子那样,大概也就不说你儿子有迷症,反而会说你为儿子治迷症是一种迷症了。现在连谁得了迷症都分不清楚,如何能治迷症呢?我现在说了一通,是否是昏话?连我自己都不知道。那些鲁国人比我更迷昏,他们说的话本身就是昏话,却自以为是至理名言,这可就昏上加昏了。他们连自己的迷症都不知道,怎么能为你儿子治迷症呢?我劝你还是不要白白耗费钱财和精力,快快回家吧!”

逢氏听此言后感到迷迷昏昏,不知道谁是谁非、孰迷孰醒,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家。不过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感到自己的儿子患有迷症了,因为在儿子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时,他弄不清楚谁对谁错,也就不去分辨谁对谁错,所以他一直在平静的心境中生活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在列子看来,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大圣人,连他老人家都说谁迷谁清分不清楚,那一定是难分迷清了。人间之事难分迷清,正是这个故事的宗旨。事情是真是假,是是非非,本来泾渭分明,为什么说难以分清呢?故事中展示了两种原因:其一是人们抛弃了分辨是非的客观标准,而以众人的意见为标准。以多数人的意见为是,以少数人的意见为非。以众人的是为是则不一定是,以少数人的是为非则不一定是非。而谁是谁非没有判别的客观标准,因此真假难辨、是非难分。

这就是故事中老子说的那种情况:如果众人得了迷狂之病,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以美为丑,以恶为善,就会以说真话的人为迷狂。其二是客观的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成了那样,周而复始,没有一个准谱。所以,当人说是时,也可能已经变成了非,当人说非时,也可能已经变成了是。这就像故事中所讲的那样,在逢氏之子说骑马的新郎是无头之尸时,可能他说的是胡话,而没过多久,这句胡话便成了真言,而反之亦然。这两个原因,前者是主观原因,后者是客观原因。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整个世界便成了一个混沌,真假不分,是非不辨。立足于这样的观点,所以老子教导逢氏不要去分辨是非对错,不要去分辨谁迷谁清。在他看来,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最清醒的人,而也正因为是最清醒的人,所以也才是最迷昏的人。这就叫做知迷者清,不知迷者昏。大智若愚,大愚若智。

同类推荐
  • 孟子

    孟子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本书主要讲述了人物的价值观、处理哲学,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热门推荐
  • 凌云都市

    凌云都市

    《本文为修仙篇》我脚踏星河,手握生死。能逆阴阳,凶八卦,什么大能,妖王也不看看哥是谁?
  • 清月照墨竹

    清月照墨竹

    一生一世,永生永世。此生此世,来生来世。结发,共长生!
  • 寒王绝宠:全能小灵妃

    寒王绝宠:全能小灵妃

    陆惜语,将军府蠢才嫡女,为求重生之术,她苦苦隐忍十四年;一朝逆袭,惊刹世人;墨寒风,墨家少主,权势赫赫的寒王,是站在东西大陆顶尖的神秘男人;他懂她、护她、惯她、宠她;一路为她保驾护航。没有他的时候,她嚣张;有他的时候,她更嚣张!一报,“王爷!王妃废了大将军的灵脉!”寒王眼都没眨一下,“抄了将军府。”二报,“王爷!王妃洗劫了国库丹药!”寒王眉都没挑一下,“把皇帝叫来府上一叙。”三报,“王爷,王妃炸了武师会……”寒王淡定的喝了口茶,“会长年纪大了,是该让位了。”又一天来报,“王爷,冰极带着王妃离家出走,去找一个叫夜的男人。”某人不淡定了,追妻之路漫漫兮……
  • 道妖之恋

    道妖之恋

    皓月茫茫,芸芸众生,绝世神剑,正义镇妖,乾坤八卦,古月封鼎,仙途妖途,缔造绝世情恋,清明朗月,道义,情义,是诛灭,还是沉沦?浩瀚正气,传义人间,诸世的爱恋,皆化为尘埃,镇妖古剑,传说,可镇住万千妖魔,醒悟,终明白:心魔最难镇…
  • 极品游戏穿梭系统

    极品游戏穿梭系统

    在一次去深海遗迹探险的不幸魂穿,却意外得到一个可以穿越游戏的系统,且看一个小人物如何逆天成为一代枭袅
  • 绝宠追梦

    绝宠追梦

    明明她什么都没做,那两个男人为什么追着她?明明她只想做个小透明,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她?准备好了吗?融化冷漠疏离的心,就是现在!
  • 病王的冲喜王妃

    病王的冲喜王妃

    无故穿越也就罢了,狠心的老鸨还要她被迫嫁人,嫁的是七老八十的土豪为小妾?天啊!此时不逃等待何时!不想刚刚逃出狼窝,却被另一伙迎亲的人塞入了花轿……什么!要嫁给王爷?某爷喜怒无常还不算,且命不久矣要冲喜!不行,我要逃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良人执戟,花囚医笼

    良人执戟,花囚医笼

    弃文!弃文!弃文!弃文!弃文!弃文!弃文!弃文!弃文!弃文!弃文!
  • 流浪狗传奇

    流浪狗传奇

    本书是一部针对广大青少年读者的读物,主要讲述一只被人抛弃的流浪狗奇奇如何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大,如何战胜自我,进而战胜强敌,永远做人类忠实朋友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励志作用,本书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与收藏价值。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