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9700000049

第49章 沈阳男人

沈阳男人对男人的看法,一言以蔽之曰:老爷们儿。

“老爷们儿”这个词的所指不仅仅是男性,还包括阳刚、忍耐、糙、孔武、悲壮、慷慨等含义。套用日语的语法术语说,这个词是敬称。然而外域的敬称是幼对长、卑对尊使用的,而沈阳的老爷们儿对自己也称“老爷们儿”,非常自尊。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使用“老爷们儿”频率最高的,不是男人,而是沈阳女人。换言之,“老爷们儿”是沈阳女人衡量男人的一把尺子。她们用这把尺子塑造着沈阳男人。事实上,任何城市的男人都是女人塑造的。当沈阳女人即沈阳的“老娘们儿”说“老爷们儿样儿”的时候,表达的多是对“非老爷们儿”情态的鄙夷厌恶,包括偏狭、猥琐、小鸡肚肠、吝啬、体格弱小、遇事退缩、琐碎、絮叨等等。当患有上述人格病态的人被女人鄙夷之际,已经被革除男人之列,即“不像老爷们儿样”。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被异性认为你已经不是异性的时候,当然很可悲。

弥漫经久的“老爷们儿”情结,在沈阳城的大街小巷游荡着。这是一个工业城市,惟有“老爷们儿”能够安身立命。沈阳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匪夷所思的钢铁巨兽,譬如火车头。当你来到铁路机车车辆厂的车间,除了“目瞪口呆”这个成语,找不到其他贴切的话来形容感受。火车头被龙门吊车拎起来,拆卸、组装,人像昆虫一样围着火车头忙碌。不难理解,崇尚“大”成了这个重工业基地给人制定的第一个标准。人在这些钢铁的、巨大的、喷气如怒吼的工业产品面前,所激发的必然是豪迈、宏伟、气壮山河这些一般在战场上才容易产生的情感。怀揣着这些情感的男人是一些什么人呢?——老爷们儿。这是些在北中国的冰天雪地里用粗糙的大手为当代中国制造重型机械设备的人。他们和东南沿海制作和批发钮扣、皮带与乳罩的南方男人当然不同,甚至走路的步姿和说话的嗓门都不同。一个人的工作,包括他每日面对的产品,当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智与个性。

那么,这些“老爷们儿”在工作之余会做什么呢?自然不是唱昆曲,也不是在一根头发丝上刻六首唐诗,包括“月落乌啼霜满天……”也不是边洗菜边在菜叶上找虫子咬过的窟窿。最适合沈阳男人从事的事情是看球,当一个球迷而后激情澎湃。他们沮丧、流泪、咬牙切齿、目不转睛、狂喜、自负、较真、咬尖、追求公平。在球迷生涯中,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悲喜。顺便说,沈阳男人如果不是一个球迷,就有点做人直不起腰杆的感觉。球迷们当然要喝酒,不论输赢都喝。沈阳男人即使没有球,也喜杯中物,常常哨聚一桌,推杯换盏。如果有人问他们:老喝酒干啥?回答差不多是统一的,即日“待着干啥呀?”因为人的豪情只能由酒点燃,其他饮品,无论是毛尖、可乐、鱼头牛腩汤甚至止咳糖浆都不会使人饮后心情激荡。

沈阳男人的豪情还和身处关外以及他们的根有关。所谓沈阳人,多数是山东人。山东对中国的最大贡献就是使各地充满了山东人,带去了他们的口音、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充沛的生育力。山东人原本就豪放,他们移民来到沃野千里、滴水成冰的东北之后,豪情有增无减。当然也减去了一些优势,譬如山东人尊诗书、重信用的传统在关东后裔身上已经弱了,霸气却强了。东北的蛮荒使移民们的血性更加奔放。从张作霖到时下各种“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烂仔,都有一股强颈之气。其实,这并不是地域气候造成的,东北的原住民——满族人,虽然是骑马民族,在进关之后,则成为精致生活的顶级高手。中国的京剧、烹饪文化、工艺品——特别是雕刻工艺品,是在满族人的催化下,达到了顶峰。而移民们,即所谓沈阳人对谭家菜、蝈蝈白菜玉雕并无兴趣,他们和满族人的旨趣大相径庭。他们觉得胡吃海塞更近于人生真谛。“猪肉炖粉条子”竟成了沈阳人的写照。山东移民到了哈尔滨,在东正教文化的熏染下所养成的优雅习惯,譬如吃饭要在桌上铺台布、吃俄国大餐,听音乐会,这在沈阳永远形成不了风气。虽然沈阳的城市人口已经接近七百万,比瑞典全国人口还多,虽然开车走出沈阳城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但是,它还不太像一个城市。它的城市功能近年来在政府的努力下,开始一点点完善,譬如修路,包括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疏浚拓宽人工河。对沈阳最准确的说法,还是那句老话:重工业基地,它和仓库、工地、货场没什么区别,只是人口和占地面积更大而已,和城市——譬如城市文化、城市性格,区别于乡村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相距仍然很远。中国最像城市的惟有上海。沈阳在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上,有许多大学,包括音乐和美术学院,有中科院的研究所以及交响乐团、芭蕾舞团,但主流文化仍然是“老爷们儿”气息。与文化无关,而且耻谈文化。沈阳的人文学科,譬如大学中文系和社科院的精英们,似乎从来没有获得与核心话语进行对话的机会。它在美术界的最高成就是广廷渤的《钢水·汗水》,立在中国美术馆的人口处,它获得了与罗中立《父亲》同样的殊荣。在流行音乐上出了那英和毛宁,与音乐学院也没有关系。在文学上,沈阳的文豪大多都写过脍炙人口的歌词,长江之歌、我为祖国守大桥、脚印等等。这与龙门吊、火车头、战斗机的生产制造相比,显得羞涩了一些。因此,在这个城市里当一个“老爷们儿”更踏实,不会使自己的豪情落空。

同类推荐
  • 而立闲语

    而立闲语

    本书为作者自选散文集。书中主要描写了作者对家乡、对人生、对儿女亲情的种种思考。
  • 自然藏岁(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自然藏岁(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为了逝去的青春

    为了逝去的青春

    闵凡利著的《为了逝去的青春/中国当代名家精品必读散文》中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像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每一篇作品不光有着音乐的亲和力,而且还有着文学的高倍纯度。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本书是2008年浙江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将卡夫卡的文本世界及其背后的隐在世界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研究其“迷宫”式的形态,人的经验世界如何得到展现,拼贴与变形,以及这种变形的意义,从中体现卡夫卡对人与世界的命运、对文学艺术的功能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情牵永世

    情牵永世

    她的第一世,她是他的师妹也是他唯一所爱,却因命运而生死分离。她的第二世,在她成年时一个男子出现在她面前“师妹我终于找到你了”。她的第三世,师妹我已失去你两世,不会再有第三世,于是在她还是娃娃时就被他拐跑了,于是就出现这样一画面一个英俊,桀骜不驯的少年牵着一个三岁大的娃娃在每个地方,每个角落出现。
  • 最强小农民

    最强小农民

    小农民的大人生,且看赵铁柱怎么逆袭白富美,成为CEO,走上人生巅峰……
  • 商末志

    商末志

    商末周初,一行踪诡异的少年修士混迹在仙、人二界,不断与人结缘、解缘,并进入了封神的大战场,助周伐纣,而帝辛却是他的好友。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 西游新解传

    西游新解传

    当八十一难都是局,当降妖除魔只是一场戏,孙悟空还是传说中那个英雄吗?当众生已成为神仙眼中的草戒,当所有的妖魔都是神仙所化,一句‘’普度众生‘’还是取经真正的理由吗?一切尽在《西游新解传》
  • 御魔天下

    御魔天下

    从原本幸福的家庭,在自己十岁的时候一场惨变,从高高在上的小家主变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历尽世态炎凉,为报父母之仇历尽坎坷。但永远改不了我报仇的决心。炼丹升级,御魔打怪。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是敌人也无所畏惧。杀!杀!杀!杀尽一切仇人,杀尽一切与我为敌的人。
  • 悲哀与凄凉的罪恶物语之刃

    悲哀与凄凉的罪恶物语之刃

    故事发生在西方幻想大陆,泽拉国的首都--伊斯蒂安。华蕾兹(Wallis)家从小县城举家迁入伊斯蒂安市,结识了艾里奥特·亚瑟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作者的脑洞√)(行文奇怪√)(没有智商√)(不定期更√)(名字中二想了2个小时√)世界观沿用《黑执事》,为避免蜜汁OOC全部不采用原作角色名。基于原作有艺术加工。世界观沿用《黑执事》,为避免蜜汁OOC全部不采用原作角色名。基于原作有艺术加工。世界观沿用《黑执事》,为避免蜜汁OOC全部不采用原作角色名。基于原作有艺术加工。
  • 嫣然一笑:颜柠不断爱上你

    嫣然一笑:颜柠不断爱上你

    :那样的爱,情深不寿。那样的人,不会再有…………自从遇到何颜风后,安柠檬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变了,…………当最心爱的女人,在自己面前要死去的时候,何颜风恨不得死那个是自己,这一辈子,当他们的时间剩下二十分钟的时候,他该如何去拯救他最爱的人?…………
  • 沉沉安然

    沉沉安然

    她是现代的人形武器,家族惨遭灭门,一朝穿越,成为一个银发金眸的五岁孤女。一晚屠村,唯独留下一个双亲死于她手的小孩。进入安王府,荣得安王赐名的她只想选择明哲保身,选择无欲无爱无求,但是命运和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她陪伴孤独的他九年,而当她终于明白她爱他时,他的相思回来了,他一直在等的人回来了……她那未出口的情意更待与何人说?年少的爱又该何去何从?也许是她自负了。要不怎么认为了那是她的名字?认为他的眼里还会有她的一角影子?
  • 初涉社会的那几年

    初涉社会的那几年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年少。曾几何时,再没有人对你说,在屋里打伞长不高,手指月亮会被割耳朵,说你是从垃圾堆里拉回来的,让你把压岁钱给他们藏着,说怕你弄丢了......曾几何时,我们还在羡慕那些打扮得花里花俏、不用上学的青年男女。曾几何时,我们还在幻想成为科学家,成为哲学家,将来好改造这个世界。曾几何时,当你回首当年还感觉无比崇高的梦想时,却突然发现,那是多么幼稚,多么可笑。曾几何时,你才发现,自己已然被这个世界给改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