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8500000009

第9章 走进校园接受教育

人变得孤苦伶仃是因为他不论在自己的内心里或者在自身之外,都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东西。

——萨特

1913年,小萨特整整8岁了,早就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是该找一个理想的学校让他接受正统教育并且融入同龄人之中了。

在此之前,萨特有过一次交友的冲动。那是在卢森堡公园,一群孩子在玩“抓坏人”的游戏。萨特多么想加入他们当中,哪怕是只装扮一个已经被杀死的坏人也好啊!可正玩得尽兴的孩子们连看都未看他一眼,萨特失望得差点儿掉下了眼泪。从此他不再尝试跟同龄人交友,自尊使他无法再忍受被漠视的屈辱。

而对萨特来说,较迟入学虽然有不利之处,但更多的是在严谨刻板的学校生活之外,获得了更多充裕的自由阅览书籍的时间,为他创造了非常优越的独立思考的条件。

但到了8岁了,夏尔和安娜决定: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小萨特继续留在学校的围墙之外受教育了,于是夏尔在慎重选择之下,决定让外孙上蒙泰涅中学。

一天早晨,安娜给萨特好好打扮了一下:细纹格子衬衫,外套一条灯芯绒蓝色背带裤。

轻声嘱咐:“保罗,到了学校,就是一名小学生了,当了学生之后,一切要听老师的。”

萨特兴奋而严肃地点了点头:“妈妈,你放心。”

吃过早点,夏尔带着外孙来到蒙泰涅中学,直接把萨特带到了校长办公室。在把萨特的种种优点吹嘘了一顿后,他作了这样的结论:“这孩子唯一的缺点在于,以他这样的年纪,智力发展得太早了些。”

校长将信将疑,他带着尊敬的口吻和夏尔商量:“那,就把您外孙先安排进八年级吧!”

法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十二年一贯制,从幼儿园读完进入最低的十二年级,然后递升,最后升入一年级,再升入“结业班”,才有资格参加中学毕业会考而获取中学毕业文凭。

夏尔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当萨特被领到一间坐满了学生的教室时,他欣喜若狂,长期以来萨特总是一个人玩,现在他终于可以和那些同龄的孩子们来往了,而且有这么多!

但出乎夏尔预料的是,萨特上学不到两周,他就被校方召到学校去。原来,萨特连最基本的拼音都不会,第一次听写练习时,拼写错误百出,校长告诉夏尔:“实话实说,我不能容许您外孙继续留在八年级,最多只能进十年级预备班,待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分配他到哪个年级。”

夏尔向校长坚持说:“我外孙与普通儿童不同,自学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应给予特殊处理。”

但是校长坚决不同意。夏尔与校长吵了起来,最后,他生气地拉起萨特的胳膊,把他从蒙泰涅中学领回来,他和校长也从此不再有任何交往。

夏尔回来时一言不发,从皮包里抽出一张纸片扔在桌上。那张纸被墨水涂得乱七八糟,萨特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正是他第一次听写练习课上交的作业。他不由得“咯咯”地笑出声来:“在作业中,我完全是靠自己发明的拼音法来听写的。”

夏尔勃然大怒,有生以来第一次用严厉的措辞训斥了萨特:“我看错了你!”直至吃晚饭时,他都余怒难消。

如果换了别的孩子,初入学校的这种失败也许会使其心灵受到极大震荡,而且这种创伤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但萨特毫不放在心上,一直保持着没有感情冲突、没有心理负担的良好心态,一直满足于母亲的娇宠、外公的溺爱、周围人的重视,萨特幸运地与这种震荡和创伤无缘。

为了使萨特尽快地赶上同龄的正常小学生的文化水平,夏尔请来了一位家庭教师,这是巴黎市某校的教员,名叫李耶文。夏尔还特地为萨特买了一张专用的写字台,一个木板凳,每天,李耶文先生给萨特讲授课文。

这时,萨特端端正正地坐在板凳上,而李耶文先生则喜欢不停地绕着萨特的小书桌,边走边读课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到了1915年10月,萨特已经10岁零3个月了,再让他孤独地关在家里,怎么也说不过去了。夏尔已经渐渐地淡去了那次在蒙泰涅中学所受的“侮辱”,他自信地决定:“换所学校就是了。”

这次,夏尔为外孙选择了从勒哥夫街出发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达的亨利四世公立中学。经过注册、入学考试,萨特被安排在六年级。

但入学后第一次作文,萨特又落在了最后一名。他的文章内容过于丰富却错误不断,并由于乱七八糟、不合规格而难以卒读。

夏尔听了校方的说明,他的两条眉毛又皱在了一起。

安娜担心地暗暗观察着父亲,担心他一怒之下又会把萨特从学校领回来。于是,她私下带着萨特来到班主任奥维利埃老师的住处。

奥维利埃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身材高瘦,两眼凹陷,面带蜡色,让安娜着实吓了一跳。安娜稳了稳心神,开始为儿子游说,她从来没有说过这么多话,她竭力说服老师:萨特的实际水平远远超出他所上交的作业所显示的,他早已能够阅读,还写过许多小说等。

奥维利埃听得很入神,临走时,他答应对萨特进行“督促帮助”。后来,奥维利埃把萨特的座位调到了最前排,由于总感到老师的目光盯在自己身上,萨特觉得老师仅仅是在为他一个人而讲解,不由得心里暗暗得意:“他一定是喜欢我的!”

这种受重视、被喜欢的感觉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萨特很快就成了一名相当优秀的学生。在第一学期末,老师给他写了如下的评语:“优秀的孩子,但过于轻率,最初的回答几乎从来都不是准确的,必须训练做进一步思考。”

但是,萨特非常用功,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取得了非凡的进步,在学年终了时,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全面优秀。”

到了五年级,萨特表现得更加才智出众,期末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在法语方面是全班的尖子。从思想开放的角度来看,他已经是搞文学的材料,并表现出很强的记忆力。”

以往,每当看萨特的考试成绩单时,夏尔总不免要“嘀嘀咕咕”一番;但这次,他再也不说什么了。

两年过后,萨特很快习惯了学校那种民主式的教学,并自发地矫正了自己潜在的家庭教育中的病态优越感,凭着雄厚的基础和超凡的领悟力渐渐地在同学中脱颖而出。

萨特为了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再也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像以前那样“疯狂”地写作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逻辑分析、听写、算术等各门功课上。

现在,萨特的小脑袋瓜里已经装满了乘法表、地图册、历史知识、外语单词……而从前那些骑士的足迹、孤女的踪影都已无处可寻,写作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被渐渐遗去的使命。

然而,在萨特内心深处,一切都未改变。

有了入学前在卢森堡公园的那次失败的“交友”经历,当萨特踏入课堂的第一天就受到同学们欢迎时,这样一件极其自然、平常的事却让他受宠若惊。

萨特打开了心扉,很快,他就与同学们融为了一体,他们一起放声大笑、喊口号、说俏皮话。放学后,他们在伟人旅馆和让·雅克·卢梭的塑像中间的空地上打球,做各种各样的游戏。萨特生平第一次体会到集体的概念。

暑假来得真快,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相互道别。萨特最舍不得的是一个叫子斯·贝尔科的同学,他们已经成了最知心的好朋友。贝尔科是个长得很帅的孩子,体形纤弱,长长的黑头发梳成贞德式的发型,令萨特百看不厌。

但最让萨特着迷的,是贝尔科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的风度。每次上课,他从不举手,但如果老师问到他,正确的答案就从他口中缓缓吐出,既不会稍有迟钝,也从不得意忘形。这种谦逊和天才让萨特大为惊异,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贝尔科性格内向,不喜欢跟同学们来往,但却最能跟萨特聊得来。每当下课铃响了,他俩便飞快地跑到室内操场的一角,躲开嘈杂的人群,进行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对话。同学们只看到他们很神秘又很兴奋的样子,却无人上前打扰,因为众所周知他俩是班上最博览群书的人。

萨特和贝尔科谈话的内容主要是文学。他们相互交替着列举各自读过或了解过的作品。他俩痴迷于这种交谈,以致有时两个小家伙都没有听到上课的铃声。

一天,贝尔科用一种奇怪的目光注视着萨特,几次欲言又止。性急的萨特连忙追问原因:“子斯,我们之间还有什么隐瞒的吗?”

贝尔科平日苍白的脸憋得通红。

在萨特再三追问之下,贝尔科才低声道出了他心中的秘密:“我想……我想写作。”

萨特听了,真有如振聋发聩,不由冲口而出:“我也想写作!”

两个少年的4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颗心在文静、纤弱的外表下狂跳不已。

可是,第二天,贝尔科没有来上学;第三天,第四天……贝尔科再也没有来过学校,萨特惘然若失。他四处打听好朋友的下落,一个声音击中了他:“贝尔科得了肺结核,他快死了!”

那年年末,贝尔科死了。他的同学们跟在送葬人群的后面,哭泣着。萨特的眼泪从心底里流出来:他刚刚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知己,老天却马上把他夺走了。

萨特还看到了最残酷的一面,自己只是失去了一个朋友,而贝尔科的母亲却失去了一切,那位死了丈夫的裁缝,她省吃俭用地供儿子上学,她的一切希望都寄放在贝尔科身上。

“那么她未来将怎样生活呢?”想到这一点,一种恐惧感袭上了萨特的心头,使走在队伍中的他禁不住瑟瑟发抖。

贝尔科的死使萨特陷入了沉思,这是平生第一次让他感到:生活不仅仅是温柔和亲吻,它还有贫穷、疾病、不合理……

直至有一天,当萨特第一次看到新来的同学保罗伊夫·尼让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是戴一副金属框架眼镜,也是略带鹰钩的鼻子,也是一副怕冷的纤弱模样——贝尔科回来了!

萨特又惊又喜,立刻无心听课了。下了课,他迫不及待地主动与尼让打招呼,很快,他们便熟起来。

尼让与萨特同岁,出生于法国中部卢瓦河流域的安德尔——卢瓦省的省会图尔市。尼让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

尼让没有贝尔科那种天才,尤其缺乏那种含蓄、优雅的风度。当他被激怒的时候,他并不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但却无法保持贝尔科那种处变不惊的气度。他所说出的也不全是真理,他甚至是班上唯一以讥讽的口吻谈论父母的人。

当然,尼让也有着类似贝尔科的许多优点,而且有萨特最看重的东西——他也读了很多书,他的未来理想也是当作家。

萨特由衷地喜欢上了尼让。

萨特和尼让常常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谈话,而他们两人争论时的情景最是滑稽。萨特从3岁起就患上了右眼角膜翳,继而引起斜视。恰巧尼让也患有斜视,两个斜白眼在一起,唇枪舌剑、口若悬河,自然是要引人侧目的。

萨特调皮地说道:“不同的是,我朝外白,他朝里白,看起来更逗。”

同类推荐
  •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格拉斯米尔日记

    格拉斯米尔日记

    本书精确细密地记载了作者多萝西·华兹华斯随兄长、英国浪漫派著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一起定居于英格兰北部著名湖区格拉斯米尔三年多的生活,直到威廉·华兹华斯结婚后日记中断。其间他们与同时代著名诗人柯尔律治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密切的交往,因之也记录了浪漫派不少诗作的诞生背景;还记载了作者与兄长那奇异、奥妙和无声的爱,展示了珍贵而几近独一无二的兄妹手足之情及其生活景观。
热门推荐
  • 恋上你的唇:香唇诱惑(速更中)

    恋上你的唇:香唇诱惑(速更中)

    低头吻在那使他深深迷恋的唇上,他霸道的宣言:“女人,既然你勾起了我的兴趣你就必须属于我。”他冷俊、冷酷、近乎无情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一次沉沦去酒吧买醉她却不幸……;意外的一夜情使得原本不相识的二人开始了纠缠,爱是何物?恨是何物?当恨与爱同时滋生结果会如何?而她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却不幸沦入这场感情的漩涡之中……本文超多美男、钻石级帅哥……
  • 都市绝地逢生

    都市绝地逢生

    惨无人寰的杀戮,他们将怎样的绝地逢生?人体研究基地,难以控制的Y菌以人体为宿主,赋予人体内与之完美结合,让普通的人类拥有了强大的特殊能力,并且改变原有体质,成为新一代变种人,而另一只拥有特殊体质的人群却进一步强化成为变异人,二者虽说有着强大的力量,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相比于变异人,变种人就显得微不足道,但是比起普通人,也算是强大的存在。
  • 万界仙缘

    万界仙缘

    神通毁天灭地,道法玄妙精深,仙术御剑飞仙,魔功生灭逆转,仙魔神妖鬼…………谁主乾坤!
  • 花千骨之白头到老

    花千骨之白头到老

    ”师傅”他有多麽希望花千骨再这样叫他一次
  • 迈进吧文学社

    迈进吧文学社

    写作是一件孤独并自由的事情,只是在从写出那本书后我陷入了对自己的厌恶中。而在高中我遇到了一位办文学社的女孩,并在她的帮助下见了很多写小说的前辈,在前辈们与自己还有她的帮助下最终突破自己阻碍,获得了新生,且在小说上更进一步的====青春故事。
  • 初吻仲夏殿

    初吻仲夏殿

    故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魔女月光光和神经质美少年宇文仲夏之间发生的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作为厄运魔女月光光可以遇见到别人身上的厄运。而同时她本人也被家族的诅咒所困扰——她的初吻对象都会死于非命,而在一个意外中,她与宇文仲夏接吻了。
  • 修行源代码

    修行源代码

    修炼成仙,生命不断进化的过程。那进化到什么程度,才可称仙呢。普通人武昊穿越到了一个修行的世界。帝国公主想让他做奴隶,魔门长老想用他做实验。可是武昊不想,他说“我有了崇高的目标,修炼成仙,追寻那修行的真谛。哦,不行就找个女人,创造生命,过个当上帝的瘾。”玄星门说:“我们以探索世界之道为宗旨!”。道教说:“以科学的方式,让世人信仰神”。魔门说:“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我们可以和平共处的"武昊说:“我只想找到自我”。
  • 盛夏之樱

    盛夏之樱

    呆萌如她冷漠如他她就是一座火山他的心就是一朵花里的花心温柔是她的代言词冷冷静是他的代表她们遇到他们会有怎样的火花呢?
  • 杂占

    杂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十二变化

    七十二变化

    内容简介:我就是妖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修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