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7400000024

第24章 附录1 中国当代电视剧中的城市意象及其文化蕴涵

城市可以被看作一个故事,一个反映人群关系的图示、一个整体和分散并存的空间、一个被物质作用的领域、一个相关决策的系列或者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而这些暗喻中包括有很多价值内容:历史的延续,稳定的平衡,运行的效率,有能力的决策和管理,最大限度的相互作用,甚至政治斗争的过程。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环境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对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等城市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分析后,提出了一种城市规划设计的思想——城市意象。城市意象一反过去貌似客观的学院派构图法则,引入市民的心理因素,开创了现代城市空间研究的先河。在凯文·林奇看来,城市规划师追求的目标是创造供众多人使用的良好的城市环境,因此城市规划感兴趣的是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群体意象,“即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活特征三者的互相作用过程中,希望可以达成一致的领域”。凯文·林奇认为环境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事实上,城市的形象与风貌正是通过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经历与经验日积月累起来的,它们有各自的理念、内涵与肌理。每个城市都能从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寻找到其独有的人文传统和历史背景,从而形成城市的整体意象。

在当代电视剧关于城市空间的言说中,城市空间一方面参与现代城市经验的叙述,承载着故事的叙事功能;另一方面创作主体在对城市空间的言说中表达了现代主体的自我生命感觉与生存样式、社会意识及其意义。因此,城市形象在荧屏上就不仅仅是人物的生存物质环境与时代背景,城市与人物更具有一种亲密的精神性联系。城市的物像作为一种文化镜像深潜在人物精神结构的底层,它从精神上改变并塑造人物的心理结构与行为逻辑。笔者认为,在当代电视剧中,城市意象应具有两层递进的含义。其一是指人们的潜意识中对城市的感觉和印象,此时的城市意象类似于城市的空间形态或视觉景观。其二则是指公众普遍认同的具有城市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蕴涵的内在美学精神。显然第二层含义较为晦涩和难以把握,却又无论如何不应被忽视,因为这显示着城市的精神与底蕴。因此,一个人对一个城市在头脑里形成的“意象”,不论城市本身的可读性如何,应该由城市个性、城市结构以及城市精神等部分组成。了解城市意象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真正洞察到城市的本质文化内涵。

一、解读城市精神

城市是一种人类聚居形式。法国地理学家潘什梅尔说过,“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城市是城市意象的容器,观众能够通过城市意象去认知和体验城市的精神内涵。

电视剧是一门融视听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观众对于荧屏上城市意象的理解,不能仅仅建立在城市功能性价值之上,而是需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和特定的意义。正是这些丰富的想象和特定的意义构成了城市意象的精神内涵,才使得城市不仅仅只是个地名,正如苏珊·朗格所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四合院和胡同是北京的一大文化特色,曾经有人把古都文化称为“四合院文化”和“胡同文化”,这一点也不为过。“北京过去由千百万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平排并列有序地组成,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由于民族传统的恋土守护意识,北京人对胡同有着不可言说的特殊感情。北京的胡同作为北京古老文化的载体,具有一种永恒的魅力。四合院是老北京典型的民宅模式,其建筑形式、结构和格局所形成的居住环境给人以安全和谐之感,是和平、安详、幸福生活的象征。由此,“胡同”、“四合院”这些京味十足的词语在北京人的生活辞典里已不仅仅是街巷的别称,它早已超出了建筑符号本身的意义,是一种北京文化的象征、故都文化的承载。《百年德行》、《故都子民》、《北京爷》、《大马路小胡同》、《带后院的四合院》、《四世同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皇城根》、《京都纪事》、《风雨丽人》、《空镜子》等电视剧以胡同、四合院为背景,表现了京城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电视连续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镜头里充塞着胡同、大杂院、筒子楼的空间影像。主人公张大民在家里兄弟姐妹五人中排行老大。早在张大民刚懂事那年,他父亲就因公伤突然去世。寡母拉扯着孩子们挤在京城大杂院的两间小屋里勉强度日。毋庸讳言,作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厂职工,张大民要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要帮助寡母支撑着这个家,其艰难可以想见。京味生活艺术有着较高的宽容度。“为了北平人的‘老三点儿’——吃一点儿、喝一点儿、乐一点儿,就无处不造成趣味,趣味里面就带有一种艺术性,北平之使人留恋就在这里。”贫嘴张大民也富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底层小人物,他凭借自己可怜的资源现状,使出浑身解数在世俗生活中努力生活,“一口粥也要喝出滋味”。滋味是一种主观感受,未必真正存在,“咂摸出滋味”,是依靠一种努力,使一种通常被遮蔽的美好感受从日常生活中凸现出来。这里依稀可辨出一种生活艺术来,虽与传统京味的生活艺术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通的。

提起上海,弄堂是不能缺少的上海特色。上海的弄堂,像北京的四合院一样,负载着独特的城市文化。《上海一家人》、《年轮》、《孽债》、《儿女情长》、《婆婆媳妇小姑》等,这些以上海城市为题材的电视剧以弄堂为突破口,关注弄堂点点滴滴家长里短的故事。《结婚一年间》虽然再现的是上海最普通的石库门小弄堂一家三代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其着眼点却在刻画几代人之间的伦理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冲突,以及由这种冲突带来的令人欣喜的变化,从而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了丰富的社会内涵和文化意蕴。弄堂的女人们是踩着踏实的脚步走过来的,对于生存的体察,是细腻而务实的,在她们的日子里,没有什么风起云涌、惊涛骇浪,但她们满足于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寻常生活。根据王安忆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在平安里的凡俗生活,褪去了若干年前“上海小姐”的华丽底色,归为平淡,精心实惠地过小日子。王琦瑶到了平安里,认识了严家师母、毛毛娘舅、萨沙等人,这些人闲暇时光以打麻将为消遣,后来又发展为娱乐之后的吃喝。即使在自然灾害期间,生活也围绕着“吃”来进行。无论何种年代,他们都可以暂时忘却人生的悲欢、世事烦扰,而细细雕琢打磨着生活细节,让人为这些精心打磨的细节而莫名感动。上海弄堂里的普通市民融智慧于世俗,集聪颖于琐屑,把生活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世俗的优胜者。大量的上海人生活在这样的房子中,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故事,而这些故事也就在他们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形象上显现出来了。

苏州小巷具有古典的传统风情,封闭、保守、滞涩和宁静,滋养、承载和守护着千家万户的日常岁月。街巷里的平头布衣们安居乐业,其日常生活平静、安宁而细碎,洋溢着温馨的人情味。陆文夫的小说常写闾巷中的凡人小事,清隽幽深、淳朴自然,无论外界如何动荡不安,他们只是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坦然淡然。电视剧《裤裆巷风流记》中对苏州历史的介绍,对裤裆巷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描绘,写尽了小巷百姓成不了大气候的“小家子气”,写出了苏州人为人随和、处事淡泊、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处事之道和生活态度。所有的人都温吞吞、慢悠悠,不急不躁,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一切都是淡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古朴、安宁的民间生存形态,浸染着悠久的乡村文明遗风,从中可以窥见淡泊无求、知足常乐的生存情怀与安闲自在的小巷文化情韵。

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小巷,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场所精神”,它是一个城市自然与历史、人文与地理、建筑与风情等交糅与调试积淀出来的城市感染力,这股感染力甚至决定着城市的精神与实质。

二、感知城市魅力

一个具有显著特点的视觉形象往往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如园林、小桥和流水代表苏州,大海和栈桥代表青岛,黄浦江和东方明珠电视塔代表上海,雪山和四方街代表丽江等。电视文化最大的特点也就在于影像表意符号具有世界通用性,比起文字符号来更加容易跨文化交流。因此观众常常能通过电视直观地了解和认识这个城市的历史和现实,形象地感受和体验城市的社会与文化。

上海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建设日新月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成为东方耀眼的明珠。上海虽说没有雄伟的名山大川、奇峰异谷,但开埠100多年的历史,本土文化与西方风情水乳交融,共同孕育了这座最现代化、最时尚的都市。近年来,最常出现在镜头中的城市要数上海,如电视剧《男才女貌》、《粉红女郎》以及《真情告别》等。为了让俊男美女们谈情说爱有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外滩自然是剧组的首选。晚上的外滩,一排排欧式风格的老房子,给人以贵族的感觉。大幅的霓虹灯广告和车辆来来往往的景象,一下子烘托出大上海的华丽和繁荣。隔着黄浦江,就是新崛起的浦东及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等,现代都市男男女女的故事就在这里发生。时尚的上海、繁华的上海、浪漫的上海,多姿多彩让人惊艳,它和那些青春偶像剧按理说是分离的,却又似乎是一体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广东电视连续剧先后出现了《公关小姐》、《商界》、《外来妹》、《情满珠江》、《英雄无悔》和《和平年代》,它们先后荣获了“飞天奖”的长篇连续剧一等奖,而且几乎每一部都引起了轰动效应,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这些激动着亿万群众心灵的现代题材剧目,都是反映广东地区改革开放、新人新事、价值冲突和社会问题的。在人们印象里,广州本身就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城市。电视剧《真相的背后》大部分外景都取自广州,主人公的汽车经常会开过珠江两岸、珠江新城的马路,剧中人还多次坐在以高楼大厦为背景的珠江边相会,又登上珠江夜游的游船,将夜色中被灯火镶嵌的璀璨珠江展现给观众。此外,像《义假情真》、《功夫足球》等剧也有不少外景取自广州新城区。而广州剧作家张欣笔下的城市人活动的场所大多都带有一种小资情调。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浮华背后》构筑了一种由香车、派对、舞台、桑拿浴等形成的感性、享受、迷醉、风雅的城市。在这种城市背景下,剧中人物的衣食住行,随处可见高档别墅、精品屋、酒店、咖啡馆、名牌服饰和高档轿车及沙龙式的聚会、精心修饰的装束和有教养的谈吐……在商品经济土壤的培育下,这些小资情调的时尚符码构成了城市生活,而这又不可避免地具有消费主义的特点。

《血溅津门》、《天津有拨高跷狂》、《三不爱》、《龙嘴大铜壶》、《苍茫》、《大雨小巷》、《天津卫》等津味十足的电视剧陆续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荧屏上。这些电视剧大多反映天津卫的风土人情、市井生活以及仁人志士的精神风貌,因此外景多选择在大三沽、挂甲寺、铃铛阁、海光寺、天后宫、望海楼、大小红庙、老龙头火车站、万国大铁桥以及小洋楼等,从而具有浓郁的津味特色。1984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为中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曾经一望无边的盐碱地如今已经满眼都是黄金地段。绿化广场、跨海大桥、洋货市场、跨国企业厂房、现代化的港口成了天津新貌的象征。电视剧《海阔天高》围绕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风云展开,讲述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几个年轻人怀着一腔热情,到开发区开创事业,在商海中历经坎坷沉浮,寻找自我价值的故事。据制片人兼编剧张咏琛介绍,该剧主要是以天津开发区的建设为背景,但剧中的一些真实事例也采用了上海、海南开发区的样板,因此剧中的开发区以虚拟的“元度开发区”命名。在《海阔天高》中,大片的绿化草坪、现代化的交通设施以及跨国企业标志等构成了奋进的、现代化的开发区新形象。

一切视觉艺术都必须具备某些共同特质,英国著名文学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这种共同特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审美感人的形式”。一件艺术品不但要求每一部分具有“意味”,而且要求作为一个整体也具有“意味”。审视电视剧中的城市意象,观众必须把这些意象元素组织成一个有意味的整体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城市的情感意象。

三、传播城市形象

城市意象是城市形象感知的构成要素,良好的意象要素作为一种城市符号形式,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文化动力因”,并且构成“城市文化资本”的意义。伴随世界城市化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在试图构建良好的城市形象并以此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之一。

中国最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第一水乡——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漂泊在湖上的一片荷叶。“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水乡古镇周庄,是因为著名画家陈逸飞的一幅画——《故乡的回忆——双桥》而出名。因此,没有陈逸飞就没有今天的周庄。当然,周庄的名人沈万三和他的“聚宝盆”(电视剧《聚宝盆》)也是让周庄人最为津津乐道。电视剧《偶然》里部分场景也是在周庄拍摄的。画面中静谧夜色下的石桥朴拙、简约,如卸妆后的佳人,素面朝天,干净清爽,纤尘不染。月色下的流水,温柔和缓,发出清粼粼的光,如佳人流转的眼波,晶莹澄澈。小镇上的人们在小船上摇着橹,悠然而不紧不慢地过着日子。这样一个温婉内敛、不事招摇的江南小镇,如今吸引着无数游人纷至沓来,正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云南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绚丽迷人的自然风光、积淀深厚的人文历史、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多彩多姿的传奇故事,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万古不竭的创作源泉。以《花腰新娘》、《河内,河内》、《大东巴的女儿》、《别姬印象》、《怒江魂》为代表的优秀民族题材影片在云南乃至全国打造了“云南影视”崭新品牌。电视剧《茶马古道》将茶马古道上所有的主要自然景观(长江第一湾、玉龙雪山、藏北草原、香格里拉)、人文景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布达拉宫、拉萨八角街)、民风民俗(白族的绕三灵、藏族的转山、纳西族的东巴祭祀)、宗教文化(大昭寺千名喇嘛辨经、丽江指云寺的藏传佛教大法会)均有机地融入剧情。这不仅增加了该剧的看点,也为产业开发埋下了伏笔。《云南往事》以少数民族部落的风情、民俗、信仰和情感为载体,以大量民族民间的诗歌、音乐、舞蹈、绘画为形式,再现那个时期少数民族生活在沧源“世外桃源”的状态,展现一幅恢弘的边地佤山的风情画卷。该剧的画面充分地展现了康定地区的优美景色:雄伟的雪山、晶莹的湖泊、苍翠的森林、碧绿的原野、炽热的温泉。电视剧《逃亡香格里拉》中的取景大多是在云南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完成的。随着剧情的发展,剧中反复出现蓝蓝的湖泊、宽阔的草甸、成群的牦牛以及随处可见的喇嘛寺,还有那雪山中的峡谷、雪峰,无一不流露出“香格里拉”的风采。而电视剧《五星大饭店》与其说是“励志”故事吸引观众,不如说是剧中那美轮美奂的城市形象影响着观众。该剧的五星级饭店场景在全国13个五星级饭店拍摄完成。楼体是上海的金茂凯悦,大堂是北京的昆仑饭店,客房是海南的索菲亚大酒店,地下停车库是上海的华亭宾馆……13家五星级饭店组合成一个中国顶级的五星级饭店。该剧的外景地更是遍及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繁华地段,云南、长白山等中国最美的景区,以至于看过的人大多表示该片可以作为中国形象宣传片。

1990年,乔家大院因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蜚声海内外,并进而带旺了山西晋商大院的旅游,海内外游客从此络绎不绝。近年来,随着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位于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山西“大院意象”文化逐渐盛行。从《晋昌源票号》到《驼道》、《龙票》、《白银谷》等,这些电视作品不但取材于晋商的传奇故事,而且都是在当地实景拍摄,不但体现了晋商文化的深刻内涵,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山西一睹“大院文化”的风采。这些名宅大院不仅见证了晋商500年的兴衰史,它们本身也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瑰宝。被称为“华夏第一宅”的祁县王家大院,现存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大院内处处雕梁画栋,精美绝伦的石雕和木雕令人叹为观止。而位于乔家大院西南的平遥古城,是唯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汉民族古城,置身城中,人们依然能感受到当年“中国华尔街”的繁华盛况。有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央视版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在舟山桃花岛连续拍了20多场戏,使得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岛蜚声国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从这一年开始,桃花岛每年的旅游人数直线上升,到2003年桃花岛年接待游客已突破3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亿多元,而且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仍然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继《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和《神雕侠侣》后,著名制片人张纪中2007年再次把目光锁定桃花岛,把金庸先生最重要的作品《鹿鼎记》的部分场景放在桃花岛拍摄。可以说,对于舟山早已存在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古迹,影视作品的拍摄也是一种营销手段。除了桃花岛以外,普陀山、东沙古镇、东极诸岛、定海西大街、朱家尖南沙、沈家门夜排档等景点,通过影视剧本身的传播和媒体的报道,不仅在国内打造了自身的品牌,也极大地提升了舟山的知名度。

凯文·林奇指出“环境意象”可分为个性、结构和意蕴三个部分。本文通过分析电视剧中城市意象蕴涵的诸种意蕴,结合剧作的城市叙事和价值诉求,力图展现“城市意象”的文化内涵以及城市人的精神风貌。城市意象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城市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当代电视剧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部分,无疑为中国城市形象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渠道。然而,当代电视剧不可能完全成为城市的“传声筒”,不应仅仅成为城市景观的传播者,而是要注重城市精神内涵的挖掘,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城市形象的长远塑造和传播。

(《中国电视》,2009年第8期)

同类推荐
  •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系统介绍陇南民间美术的学术专著。书稿对陇南民间美术形成的地域文化、艺术类型、形式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主要内容涉及陇南民间刺绣、民间雕塑、民间绘画、民间家具及装饰、民间纸扎造型与装饰、民间社火中的造型与装饰、民间剪纸与皮影、民间建筑装饰、少数民族服饰、民间编织。书稿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流失的国宝:世界著名博物馆的中国珍品

    流失的国宝:世界著名博物馆的中国珍品

    本书用四十篇文章,分析了收藏在美、欧、日等国主要博物馆中的四十余件(组)文物。并将国外与国内、国外与国外、相关文物之间与单件文物自身被收藏的辗转过程,从而探索出前人未能解决的疑问。
  • 中国艺术经典2

    中国艺术经典2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本书学术灵感与成果资源来自“上海国际电影学术论坛”(ShanghaiForumforFilmStudies)承办的“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分五辑:“电影市场与审查制度”,“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和“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香港与台湾电影中的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以及当前华语电影合拍片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读者奉上当前国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最新创见。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热门推荐
  • 世子医妃莲花开

    世子医妃莲花开

    童月馨因患小儿麻痹症,二十三岁的她在轮椅上生活了十九年,终因医治无效死去,没想到,天庭却因她和她的爸爸在前世治病救人的善举而给了童月馨重生的机会。来到异世的童月馨进入了年仅六岁、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利用上天赐予的绝世神功和前世拥有的高超医术救治了忠亲王府世子,从此,两人展开了创业大计。
  • 魂龙大陆之混沌之神

    魂龙大陆之混沌之神

    这里是武魂的世界,这里魂师是主职业,不过还有其他值得尊敬的职业,比如炼器师、炼药师都是想马蜂窝一样的职业,就连魂师也要忌惮不敢惹这几个职业的人,魂师的等级,分别是魂徒,魂士,魂师,大魂师,魂导师,大魂导师,魂王,魂皇,魂帝,拥有专属封号魂帝。异世清华大学科技部博士莫音麟穿越到魂龙大陆,异世炼器手法和现代科技的结合会产生什么摩擦?,混沌之体,草王之体及其一身,双生武魂,超级变异神兽武魂,废武魂?,将会在魂龙大陆擦出什么火花!,让我们见证主角一步步为了保护家人、爱人踏上巅峰!!!
  • 查理九世之千世缘

    查理九世之千世缘

    也许,为你转世,就是一抹真爱的痕迹吧。无畏那些,只为再次遇见你。
  • 古剑奇谭之桃花开

    古剑奇谭之桃花开

    苏苏桃花都开了,你回来了吗,他们究竟能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呢?请看下文
  • TFBOYS的甜言蜜语

    TFBOYS的甜言蜜语

    本人四叶草一枚,我是正经的小螃蟹。大家多多多关注这本小说哦。我一定不会弃文的。
  • 独家沦陷:首席老公求放过

    独家沦陷:首席老公求放过

    一夜醉酒,他将她错当成她,心爱的女人负气出走。奉子成婚,他千般不愿,她难掩欣喜,以为多年的苦守终究会开出花。婚姻五年,她小心讨好,他却不闻不问。女儿的敏感,女儿的成熟终究成了心里的一根刺;一次宴会,温婉的她向众人提出离婚,他却开始不依不挠!
  • 轩辕之上

    轩辕之上

    千年之前,人族轩辕神王横空出世,一改人族病态建立轩辕王朝,驱逐妖族!千年之后,诸侯并起,王朝式微,妖族异动!“轩辕皇室才是人族最正确的统治者!”“不,是非只在时势。千年来轩辕王朝是胜者,历史由他书写,所以他是白;而千年后的轩辕王朝是败者,历史将被改写,那时他是黑!”“这是逆天而行啊!”“你又错了,从将来看过去,这是替天行道。因为,胜者就是天!”命运之轮永不停息,时代的残渣将被淘汰,而新秀正在萌芽!少年得龙族三圣至宝,习仙界秘典,覆灭轩辕,驱逐妖族!
  • 爱情水晶

    爱情水晶

    偶然间的相坐,揭开了纯纯爱情的序幕。一个是只会躲在角落里的灰姑娘,一个是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子。那突然而来的校园爱情对于她究竟是幸福还是噩梦?他又将如何抉择?选择友情异或爱情?选择公主异或灰姑娘?一切都在秘密地拉开序幕......
  • 魔帝绝宠:医女帝妃

    魔帝绝宠:医女帝妃

    她出生于武术世家,喜研医术,在一次意外中偶然穿越,本来安逸生活就此打破。虽是家世显赫的嫡女千金,可受尽欺辱,父亲哥哥的宠爱,让继母姨娘嫉恨,使她被陷害打骂,生不如死,软弱无能。既借用原主身体,那就别怪她心狠手辣,让曾经的绿茶婊,圣母白莲花付出千万倍代价,逆袭成一代毒王妃,受万人敬仰。可一不注意,养了只饿狼“娘子,放心,我会负责的”“滚粗”“真的,我一定会对你负责的哦”“你还不滚”
  • 凤染血

    凤染血

    谁说女子要一定有内涵,小女子偏偏不信这邪!看我随手一抓,什么冰山美男总舵主,什么傲娇正太小王爷,什么妖娆神秘桃花男等等等等通通入我碗里来,玄兽!什么!小女子不稀罕偶然出个血,神兽乖乖趴下来,宝丹!什么!小女子当糖豆吃。灵器!什么!小女子神器多多,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