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品损失一样,积压品该如何处理也是一件令店主十分头疼的事情。想要巧妙避开商品积压的第一步就是判断积压的原因。
产生积压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不符合大众需求,销售不对路
“顾客是上帝”,店铺若没有了顾客,商品自然卖不出去。因此,顾客的需求对店铺经营是非常重要的。不了解顾客需求,以个人口味来决定大众的需要,势必会造成商品的积压。
小李与小强同是经营高中档服装的,但是小强是高中毕业生,小李只是小学毕业。小强爱听新闻、看报纸,而小李对这些所谓“文化人的事”不感兴趣。这年三月份,小强偶尔看到气象专家预测今年夏季气温比以前偏高,可能会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的消息,心中一动,于是到南方迅速组织了一批透气性好,穿着凉快、随便的短衣短裤,同时又购进一批各色草帽及游泳衣裤,而小李则依旧经营夏季西装。到了五月份,气温陡然升高,炎炎烈日逼迫人们购买短衣裤,人们纷纷到海边避暑。小强的那批货物没用几天便销售一空,赚了一大笔钱。而小李呢?他经营的以往夏季畅销的西装,则成为滞销品,经济效益也就可想而知了。
小李由于不懂顾客需求,只管闭门造车,结果陷入困境。这就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不论你的店铺经营的是何种商品,都应时时掌握顾客的心理趋向,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顾客所渴望的商品或所期待的服务。
一般来讲,顾客的需要可分为生活必需品、日用品、选购品和特殊品四种,聪明的经营者应该紧密联系顾客,准确判断大众的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这样,才不至于造成商品积压。
2.不求创新,墨守成规
香港有一间以制作老婆饼而驰名的饼店,他们以秉承优良传统口味来吸引顾客,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除了加强宣传外,在制作过程中,不再墨守成规,以植物油代替猪油,令爱美又贪嘴的人士,放胆开怀大嚼。同时注重营养的人,皆认为植物油比猪油更健康,店主甚至以“健美食品”自居,令这间饼店又再次兴旺起来。
做生意最忌死板,总是跟在别人后面模仿。经营什么商品要对市场做出前瞻性的预测,然后改变经营方向。如果只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不求创新,总有一天会走入困境。
开店铺,一定要与时代并进,不能墨守成规,在经营上要有特色,只有与众不同,才会赢得更多的顾客。
3.形象不佳,服务太差
店铺的形象是由服务态度、商品质量、顾客意见等组成,一经定形后,便很难更改,因此切不可掉以轻心。
如果形象不佳,自然不会给顾客留下好印象,顾客光顾一次便不会再次光临,结果很容易造成商品的积压。
要想树立良好的形象,首先要弄清对象,如以中年、富有女士为目标的时装店,在装修方面一定要高雅,货品要高贵、成熟,甚至连购物纸袋也要别具格调,令小姐太太们穿上这样的服装,有一种优越感,拿着纸袋也是身份象征。
其次,要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提供满意服务,要抓住顾客的购买心理,适时地向顾客介绍商品,顾客决定购买后,要给顾客包装好,并微笑着送客人离去,欢迎他下次再来。“顾客是上帝”绝不仅仅只限于花钱的顾客,只要顾客光顾商店,无论买与不买,买多买少,都理应受到店员的热情服务。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店员要保持恰到好处的微笑,因为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拉近你和顾客的距离,对顾客起到积极的诱导作用。
4.定价不合适
价格策略是门店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定价直接影响着商品的销售,一旦价格战略失败,将导致商品积压,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闭关自守,对任何事情都不闻不问,会造成价格的过高或过低。相同的商品,如果你订的价格太高:顾客当然不会买你的商品,而是去买便宜的,但如果你的定价比市场价格低得多,顾客就会怀疑商品的质量,也不会购买你的商品。最好的方法是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冈素制定合理的价格。
5.欺骗顾客
有一间卖时装的店铺,售货员明知裙子上染上污渍,但还是卖给了顾客,满以为能蒙混过关,当顾客发现后返回理论时,售货员只说一句:“是你自己粗心大意弄污了裙子,反而来怀疑我们卖劣货。”或者说:“下次买东西时,要检查清楚,否则自负。”顾客当然感到不满,甚至有被骗的感觉,试想一下:那位顾客还会再来吗?更严重的是,顾客可能呼吁各方亲戚朋友,切勿“帮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时装店便声名狼藉,要挽回名声,可能为时已晚了。
在我们身边,类似的欺骗顾客的情况很多。例如有些奸商,对产品的包装极尽华美,并在说明书上极力吹嘘其货品的品优质良,使消费者上当受骗。
其实这种欺骗顾客的行为往往是得不偿失,得到了一点蝇头小利,失去的却是一大批顾客。
理解了造成商品积压的原因后,店主应有针对性地调整经营方式,改变自身的弱点。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减少积压品,比如削价,清仓等。通过不断的盘活积压品,使资金重新正常循环起来。
△只有不断盘活积压品,让资金正常运转,生意才能兴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