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轻金钱和名声的人,却会在不经意何得到一切。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果,是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和1915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1922年,爱因斯坦荣获诺贝尔物理奖,表彰他在采用光量子假说解释“光电效应”的杰出贡献。
他被誉为“20世纪的牛顿”,“当代最伟大的天才”。
在一次专为爱因斯坦举办的宴会上,有人向他说了一大堆赞美的话,他说:“如果我相信你们说的好话都是真的,那我就是一个疯子。正因为我不是疯子,所以才不相信,”
1925年,以色列提请爱因斯坦做总统候选人,他对前来的大使说:“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厂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大使说:“每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个犹太人都在期待你呢!”爱因斯坦说:“那我怎么办呢?我要使他们失望的。”事后,他干脆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
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贡献是举世无双的。1905年的三篇论文,每一篇都应得到一份诺贝尔奖金,更不用说广义相对论了。而且这些成果都毫无争议是他独立完成的。可是爱因斯坦却说:“狭义相对论的起源要归功于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爱因斯坦取得成绩越大,受到称誉越多,他越感到自己无知。他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比作一个圆,圆越大,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科学无止境,奋斗无止境,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满足已有的成功中不断进步的。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谁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即使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决不能自满,千万不要生活在过去的荣耀之中。”
爱因斯坦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聘书后,第一天被带去看自己的办公室时,行政助理问他需要什么设备。
他回答:“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纸和粉笔。哦!对了,还要一个大的字纸篓,越大越好,因为这样子我才能把我所有的错误丢进去。”
这充分地表现了这位伟人的谦虚。
翻遍了人类史册,像爱因斯坦这样“平地一声雷”般著名于世界的,确实不可多得。但他对大多数人所急切追求的名声、富贵或奢华,都看得非常轻淡。据说有一次,某艘船的船长为了优待爱因斯坦,特地让出全船最精美的房间等候他,谁想到竟被他严词拒绝了。他不愿意接受这种特别优待,而情愿睡在最下等的舱里。
爱因斯坦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他平常总是穿着一套不整齐的旧衣服,不常戴帽子,在浴室里常吹着口哨或哼着歌。他虽然打算解决繁复的“宇宙之谜”,但他认为不能将人生的享用弄得过分的复杂,所以,他在洗澡后刮胡子时,不用刮面肥皂而用洗澡肥皂。他认为用两种肥皂真是浪费。
在对待物质生活上,爱因斯坦说:“我强烈地向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一次,德国一家杂志的编辑找到爱因斯坦,要重新发表他的一篇重要讲话,付给一千马克稿费,他摇头拒绝。那位编辑多少知道点爱因斯坦的脾气,便改口说:“您重新发表这个讲稿是对科学尽了义务啊。”爱因斯坦一听“义务”二字,二话不说,频频点头c但是提出了一个条件:“稿费必须减少到六百马克,才同意发表。”他还拒绝了电台每分钟一千美元的电台演说的聘请,却同意将1905年发表的30页《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重抄一遍拍卖,将所得的二百多万美元全部捐献,支援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爱因斯坦寄寓在柏林的两间小房子里,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如同清教徒一般。这里没有接待过任何客人,除了他的助手和秘书之外,爱因斯坦很少让别人来这里,他过着完全隐居的独立生活。
他什么佣人也没有,他自己烧火做饭,自己给自己的生日燃放了一挂长长的鞭炮,自己给自己唱起了生日祝福歌。他是多么地快活,也全然不管这一天全世界的报纸都在发表有关他的文章,也全然不管这一天全世界有多少人在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
爱因斯坦的声望并没有使他的本质的人性发生扭曲或异化。他一直都在逃避这种声誉所能带来的一切荣华和危险。这种声誉,一直是他所厌恶的。
临终前,他再三嘱咐:切不可把他的住房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他在研究院的办公室一定要让别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