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一些温室中长大的员工,缺乏吃苦精神,非纯净水不喝,非出租车不坐,出差非飞机不去,非星级宾馆不住,夏天空调断一会儿、冬天暖天供不上来,便怨词满口……缺乏吃苦精神除了不能胜任富有挑战性难题外,还有一点就是会铺张浪费国家和组织的各种资源,使组织的运作成本大大增加。
降低成本是增加效益的最有效方法,而要降低成本,一个组织成员必须具有节俭精神,厉行节约。
今天,许多企业组织都在不遗余力地在组织内倡导节俭精神,这是竞争激烈的微利时代的迫切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所有的企业都感到了严峻的生存压力。尽管经济还在高速增长,但很少有“暴利”行业了,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了。微利时代的到来是一种必然。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微利时代的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业务能力的竞争了;在当今,谁拥有成本优势,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
怎样才能拥有成本优势呢?那就需要控制成本。把本来可以不必支出的部分节省下来,实际上等于赚到了利润。因此,节约是最大的利润点,节约关系着企业组织的兴衰存亡。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所有的节俭活动都离不开员工的参与,节俭精神必须靠每一个员工贯彻。因为员工是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生产效率和降低损耗的具体实施者。
但是有很多员工却认为,一个人即使再节俭对降低成本也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组织效益的大海也是由一点一滴的“水”汇集而成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在这里节省一点,那里俭省一点,汇聚起来就会为惊人的数目,为组织创造出惊人的效益。所以,节约就是在作为,而且是一种很大的作为。
一个员工,只有具有敬业、负责、认真的态度,才能处处替国家和组织着想,历行节俭。
处处节俭,必须以吃苦精神为依托。
挤公交比打出租当然能为组织节省出利润来,试问:没有吃苦的精神能选择前者吗?
出差时住小旅馆比住星级宾馆当然能为组织节俭出利润来,试问:前者的苦谁又愿意吃呢?
要节俭,就得在各方面自己克制一点,要多动动手,多动动脚,少享受一点便利和舒适。
在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指挥高铭的心里,一直铭记着一位老专家的身影。在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身处上海的这位年过六旬的副所长,每次来北京参加调度会,只选择一种交通工具——火车硬座。看着这位老专家开会时熬得通红的眼睛,高铭心疼了:“您老怎么不坐卧铺啊?”老专家的回答让她动容:“任务组经费非常紧张,我自己能省一点儿就省一点儿。”
和这位老专家一样,多少中国航天人宁肯委屈自己,也绝不让自己的事业“吃亏”。一位参与载人航天项目的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的年轻科学家谈起一次“激烈”的争论:
他所在的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的科研条件比十几年前好多了,积累了近百万元的科研发展基金,有人建议买部汽车改善改善条件。但大家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后认识到:今天搞航天仍然不能忘记艰苦奋斗,在研制工作中应尽量降低成本、节约开支,买车要比依靠社会交通服务花费大,目前还没有工作需求。买车计划“流产”了。而这一年载人航天研究中计划拨款偏少,严重地影响了研制进度,研究室毅然拿出了多年积累的科研发展基金几十万元,购买了示波器等急需的科研设备,按时完成了年度的科研任务。
厉行节俭,说到底,受益的是员工本人。“大河有水小河满,”试想企业的利润提升了,国家富了,员工作为组织一分子薪水肯定会上涨。更重要的事,一个人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将组织的资产像自己的财产一样爱护,领导会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晋升这样的员工,他又会晋升谁呢?
刘芳菲在艰苦的西北山区长大,经过十年寒窗,终于大学毕业,在北京某国家机关找到了一席之位。
刚进机关,同事们把她看成是一个“另类”,因为自小艰苦的生存环境使她养成了节俭吃苦的习惯。她从来不用大家都习惯用的一次性纸杯和筷子,而是自备水杯和筷子;她从来是在用过一面的纸上写字和打印文件,总是刻意提醒同事节约用纸;当办公室的电器用不着的时候,她会主动去关掉;甚至卫生间的马桶漏水,她也不怕脏,主动地去修理好……一开始同事们都认为她“扣门”,是多此一举。因为毕竟单位的实力雄厚、财大气粗。更何况领导似乎并没有刻意在这方面过多要求过。但是刘芳菲依然我行我素,一年后,在她的潜移默化下,她所在的部门办公作风已经改变:一开始她那些看起来“另类”的行为,观在成了每位员工主动去做的事情。
当然刘芳菲的节俭举动早被不动声色的领导看在眼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她由普通职员跃升到办公室秘书的位子。
以吃苦的精神处处替组织节约,替国家着想,体现的是一个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组织中更重的担子正需要这样的员工去挑,更高的职位正是为这样的员工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