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飞舞的大雪随着呼啸的寒风已下了三天三夜,大雪把石壁山带进了一片银妆素裹的世界。清晨,石壁山玄中寺的小和尚打开山门,迎面而来的寒风使得小和尚不禁打了个冷颤,他在手心里哈了一口热气,挑着一担水桶,踏着积雪向山门一侧的虎突泉走去。
通往山外的小道上不见一个人影,小和尚裹紧了棉被,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忽然,小和尚身子一歪,摔倒在雪地里。他正要骂一句什么,却见那雪路上横着一个白色的东西。他知道这条路上并没有大石,那么,那横在路子,并将他绊倒在地的究竟是什么呢?小和尚小心地走过去,他用扁担扒开积雪,不禁大吃一惊,那横在路上,并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的,分明是一个人。那人显然已经冰僵,小和尚把手试到那人的鼻子前,似乎还有一些气息。于是小和尚便放开喉咙大叫起来:快来帮我呀,这里有一个冻坏了的人。
从寺里跑出几个他的师兄弟,大家七手八脚地就把那人抬到了寺里,好不容易把那人的衣服脱了,硬梆梆地塞进被窝里,这时有人又端来一碗热水,一口一口地灌到那人的嘴里。终于,那人睁开了眼睛,像是刚刚从一场呓梦中惊醒。大家这才发现,这人原来也是一个和尚。只听那人说:我这是在哪里啊?小和尚就说,这是玄中寺呀,你怎么到这里来了?那人听到玄中寺三个字,一下子就被窝里坐起来,说:“请问,这是道绰大师的玄中寺吗?”小和尚们忙说是呀,我们的师父就是人称无量寿佛的道绰啊。
那人长舒了一口气说,总算找到道绰大师了。
当下就有人把情况报告给了道绰。过了一会儿,道绰来了。问过情况,终于知道,来人名叫善导,原是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自幼出家,拜密州明胜法师为师。几年前,明胜圆寂,善导因仰慕东晋慧远结社念佛的遗风,于是便风尘仆仆地前往庐山东林寺。在东林寺住了几年之后,并州(今山西太原)玄中寺道绰大师弘传净土法门的种种传闻几乎就传遍了大江南北。玄中寺是昙鸾初开净土法门的所在,寺内至今仍保存着昙鸾不坏的肉身。昙鸾往生后,道绰继承昙鸾的遗风,在玄中寺一边劝人以记豆法念佛,一边不时开讲《观无量寿经》。一些人对道绰的念佛法门不以为然,甚至恶言恶语加以诋毁,但他们在见到道绰之后,对道绰隽朗的神采以及他念佛不止的风范大加感动,再也不敢对净土法门加以诋毁。常年不缀的念佛,使得道绰的身体发生奇特的变化,七十多岁时不仅容光焕发,满面红光,而且还长出了新牙。
于是,玄中寺成了善导心目中的一块圣地。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行程一千多里,善导终于从江西赶到并州。谁知正遇到大雪封山,他又在山中迷路,失去了方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冻僵在玄中寺的山门前。
道绰听完善导的叙述,想起前人慧可雪夜中断臂求法的传说,顿时大为感动,又见善导虽貌不惊人,但却气度不凡,好好调教,将来必是这一门的一员法将,于是,玄中寺的学僧中便又多了一个名叫善导的人。当年昙鸾倡导净土法门,是因为感叹五浊恶世中的人秉性顽劣,而念佛法门易弘易学,依附阿弥陀佛的愿力,只须一声佛号绵绵不断,即可到达西方净土。对于矢志净土的人来说,除了对西方净土庄严世界美好的正信,以及一心生往西方净土的恳切心愿,最要紧的就是绵绵不绝的念诵。道绰从善导的身上看到他的这种信念和决心,同时也看到了净土一宗承前启后的希望所在,于是,便时常地将《阿弥陀经》的要妙宏旨倾囊而出地传授给善导。
贞观十九年(645),道绰正念往生(逝世),善导也结束了他在玄中寺四年的学习,来到京城长安,于实际寺大收门徒,继续弘传净土法门。在此期间,他几乎每天都要给信众们讲授《阿弥陀经》,又与弟子们书写了几万卷《阿弥陀经》分送给前来求学的人们,同时,他又亲画《净土变相图》,以艺术的手法将西方净土的美妙庄严以形象的图画展现在信众的面前。净土信仰很快在京都一带得以盛行。
洛阳龙门石窟是北魏以来的浩大工程,沿着龙门石壁,十万尊造像再现了佛国世界的美妙庄严。这一年,唐高宗为延续这一工程,准备在奉先寺建造最大的一尊佛像卢舍那大佛。看到善导的《净土变相图》后,高宗十分欣赏,于是,特别敕准善导督造卢舍那大佛。
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六十九岁的善导自知世寿将尽,他嘱门徒说,某月某日,我要到一个棵大树上去往生。到了这一天,善导果然向寺前的一棵柳树走去,没等爬到树上,善导即往生于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