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战争中,突然袭击敌人的指挥机关,捕杀敌方指挥人员,可以使敌人立即陷入群龙无首、不击自溃的困境,这是克敌制胜的绝招。
同样,在求人的当口,要想办成事或尽快办成事,就要针对关键人物下功夫,突破关键人物这道关卡,谋求关键人物的赞同和协助,问题往往就迎而解,势如破竹了。
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刘财主生前做尽了恶事,而且十分贪婪,死后怕打入十八层地狱。甚至贪恋阳间的荣花富贵,想托众鬼不但免去他的皮肉之苦而且最好就能让他立刻还阳。
刘财主,生前聚敛了大量的钱财,死后他的家人给他烧了很多纸钱。因此相对于其它的鬼来说,在阴间他仍然是一个大财主,于是他拿着这些钱财去贿赂他身边的凶神恶煞,希望他们能够遂他的心如他的意,他先是给黑白无常送礼说好话。黑白无常比较好说话就同意了,他又求牛头马面,牛头马面开始不理他,后来刘财主把贿赂数额增加一倍,牛头马面比较贪也就答应了他。
他又找到判官请求通融一下,判官清廉刚正,严辞拒绝了他的请求,即使他的贿赂再多也收买不了判官。刘财主,见金钱开道不行,就用眼泪求人,他向判官哭诉自己多么冤枉,多么命苦,自己又怎么阳寿未尽什么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一副情真意切的样子,判官被他说的真的心动了,勉强答应了他的请求,刘财主一看一个个的都被自己摆平了,心里得就别提了,整天幻想着自己马上要重回阳间,又可以作威作福了。
不久阎王把刘财主提到大堂上对其进行审讯,根据他生前的善恶安排合适的去处。刘财主一见到阎王,立即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误。一个劲地懊悔了,自己求爷爷告奶奶的费了那么大的劲把那些凶神恶煞们摆平,怎么单单就忘了阎王爷他老人家啊,他掌握着自己的福祸着程呢,是核心中的关键人物,关键中的核心人物,现在说什么也晚了,果然阎王爷对他一点也没客气,查到他生前的善恶,认定善一分,恶九分,属于大恶人,将他先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转世,投胎为牛,向人们赎罪。
刘财主虽然善于求人办事,但是遗忘了一点至关重要的一点:没有认准“阎王”。礼送到了,话也说透了,黑白无事,牛头马面还有判官都答应了他的请示。而他单单把阎王爷这个掌握着杀予夺的关键人物给忘了,阎王不应充允,那就说明事没有办成功。
生活中也一样,我们求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心中有数。仔细想想你要办什么事,应求什么人。尤其是求助于那些领导,更应注意这一点,求对了菩萨自然好说,菩萨错了,烧再多的香磕再多的头那也白搭。
所以求人办事没必要对每个人说好话,都低三下气地求,只要找准其中的主要人物就可以了,找到这个人物,就把你全部的功夫施展开来,“咬定青山不放松”,“让你一次求个够”。即使是到陌生地方求人办事,人生地不热也没有要见人就说好话,见庙就烧香,你不妨抽出点时间,了解一下情况,把那个主要人物揪出来,这样就好办多了。
如前述例子中,如果刘财主开始就认准阎王,把阎王搞定,他的命运就可改写了。假设“阎王”发话同意,即使不求“小鬼”,“小鬼”再难缠也不敢和“阎王”对着干。这样看来找准主要人物找准领导,找准我们的阎王还真是一件大事情,那么这些人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首先来说,能称为领导,手下肯定是某个单位或部门的头头,至少是一个带“长”的人物。当然,这些人物一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忌讳,不太容易相处,求助这引进人物的时候,说话做事必须小心,掌握好某中应有的分寸。
其次他与我们所求之事关系密切,对事情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有可能他的职位在单位并不太高,有可能他的权力并不显赫。但正是他,管着我们所求之事,就你一个企业的有总到某行政部门搞审批一样。一个小小的科长就可以决定他的事情办成与否,虽然一个企业老总比一个小科长荣耀得多,但在这件事上,小科长就是大老总的“阎王”,甚至有时候只是一个小职员只要与我们所求之事有关,办成与否要靠他的大笔一挥,那这个小职员也是你的领导。你必须以对待“领导”的态度、语气和他说话,才能取的良好的效果。
在求领导办事时,一定要切记:选对领导,不管这位领导相对你来说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只要有求于人那就要把人当领导看待,选对了领导才能有的放矢,成功的把握才能更大。
求人悟语: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求助领导办事也是这样,把你的求助对象明确了,你才好进行下去。否则,不找阎王找小鬼,下的工夫再多那也是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