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1900000007

第7章 7 本书可能的创新与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1.7.1 本书可能的创新

(1)系统分析唐代土地政策体系的三大政策支柱,即土地分配政策、土地买卖政策、土地赋税政策在唐代前期与后期变迁的特点、政策效应以及政策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

(2)唐代国家土地政策的变迁是因农业生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资源与技术等影响决策者选择的外部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书运用均衡分析理论探讨唐后期国家土地政策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分析唐政府面对土地买卖频繁、土地兼并剧烈的客观环境,调整土地政策的结构,提高土地政策的整体功能的政策举措。

(3)本书在辨析政策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将制度以函数形式表达为:I=f(G,E,P,…),I:制度;G:政府本身;P:政策;E:环境。土地政策是制度(函数)的自变量之一,土地政策与土地制度互为影响。土地政策虽然处于土地制度的约束之下,但利害相关者的行动、客观因素的变化会推进土地制度的变迁。土地制度对土地政策的决定性作用,土地政策的变迁同样影响着土地制度的演进。中唐以后,国家放弃授田的传统职能,占田的限额亦随之取消,听任民间自由买卖土地,国家惟据地征税。国家改变直接配置土地资源的方式,渐进地调整“均平占田”、“抑制兼并”的制度安排,最终使“不抑兼并”成为土地制度的基本宗旨。

(4)本书以“农户稀缺性假设”为前提,运用制度经济学和博弈分析探讨唐代前期土地产权制度的演进过程,提出中国传统社会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第一诱因是国家、地主和农户经济利益中的博弈,其结果表现为中唐以后土地私有产权的完整性得以确立,之后在其农地产权制度下才诱使耕作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深层次的发展。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和技术创新促发了人口的稳定递增,这时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才凸现出来成为农地产权制度演进中的第二诱因。

(5)中唐以后,随着唐代农业生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与均田制相联系的土地买卖禁令屡被突破,土地兼并日益剧烈,最终使“不抑兼并”成为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本书运用博弈论对“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唐中叶开始的由抑制土地兼并到不抑兼并的制度演进,实乃国家、地主和农户之间博弈的结果,并且这一博弈结果使得国家、地主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呈现出一种有效率的状态;“不抑兼并”土地制度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变迁的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唐宋农业生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6)中唐以前,由于实行“抑制兼并”的土地制度,国家对土地的买易、流通进行强烈而频繁的干预,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既不明晰,也不稳定。中唐以后,由于“不抑兼并”土地制度的确立,国家放弃了对土地买卖、流通的干预,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进行资源配置,为了保证国家的租税收入不会因土地兼并而流失,为了避免产权不明造成法律纠纷加大土地兼并的交易成本,政府大力推行契贴制,使土地产权契约化,明晰了土地产权。本书认为,唐代土地制度由“抑制兼并”到“不抑兼并”的演进,一方面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资源,促使资源向生产条件充分的生产组织和个人集中;另一方面,通过明晰产权、激励和保护生产者的生产和创新的积极性。

1.7.2 本书深入研究的问题

(1)“不抑兼并”最终取代了“抑制兼并”成为唐宋以后封建国家处理土地问题的主要准则,为了避免剧烈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动荡,即如何实现土地制度的政治目标,保证了“不抑兼并”制度的推行,实现“不抑兼并”土地制度的效率目标,宋代政府又采取何种政策举措应对土地制度的演进,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本书虽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重要研究价值,但由于对于宋代有关史料的提炼不够,心向往之而力不从心,只有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问题上,定量研究仍显不足。笔者感到由于资料来源较窄,并缺乏连贯性,这对于本书的定量研究构成了一定的障碍。这一不足提醒笔者,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必须要有翔实的、有代表性的资料作为铺垫,这对于经济史的研究更是不可或缺的。

§§第2章 唐前期国家土地政策的变迁:618~755年

中古时期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最重要的财富象征。由于土地具有固定性、有限性和报酬递减等特性,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的相对占有量必然减少,表现为土地资源经济供给的稀缺,因此迫使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竞争,表现为对土地占有量、利用的经济性、资源识别优先性等的竞争。社会中每一个利益群体与个体都希望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必然会在分配各种具体利益时造成冲突。为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摩擦,就需要政府根据土地政策目标,利用政策来调整土地利益关系。因此,制定并推行合理的土地政策是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保证。

围绕土地分配问题,中古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大量的方案,力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为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在这些方案中,有三代的井田、董仲舒的限田、王莽的王田、西晋的占田以及北魏开始的均田等。在上述几种解决土地分配的方案中,井田制被奉为一种理想的方案,常被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津津乐道,但却无法真正实行。限田、王田和占田制,实行时间较短,影响较小。惟有均田制,不仅实实在在地从北魏到唐中叶的近300年中推行过,而且影响着均田制产生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均田制是自秦废井田以后两千年中最重要的一次土地制度变革。作为唐前期基本土地制度的均田制,是历代均田思想中最缜密、最完善的部分。因此,研究唐前期的均田制,对于通览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的变迁与土地制度的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何政策都只是特定社会阶段的产物,它具有历史属性,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随着政策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改变,政策也会随之改变。变化更为频繁是政策有别于制度的一大特点,因为相对于制度整体而言,政策只是某一制度在一个特定发展阶段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制度长期起作用,而政策可以在短期内见成效。就单项政策来看,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它或者被全部抛弃而代之以新的政策,或者被局部修改以更符合实际;而就一个政策体系来说,它的变迁会更为复杂。土地政策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揽括了土地分配、土地买卖及土地赋税政策等诸多方面,因此土地政策的变迁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均田制度安排下的唐前期土地分配、土地买卖、土地赋税(收益分配)政策呈现如下特点:

围绕通过扶植、保护自耕农以实现赋税收入稳定增长的政策目标。在土地分配政策上,采取授田与限田相结合的举措,唐政府把一部分国有荒地分给农民垦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无地或少地的问题,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授田还不能保证自耕农阶层对土地的比较稳定的占有。因此,国家在授田之后,还必须制定限制或禁止桑田、露田、永业、口分的买卖,抑制土地兼并等措施来保护自耕农的稳定性,这就是唐前期土地买卖政策限制土地流转的初衷。由于土地赋税以人丁为征税对象,在限制土地买卖,通过制定各级官吏最高授田额度来限制地主豪强的占田数量的同时,唐政府还通过检括户口及严格的户籍管理来与豪强地主争夺劳动力,保证劳动力与土地的紧密结合,以稳定国家赋税的税基,这也是唐前期租庸调制的政策出发点。

中古时期,土地私有制出现之日起,就伴随着出现土地兼并现象,即使在均田制这种土地国有制形式下,土地兼并现象也无法根绝。唐政府希望通过禁止或限制桑田、露田、永业、口分田的买卖来彻底抑制土地兼并,其目的自然无法达到。但不能否定均田制对于豪强地主限制占田的积极意义。

同类推荐
  • 中国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研究

    本书从股票和股票市场的基本概念讲起,总结了股票市场18年的改革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历程,对股票市场形成的内在机理、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和逻辑分析,力图给读者一个比较清晰的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的脉络和线索。
  • 国外“三农”面面观

    国外“三农”面面观

    在外国,不少国家也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方针政策。其中,有不少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的“一村一品”,韩国的“一社一村”,荷兰和德国的合作社组织,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的农民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科技兴农,荷兰和巴西的环保措施,等等,各有千秋,别具一格。若遵循“洋为中用”的方针予以借鉴和参考,对我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将是很有意义的。
  •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共9章,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包括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论述以人为本的金融,包括第二章“以人为本的金融”。第三部分论述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包括第三章“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第四部分论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包括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和第五章“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五部分论述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内容,包括第六章“完善金融运行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内容。
  •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逐步开始形成了工作,人们发现自然的秘密,发展文化的力量。在现代社会里工作已成为文明的中心。从历史角度看来,在我们现实生活和意识里,工作世界的作用几乎已无法继续上升。
  • 资本营运概论

    资本营运概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4]?,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热门推荐
  • 荒砂

    荒砂

    “最后一个种族进化完毕,第四次物种之战,即将开始。”“以神的名义,赋予你们战斗的力量。”“用你们所得到的,去屠杀其它种族的生命,获得更强的力量。”“用你们的生命,为这场盛宴加冕!”饶有兴致的声音,一次次响起,宣告战争的来临,不仅仅是人类与异族的战争。
  • 守护远古墓陵

    守护远古墓陵

    父母失踪!最后的线索竟然是墓陵!女友离开!情敌竟然是资深盗墓高手!寻找父母!踏上盗墓之旅!心态改变!保护远古墓陵与恶势力斗争!疑团重重!父母在哪?兄弟背叛?到处都是陷阱!到处都是迷茫!该信谁?该怎么办?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呵斥,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无地自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教育。谁能在施教中有效地利用鼓励的力量,谁就是成功的教育者。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有容纳百川的胸怀,寻找出孩子值得肯定的亮点,去鼓励他、教育他,这样,孩子不但会愿意纠正错误,而且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去思考、去创新、去实践。”
  • 魔神魂

    魔神魂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七情六欲!传天地本为三界!天界人界地界!天界已毁地界已灭……好吧……只是为了给妹妹一个幸福的世界,顺带一下拯救世界吧!
  • 我的霸道校花

    我的霸道校花

    在特种兵的最后一次测试中意外获得沉睡在主角体内的魔王龙力量,然而体内还有他不知道的力量吗?没错,主角的体内还有三种力量。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 征途之暗影传说

    征途之暗影传说

    征途大陆,征战不休,战士、剑仙、弓手、法师、道士、召唤,各显神通,惟有勇者,傲笑世间,不为情、不为义,只为不枉男儿身。
  • 帝武凌天

    帝武凌天

    修炼之塔号称人神,九层三转,炼就不死金身!雷火通灵,最强血脉,号称无敌!混沌乾坤我主宰!九天十地我为尊!武道,只手遮天!魂道,窥探天机!我以血化身,徒手裂天穹,以魂化神,决战天之崖!
  • 穿越之涅槃传说

    穿越之涅槃传说

    从2016年因为一次车祸偶然来到的启魂大陆,拥有两世记忆的林天化身为低等家族炎家的废物炎烈,他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信念让他想变为一代武神。为了自己的梦想,废物少年炎烈该何去何从?详情请看小黑(苏娄墨)的《穿越之涅槃传说》,作者扣扣:2390894099。
  • 帝后很嚣张:收购腹黑血帝

    帝后很嚣张:收购腹黑血帝

    经典小剧场:"不好了,不好了。血帝,帝后把人家的血麒麟打死了。"小厮爬摸打滚的到了大殿。"哦,是吗?我记得龙一好像还有一只,叫怜儿回来再打。"小厮扯扯嘴角,血帝你这样真的好吗?任性啊。"血帝,帝后把您的血狮给送人了。"龙三无奈.“哦?送了?要不要再给怜儿拿两只送呢?”龙血沉思。血帝,重点不在这吧。那血狮一只都差点要了我们兄弟的命,还两只?死了。死了。。龙三再是淡定也破功了。"血帝,帝后貌似想要砸龙鳞石。你看咋办呀?"龙四焦急的脸上带着请求只看龙血一个纵身就消失了总算要管管帝后了,龙四欣慰的想。结果。。。。"怜儿,你要砸,让我来啊。把你手弄伤了怎么办?"众人集体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