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寝台在齐国都城临淄北部35公里的地方,西面距乐安城四公里,是公元前676年所建。齐桓公曾经在这个台上与诸侯会盟,后来也有人称它桓公台。
柏寝台台高数十仞,方圆五六十亩,台上殿阁堂皇,室宇壮观,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台下辟有一个演武场,为军兵操练所用。
就在孙武迁居乐安的这一年,柏寝台上的宫室重新进行了修葺。完工后,齐景公在当时相国晏婴和一班卿大夫的陪侍下,登上了柏寝台观阅齐国军队演阵。
由于柏寝台距离乐安非常近,并且孙武的爷爷是朝中有名的武将,所以孙武也有了一次观看军事演习的机会。
军事演习的前一天,孙武就和爷爷提前来到了柏寝台。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孙武就把爷爷给叫醒了。
两个人梳洗过后,孙书带着自己的孙子来到了柏寝台前,等待着齐景公和其他大臣的到来。
大小官员陆续来到柏寝台,最后一个来的是齐景公,全体官员山呼万岁。
齐景公摆手让所有人员起身,官员按次序坐好,没有座位的只好站在台前,孙书提前吩咐人在自己身边给孙武搬了个凳子。
上午9时,军事演习开始。这时只见演武场上,战车井然有序,战马昂首抖鬃,戈矛如林,旌旗猎猎。
左、中、右三军阵容整齐,士卒精神抖擞,在孙书的号令下,有条不紊地变换着队形。
随着击鼓鸣铎,军士呐喊前进,战马嘶鸣驰骋,气势磅礴,声震寰宇。
孙武定定地站在柏寝台上,全神贯注地望着演武场。宏大雄壮的场面,深深吸引着他。
演武阵势最为壮观的是战车,当时齐国号称千乘之国,战车非常充足,充分显示着齐国军事的强盛。
每乘战车由四匹膘肥体壮的战马驾挽,17名甲兵跟随,车上乘坐3名甲士。
3名甲士分别叫车左、车右和御者。车左拿弓箭,紧盯前方,车右持长戈,虎视眈眈,御者配短剑,手挽辔缰。
其余17名甲兵各持兵器护卫在战车两侧及后边。只听得金鼓齐鸣,战马奋蹄,战车疾驰,甲士踊跃,势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
孙武第一次亲眼目睹这么盛大的军事场景,演武壮举显示了东方大国的雄风神威,展现了齐军的无比强大,孙武豪情激荡,思潮奔涌。
孙武想到,从远古传说的黄帝战胜炎帝、蚩尤等四帝,一统中原,到后来商汤讨伐夏桀,再到姜太公辅佐周室,率领军队消灭商纣,立下头等功勋而封齐建国,再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中原,使齐国成为泱泱大国,这一切,依靠的不都是军事强大吗?
军事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人民的幸福安康,作为一个政治领袖,一个将军,一定要懂得这些道理。想到这些,孙武感觉自己豁然顿悟。
这时,一阵高亢的山呼“万岁”声浪直冲云霄,打断了孙武远在天边的沉思。
原来是演武完毕,孙书率三军将士向齐景公行参拜大礼。
看来齐景公对演武挺满意,当即下令犒赏三军,吩咐在柏寝宫设宴,款待孙书及众位卿大夫,同时命人召来齐国著名的乐师田开,弹奏乐曲助兴。
孙武跟随在孙书身边,看着祖父亲切的面容,想到他刚才操练军士时威风凛凛、庄重泰定的神情,为有这样一位久经沙场、叱咤风云的祖父而自豪。
一位统兵的大将,就是掌管老百姓生命的人,就是执掌国家安危的人,这个职位实在太重要了。
孙武立志将来要做个像祖父一样的将帅,指挥千军万马,征战疆场,建功立业。
宏大的演武场面虽然结束了,但是那令人振奋的壮阔情景,还萦绕在孙武的脑际,久久不能离去,他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演武场中的情景,一遍又一遍地思考着自己祖父在演武场中一举一动。
自幼受到军事世家影响、军事思想哺育以及尚武精神熏陶的孙武,通过观察演武,领悟到兵法的至关重要。
孙武决心学习前人兵典,研究战争的普遍规律,探求军事原理,总结战事经验,形成自己的兵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