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后,高新技术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也成倍增长,许多自然资源出现枯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人们逐渐开始检讨传统的发展观,并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希望构建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和谐社会。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公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制定了全球《21世纪议程》。此后,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选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深刻地认识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发展途径,一个能持续人类进步的途径”。正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我国政府及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作为指导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我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应用到我国国情,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尤为重要,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贫困、才能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和精神力量。其次,可持续发展把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注重产值增长又注重质量提升,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尤其应该关注环境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持久性,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最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求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根据全球发展的《21世纪议程》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纲领,本书认为,我国纺织产业发展应该本着全局的、长远的、基础的产业发展原则,在维护并提高环境和生态对纺织产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支撑力的前提下,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服务纺织产业的能力,追求创新,不断增强纺织产业满足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能力,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进步与共同发展,这就是我国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我国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首先,纺织产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支柱产业之一,纺织产业在满足城乡居民衣着消费的同时对于美化人们的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纺织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纺织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纺织产业甚至还是一些沿海乡镇的地方经济命脉,因此,纺织产业的兴旺发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纺织产业是一个资源依存性较高的产业,不仅传统的天然纺织原材料对环境、生态的依赖性很高,而且一些新兴的天然纤维原材料,如大豆纤维、玉米纤维也离不开土地资源,此外,纺织化纤原料的获取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和水电资源,因此,如果纺织产业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采取高效节能的生产方式,必将会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反过来又会影响纺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纺织产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最后,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纺织科技的不断进步,纺织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我国纺织产业不断扩大出口市场、增加外汇收入、提升我国纺织产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更为重要的是,高科技绿色纺织品会大大提高我国纺织品通过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限制的几率,缓解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贸易摩擦压力等,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发展。
二、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发展不足
我国纺织产业从建国之初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纺织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这些成绩令世人惊叹,但是,我国纺织产业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基础之上的,总体来看,我国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纺织产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现状。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后配额时代的到来,纺织产业的出口前景不断改善,纺织产业迎来了又一个投资热潮,但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一哄而起的投资方式加剧了地区产业结构的雷同和中低档产品的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了企业间的低价竞争,给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恶性价格竞争不仅容易引发国际社会的种种反倾销制裁措施,而且很容易遭受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贸易保护限制,大大损害了我国纺织产业的经济利益和国际形象。此外,现有纺织产业中还有许多低盈利或亏损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企业濒临破产、兼并的威胁性更高,东部地区的纺织产业集群也面临着集群升级的困难。总之,纺织产业当前的投资结构、技术升级和区域转移等方面的矛盾已经明显制约到我国纺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纺织产业资源、环境、生态的可持续现状。天然纺织纤维生产离不开耕地、草场、森林和水资源等,而我国的人均耕地、草场、森林和水资源占有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3%、32.3%、14.3%、28%,即便如此,我国的农村耕地还不断被工业用地和居民用地所占用,草场植被退化、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环境生态问题都比较严重,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非常不均,而且酸雨、洪涝灾害和江河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同时,我国还是世界化学纤维生产大国,化纤纺织原料的提取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纺织工业的生产活动还需要大量的煤、电资源作为动力系统,而我国单位纺织工业产值所需的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发达国家的4~10倍,由此可见,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难以保障我国的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想缓解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形势,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第三,纺织产业科技的可持续现状。科技进步是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目前,我国纺织科技对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占8.8%左右,远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水平,从科技机制来看,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还没有完全摆脱政府主导型的创新模式,大中型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而且创新效率也比较低。从科技实力来看,我国缺少引领世界潮流的国际大型纺织企业,国内企业的生命周期普遍不长,缺少百年老字号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先进设备多从发达国家进口,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织技术,反映出我国纺织企业的基础科技实力比较薄弱,对未来科技的预见能力和开拓能力都比较欠缺。另外,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模式也处于摸索之中,主要是中小纺织企业的创新意识普遍不强,而且创新活动带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乐于试验发展性项目研究,疏于基础性的科学研究。总之,我国纺织产业对于一些关键性和基础性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技术进步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研究课题,需要认真研究纺织产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动态平衡和共同协调问题,不仅涉及领域比较广,而且问题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分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结合当前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本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合理增长措施,主要包括调整纺织产业的产品和产业结构、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推广高新技术等措施,即通过科技进步而不是依靠简单的数量扩张来推动产业增长。当前,我国政府必须严格控制纺织产业的新增投资,坚决取缔或关闭那些能耗大、污染重、效益低的产业投资项目,鼓励企业开发市场潜力大的新品种,各地要根据产业发展前景调整雷同的产业结构,积极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升级,同时,引导企业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如SCM、MIS、QR、ERP和CRM等管理系统和方法以及服装CAD/CAM系统等,建立基于Internet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企业资源共享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国际化营销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产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为此,政府和行业组织必须结合产业现状制定出详细的科技进步规划、理顺当前的科技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环境、加大对产业基础及应用研究的投资力度,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仿制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鼓励企业合作创新,共同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科技水平,最终实现基于产业科技的纺织产业持续增长。
其次,达标治理措施,主要包括采取达标率控制纺织产业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杂)排放以及噪声污染,同时做好污染治理,双管齐下,逐步实现纺织产业清洁生产。所谓清洁生产(或绿色生产)实质上就是把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服务中,以增加效率和减少人类环境风险。具体来说,要求生产过程中要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和降低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要求产品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生态的不利影响;要求服务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前期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去。为此,首先,我国政府应制定有关清洁生产的技术、质量、环境、污染、安全等一系列产业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应的审核、监督管理办法,并逐渐提高清洁生产的标准。其次,我国政府和行业组织还应协同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如污染严重的印染、化纤行业等,同时,严审发达国家的投资项目,坚决杜绝借“生产转移”之机将环境污染转嫁给我国的现象。最后,政府还可以通过绿色产品资格认证制度鼓励企业联合行动,建立相互约束的绿色供应链,加大对节能、环保型技术或产品的研究投入,积极推广清洁示范工程的项目成果。
最后,思想文化措施,主要包括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和引导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方式,逐步从思想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在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生产清洁化、技术规范化、排污达标化等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纺织企业及亏损纺织企业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和面对更大的困难。为此,政府和行业组织,一方面应积极联合企业,共同研究和解决我国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另一方面,把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深入到消费活动中去,从思想文化入手改变人们不可持续发展的传统观念和行为规范,通过消费者的力量反向约束企业的生产经营。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还应该及时纠正社会上不科学、不正确的消费意识,如当前很多消费者误以为天然纺织品就是绿色纺织品,事实上,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我国诸多的天然纺织原材料,如棉、麻、毛、丝等,不仅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而且,在后期的产品加工过程中也添加了各种不良的染剂和助剂,甚至有害有毒物质,因此,如果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不是按照清洁生产的标准进行严格的绿色控制,则天然纺织品同样会污染环境。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培育“绿色”文化型企业,在企业之间营造一个谁拥有绿色产品谁就拥有市场的竞争导向;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府引导“绿色”消费型市场,鼓励消费者购买贴有绿色标签或具有绿色资格认证的产品,在全社会消费者中形成一个绿色健康的消费倾向。
总之,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纺织产业发展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纺织产业如何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产品质量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的不断合理、产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生态的不断优化以及社会消费的不断理性等,需要我国纺织产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并调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