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足够的兵力是歼敌的必要条件,在自己的兵力尚不足以击败敌人时,要尽量避免与敌直接交战,在退守中扩充力量,一旦抓住有利时机便英勇出击。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不仅是骁勇惯战的一代良将,而且是一位勇谋兼备、能攻善守的三军统帅。当时,廉颇所在的赵国,在强大的秦国面前是力不足恃的。秦国采用“各个击破”“远交近攻”的连横之策,对战国六雄不断征战,经过半个世纪时间,问鼎天下的大局基本奠定了。但慑于廉颇威名,强秦不敢对弱赵轻举妄动。
公元前262年,为上党郡十七座城之故,赵韩联盟,共御强秦,廉颇奉命率军驻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与长途跋涉前来讨伐的秦兵摆开了决战的态势。
廉颇审时度势,表现了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命三军“坚壁以待秦”,以逸待劳,筑垒修塞,蓄足涧水,广设疑兵,以丹河为障,壁垒为屏,大粮山为大本营,平安固守三年,使秦疲而无功。
后来秦针对廉颇展开外交收买手段,使赵王中了反间计,派仅能“纸上谈兵”的赵括到长平取代廉颇挂印。结果,秦将白起大败赵军,于长平坑杀了赵卒40万。
长平之战走马换将导致了赵国最后的惨败,也从侧面证明了廉颇知己知彼、骁勇善战的军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