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年,征累迁秘书监,参与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
——《贞观政要·任贤第三》
管理者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我能为组织机构贡献什么? 而想有所作为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他想的是“我能为所服务的机构奉献什么”,而不是“机构能为我做什么,或者我能从机构中得到什么好处”。
贞观朝的大臣大多数都是具有贡献精神的人,仅唐太宗身边有特殊贡献的就有24位之多,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在酝酿政变时,他态度坚决,竭诚辅佐;在准备政变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所以唐太宗至死不忘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其次是魏徵了,魏徵对唐初的稳定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三年,经过多次升迁,魏徵升任至秘书监,参与管理朝政大事。他深谋远虑,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
可以说,唐太宗的江山有一半是大臣的功劳,如果没有长孙无忌和魏徵等人的鼎力相助,就不会有贞观局面的出现。一个国家要兴盛,不但要靠皇帝的励精图治,更需要有一大批兢兢业业的功臣,全心全意地对国家做贡献。组织机构要想有发展,同样需要管理者和部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但有些管理者他们重视勤奋,却忽视成果。他们耿耿于怀的是:自己没有职权,结果是做事没有效果。比如,管理顾问公司委托机构提供服务,总是花几天时间与委托机构的高级主管交谈。在弄清楚委托机构的组织和历史情况后,管理顾问会问:“你在贵公司服务,自认为你应该做些什么呢?通常对方的回答总不外是:我主持本公司的会计业务。我负责销售部门。或是我要管800多人的工作!但是很少有人这样回答:我的任务,是向我们的经理提供他所需要的资料,使他能做正确的决策。我负责研究本公司顾客将来需要些什么产品。我要为我们的总经理即将面临的一些决策问题准备有关资料。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对整个机构的经营绩效负责。
成功的管理者一定会注重“贡献”,懂得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成果”,为“贡献”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和机构的成效结合起来。缺乏“贡献意识”,思考就会停止,工作就会失效,甚至碌碌而无为。
对一个管理者而言,应该思考如何扩大组织的直接成果,强化组织的存在价值,培训明天需要的人才(这点在别的章节专门做了分析)。围绕“直接成果”,管理者要考虑的是:我能为上司做什么呢?我如何做才能帮他把工作做得更好。
无论任何人在工作中如果能重视贡献都能把工作做得很好。如白莉安小姐就是一个人。白莉安是美国一家医院很普通的一名护士,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甚至连护士长也没有担当过,她工作的信条是常常问自己:“我对病人是否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因此,凡是在白莉安小姐主管的病房的病人都康复得特别快。后来医院就把她的做法称为“白莉安原则”并进行推广。这条原则是:凡事必须先自问,“我对本院的宗旨真的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与贡献吗?”联想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公交战线涌现出来的众口皆碑的李素丽就经常问自己:“我是否为乘客做到了真诚服务?”从而形成了享有美誉的李素丽精神。我们的管理者如果都能够向下属和职工提倡这一最普通的原则,使每个人都经常自问:“我对工作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那么,机构的“贡献与成果”就会卓有成效。
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不同,职位不同,其“贡献与成果”也随之不同。当一位管理者担任一新职位时,不能顺应新职位的需要而改变,总是墨守成规,陶醉于过去的经验,其结果必然是工作无成效。岂不知职位有了变化,他所要贡献的成果也一定改变。麦纳玛拉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成就卓著的国防部长,他原就职于福特公司,是一位内向型的人。初任国防部长时工作毫无进展,当他认识到职位变化了,他的贡献与成果必须随之改变时,他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主动与国会接触,结识国务委员中有影响力的议员,学会了协调国会的艺术。结果他提出的一些议案都得到国会的支持,工作成效十分显著,赢得了总统的赞誉。
管理者的调动是经常发生的,当职位变化时,如果不及时调整思维方式,重新思索“贡献与成果”,工作绩效是难以保证的。所以,管理者即使有良好的基本素质,若不能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调整主观意识,也不能称之为有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为机构实现了直接成果的同时也要强化组织存在的价值。就是你所服务的机构能生存多久,为谁服务和做多大贡献。管理者应该清楚自己该为组织做多大的贡献,如何为组织奉献效力?如何为组织创造更大价值?如何使组织获胜?才能让组织生存下去。如果具备这种为组织着想的精神,管理者就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不会偷懒耍滑随意打发工作,更不会拒绝服从和执行,而会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倾注所有心力于工作,并时时提醒自己“我绝对不能失败!”,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认真把握每一次机会,不折不扣,甚至超额、超值完成任务。
日本京瓷集团创始人稻盛和夫在其著作《人生与经营》中写道:在公司刚成立时,我们除了没有客户,还没有资金、没有好的设备——这些都只能靠心血来弥补,一旦接到限时一天的工作,我们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将24小时的分分秒秒都利用起来。
京瓷员工为企业奉献的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京瓷,工作到晚上10点,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并没有人会自视为加班,更不会向老板提出加班费之类的事。为了赶工期,全厂工人干到晚上12点,也是常有的事。
这就是把组织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的最好的例子,唯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也才能使组织得到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当然,要让员工具有奉献精神,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自己先奉献,才能影响和带动他人,跟你一块前进。正如美国商务专家托尼·亚力山德拉博士对一位美国企业高级代表说的一段话:“你的自我感觉如何?你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如果你不能亲力亲为,只是在一旁指手画脚的话,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是结束世界的饥荒,还是关心股票升降,你将永远不会影响任何人改变他们的观念和行为。”
希望打造一个具有贡献精神的团队,管理者自己就要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带领部下,共同把机构管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