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9400000052

第52章 别被欲望所控制

有一句俗话叫“知足常乐”。孟子有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这是说希望心能够正、欲望越少越好。他还说:“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则仁心存,欲多则仁心亡,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

自古仕途多变动,所以古人以为身在官场的纷华中,要时刻有淡化利欲之心的心理。利欲之心人固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是要能进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得准,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一切。

那么,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欲望趋淡呢?“仕途虽纷华,要常思泉下的况景,则利欲之心自淡。”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说则可贯通得失,比如,看到天际的彩云绚丽万状,可是一旦阳光淡去,满天的绯红嫣紫瞬时成了几抹淡云,古人就会得出结论:“常疑好事皆虚事。”看到深山中参天的古木不遭斧斤,葱郁蓬勃,究其原因,是它们不为世人所知所赏,自是悠闲岁月,福泽年长,“方信人是福人”。中国的古代,自汉魏以降,高官名宦,无不以通禅味解禅心为风雅,可以在失势时自我平衡、自我解脱。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应该尽力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菜根谭》中主张:“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华,尽华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意即官爵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过度,否则就会转为衰颓;言行不要过于高洁,否则就会招来诽谤或攻击。

同理,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适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乐。在很多时候,争取有时虽然能获得一些,但最终失去得更多。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只要吃一半就够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则会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

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意即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含苞待放之时,喝酒则是在半醉时的感觉最佳。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正如酒止微醺,花看半开,则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如此自能悠久长存于天地畛域之中。

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大多如此,为什么不及早省悟呢?

常常看到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借酒浇愁,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这真是太不值得了!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那么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欲望,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争也没用。

因此,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乐趣知足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古人云: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剩则偏执。面对名利之风渐盛的社会,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能够做到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为赘物,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并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

古语中有“鼹鼠饮河,仅止满腹”之说,俗语中有“日有三餐,夜有一眠”之论。这些说明了一个十分浅显的人生道理:人的一生,物质上并不需要太多。这个道理并不太难懂,但是懂了这个道理,并不能以此来指导人生。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许多人永远不能满足,什么便宜都想占,好事自己没有沾上,便觉得逆情悖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获取物质上的享受,不惜工本、费尽心机,最终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当然,谁都愿意日子过得舒坦些,但是有人把它和追逐无限的物质利益等同起来,而不知道人之所需实际并不多,或者虽然知道,但不能遏止自己膨胀的欲望。他们为了追逐生活的高水平,把自己的人格降到正常的水平线下。

同类推荐
  • 《茶经》的人生智慧

    《茶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读陆羽的《茶经》,以便把这卷经化为一本励志书,化为一本思想书,化为一本哲理书,化为一本感悟人生的心灵鸡汤。茶原来有这么多对人极具启发和积极的作用。这样读《茶经》开卷有益。喝茶而懂茶。就会充实自我。精通茶道的人,会得到新的加油与补充;爱茶的人,会悟到令自己喜悦的有益力量;想得到指点的人,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 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一部改变几代人,生活观念的心灵读物。刘墉、席幕容首次联袂推荐。也许自私是每个人的天性,也许忌妒是每个人的本能,可是,当我们选择放下心灵的包袱时,自私就会转化成奉献的基石,忌妒也会转化为向上超越的动力。打开心窗,与世界相拥,与快乐同行。我们的人生会因为忘掉不愉快而变得春光灿烂。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水之道:水的无为自然哲学与处世立业之道

    水之道:水的无为自然哲学与处世立业之道

    水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儒家和道家都以此为基础发展自己的哲学体系。孔子在《论语》中倡导天地万物各行其道,顺其自然,要求统治者行帝王之道,以己德滋养民心。“无为”和“自然”是《老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要求圣人像水一样“无为”,人民归附如百川之归海。倡导人们像水一样,无为、永不自满、顺从避让、以柔克刚、无微不至。本书是第一本尝试以水的哲学,向人们传播如何以水之道,与人相处,开创事业,修炼心性,做一个水性十足的人!
  • 零阻力成为经理级人马

    零阻力成为经理级人马

    本书运用通俗的文字,阐述了怎样创业做经理,对自己的优势进行审视与定位,对创业必备素质与条件进行阐述,以及如何审时度势与把握时机等。
热门推荐
  • 仙侠奇缘之天之女

    仙侠奇缘之天之女

    女娲补天之际,被尘封已久的魔尊,趁机逃出;女娲见势,立即派出上古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下凡寻找遗失在人间的天女;帮助她完成除魔任务……
  • 弑神噬天

    弑神噬天

    原本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叶恒,因一次意外而死亡,死后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具骷髅,一次偶遇,让他得到了黑暗与火之王的传承,重新变回“人类”。但,随即而来的也有变回人类所付出的代价:拥有自己的势力,毁灭光明神殿……
  • 走向绚丽的人生(人生篇)

    走向绚丽的人生(人生篇)

    有人认为若要成为强者,则一个人的硬件和软件均要具备。硬件是扎实的知识功底且不断更新,丰富的社会资源与智慧加上健康的身体。软件是健全的心理与乐观的心情富有生命激情,有冒险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不时创新;不怕任何困难,能挑战极限;能与大家和睦相处,有协作精神。
  • 废柴重生,惊世三小姐

    废柴重生,惊世三小姐

    初见,某女为了某个墙角生物打了一架,然后留下一个钱袋。再见,某男为了表扬女忠勇护夫(雾),决定以身相许
  • 邪魅少爷的傲娇小丫头

    邪魅少爷的傲娇小丫头

    那年,八岁的他邂逅于她1,自此风波不断、爆笑不止,十年后……某轩坐在家中,逗着猫虐着狗,等着某璇回家~,日子过的好不快活,而某璇在外逗渣男虐渣女,回家还得防火防盗防某轩,日子过的凄凄惨惨……
  • 邪风怒雷

    邪风怒雷

    天幻大陆,全民尚武。来自地球的混混常胜,意外穿越到天幻大陆,附身无法觉醒武魂的废材少爷身上。机缘巧合之下,觉醒风雷双属性武魂,又习得神秘功法——吞天经。吞噬天地间九大奇风奇雷为己用,从此踏上强者之路。为何天幻大陆的遗迹之中,会出现汉字?两个世界,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邪风怒雷,穿越少年,在异界寻找回家之路。
  • 最强轮回天尊

    最强轮回天尊

    待如亲子的徒弟和一生宠爱女人勾搭在了一起,本应登入修罗道的林七真人惨遭毒手,跌入六道轮回的畜生道当中,叛妻逆徒却手持林七真人以命相搏换取来的登仙令成了鸳鸯夫妻,同登修罗道。林七真人由畜生道转世为狼,再度发狠修炼,发誓不报此仇决不罢休!
  • 天上人间只为寻你在我身边

    天上人间只为寻你在我身边

    千年之前,她被爱恋他的女子重伤而受轮回之苦,辗转千年,他只为寻回当年的她。历尽千万劫,只为有你伴我身边,风卷云散,不管你在何方,我心跟你走。谁若伤你,屠尽九幽我也要让他魂飞!
  • 退魔圣传

    退魔圣传

    这是个淡定的故事,没有扮猪吃虎。在主角的眼里,所谓的高手都是猪;这是个重生的故事,主角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究竟忘了什么?自己究竟是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或许,这还是个关于位面的学术论文……地球的背面,是什么样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洛叶

    洛叶

    漠叶城城主之子叶宇,生来无法与灵晶相容,偶于仙墓得千年传承的他竟肩负起拯救大陆的使命,平凡之人注定也有着不凡之处,“伤我身之人可忍,欺我爱之人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