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身体能够促进智力发育井深大从国外回来后注意到,日本人走路的样子总显得非常弱不禁风,没有力度和气势。据东京教育大学副教授、从事幼儿开发研究工作的阿久津邦男先生说,这是因为这些人在神经回路形成期的婴幼儿时期,没有被正确地教授和指正站立、行走等基本行为的标准姿态的缘故。
一般婴儿最早在出生后8个月左右开始学走路。若是这个时期没有养成正确的动作习惯,一生都将无法掌握正确的行动姿态。在这一点上,走路这样理所当然的必要动作与音乐、英语等音感教育完全相同。
婴幼儿时期,智力并非是独立于身体的成长而不相关联的发展,而是完全与身体的动作、感觉紧密相关的。对几个月大的幼儿进行游泳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其肌肉发育,也使其反射神经更加敏锐。这一事实便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正确说法。让婴儿活动身体,不仅可以促进其肌肉、骨骼的生长,行动伶俐活泼,而且还可使他们的大脑和内脏各器官得到发展。
据科学研究表明,早些开始学走路的孩子比较聪明灵活。的确,如果不考虑别的因素的话,或许可以说正是因为多活动身体,头脑才如此聪明。
运动开始得越早,掌握得越快对于刚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就能学会游泳,刚学会走路的幼儿也能学会滑旱冰的事实,成人总会感到惊讶。但是,不会游泳、不会滑冰的成人,在自己认为身体素质已经充分具备时开始学游泳、学滑冰,却怎么也学不会。由于迟迟没有长进,往往会失去耐性而落得半途而废。
运动神经是在大脑“装配”还未完成的白纸状态下最发达,而且进步速度极快,在人体有重要功能支配系统。井深大的朋友史泰伊那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在学习高尔夫球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
史泰伊那是美国人,也是个不折不扣高尔夫球迷,于是就让他的两个儿子从小开始学习高尔夫球。大儿子从9岁开始,小儿子从7岁开始,但8年后,大儿子比标准杆多9杆,小儿子比标准杆多7杆,显然小儿子打的好。
事实上并不是小儿子的运动神经特别发达,相反的是,在性格上,大儿子的性格比小儿子更坚强些,在其他运动中大儿子取得的成绩绝对优秀得多。
为什么小儿子只在高尔夫球方面要优秀一些呢?史泰伊那想,如果能解开这个谜,那么一定能够找到打好高尔夫球的秘诀,于是就对两个儿子进行了大量的观察。
但是,他一直没能解开这个谜,因为根本无法考证,似乎结果应该相反才算正确。他唯一能想到一点差别和可能性,就是大儿子是从9岁开始学的,而小儿子是从7岁开始学的。似乎就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体育运动开始学得越早,掌握得越快,也将越精通。
让幼儿多多走路现在,很少能看到小孩子在大街或者小道上上摇摇晃晃,踉踉跄跄地走路的可爱身影了。即便偶尔遇到这种情形,也是被妈妈牵着,实在不能说是小孩自己在走路。
“走”这个动作是典型的全身运动,据说在走路时,人体639块肌肉中通常有400块左右都在运动。然而,这种肌肉运动与一般的人类劳动不同,它不是持续的,而是以运动、休息,运动、休息这样的方式进行的极其有节奏,富有不断变化规律的运动。正确的走路方法往往是这样的:这边肌肉运动时,那边的肌肉在休息;那边的肌肉运动时,这边的肌肉在休息,以此来调整时间关系和位置关系,完善的运行整个身体的行动轨迹。从而也会使大脑更灵活顺畅地发挥其作用。如果总是用四肢行走的话,婴儿无论到什么时候也不会改变其爬着走的姿态,因为孩子最初的习惯和姿态到以后的日子里很难订正和改造过来。老年人总会告诫我们,3岁看大。正因为如此,让小孩在幼儿期掌握正确的走路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这样一个奇谈:拖着脚走路的人,是因为在刚学走路时老是穿宽大不合脚的鞋的缘故,这是走路时为了不使鞋子掉下来而形成的自然习惯,在以后碰到鞋开始走路时的习惯性条件反射。虽然是真假难辨,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结论却存在,从一个人的走路姿势,似乎可以看出他的智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