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是人的本性,也是人性的弱点。人有欲望,更有善良的品性,从而将欲望控制在道德和良知的范围之内。因此,我们要适时适地的满足别人的欲求,在不损害对方的同时自己从中获益。
楚汉之争时期,项羽率军东撤,刘邦引兵西归。这时张良已经充分了解到了项王的刚愎自用,于是他就向刘邦建议,希望刘邦趁机领兵灭楚,以免养虎为患。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亲自统率三军追击楚军,另外命令韩信、彭越相助。
但是,当刘邦追到一个叫固陵的地方时,却始终未见韩信和彭越率军前来。这时项羽回击,挫败刘邦。刘邦就问张良该怎么办,张良犹豫了片刻说:“大王,虽然韩信名义上是淮阴侯,彭越是建成侯,实际上两个人都没有一点实权,再加上大王还没有将疆界划分给他们,这就是他们不来援助的原因。”
刘邦不知道张良是什么意思,就问道:“那我应该怎么办呢?”张良说:“大王若想二人来援助,就将阵地至东海的土地划分给韩信,将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土地划分给彭越,让他们各自为城,这样一来他们肯定会竭尽全力来救大王。”无奈之下,刘邦同意了张良的计策,不久韩信和彭越果然率兵来援。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各路兵马聚集垓下,韩信设下十面埋伏,与项羽决战,项羽不敌,兵败自刎。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以刘邦获胜告终。
张良在韩信和彭越索要实惠这件事上,处理得十分周到,他充分利用了人类共同的特点,就是功利心,所以他请求刘邦将韩信和彭越名不副实的名号变成实际,划了封地给他们之后,满足了他们的心愿,使他们尽力而战。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商纣末年,周文王在渭水之滨见到了正在直钩钓鱼的姜子牙,于是就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方法,姜子牙说:“钓丝细微,饵食可见时,小鱼就会来吃;钓丝适中,饵食味香时,中鱼就会来吃;钓丝粗长,饵食丰富时,大鱼就会来吃。鱼贪吃饵食,就会被钓丝牵住。”接着,姜子牙又说:“用人办事的道理就和这钓鱼差不多:一是禄等以权,就是用高官厚禄聘人与用诱饵钓鱼一样;二是死等以权,就是用重赏收买敢死之士,如用香饵钓鱼一样;三是官等以权,就是用不同的官职封赏不同的人才,就像用不同的饵食钓取不同的鱼一样。人食君禄,就会服从君王,所以,用饵食钓鱼时,鱼就被捕杀;用爵禄网罗人才时,他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帮你办事。”
姜子牙通过钓鱼和网罗人才的对比,说明了适时满足他人欲求的作用和最终目的,为周文王招贤纳士、富国强兵献上了一条重要的计策。
一个人有特殊的欲求,而我们又可以满足他们,这时,就不妨满足他们,使他们乐于为我们办事,这并不是卑劣手段,也不是怯懦退缩,而是做人的智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