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7800000009

第9章 鬼子降服了(8)

我们就只好进村中休息。村中房子有两类。少数是房顶与地面一样高,甚至陷在地面之下。先下台阶再进屋门。这是黄水淹过,从泥沙中挖出来的旧房;多数是草顶,木杆,芦苇糊泥的棚屋。这是新搭起来的住屋。房屋陷在地下之处,其田地系被泥沙淤积,尚可耕种;搭棚屋者是熟土被黄水冲走,露出来的只有沙礓,其硬如石,种地时连犁铧都要碰断。不管那种房屋,都是家徒四壁,有的全家人连一床被子都没有。山东农村,再穷的地方也还能烧个热炕,不烧炕总还能找点草搭地铺。可这里连铺草都没有。因为沙礓上寸草不生。老乡们拿到救济粮舍不得,要把它卖了换成红薯叶,这样可以多吃几顿。农民们穿得更是奇特,不少人穿西装,纯粹是进口货。不过既长大又破旧,腰上扎根绳子代替纽扣。原来都是联合国救济总署发的救济品。西方人捐赠的救济品也有新东西、好东西。但都叫国民党政府官员自己留下了。发到老百姓手中的就剩下了这些破烂衣。我们祖宗的发祥地,一度就成了这样赤贫,刮起沙漠戈壁般的暴风。

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河南淳朴敦厚的民风,河南人是有文化传统的。人穷而不失礼。在村头碰见个拾粪的,那怕他两天都没揭锅,也要客气地说声:“到家里喝汤?”

过去中国人穷,把吃饱肚子看做压倒一切的大事,所以人们见面,最讲礼貌的问候就是:“吃了没有?”惟独河南人却问:“喝汤没有?”或许这是风习上、语言上的差别。但当时我觉得这是河南生活更为穷苦的反映。没有足够的粮食做干粮,只能吃流食。也许我理解错了,但错得有理。

我已近半个世纪没到河南黄泛区。不管我们在经济建设上有过多少失误,却相信它绝不再是当年我见到的景象。如果今天河南人们见面还问:“喝汤?”可能其汤的原料已作彻底改变。老年人喝汤为了保健,女士们喝汤为了减肥,这决不会再作那样的误解。

从陈家白庄走出的文艺家

最近山东临沂罗庄政协的乡亲来信,说他们要编本村的“文史资料”,问我能不能写点东西。我放下手中正写的稿子,回忆起陈家白庄来。陈家白庄是罗庄属下一部分。这个村不大,但从这里走出去的作家艺术家却有一大串:音乐家、戏剧家、诗人、作家、书法家、画家、电影明星……应有尽有!

因为这里曾是“新四军、山东军区文工团”(简称军文工团)的驻地。

1945年日本投降后,陈毅同志率新四军部队北上,与山东军区司令合并,他身兼代军长和军区司令,军部和军区司令部就设在临沂。这时正是抗战胜利后短暂的充满和平气氛时期,毛主席与蒋介石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马歇尔、周恩来、张治中三人负责维和的“军调执行小组”经常派人来临沂搞联络,联合国善后救济小组在临沂设办事处分配救济物资。地方上忙于减租减息发展生产,部队动员精简复原,准备整编。文工团宣传教育,接待交流工作忙得热火朝天,演出的地点主要在城里,军部分配的驻地就在临沂城中心。转过年来进入1946年,蒋介石调兵遣将就绪,丢开政协决议要召开伪“国大”,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城里驻军已不适宜,开始向乡下疏散,新四军领导机关驻到城南罗庄一带。我们移到属罗庄乡的陈家白庄。

陈家白庄的老乡对文工团热情欢迎。各家房东就把房子腾空,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部队到达时村干部们把铺草都给预备好了。全村群众都到村前夹道欢迎。我们班住在村中间偏西一个夹道北头,有三间正房、三间东屋、两间西屋。房东大娘和他儿子住正房,我们全班住三间西屋,东屋住的是两位刚从滨海调到我团写剧本的老同志。其中一位就是后来成了上影著名导演傅超武。房东只有老大娘和儿子两人,大娘年岁已大,重劳动活都是儿子一人干,院子里原来比较脏乱。我们住进后,按传统把挑水扫院子的零活全包了下来。正房檐下挂了木箱,养了不少鸽子,原来正房窗台上下鸽子粪成堆,我们来后每天都给扫得干干净净,还把鸽子粪给堆到一块替房东积肥。大娘高兴得合不上嘴,赶上星期天我们改善生活领回面、肉包饺子,她都抢着为我们帮忙。平时我们在院中活动,老大娘就坐到门槛上看。我们练歌她当听众,我们聊天她捡笑。

“新四军、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在当时可算是山东根据地最高文艺团体之一,其成员既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革命,也有来自上海、北京、济南的专家名人。原团长陆万美曾担任过“抗演六队”队长,后来接替他的张望同志是老新四军。著名的作曲家李淦(水金)是我们的教导员。副团长黄灿出身于元老级话剧团体“南国社”。下边的人也不弱,以“戏剧股”来说,股长白文来自上海,苦干剧团的台柱之一,和石挥、张伐、黄宗江等同为“苦干剧团”的台柱;副股长是新四军中的艺术骨干,能导能演,红遍苏中、苏北,建国后当过两个部副部长的丁峤;郑重是40年代红遍南北的电影明星,布加里是闻名鲁中鲁南根据地的革命艺术家……在他们指导、带动下,一批年轻同志经过努力学习和工作锻炼,已显露出艺术才能。其中不少人在建国后成了各自领域的名家。如画家彭彬,诗人顾工,音乐界名指挥胡德枫,女高音歌唱家马旋,书法家姜东舒,电影女导演董克娜,电影演员铁牛,李玲君,孙永平……

文工团在陈家白庄这段时期,有几件事值得一记:

一是迎接东江纵队。1946年夏季,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和平严格执行和谈协议,把坚持在广东抗战的东江纵队调遣到山东来。山东军民出于对广东同志忍痛离乡的同情与敬佩,作了充分迎接准备。东江纵队是乘美国军舰由广东到烟台的。有人在船上受美国海军的歧视与慢待,同志们为顾全大局忍住了满腔愤怒。登陆后步行由胶东开往临沂,几百里路程;沿途都是彩棚戏台,欢迎的队伍不断,慰问的歌声不停,相比之下山东军民阶级感情令东江儿女由衷感动。军文工团的演出点设在临沂城东四十里的相公庄,舞台就搭在大路边。连续为过路的东江纵队官兵演出了一星期。常常是台上演出台下喊号,官兵们用现学的北方话:“谢谢新戏官(新四军)的同记(志)们啦,我们一定要跟你们一期(齐)保卫山东解放区,我们还要打肥老嘎去(打回老家去)……”他们的革命信念也激励了山东军民并肩战斗的决心。

二是文工团鼓励大家除在本职工作上精益求精外,业余时间也用来勤学苦练以增加点修养与能力。有人练歌,有人练画,有人学习写作。白文在这里写出他头一个剧本《五莲山》,顾工在这里写出了头一个《发洋财》,董克娜、铁牛、李玲君、孙永平都是在这里第一次登上舞台的。

三,文工团把陈家白庄看做自己的家。排了新戏,照例先演给乡亲们看一场,听取大家意见,然后才正式到部队演出。乡亲们在看文工团节目中也提高了觉悟,当年秋天翻身群众掀起参军热潮时,陈家白庄一次有十来个青年参军,全被我们文工团接受。参军青年披红戴花,骑上扎了红绸带的马;文工团同志组成乐队秧歌队敲锣打鼓吹拉弹唱,从陈家白庄出发往南往西到罗庄一带游行一圈。出村时参军青年从各自家中由乡亲送出来,回村时文工团领导带队迎接到欢迎大会会场,老同志帮他们换上军装,陪他们参加欢迎宴会,新同志亲属和村干部全被请入席。从这天起陈家白庄才有人走进艺术队伍,其中有好几位后来都成了在北京、上海等地工作的乐手、电影从业者和艺术家。也有在战场上立下过战功甚至光荣负伤落下残疾后,转业还乡的,他们回乡后又在家乡经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如我的老战友陈进田、陈宝田,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如今仍在为建设家乡而奋斗不息。

前几年我和老战友顾工一起回陈家白庄看了一下,回北京后丁峤、马旋、彭彬都向我们打听老乡们的情况。转眼过了半个多世纪,但对我们来说,只要一息尚存,绝不会忘记和罗庄一带人民血肉相连的情义。

战友陈金河

我在写战友朱彤心的时候,联想起另一位战友,名叫陈金河。

陈金河从1946年10月参加我们文工团,到1948年负伤离队,总共一起工作了两年多。可我认识他不止两年多。他参军之前我们团住在他们村,我就住在他家,对他有些了解。解放战争开始后,部队扩军,白村有十来个青年报名参军,他没报名。我们批准了三个人,当然也没有他。那三个新战士入伍的时候,村里组织高跷队欢送,我们组织秧歌队迎接。本村青年参加驻在本村的部队,没多远路可走,拉不开阵势,只好给新战士披上红绸戴上花,骑上高头大马,在周围几个村子游行,回到本村,再由我们部队迎接。陈金河是个玩社火的能手。能翻跟头,会蝎子爬。踩在高跷上能来鹞子翻身劈大叉。他扮白蛇,扮相又美,身段又活。这一路上他倒成了主角。不论到哪个村,大姑娘小媳妇眼睛只往他身上盯,参军的青年倒成了为他壮威的。陈金河扭得很愉快,很尽兴,丝毫没有羡慕和妒忌几个新、战士的神色。

过了一个多月,部队开拔了。我们是文工团,要带幕布、汽灯、服装之类,难免需用民夫。村公所派夫时,陈金河争着要参加,说:“住的怪热乎的,送他们一程。”一般的民夫只送一天,60里地。第二天他们回去,再由宿营的村子另派新人。但到第二天白村的人回去时,陈金河不肯走,说:“我腿脚好,再送一程。”于是他留下来,和新来的民夫一起又送了我们一程。第三天我们再走半站就到目的地了。他又说:“反正还剩二三十里地了,送到算吧。”又送了半天,他是老熟人,又如此热情,又好像对待一般民夫那样,开个证明就让他走。团长丁世雄就索性挽留他半天,晚上请顿牙祭。晚上吃饭时,把他的三个老乡找了来,把原住在他家的我们几个人也找了来。饭菜放在院子里一盘磨上,大家围着磨盘站着,每人撅了两根秫秸箭秆当筷子。

丁世雄说:“金河,你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现在弄得我们真舍不得跟你分手了……”

陈金河说:“分啥手?打出来我就没打算回去!”

丁世雄还以为他说笑话。就说:“说得轻巧,那你当初怎么没报名参军?”

“我报名你要我吗?”陈金河正经地问。

丁世雄觉得他要来真的了,忙说:“不行,咱不敢要。你是独子,你妈又从年轻守寡……”

“我知道就是这么个事,我义务长期支前,你管不着吧?”

丁世雄是善于开着玩笑处理严肃问题的,就故意把脸一板说:“支前要有乡政府证明,拿证明来,咱欢迎,没证明,回去。叫伙房给你十个馍馍当干粮,拿着路上吃。”

陈金河从怀里掏出个纸条条,啪的一声放在磨盘上说:“给你证明,安排我的住处吧!”

丁世雄疑疑惑惑地打开纸条,大家围上去看,当真盖着红色大印,是乡公所开的证明。上写:“陈金河自愿支前当民工,希文工团分配工作,期限两个月。在此期间政府按支前人员待遇照顾其家庭生活……”

证明信是真的。估计这信的来路多少有点蹊跷,但已相隔了200来里地,无法去查询了,只好先把他留下。从此陈金河就当上了民工组长。文工团经常有两三个民工,不断替换,陈金河就专门招呼这些民工行军、吃饭、住宿。他自己也挑一个担子,专担团里的文件箱和团长的背包。团里几次动员他回去,他都说:“还没到两个月呢!”战争形势发展很快。将近两个月时,我们已转战到了胶济线,而临沂则成了敌占区。陈金河明摆着回不去了。他仍是不声不响担那副担子,既不提回家、也不提参军的事。反正开饭一块吃,行军一。路走,同志们又送了他一身旧军装,实在看不出和我们有什么区别。终于有一天,团长撑不住了,把我们班的人和白村参军的三位战士(两个炊事员,一个饲养员)找去说:“你们看,是不是让陈金河入伍好呢?”

我们说:“当然应该叫他入伍。”

团长说:“可他参了军,家中就剩他娘一个人……”

炊事员陈友河说:“他来时就没打算回去,他娘同意了的。”

饲养员陈宝河说:“太平年月他也是二八月庄稼人。倒是他娘养活他的时候多,他娘乐得他出来呢!”

他这一说,大伙才有点醒悟。在那村上住了半年多。对陈金河秉性多少都知道一些,他家只有一亩多地。按说地越少、越该伺弄得仔细,可他却马马虎虎,锄的不勤,收的不净。麦秋过后小孩上他地里捡麦的最多,大秋完了上他地里搂地瓜的人也最多,人们问他:

“你怎不经心务庄稼?”他说:“猴腚大点地,再精细能多打几升粮食?费那事干球?”

他家的生活多半靠他娘纺花、织布、缝盖帘、编筐篓维持。他对他娘的劳作也很少帮忙。他娘倒是很壮实,很乐天,爱说笑,爱助人,虽然缺吃少穿,脸上却从不带愁苦相,也从没听她抱怨过儿子不成才。陈金河种庄稼不在意,但干“闲事”很有点门道,追个兔子,打个黄鼬,捕鱼摸虾,很少有空手回来的时候。

1945年腊月二十五,我去司令部送信。回来时天黑了,又下着小雪,路上一个人也没有。白村庄北,有一片柏树林,中间有座大坟头像个小山包,村人习惯称它叫“杨家罐”(也许是“棺”的讹音),据说埋的是个明朝大官,叫“杨祭祀”,祭祀是什么官,谁也弄不大清。总之那片柏树林阴森森,尽管我背着条马枪,走到那儿还是头皮发紧。正走着,就听树林里有人喊道:“谁?”

我吓了一跳,赶紧把枪端起,拉了下栓问:“你是谁?”

坟地里就又喊了一声:“你是小邓吧?”

我听出是陈金河了,就放下枪问:“你干啥吓人呼呼的?”

他喊:“你过来,快紧着,帮我个忙!”

我问:“你在哪儿呢?”

他说:“在杨家罐下边。”

“你过来迎我呀,这么黑,我瞧不见你!”

“我站不起来,能站起来还喊你干熊?”

我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他在坟边坐着,背紧紧靠着坟包。

我说:“你咋了?腿伤了?”

他小声说:“嘘!我腚底下这个洞里有四个狐狸。我一个人抓不过来。想等个过路的帮忙,等了一个时辰过来个妇道人家,我一喊她倒吓跑了。又等了一个时辰才听见人声。原来是你。我的腿冻木了,腚也叫它们挠破了……”

同类推荐
  • 历史与文明

    历史与文明

    中华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风貌。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 第七卷:人生有几搏(著名作家陈玉福作品系列)

    第七卷:人生有几搏(著名作家陈玉福作品系列)

    本书为陈玉福作品系列之电影文学精选卷其中一本,收录了陈玉福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通灵校园

    通灵校园

    秦晗——通灵家族的一员,在开学第一天发现了英俊男生的彭小东身上竟有死灵附身。而朋友小薰又找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陈柏铭,围绕着这几个俊男美女甜蜜爱情的同时,灵异事件正在上演。
  • 屠天众

    屠天众

    ”有遗迹在我们的地盘出土?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带人去围起来,准备收门票费,人头税。”龙枭在听到有遗迹出土之后,下意识的对着身后的兄弟说道。
  • 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本书主要讲男女青年在交际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分五部分:交际的基本常识、穿出你的酷、让友谊之树长青、异性之间如何交往、交际成功秘笈。给青年男女以借鉴,以指点,以些许的帮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好好生活,面向未来,可谓青春期男女孩子的百科全书。本书可读性强,集知识与学识一身,是一本上好的青春期教科书。
  • 宠婚9999次:总统老公药别停

    宠婚9999次:总统老公药别停

    一朝穿越重生成贫民女,逆袭上位总统夫人!她愕然;怀孕后,更如遭晴天霹雳!他叛国为王,权势滔天,果断杀伐;她却只想逃之夭夭!“你到底想要什么,连总统都给不了你?”他雍容冷笑。“在我身边你就这么不情愿?”她忍无可忍咆哮,“九天九夜没完没了!我只吃了他一块蛋糕而已,你就只会欺负我!”他宠溺拥她入怀,“乖,不要炫耀!”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强攻强宠,绝非善类,快节奏,不矫情,欢迎跳坑!
  • 神王决

    神王决

    这是一个黑暗的幻术大陆。它需要一个人来打破这沉寂已久的黑暗。我应召而生,我是这世间的主宰!没有什么同情,只有强大才不会泯灭。六神王,同聚在此,决出最终胜负,这将是一场浩劫,这将是一曲痛快江湖的长歌!
  • 黑色傲罗

    黑色傲罗

    圣傲,冥界大陆上一种神圣的职业,长久以来都以毁灭恶魔为荣,以保护人类为责,而就在与恶魔几千年的相持中,圣傲与恶魔慢慢分割了地盘。
  • 晶:穹之寒

    晶:穹之寒

    一年前,他们萍水相逢,相约钟情。可是短短一个月后,两相遗忘,再也记不起彼此间的过往经历。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所以他们形同陌路,皆消失于人海。内心有着无形也无声的痛。带着那记忆碎片,再次相逢时会发生什么呢?
  • 缘结幽山

    缘结幽山

    满清光绪三十年间,乙巳岁。在长江南岸的二龙口山岗上,五月下旬的一个晴朗的中午,天空突然变色,山岗上复盖层层乌云翻滚,一道道金光划破漆黑的山谷,一阵阵惊天动地的雷鸣,铺天盖地的狂风骤雨夹着希疏的冰雹。随着风云变幻,半个时辰后雨过天晴,云开雾散。这场风雨没有给人们带来灾难,反而整救了一方干旱已久的草木田禾。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一段短浅的历史跟解放时期几位传奇人物有密切的巧合和解不开的渊源。一场悲欢离合,可歌可泣的人世悲剧就在这场暴风雨中拉开了序幕。从始到终,长达四十余年的事事非非,在漫长的人间岁月里,只不过是随风而来,飘渺而去,留下来的是凄凉、感怀及同情、催人泪下的传说......
  • 腹黑校花是死神

    腹黑校花是死神

    方源闹自杀却被腹黑校花给缠上了,什么,校花学姐你是死神?好吧,这是一个纯情少年被带坏的故事。
  • 云南志蛮书

    云南志蛮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