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7800000043

第43章 记忆中的老舍先生(8)

我当时正长期地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在第四建筑公司深入生活,连住也住在南礼士路的公司里。这时,宗江住在双栅栏。骑车到了西单,看看时间尚早,我先去同春园吃早点,然后又故意在报摊上磨蹭了一会才去双栅栏的黄公馆,我进屋时他正坐在床边发愣,不光还没洗脸,连袜子也还没穿。我说:“看样你才起来,那刚才的电话是……”他说是早上想起这事给我打了电话,打完电话他又回来躺下了。

他一边忙活一边神聊,话却不谈到正题上:“赵青从舞蹈学校毕业了,想替她找个师傅学点传统舞蹈,你说找谁好?”我说:“当然是韩世昌。你看看他的《学舌》《闹学》《游园》,那身段,那台步,那……”他说:“我们也想到他了,可《满城争说十五贯》之后,昆曲的行情见长,韩先生正筹建北方昆曲剧院,怕是没工夫教徒弟。我们想找小翠花,你以为如何?”我说:“那也好,《红梅阁》的魂步是一绝呀。于先生最近倒是总闲着。”他说:“对,赵丹正在北京,今天他们就决定这件事。”我问:“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他喝了口牛奶说:“没关系,找你来有另外一件事,祖光今晚请客。”

祖光我倒是认识,他常骑着英国飞利浦上端木蕻良老大哥这儿来聊天,我跟端木住斜对门,总碰见祖光上厕所,他总不会为这个请我吃饭。

我就问:“祖光请谁?”

他说:“请赵丹他们。”

我说:“那我去干什么?”

他说:“赵丹想拍你的‘悬崖’,要跟你谈谈。他明天就回上海,没工夫单独约你了,咱就凑一块去谈,他们谈赵青拜师的事,咱们谈剧本的事,各行其是,两不耽误。”

“人家不是要吃饭吗?”

“咱跟着吃呗,反正祖光花钱。”

“晚上吃饭现在就去?”

等他漱口,净面,剃须,热奶,沏茶,着装,登履,升冠……这套忙完,就将近中午,天安门前已经人山人海。我俩在人堆中钻空子前进,走到新华门对面就再也走不动。只见画家彭彬挤在人群中翘首相望,眼睛盯着天安门方向。我们就凑过去闲聊。过了半个多小时,从那边传来欢呼声,又过15分钟,近处人头开始转动,前边的人往后退,后边的人往前涌,随后就看到毛泽东跟伏罗希洛夫两位站在一辆敞篷车上缓缓而来,车经过处就有人鼓掌,也有人高呼“毛主席万岁!” “欢迎……”但并不整齐——那时距“文化大革命”还有好些年,还没定出欢呼致敬的仪式和规格。多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少了些膜拜作场的形式。我也喊了“毛主席万岁!”还把脚踮得更高些瞻仰领袖的风采。谁知离我们还有数丈远时两位却坐了下来,车子也加快速度,拐弯进了新华门。尽管两位都是巨人,坐下后人们也还是看不清楚。我跳起来看了一眼二位领导的后背,就退到后边去休息。人散开后我们继续前进,走到王府井南口已是下午三四点钟,宗江说:“中午咱们省了一顿,这晚饭还不知什么时候吃上,咱先吃点什么垫补垫补吧。”就到东单三条口,吃了顿奶油炸糕,到帅府园吴府时离吃晚饭时间不远了。

祖光家里好热闹,一进门就听见满是上海闲话,吴侬软语。黄宗英、上官云珠、赵丹……足有七八个人,挤满了东厢房一屋子。还有几位生脸:一个漂亮小伙,说是赵青的全权代表,赵青有事不能来,他替她来谈拜师事宜。另一位文雅中年人名叫岑参,刚从香港回到内地。正准备拍一部戏曲片。当时我还没经过当右派的磨炼,面皮尚薄,在多位名家面前有点自惭形秽。这些人中我最熟的是凤霞和王雁。王雁大概是拜师的联络人,正和赵丹、宗英、赵青的代表商量有关细节;凤霞是女主人,要忙着招待,我就退到屋角去抽烟。宗江大概看出我的拘谨寂寞,就拉过上官说:“小邓有点认生,你来照顾他。”我和上官在上海只有一面之交,并不熟悉。她却认真地照顾起我来,拿过一盘凤霞母亲做的炒红果说:“他们讲话咱们就吃,谈谈你最近又在写什么。”随后又把香港演员送她的一把尼龙伞打开给我看——那时我们市面上还没有尼龙制品。她想叫我看个新鲜,我从这里却是看到了上官的善良和忠厚。

拜师事务谈完后王雁和赵青的代表就告辞而去了,祖光就领着大家步行上新开路康乐饭馆。我跟赵丹在路上就进行谈判。讲好3个月之后交稿,在这期间我要请创作假,创作假期间我是不领工资的,赵丹答应签订合同后就先预支一笔稿费给我做生活费,走到康乐时我们已达成协议了。

那时的康乐还是家庭饭馆,住房改的营业厅只能摆下一张圆桌。白天卖散座,晚上才有包桌,每晚只做两桌,所以要提前订座。我们来时前边那一桌还没吃完,掌柜的说:“多包涵您哪,屋里没地方,先在这门道里站会吧您哪。”这几位大明星、名导演就都站在那儿杂堆咽唾沫。正等得不耐烦,不知外边走路的哪个人认出了赵丹,就伸过头来看。北京人有从善如流的好习惯,只要有一个人伸头看一会后边就站上一帮。还有人自来熟,凑过来问:“早来了?开会了是吧?”大家就提议进里边站着,宁可叫里边人讨厌也别惹外边入围观。祖光带头进了屋,一进去就响起一片寒暄声。原来梅兰芳先生在请客,萧长华、姜妙香都在座,请的是老明星徐来夫妇。大家既都认识,梅先生就放下筷子起身打招呼,别的几位也举着筷子让座,乱了一阵他们匆匆吃完把桌子让给我们。

祖光要了不少菜,最出色的是“樱桃肉”和“桃花泛”。上官忠于职守,吃饭时仍拉我坐她身边,见我爱吃什么总是为我多布些。结果我吃得最实惠。

几杯酒下肚,谈话海阔天空起来,有两个话题我最感兴趣,一是宗江谈起《柳堡的故事》,有意请凤霞演女主角;一是风霞讲起评剧演员王度芳一件往事。旧中国时王度芳在台上唱戏,一抬脚把靴子甩了出去,靴子飞到台下正砸在一个特务的头上,那特务跑到后台抓住王度芳“叭叭”就打了他一顿嘴巴。王度芳有气没地方出,当晚就请自己吃了一顿红烧肉。上官建议我把这个细节写进将来的小说里。因为她问近来在写什么时,我说想要写一个反映戏曲艺人生活的小说。

我想大家看到这儿准烦了,吃顿饭用得着这么哕嗦吗?别急,你往下看,下边还有文章。

过后不久赵丹寄来300元预支稿费,我请创作假回到北京文联写剧本,剧本没写完我就成了右派。欠下上影300元使我心中不安。接受劳动改造后,有天放假,溜到西单剧场去听昆曲,意外地碰到了宗江。我觉得没处躲没处藏,宗江却依然如故,亲切地问我身体如何工作怎样,既不提我当右派的事也不问我剧本的下文。我本想表示那笔账一定要还,可眼泪直转怎么也说不出口,这股欠债难还的愧疚一直拖到“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中正蹲“牛棚”,有一天来了两位外调人员,转弯抹角地启发我证明赵丹、吴祖光等开黑会的问题。我没的可说,那两人就火了:“不开会你怎么能拿到赵丹300元?怎么就按计划炮制‘大毒草’呢?好,有你交代的地方!”

第二天我又被拉上了斗争会,会前一位尖嘴猴腮的造反派对我说:“你小子直到如今没跟我们露过参加黑会的事,就以为我们不知道吗?连日期地点我们都掌握了,今天不交代清楚别想散会!”

虽然丢人,我也不想涂改历史,说我“跟造反派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照实说我是低头哈腰,老实承认了接受300元炮制“大毒草”的罪行。造反派问我还策划了什么大阴谋。我说用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腐蚀青年灵魂这阴谋够不小了,还要怎么大法。

造反派赏了我一顿大嘴巴子。

回到“牛棚”我想起王度芳的故事,简直想哭,因为我挨了顿嘴巴连吃碗炖肉出出气都办不到。

此事我和谁都没提过。我为我的认罪瞧不起自己,觉得对赵丹、祖光和宗江都欠着份情。

我读金庸

不久前从外地回北京,正赶上“2000北京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开幕,很高兴。金庸先生是我喜欢和尊敬的作家。

参加会就要发言,但在多位大教授面前我有点胆怯,因为我只上过4年小学,我这个作家纯属瞎混出来的。上完4年初小我就参军了,日本投降后,部队送我到中学去学文化,我当兵当野了,在课堂上又坐不住。正好新四军文工团演戏需要小演员,到学校找人,见我会说国语,脸皮也厚,一个调令就成了文工团员。有小孩的剧目不多,没戏演就叫我趴在幕后念剧本给台上“提词”, 人演一出戏我念一个剧本,一年下来肚子里就装了几个剧本,潜移默化会了点编故事写对话的技巧。演的多是秧歌剧,念唱词又给我打下点合辙押韵的基础。还养成了读书习惯。解放战争打响后到前线作火线鼓动工作,要求反应及时,现编现唱。受过正规艺术院校教育的大同志一时还没适应过来,我无意中学来的本事却派。上了用场。行军时看到走过来炊事班。队长说:“快,编几句快板鼓动一下。”大团员还没构思好提纲,我这顺口溜就数出来了:“同志们,走向前,前边来了炊事员。炊事员,真能干,又做菜来又做饭。战士们吃的饭菜香,又打鬼子又缴枪……”有个“火线报”的编章在旁边听到了,叫我用纸写下来给他,他就拿在油印小报上印了出来,随后送来一斤生四个柿子算作稿费。不过说我写的错字太多,他花了不少力气修改,这稿费要两人分享!这就是我发表的处女作和今生第一笔稿费!我说这段话是想说明,我从事写作没受过正规训练,既没理论基础,也缺乏学识准备,纯粹是模仿读过的作品开始的!写快板如此,写小说也如此。

战争期间没别的消遣,有机会我就读小说。最早读的就是武侠小说!那时读书无处去借和买,只能在打扫战场时捡。军纪规定“一切缴获都归公”,破书烂纸公家不要,我捡来自己背着有空就看。国民党军队里有各色人,也有各色书。一场大战打完,战场上东一本西一本什么书都能遇到:欧美文学,苏联小说,传奇话本,武侠言情,霍桑探案,福尔摩斯……碰到什么捡什么。捡多了背不动,就要选择。我没有“政治挂帅”的觉悟,又没有深厚高雅的学问,惟一的选择标准就是“好看”!我捡到一本“十二金钱镖”,同时还捡到一本载有张爱玲小说的杂志“万象”。扔掉张爱玲留下“十二金钱镖”,完全没有政治原因。只是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养成了粗枝大叶爽快磊落的性格,张小姐那娇滴滴甜膩腻的情场琐事不对胃口,“十二金钱镖”行侠仗义刀光剑影读来倒精神振奋。那时我没学过文学理论,更不知道学术界对武侠小说是何评价,反觉得我们军队也像是铲除人间不公,解人民疾苦的大集体,并因此而自豪!

建国后我调到北京文联任编章,刊物需要散文、小说,不用快板唱词,我就试着写小说,本钱也就靠多年的生活积累和读各类小说,包括武侠小说受到的技法启蒙。第一篇小说经赵树理同志的手发表后,他鼓励我继续写,为帮助我写作水平,他主动介绍一些书供我学习,头一次给我拿出来的书就是两本“七杀碑”!他说:“别管他的思想内容咋样,写作技巧可以学。懂得老百姓胃口,写出的书人们才爱看!”

我才知道树理大师把“群众爱看”挂在心头,他的小说才受到工农大众欢迎,于是我就把“好看”暗自定为自己努力方向。我心中的“好看”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有趣,二是有益。“益”不只限于政治内容,在道德、文化、心理、感情以至知识等方面,只要能有助于辨别是非,惩恶扬善都算有益。总要叫人读过我的小说后他清楚啥叫好啥叫坏,做好人不当坏蛋!

因此,后来我读到金庸小说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它非常符合我这“好看”标准,既有趣又受益。

我个人认为,武侠小说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小说品种。跟西方的骑士小说“侠盗罗宾汉”之类不同,也不同于日本的公案武士小说“捕物帖”。它主题单纯,情节离奇,结构奇特,想像丰富,武打技击,惩恶扬善!不管怎么说,多数武侠小说读完后,人们总是赞美崇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舍身忘我的侠客,厌恶欺压善良、横行霸道的恶棍。有的武侠小说也完全可能给人些坏影响。因为“武侠小说”是一个品种,内容好坏影响如何要依这品种中具体作品而定。

由于文学观念和理论上的自我束缚,50年代开始,社会言情,武侠侦探之类的通俗小说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了。日本人称作“大众文学”的小说品种恰在我们提倡“文学大众化”的时候退出了舞台。言情小说家张恨水改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要拿到香港去发表;“十二金钱镖”的作者宫白羽专靠经营书店谋生。我们常用一个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品种小说。事实上除了高雅、严肃、有深刻思想内涵的纯文学小说外,还有一种不以作品思想载体为主,只供人们休息消遣的小说。这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出发点不同,素材来源不同,写法也不同,达到的目标也不同。用把尺子去衡量这两种不同产品,再由此决定“优胜劣汰”,包括武侠小说在内的通俗读物就消失了。

有些年我以为中国特产的武侠小说就此断种绝迹了,改革开放之后才知道,世界上凡有华人存在的地方,武侠小说就有市场,既有市场就有货源。大陆断档,港台接续。这时我才看到了金庸先生的作品。发现他不仅继承了中国武侠小说传统,而且有所突破、发展、提高。使这一品种文化品位起了质的变化,思想内涵有了深广扩大。而且好就好在他是按着这一品种本身的路子提高,不是也不想提高到成另一个品种上去!它是更好的“大众文学”而没有硬跻身于另一类文学,成为四不像。

金庸小说土洋结合,雅俗共赏。人物情节虽是无中生有以虚代实,却写得有鼻子有眼有趣味有学问。读者在消闲解闷中不知不觉增加了中华文化知识,历史知识,风土人情,最终导致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我认为这就是金庸的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我高兴能参加金庸先生的作品研讨会。

老顽童黄春明

读过台湾小说的都知道黄春明是个爱国的好作家,却不知他除去写作外还有许多好本事。

前不久在香港,晚上和太太一起看电视,把频道调到台湾中天电视台时,正好看见黄春明在一个大会上演讲。题目似乎是“要振兴中华必须首先发扬民族文化”,内容好,口才好,表情好,衣着也格外整齐。

估计那天台北的气温至少在30℃左右,从电视上看,在场听众大多只穿衬衫或T恤,而他却整整齐齐穿一套西装,领带打得非常严谨。于是就见他一边演讲一边滴汗,恰好说到最激动的刹那,汗流到眼睛里了,他不得不停住嘴,赶紧伸手抹眼。抹完眼不接着往下演讲,却朝台下四处张望,并大声问:“我太太坐在哪儿啊?太太,我脱了西装行不行?”

大概是看到太太在台下招手同意了吧,他这才大喘一口气,很快把西装上衣脱了下来,使劲扔到了地上去,并小声嘀咕说:“这么热的天,太太非叫我穿西装,真是的!”电视台麦克风非常好,把他这句话一字不落全播放了出来。

我忍不住大笑。不料这时我太太却发了话:“笑什么?你要好好跟黄春明学习,你看他多听太太的话!”我不服气,便说:“好。不过,要学春明我就全面都学,包括他演的杂技!”我这一说她不吭声了,因为这里有个典故。

去年秋季我和太太与春明夫妻及海外一批华文作家曾到云南采风,所到之处受到各少数民族同胞亲切接待。我们高兴之余都觉得年轻了30岁。用春明的话说,就是:“我们难得有‘客观疯’的机会!”

我们参加了许多篝火晚会,晚会多半在打谷场或野山坡上举行。上百人围着火堆席地而坐,大碗喝村民自酿的米酒,大块吃现杀的鱼和肉。与苗、瑶、彝、壮等民族兄弟姐妹一起唱歌跳舞,衣装不同却能融为一体,语言各异却又亲密无间。

有一天晚上的节目是苗族乡亲踩高跷。少数民族踩的跷比汉族的高,难度也大,看得我们鼓掌不止。高跷演完后各民族的姑娘小伙子们轮番表演节目,我们看得眼都直了,谁也没注意黄春明的动向。

一个节目演完之后,忽然人们眼光都朝出场口望去,我也朝那边看。不看还好,一看大惊,只见那里走上来一个3米多高、上尖下粗的东西来。走到灯光之下才看出,上边只有一个人头,下边却有四个人头。原来下边是左右各有两个人抱着一条上边绑了高跷的人的腿。于是,便八腿抬着两腿一点点往台上挪。上边那个人两手扶着下边人的脑袋,还左右摇晃,并发出像笑又像哭的叫声。直到这时人们才看清,那被捧在空中的不是别个,乃黄春明是也!

霎时间全场响起欢快的笑声,就在这笑声中,下边四个人欢呼一声同时撒手后退两步,黄春明就在尖叫声中扬起双手作要飞之状,只是没向上飞,而朝地下扑,似鞠躬又似磕头般趴着,直等抬他出来的少数民族兄弟当众替他解下绑在腿上的高跷,他才爬起身来,正正经经做了一个谢幕的姿势。

那天我太太也教导我,说:“瞧见没有,你们俩是这群人里最疯的。”

曲木阿呷

四川有句谚语:“清风雅雨建昌月”,建昌即今之凉山自治州首府西昌。

我第一次见到西昌,是1950年夏秋之间,胡宗南刚从西昌撤走三个月。我作为“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先遣组从雅安骑马到达西昌,由此进入凉山,住在举行武装起义、配合我军击败地方军阀的彝族支头罗洪大英家。进山前,依上级指示,请当地有关部门为我们增派了两名翻译。一个是罗洪大英的弟弟罗正洪,是我们的地下工作者,罗大英起义就是由他策划的;另一个是一个叫曲木阿呷的小姑娘。

同类推荐
  •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事件视野下家庭德育的基本走向、加强横向衔接,提升家庭德育功能、家庭德育环境及其建设、公德教育与家庭责任、家庭劳动教育及改进策略、亲子阅读与儿童德育成长、网络:现代家庭德育的新挑战、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孩子的道德养成、家庭德育认知误区及解决策略。《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3-2014)·回到家庭谈德育: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的特点是秉持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突出问题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力求以最新的视角回答家庭德育的挑战。对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有启迪价值。
  •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本书择其诗、文、小说之精者加以解评。
  •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内容丰富,主要收录了梦中人,笑言频,春夏秋冬酒力轻、何必枉悲伤——《乐中悲》、傲世也因同气味——《供菊》、秋光荏苒休辜负——《对菊》、珍重暗香休踏碎——《菊影》等内容。
  •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这本文集从多个方面展示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刻画的24个节气,定位准确,惜墨如金;他描绘的花卉果实,栩栩如生,美丽动人;他抒发家和国的情感,情真意切,令人信服,等等。《东篱夜话》中,仍然有一些作品是写人物的,比如《王彦章铁船开灌河》和《有个男孩名叫可可》这样的文章,作者把人物和历史、人物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人物写出了传奇英武,孩童可可写出了天真可爱,虽然每篇文字不长,但是读来让人印象颇深。
热门推荐
  • 懒女理论

    懒女理论

    苏晓满,懒惰,一无是处,她是黑暗中的小虫,她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有的只是吃饭睡觉。上官瑾,高傲,冷峻,苏晓满的老板,最讨厌的便是女人,他认为女人是世界上最烦人的生物,可是他却碰上了世上最麻烦的苏晓满。林沐阳,苏晓满的前男友,潇洒,多情,最喜欢漂亮的女人,平均三个月就换一次女朋友,可是苏晓满却是他唯一公开承认的女朋友,可是他被甩了,没错,风度翩翩的贵公子被一个一无是处的女人给甩了。如果懒惰是一种病,那么苏晓满已经病的无可救药了,可是她一直认为懒惰的人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所以她誓要将懒惰进行到底。
  • 修罗灭空

    修罗灭空

    他有着一双紫色眼眸,一头紫色蓬松的短发遮住前面的眼睛他拿着他那把暗黑色中又带着丝丝裂痕般的猩红,偷微微一侧,看着被他弄成的人间炼狱,他邪魅一笑“死神?似乎也不错。”
  • 超科技宇宙

    超科技宇宙

    一个普通人,是怎样的机缘让他成为一代战神?人活着不就是为了等死吗?可我不愿就这么活着!
  • 倾城邪妻:王爷的傲娇宠妃

    倾城邪妻:王爷的傲娇宠妃

    系术大陆,玩转位面,二人世界,突破传奇。
  • 帝君盛宠:辣手小毒妃

    帝君盛宠:辣手小毒妃

    妖孽国师君修墨向她求亲,结果惨遭拒绝!理由竟是——“禽兽啊!我还只是个宝宝!”第二次求亲,再次遭拒绝!妖孽男君修墨瞪着她:“月凌,你是我的!”古月凌昂了昂下巴,一脸不认帐,“谁说的?”“看,古家的订亲信物都给我了,还想抵赖吗?”“那又如何,你找那个愿意和你订亲的人就是……”话没说完,她嘴里的话已经被他给狠狠堵上了。他霸道,冷酷,怜她宠她成瘾;她狠毒,辣手,他是她的命,无人能夺走他!【新书《废材丹神:太子独宠小狂妃》火热连载,请继续支持楼楼作品哦!】
  • 琉璃汐裳

    琉璃汐裳

    三年前,父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伊流川韩夕贝的三年。三年里伊流川满世界的找着她,原以为这一生也就这这样了,不会再碰到自己所心爱的人。没想到手下的人一通电话再次改变了他们的一生。暗处,一个女人的声音:我要摧毁她的意志,让她生不如死。这个疯狂的女人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人一直在操纵着这一切。
  • 凉薄曦寒

    凉薄曦寒

    她――慕曦,为了他――冥寒而忤逆父母只为与他双宿双飞,慕曦宁愿毁了自己的一切都不愿让人伤冥寒一根头发,也为了冥寒重铸肉体费尽修为、生命。可是到头来只不过是梦一场。他们有那样美丽的邂逅,终究是错过了。慕曦:“我相信你,信过了天地,即使飞蛾扑火也毫不在乎,我曾经以为我会与你白头到老,至死不渝,原来这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曾经的海誓山盟算个狗屁!”冥寒:“你我终究有着星河阻隔,即使痛心又能如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令人惊叹的奇迹(奇妙的大千世界)

    令人惊叹的奇迹(奇妙的大千世界)

    《奇妙的大千世界:令人惊叹的奇迹》讲述了自然、建筑、艺术、遗址、宗教、发明、发现和生物9个方面中各式各样的奇迹,有序地将自然人文、古今中外最激动人心的奇迹展现出来,以最有宽度的视角,展示最有深度的奇迹知识,自然与人文相互交织,现代与古老更替有序,孕育出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 这个警察有点坏

    这个警察有点坏

    韩阳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即使他自己是个警察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不止一次的把枪顶在自己上司的后脑勺然后毫不犹豫的开枪,也毫不犹豫的不止一次砸了交警队的大门......群众叫他韩队长,黑道叫他韩老虎,富婆叫他韩哥哥,美女叫他韩欧巴.....唯有他的小萝莉称呼他为——大叔!正义,只在我的心里和我的枪口下!如果法律不能给你正义,我来给你!——韩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