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4400000001

第1章 姓氏的由来

每个人都有一个姓,姓在人的名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随意改名,甚至可以有好几个名字,但是姓却不能任意更改,而且每个人只有一个姓。姓是家族系统的标志,不同的家族系统使用不同的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汉族是中华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民族。它是由夏、商、周三族演变而成的华夏族吸收了其他民族,经历了漫长的融合之后在秦汉时形成的。

我们都知道,进入文明社会后,一切制度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性的社会地位较女性优越。但是在这之前,我们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那个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崇高,男性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因为生产力相当低下,妇女在生产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而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也取得了支配权。

母系氏族社会在婚姻关系上实行的是外族通婚,婚姻只能在不同的母系氏族之间进行,成年之后,女性留在本族内,与其他氏族同辈男子结成婚姻关系,这也就是说,成年男子必须离开本氏族,到其他氏族与该氏族的妇女共同生活。当时的人们都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却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世系就只能从母亲方面来确定。因此,也只承认女系”,所以在“生”字旁加上“女”字,母系氏族社会的子女都归母亲,继承母亲的姓,根据文献记载,我们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

因为女性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很多远古的姓都带有“女”旁,例如炎帝的姓是“姜”,黄帝姓“姬”,虞舜姓“姚”,伯益的后代都姓“嬴”,契的后代姓“好”,都说明了姓和氏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常说“姓氏”,那么“姓”就是“氏”,“氏”就是“姓”吗?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

氏,古读音同“支”,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由于子孙的繁衍,一个氏族分成了若干支,每支都有自己的特殊称号,这就是氏。与姓不同的是,它是源于同一男性始祖的族属共同所有的符号标志,并且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和以后的奴隶社会。

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男性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慢慢变得重要起来,进而影响了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渐渐地,男性的社会地位高于女性,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成年男子留在本氏族中生产和生活,而成年女性离开本氏族到其他氏族中与该氏族的男子共同生活。随着子孙后代的繁衍日益增多,一个大家族人口太多,居住在一起,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困难,这种情况既不利于生产和生活,又不便于领导和管理。于是,有一部分人不得不从大家族中分离出来,居住到别的地方。此后再加上身份和职业的变化,同一祖先的子孙,逐渐分为若干的分支。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

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

氏有的来自于祖先的号,如轩辕、高阳;有的来自于祖先的谥号,如文、武;有的来自于国号,如齐、鲁等;有的得于爵位,如王、侯等;有的来自于官职,如司马、司徒;有的来自于职业,如巫、陶;有的得名于居住的地方,如西门、东郭等。

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姓的范围大,氏的范围小。氏族贵族男子可以称氏,女子和地位低下的人没有氏,那些操卑贱职业和居住在乡村的人则没有姓氏。一个人只能有一个姓(汉以后除外),但可以同时拥有好几个氏。

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贵族下降为庶民,有的甚至沦为奴隶;而原来的庶民中,有许多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提高,大部分奴隶也都得到了解放,这些人也开始有了氏,用来区分贵贱的姓氏制度开始变得混乱起来。西汉时期,刘邦从平民一跃而成为主宰天下的皇帝,他手下的重臣也有相当一部分出身于下层社会。过去很少出过名人的刘氏家族一下变得风光起来,刘姓成了全国地位最尊贵的姓氏,许多人都以姓刘为荣,而先秦时代代表贵族阶层门第、身份的姓氏完全丧失掉了原来夺目的光彩,人人都以氏为姓,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从那时候起,无论地位高贵还是卑贱,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人人都有了姓,姓的数量一下子变得多起来。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整体了。

严格地说,现在很多我们认为的姓,在先秦时代实质上是氏。

另外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情况同中国战国前的状况是完全一致的,大多数的日本人都有名无姓。明治五年(1872),日本政府规定每个国民都必须有姓,有姓是国民的义务,在这项规定的重压下,许多原本没有姓的人就匆忙给自己取了姓,贫民一般是没有什么文化的,根本找不到起好姓氏的灵感,再加上时间紧迫,所以全国上下出现了很多“渡边”、“松下”、“樱井”之类依地而取的姓。

前面讲了姓氏的起源。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变迁,我们这个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底有多少姓呢?这是个很难考证的问题。正是因为历史的悠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姓氏在新的需要下产生,也不断有一些姓氏在发展的过程中被淘汰。

先秦时代的姓氏书籍《世本》共收入了18个姓875个氏。

汉朝关于姓氏的书籍《急就篇》收入了130个姓,其中单姓127个,复姓3个。由于这本书是当时儿童的识字课本,所以在编写的过程中,作者因为一些姓氏难读、难写或者不符合韵律而将它们舍弃掉。所以,很有可能这130个姓氏并非当时姓氏的全部。

唐朝初期的《大唐氏族志》中共收录了293个姓,到了中叶,《元和姓纂》中收录姓氏1233个。这个数字和汉朝时的130个相差了近一千个,可见,姓氏在唐代迅速增加了。

宋朝的姓则就更多了,宋时编撰的《通志·氏族略》一书,共收录姓氏225个,另一本《姓解》一书,则共收录姓氏2568个。

到了明代,陈士元的《姓觹》一书,共有姓氏3625个;《续文献通考》中收录了4657个姓氏。

1969年,王素存著《中华姓府》中,收集到的姓氏达到了7720个。1984年,《中国姓氏汇编》收录姓氏5730个。1984年,《中国姓氏大全》中收录姓氏5600多个。1996年的《中国姓氏大辞典》中,统计了从古到今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共有11969个。

现在,中国常见的姓氏300个左右,人数最多的姓氏是张姓,据说有一亿人上下,相当于英国和法国两国人口的总和。

同类推荐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粽叶飘香:端午节

    粽叶飘香: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 启真1

    启真1

    《启真(1人文主义)》包括:专题、书评、序与跋、书摘、品书、书荐六部分,收录了:《人文主义者论教育》《人口与社会——读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文字与心史——解读乡绅刘大鹏及其<退想斋日记>》、《理解休谟经济思想的三个维度》、《西南联大的学风》、《法藏的譬喻:因袭故典还是自出机杼?》、《“黄跋”的魅力》、《欲望之书》等论文。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王牌销售系统

    王牌销售系统

    老妈重病在床,刘星合同被偷,原本就要到手的提成烟消云散,而偏偏又到了试用期的最后一天,无良老板不顾情面,开除刘星。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偶得王牌销售系统,自此,精致客户,完美渠道,应有尽有,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冷艳女强人来帮他管理公司,可爱女主播成为了他的美工,退伍特种兵竟是他的保镖。且看一个小小的业务员,如何摇身一变,成为了站在顶端的男人。
  • 而外集

    而外集

    不要伤害那些在一切情况下的,不管他们身处什么地位的,在一切时代里都茁壮成长着的脆弱的心灵,要相信眼泪和温情、豪爽和亲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要相信宽恕和怜悯、善良和人性是人们身上最好的美德。
  • 学史

    学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曙光记

    曙光记

    乱世浩劫,必有曙光乍现。无数年前魔族开始窥视人类大陆,无数的英雄,无数的豪杰在这边土地上留下可悲可泣的传说故事。十年前一位不可一世的魔族王者身死在了人类大陆的土地上,为整个世界赢得了难得的和平时光,如今十年过去了,一个少年重新踏上了新的旅途。
  • 爱执初

    爱执初

    爱仅仅是为了彼此的幸福,现在还爱着,虽然没有在一起;以后还会继续爱着,哪怕仍然没有在一起,却依然还会继续爱着。爱是刻骨铭心的,爱是彼此包容的,爱是生在心里的,没有人读懂爱,爱上是未知的,它就像是种子,你埋下去,花费的经历越多,就希望爱长的多大,然而爱的真正意义是执着,是拼命,是我们所知道的,却又陌生的东西;没有开花的爱的不一定就不是真爱,也许只是有一方放弃了这份爱的供养也说不定。真爱是什么,你懂嘛?我不懂!
  • 正邪天下(全集)

    正邪天下(全集)

    一段师门恩怨引出一场天下动乱。武林之争始于绝世奇人空灵子所创“天平六术”。空灵子六位逆徒横行江湖,扰起一场血腥风雨。两位神秘少年便在这风雨江湖中同时崛起,各凭绝世智谋在武林中卷起一股狂潮,心怀圣意者,却魔缘不断,而心怀邪念者,却机缘连连,更统一邪道与正道相持不下,然而,自古正邪不两立,他们终因不同的信念而决战武林。
  • 意念之墟

    意念之墟

    当所熟悉的世界开始变得陌生,是挣扎,还是敷衍苟活?意想不到的强大特殊能力——"mind(意念)",像是一种礼物一样赋予给了悲观者,随之而来的却是来自全世界的恶意和同类之间的尔虞我诈。“今后的日常风景,都会变得和往常大不相同”。新世纪的来临,隐藏在人性中的邪恶,莎士比亚式的悲剧的爱情,孤独欲望的生存,这些如同巨石一般压在了孤独者的身上……
  •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系列两册以香港牛津同名4册为蓝本,经作者挑选,择精华编为两本,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两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 本王在此

    本王在此

    她是横行霸道的天下妖王,他是清贵无双的重华帝君,她傲骨铮铮誓要将九天诸神掀翻,他却只想不问世事安度余生,然而千载浮生,不敌相逢一瞬,从此他为她十世浮沉,她为他永生沉沦……
  • 虫子爬吧

    虫子爬吧

    《周涛童趣作品:虫子,爬吧》主要内容是:虫子们爬动的时候,那是姿态万方,各显其能的,看起来令人神往,有时候一不小心是可以使人入迷的。总的来看,虫子爬行的各种姿态比人丰富多彩得多了。蚂蚁显得有点儿匆忙,但也经常有左顾右盼、犹疑彷徨的时候。它是一个坚定的种类,但勤劳坚定如蚁,也难免有“遇歧路而坐叹”,有团团旋转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刻。所以,看看蚂蚁对我们人类是有启示意义的,因而也就懂了为什么自古就有“走路怕踩死蚂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