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后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
“译文”
樊哙,沛县人,以宰狗为职业。后来曾因避官和汉高祖一起躲藏到芒山和赐山一带。
“点评”
关于樊哙发迹之前,《汉书》中只交代这样的寥寥几笔——“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后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至于是怎样的“屠狗为事”,却没有说。在樊氏家族内部,樊哙屠狗的故事要丰满得多,并且一直流传下来。
沛县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泗水。传说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就住在河西。那时樊哙在河西设摊卖狗肉,他经常吃樊哙的狗肉不给钱,说是赊账,常赊不还。日久天长,樊哙本小利薄,吃不消了,不赊又拉不下面子,只好悄悄地由河西搬到了河东去卖狗肉。
一连三天,刘邦吃不到樊哙的狗肉,一打听,知道樊哙搬到河对面去了,便急忙向河东赶去。那时,泗水很宽,平时只有一条木船摆渡,人多船小,刘邦没有摆渡钱,挤不上去,急得口水直淌。正巧看见一只老鼋游来,他贪嘴不顾性命,“噗”地一跳,跳到鼋背上,没到一刻,便到了河东。这时,樊哙正在集上摆狗肉摊,刘邦问樊哙:“生意怎样?”樊哙讲:“三天没有开市,狗肉存了一挑子。”刘邦见狗肉就吃,说也奇怪,刘邦一吃,旁边的人都围上来了,你争我夺的,没—会工夫,就把三天存的狗肉统统卖光。打这以后,每次赶集,刘邦总让老鼋驮他过河,到樊哈狗肉摊上去白吃狗肉。
樊哙恨死了,躲到河东来,还没躲过刘邦。他怪来怪去,怪这老鼋不该把刘邦驮过河来,他便偷偷地把这个老鼋杀了,放到锅里跟狗肉一齐煮。刘邦一吃,感到狗肉比过去更鲜了。一问,才知道樊哙把老鼋杀了,和狗肉一起煮的。心里不痛快,嘴上也不好说什么。
不久刘邦当上了泗上亭长,想起当初樊哙杀老鼋不让他过河,太不够朋友,就借口樊哙脾气躁,身上不能带刀,派人把樊哙的刀给没收了。樊哙没得刀,只好将狗肉煮得更加熟烂,用手撕着卖给人家吃,谁知撕的狗肉比刀切的味道更香更美,生意更好了。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樊哙也被封为舞阳侯。有一回,刘邦从徐州回沛县,想起家乡的狗肉好吃,便召来家乡父老,用大块狗肉下酒。酒过三巡,刘邦乘兴起舞,做《大风歌》。这么一来,沛县的狗肉就更加出名了。
传说,至今沛县卖的狗肉,还是当初樊哙煮鼋汤时的老卤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