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
公孙弘,菑川薛人也。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
武帝初即位,招贤良文学士,是时弘年六十,以贤良征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
元光五年,复征贤良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弘。弘谢曰:“前已尝西,用不能罢,愿更选。”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
(二)
时方通西南夷,巴蜀苦之,诏使弘视焉。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上察其行慎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上说之,一岁中至左内史。
弘奏事,有所不可,不肯庭辩。常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黯先发之,弘推其后,上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背其约以顺上指。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始为与臣等建此议,今皆背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弘为人谈笑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养后母孝谨,后母卒,服丧三年。
为内史数年,迁御史大夫。时又东置苍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谏,以为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于是上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弘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苍海,专奉朔方。”上乃许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亦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黯言。且无黯,陛下安闻此言?”上以为有让,愈益贤之。
“译文”
(一)
公孙弘,菑川国薛县人。年轻时做过狱吏。因犯了罪而被免职。由于家中贫寒,在海边放猪为生。四十多岁时才开始研习《春秋》及各家的杂论。
汉武帝刚刚即位时,招选贤良文学之士,此时公孙弘六十岁,以贤良文学的身份做了博士。他出使匈奴,返朝汇报,不合皇上的心意,武帝很生气,认为他无能,于是公孙弘上书称病,被免官回到故里。
元光五年,汉武帝再次征选贤良文学之士,菑川国又一次推荐公孙弘。公孙弘推辞说:“过去我曾西去入京,因为无能被免职,希望另选他人。”但菑川国坚持荐举他,于是公孙弘来到太常处。
(二)
当时刚刚与西南少数民族交往,巴蜀两郡对供奉劳作感到困苦,皇上下诏派公孙弘去视察。回朝汇报时,他极力反对交通西南夷,认为没有用处,皇上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每当朝会议政的时候,公孙弘都将自己的意见陈述出来,让皇帝自己选择,而不肯在朝堂上当面反驳、争论。由此皇帝看出他行为谨慎忠厚,辩论时留有余地,熟悉文书法令及官吏公务,又以儒术加以文饰,所以非常喜欢他,一年之内就将其提拔为左内史。
公孙弘上朝奏事,有认为不对的事,也不当庭争辩。他常与主爵都尉汲黯先后去见皇上,汲黯先提出问题,公孙弘随后进行推究阐述,皇上常常很高兴,听从他所说的一切,公孙弘因此而越来越受到宠信。他曾与公卿相约提出某些建议,可是到了皇帝面前,又完全背弃约定,顺着皇帝的意图说。汲黯当庭责问公孙弘:“齐人多伪诈而不老实,先与臣等提出以上建议,现在又完全背弃前约,这是对君不忠。”皇上询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了解臣的人认为臣是忠君的,不了解臣的人认为臣是不忠的。”皇上认为他的话有道理。皇帝左右的宠臣诋毁公孙弘,但皇上却越来越厚待他。
公孙弘善于言谈,见多识广,常说君主怕的是不能宽宏大度,为臣子怕的是不能节俭。他奉养后母恭谨孝顺,后母去世,他服了三年丧。
做了几年内史后,公孙弘升为御史大夫。当时又在东方新设置了苍海郡,在北面筑起朔方郡城。公孙弘几次劝谏,认为这是劳民伤财去经营无用之地,不值得使中原地区为此疲敝不堪,希望停止。皇上于是命朱买臣等驳斥公孙弘,论证设置朔方郡的必要性。朱买臣等提出十个问题,公孙弘一条也驳不倒。于是他向皇上谢罪说:“我是山东粗鄙之人,不了解设朔方郡如此有利,希望罢去西南夷、苍海郡,而专一经营朔方郡。”皇上这才应允了他的请求。
汲黯说:“公孙弘位列三公,俸禄很多,但却用布做被子,这是伪诈。”皇上询问公孙弘,他谢罪说:“有这样的事。九卿中与我交情好的没有比得过汲黯的,可是今天他当庭责问我,实在是说中了我的弱点。身为三公之一而用布被子,的确是伪饰欺诈,想要沽名钓誉。我听说管仲做齐国的相,娶了三位不同姓的女子为妻,其奢侈程度可与君主相比,齐桓公依靠他的辅佐而称霸,不过他是对上僭越国君。(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亦犹此也。’僭在封建社会中,地位低的人越礼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分、礼仪、器物的行为称僭。)晏婴做齐景公的相,一餐不吃两份肉菜,他的小妾不穿丝织的衣服,齐国也治理得很好,他是向下比照着平民。现在我公孙弘做御史大夫,用布被子,是使九卿以下至小吏都没有了贵贱的差别。确如汲黯所言。再说没有汲黯,陛下如何能听到我这番话?”皇上认为他能礼让,越发尊敬他。
“点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自汉武帝刘彻独具慧眼,听取董仲舒等人的意见,推行“更化”政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生的遭遇宛然新旧两重天,“换了人间”,其身价地位就像当今股票市场的“牛市”似的,一个劲地往上猛蹿。
其中最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子,莫过于齐人公孙弘在“耳顺”(六十岁)之年,以白衣为博士、内史、御史大夫,直至丞相,封平津侯,风光无限,显赫一时,成为普通儒生用孔子这块敲门砖撞开利禄大门的一面旗帜,使天下读书人在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苦难,无赖皇帝刘邦拿儒冠当作尿盆使的屈辱,窦太后逼着辕固生赤手空拳搏斗野猪的淫威之后,终于看到了隧道尽头的亮光。冬去春来的希望,扬眉吐气有期,弹冠相庆可待,于是乎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准备到官场上一显身手,大展抱负。用东汉大历史学家班固的话来说,就是“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汉书·儒林传》)
公孙弘仕途腾达,官运亨通,当然是机会所致。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这也包括他自己有几把刷子的因素。
首先,处世谨慎,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从不做出头鸟,更不和汉武帝抢镜头,“其行慎厚,辩论有馀”“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弘奏事,有所不可,不肯庭辩”。总之,为人做事十分低调,收敛锋芒,宁可犯政治错误,也绝不犯组织错误,与汉武帝保持高度一致。史书上记载,公孙弘每次上朝议政,他总是把自己的意见陈述出来,让君王自己去选择定夺,即便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也不在朝堂上同别人争辩,尤其是皇上不同意他的正确意见时,他从不面折庭争。慢慢地武帝发现公孙弘品行忠厚,并对天下大事法律文书为官之道了如指掌。更主要的是公孙弘谦让的品性让汉武帝大为赏识,这同大部分官员争权夺利,唯恐自己受了损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孙弘获得汉武帝的初步好感。
有一次,公孙弘同其他大臣商量好了,一齐向皇上建议。可是一看皇上不满意,公孙弘见风使舵,马上顺着皇上的意思说,违背了他们当初的约定。这样做当然让汲黯等大臣非常不满,气得汲黯在朝廷上就说:“公孙弘太奸诈了,本来一同约定的建议,他却违背了。这是典型的对君王不忠呀。”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回答:“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皇上听了大为感动,想着公孙弘把自己当作知己知音,就更加器重公孙弘了。
其次,生活比较俭朴,能比较高明地展示自己道德上的优点,符合朝廷“以孝治国”的基本原则。如对待自己的后母,奉养尽孝,胜于亲出,自是人子的典范,堪为社会的楷模:“养后母孝谨,后母卒,服丧三年。”又如生活上清廉自律,乐于助人,将俸禄都用来安顿亲朋好友的生活,堂堂丞相居然毫无积蓄:“身食一肉,脱粟饭,故人宾客仰衣食,俸禄皆以给之,家无所馀”。积德行善,有口皆碑。尽管汲黯等人辛辣地指出公孙弘这么做动机不纯,是狡诈的表现:“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可在公孙弘太极推手式的表现面前,汲黯等人的指责根本不能动摇汉武帝对公孙弘的信任:“上然弘言”;“上益厚遇之”;“上以为有让,愈益贤之”。能在风波险恶的官场上如此游刃有余,进退从容,公孙弘的能耐不可不谓极大,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再次,谈吐颇有幽默感,为人不乏亲和力,史称公孙弘“为人谈笑多闻”就是明证。这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是调节气氛,改善关系的有效润滑剂(就像今天的官场里,能信口便来“段子”的哥们儿,始终要比整天耷拉着一张苦瓜脸的家伙受到欢迎的情况一样)。公孙弘具备这方面的天才,无疑对其在官场上立足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汉书·循吏传》称道他“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缘饰吏事”。正是他不同于一般“迂远而阔于事情”的陋儒的地方,为“天子器之”也就十分自然了。可见汉武帝将他树立为学者从政的典型绝非是无的放矢,心血来潮。
最后,表面宽厚能容他人。汲黯是公孙弘的好友,两人配合默契,向武帝献策时,经常是汲黯开个头,公孙弘把后面的意图详细地阐释给皇上。武帝非常高兴,以至于以后只要是公孙弘说的他都愿意听。这样汲黯等人慢慢对公孙弘不满起来。有一次,汲黯在皇上面前说:“公孙弘位列三公,俸禄优厚,但他却盖布被,他肯定是在欺诈,掩人耳目。”武帝就问公孙弘。公孙弘回答道:“诚如汲黯所言,我的确盖了布被。汲黯的确说中了我的缺点。作为三公我居然盖布被来欺世盗名,何况我这么做使卿相同小吏没有区别,臣实在是有罪呀!汲黯是文武百官中我最好的朋友,他不徇私情向皇上您报告我的缺点,实乃大大的忠臣呀。”汲黯说公孙弘的坏话,公孙弘不但没有争辩,反而在武帝面前承认自己的“过错”,尤为可贵的是他还替汲黯说好话,一点也不挟私报复。在武帝眼里,这样的胸怀宽广之人哪里去找?因此武帝非但不治公孙弘的罪,反而认为他谦让宽厚,对他更优厚了。以至于不久任命他为宰相,赐爵平津侯。
纵观公孙弘为官之始末,我们就会发现公孙弘的确深谙为官之道。上述四条虽然都是从正面赞颂公孙弘,但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公孙弘其实是个老谋深算、老奸巨猾、阴险奸诈、善讨君王欢心的投机钻营之徒。
公孙弘虽然不乏才干,也有政绩,所谓“居官可纪”,可是存在着一个致命弱点,即心地十分狭窄,心理相当阴暗,患有无可救药的“红眼症”“文人相轻”“官场倾轧”等毛病。史称其“性意忌,外宽内深”;“多诈而无情”,这就是说,他小肚鸡肠,大奸似忠,大恶如善,表面上一副谦恭和顺、彬彬有礼的正人君子形象,实际上城府极深,自我中心欲膨胀。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同僚当中凡与他有隙怨者,“无远近,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汉书·公孙弘传》)真可谓台上握手叙欢,脚下却猛使绊子,怀恨在心,睚眦必报,迟早让人家吃不了兜着走,稀里糊涂地撞个头破血流。
公孙弘能成为宰相,好友汲黯功不可没,但我们知道汲黯肯定不想让他公孙弘成为宰相。汲黯随着对公孙弘了解的加深,越来越发现他是一个欺世盗名之徒,于是在武帝面前多次言公孙弘之短。公孙弘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善于揣摩君王的心意,化不利为有利。汲黯说他不忠,他对皇上说“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汲黯说他盖布被是奸诈的表现,他说汲黯说得对,他就是以此来沽名钓誉。公孙弘承认过错比他辩解更能博取武帝的赏识,武帝更认为他谦让宽厚。更高明的是,公孙弘不但不责怪汲黯反而在武帝面前说汲黯的好话。他说,百官之中汲黯是他最好的朋友,汲黯对皇上忠心耿耿,不庇护朋友,向武帝揭发朋友的短处,这是大忠臣呀!这样一来,武帝更觉得公孙弘宽容大度,反而觉得汲黯小肚鸡肠,嫉贤妒能。公孙弘借汲黯告发他的机会,既获得武帝的赏识,又使武帝对汲黯有了看法,真可谓一箭双雕。
主父偃也是朝廷重臣,同样颇得汉武帝的信任,“上从其计”“岁中四迁”(《汉书·主父偃传》)。尤其是他提出“推恩”削弱诸侯王实力的建议,深得嗜权如命、专意独裁的汉武帝的欢心,成为武帝身边的大红人,恩宠有加,权倾朝野。主父偃的得势,让公孙弘在一旁瞧着十分的不爽,他遂与主父偃结下很深的梁子(“有隙”),时刻等待着报复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主父偃由于惩治齐王、燕王等诸侯过于严酷,激起了王公贵族们的强烈反对,加上他自己手脚也不干净,曾“受诸侯舍金”,因此激怒了汉武帝。“大人豹变”,武帝遂下令将主父偃下狱惩办。不过,此时,汉武帝还不想取主父偃的性命,“上欲勿诛”,可公孙弘不干了,他知道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只有发扬“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对主父偃落井下石,才能永远除去这个自己在官场上的强劲对手,彻底释放长期憋在自己心中的怨气。于是他一改“不肯面折庭争”的做法,旗帜鲜明,振振有词,坚持要将主父偃处以极刑:“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偃本首恶,非诛偃无以谢天下”(《汉书·主父偃传》)。在他的坚持之下,武帝最终改变了“欲勿诛”的初衷,下令将主父偃处死并夷其九族。可怜的主父偃,就因无意中得罪了这位“外宽内深”的公孙弘而招致惨痛的杀身灭族之祸!公孙弘的阴险和歹毒,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公孙弘整治一代大儒董仲舒,更是典型地体现了其大奸似忠、大恶如善的卑劣“小人”伎俩。
董仲舒是汉代首屈一指的儒学大师,治《公羊春秋》学独步天下,无人出其右者,对汉代儒学的复兴和发展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汉书·董仲舒传》)有人把他比之为姜太公和伊尹,认为其功业卓绝,要远远胜过管仲和晏婴:“董仲舒有王佐之才,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霸)者之佐,殆不及也”(《汉书·董仲舒传》引刘向之语)。连王充这样的汉代正统思想异端者,对董仲舒也是敬仰有加,喻之为周文王、孔夫子的嫡裔传人:“文王之文在仲尼,仲尼之文在仲舒。”
公孙弘与他相比,不仅学术经历要浅薄得多(他“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出道晚得多),而且水平更是要略逊一筹,“不如仲舒”。本来这是事实,也无碍于公孙弘做自己的丞相大官,因为学者与政客,毕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但是,他气量极其狭小之性格特征,决定了他根本无法容忍在某些方面有人比自己要强的现实,所以,他妒火中烧,愤恨满腹,《汉书》用“嫉之”简单两字,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他对董仲舒的阴暗心理、仇视态度。
于是,公孙弘开始想方设法,处心积虑与董仲舒作对为难,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当时,汉武帝有一位胞兄,爵为胶西王,其人骄横狂悖、凶蛮残忍,把杀人视作小菜一碟,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太守一级的高中层官员)。”于是公孙弘就郑重其事地向汉武帝举荐:“独仲舒可使相胶西王。”就是让董仲舒离开中央朝廷,去当胶西王的国相,企图借胶西王的屠刀,取董仲舒颈上的人头。
汉武帝不知就里,还以为是公孙弘为朝廷举贤,尽做丞相的职责,自然是钦此恩准。董仲舒当然也不笨,完全洞悉公孙弘的险恶用心,可是圣意似天,皇命难违,只好强打精神,接旨前往赴任,落得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所幸的是,“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还多少有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姿态,没有太为难董仲舒。而董仲舒本人又有自知之明,处处谨慎从事,三缄其口,终于保得首领,最后以“病免”告退,巧妙地挫败了公孙弘借刀杀人的图谋。
从公孙弘对待董仲舒的行为看,公孙弘的的确确是典型的“小人”。具体而言,他因学问逊于人而萌生杀机,足以见得其性格之狭窄残忍;欲借刀于暴戾纵恣的胶西王之手,又足以见其害人手段之阴险毒辣,防不胜防。真称得上是“内行整内行”的行家里手。更加令人叫绝的是,此人十分善于伪装,明明是要置人于死地,却偏偏能装出一副诚心诚意、和蔼热情的样子,“阳与善”,诱使你不经意中松懈警惕,门户洞开,以致深陷绝境,饱尝苦果,轻则下狱,重则丢命。
公孙弘最为高明的一手就是,二王叛乱之后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淮南王叛乱,最着急的是武帝,因为叛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取武帝而代之。这时候,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切不可掉以轻心,稍有不慎就会引火上身,因为皇上这时最着急,如果你作为宰相表现不积极,或者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被免职,甚至带来杀身之祸。这时候,公孙弘恰到好处地病了。也许公孙弘真病了,不过真病假病并不重要,关键是把病作为保全自己最好的借口。公孙弘果然了得,他的那番“肺腑之言”令皇上大为感动,非但不怪罪他,反而劝他好好养病,病好了宰相还得接着干。公孙弘这着棋走得太妙了,就因为这着走得好,才使他得以善终,死在宰相任上。
古今同源,又有谁能说当今世道上就没有公孙弘这类“小人”呢!与此类人交,可不慎欤?借用捷克著名革命领袖伏契克的话来说,便是“善良的人们,你们可要警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