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在与人初次见面的时候,犯下了某种错误,或是表现平平的话,可以在分手之前,做一个良好的表现,以改变对方对你原来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近因现象”。心理知识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认为,不论是在人际交往的初期(生疏阶段),还是交往的后期(熟悉阶段),近因效应的影响都同等重要,“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反的。
“近因”是指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被称为“新颖效应”。
心理引导
很多人做事的时候,都往往注重别人对他的“第一印象”,而忽视了在最后阶段的表现。其实,最后的阶段也是能够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时期,是不能忽视的。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现象。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把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被试者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者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者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有95%认为吉姆是友好,第四组只有3%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是影响社会认知的一个因素,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卢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听故事、做数学题等,则大部分被试者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
日常生活中,“近因现象”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改善“第一印象”的法宝。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是个懂得心理学的政治家,他非常善于处理事务。对付各种请愿团,他更是有一手。
他有一个习惯,如果接受了某团体的请愿,便不会送客;但如果不接受,就会客客气气地把客人送到门口,而且一一握手道别。
田中角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那些没有达到目的的人不埋怨他。结果也如他所愿,那些请愿未得到接受的人,不但没有埋怨,反而会因受到他的礼遇而满怀感激地离去。
田中角荣运用“近因效应”可以改变人们对他的印象,我们也可以。但是由于人们做事的时候大都是“虎头蛇尾”的,因而,很多人的失败都是败在最后。
某公司的一位年轻主管,负责某类产品的配件加工业务。一次,他代表公司前往某大公司洽谈一笔大的外包业务。对公司而言,该业务很重要。因为大企业的外包业务量大且稳定,也就是说,如果能拿下这笔业务,公司可以获得一笔很大很稳定的现金流。
为此,这位主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前期准备。
也许是准备工作做得很周到,双方刚刚接触,就表示了明显的好感,有了好的开头,洽谈工作进展也很顺利,最后一天,还留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协商。结果,仅用了半天时间,便协商好了。
对方要求再给几天时间,以向上级汇报,再做最后决定。
这位主管满口答应了,他想,大企业就是不一样,管理就是严格。
且料,两三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对方还没有动静。主管实在忍不住,打电话询问对方的一名代表,对方代表告诉他,事情可能有变故。他请求对方解释一下原因,对方拒绝了。可他不甘心,当他第三次打电话过去,对方告诉他,问题出在最后那天他穿的那件西装上。
原来,他那天穿的西服袖口,少了一颗纽扣。要知道,对方外包、的可不是别的,而是精密仪器的零配件!
也许,最后_天洽谈,他太过兴奋而忘了仔细检查自己的衣着;也许是潜意识里,他认为大局已定,不需要再小心翼翼。
总之,最后一天,一个小小的疏忽让他失去了一大笔订单,也许还有更多。
这似乎应验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好头不如好尾”。与人打交道,我们不仅要在最初表现很好,最后阶段也要表现好,分手时更要特别注意,做到有始有终。
另外,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近因效应”是很常见的。例如,对于多年不见的朋友,你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而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当谈起令你生气的原因时你可能只会说出近来发生的两三条。心理指导
研究发现,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也就会容易发生近因效应。我们要利用这种心理特点,让我们在周围人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