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以中国人一贯的精细和严谨关注着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在他看来,一时一刻的放松都会为企业的管理体制打开一个缺口。
如今李嘉诚麾下的企业已遍及世界各地,他的业务也遍及房产、航运、电力、电信、服务、零售、娱乐、商务等多个行业,面对如此一个庞大的企业机构,李嘉诚深深感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他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提倡管理千人不如管理一人的高效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勉励每一个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以全部的智慧和精力搞好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企业的每分钟在管理。
其实,有关每分钟都在管理的思想最早来自于国外,《一分钟管理》是美国肯尼思·布兰查德写的曾风靡美国工商管理界的一本书。具体地说,一分钟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一分钟目标
每个人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职责明确地记在一张纸上,用一分钟时间即能读完它。这种做法便于每个人明确自己要干什么,为何而干,如何去干,并能定期检查自己完成工作的情况。
二、一分钟表扬
及时地对员工所做的比较出色的工作加以表彰,鼓励员工更加努力上进。表彰的形式既可是物质的,也可是精神的。
三、一分钟惩诫
对员工的过失,表现欠佳,进行简明及时的批评,然后提醒他,领导是如何器重他,只是对他此时此地所做的工作不满意等等。
李嘉诚的头脑就像海绵一样,对于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迅速吸收并结合企业的实际,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按李嘉诚的理解,一分钟管理的要旨就是在商战中重视提高人的工作效率,用尽量少的时间,去争取最好的工作效果。其优点至少有以下各点:一是使企业富有活力,让本来复杂的难度很大的管理变得简单化;二是对于工作目标和职责,当事人十分明了,便于把握和进行工作检查;三是及时的奖惩便于职工行为的校正,对于推动工作大有好处。事实证明,如果真能做到像李嘉诚所说的那样,时时刻刻都在管理,那么企业的效率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第十章真诚守信,把财富建立在诚信之上商人有两种:一是诚信者,二是奸佞者。前者讲究做人重于经商,以诚实待人,从而赢得人心;后者以欺诈之道为人处世,总是想尽歪点子坑人蒙人。自然,前者可为大商人,后者仅为小商贩。李嘉诚为人处世,非常重视“诚信”的品牌,他明白,一个不讲信誉,不讲诚实的人,包围他的必然也是这样的人;相反,你以诚信待人,就可以找到真正的贴心人,大家就会为他献计出力。做生意无信不立一个企业的开始意味着一个良好的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要忠诚,要有义气。对于自己每说出的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一定要能够做到。
对于李嘉诚这位30岁就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富豪的人来说,作为一个商人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信”。其实,李嘉诚对事业上的“信”与他对人的“诚”是分不开的,诚信相合,即为“义”。从对子女的教育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和心中的想法。
李嘉诚坦言:“以往99%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谈论生意,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我经常教导他们,对人要守信用,对朋友要有义气,今日而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觉得‘义’字,实在是终身用得着的。”李嘉诚一直都在磨炼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他的这两个儿子长到八九岁时,李嘉诚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不仅让孩子们列席“旁听”,还让他们插话“参政议政”,主要是学习父亲“不赚钱”、以诚信取胜的学问。
李嘉诚曾戏说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因为他觉得自己不会骗人,不符合中国人所说的无商不奸的标准,但其实正是因为他有信而无奸,所以才做出了全亚洲独一无二的大生意。
有些年轻人开始经商时,常常有着这样的看法,即认为一个人的信用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一个有钱的人、有雄厚资本的人,就有信用,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与百万财富比起来,诚信的品格、精明的才干、吃苦耐劳的精神,要高贵得多。
有很多银行家非常有眼光,他们对那些资本雄厚,但品行不好、缺乏信用的人,绝不会放贷一分钱;而对那些资本不多,但肯吃苦、能耐劳、小心谨慎、时时注意商机的人,他们则愿意慷慨相助。任何人都应该懂得:信用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资本。要知道,糟蹋自己的信用无异于在拿自己的人格作典当。
罗赛尔·赛奇说:“坚守信用是成功者的最大关键。”一个人要想赢得人家的信任,一定要下极大的决心,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断努力才能做到。
如何提升自己的信用呢?以下几点可供借鉴:注意自我修养,善于自我克制,做事必须恳切认真,建立起良好的名誉;应该随时设法纠正自己的缺点;行动要忠实可靠,做到言出必有信,与人交易时诚实无欺。以上这几点都是自我信用的重要评价。
李嘉诚说:“讲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是我引以为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