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8800000031

第31章 二、图画之龙

绘画为造型艺术之一种。崇龙民族为表达对龙的感情,以各种颜色描绘龙的形象。古代人们或在彩陶上绘龙,或在瓷器上绘龙,或在旗帜上绘龙,或在帛上绘龙,或在建筑物上绘龙。

(一)陶器上的龙纹

目前我国已大量出土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的绘画艺术品,如属仰韶文化的半坡、姜寨彩陶上的鱼纹和人面鱼纹等;马家窑文化彩陶上的蛙纹、太阳纹等。而图画之龙始于何时,目前尚难确定。有一些学者认为,距今5500年的甘肃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的蜥蜴纹(有的认为是鲵纹)彩陶瓶上的蜥蜴也是原始龙形象之一。这条彩墨绘制的蜥蜴高38.4厘米,头部滚圆,额部中间绘有十字纹,两眼圆睁,张口露齿,有双肢双爪,体长尾大,呈斜“V”字形,腹部有网格纹。还有人认为,距今7000年的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出土的“水鸟啄鱼纹”蒜头壶及纹饰中的鱼为早期的龙形象之一。

龙山文化出土不少龙纹器物,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彩绘龙陶盘。它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蟠龙图像。它出土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遗址距今约3900-4500年。彩陶盘红边黑地,彩绘龙盘曲其中。龙头与身体无明显界线,颈两侧各有一后掠的短棒状物。龙眼小而圆,长嘴微张,具成排利齿,口中衔一根羽状物。从蟠龙整体来看,很像是盘曲着的一首、单尾、双身的金环蛇或银环蛇。它与时代相近的二里头的龙纹陶片上的一首双身龙纹,及敖汉旗大甸子墓中出土的陶器上的彩绘一首双身龙纹,可能有内在的联系。所不同的是这条蟠龙双身相连,而后两条龙则双身叉开。

在夏家店下层文化中,也出土了不少彩绘龙纹。其龙纹与仰韶文化的彩绘龙纹有所不同。其特点有三:一是出现抽象化、图案化的夔龙形象;二是出现明显的一首二身龙纹;三是龙身上出现鳞纹。例如,在敖汉旗大甸子M317、M371两墓出土的陶器上,有两种明显的彩绘龙纹:

其一是在黑陶折腹盆上的彩绘龙形图案,形如夔龙,作行走状,昂首前行,躯体伸直,身涂白,眼点朱,带黑瞳孔,吻长突,翻卷如钩,尾亦上下钩卷,是高度抽象、概括的传统龙形象。

其二是在磨光黑陶鬲上彩绘的一首二身龙纹。它与二里头陶片上的一身二首龙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点:龙首侧向左,白首朱眼黑躯,双身作“几”字形状分开,饰白边U状鳞纹,耳口吻鼻皆已抽象化。龙首上绘四条直竖的朱色纹状,似为鬣的象征。

经碳14测定,其年代约在4000年前,即属于龙山文化晚期。

(二)瓷器上的龙纹

瓷器是在陶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瓷器的烧制成功,是陶瓷业的一大飞跃。中国瓷器以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瓷器的起源有两说:一说为早期瓷器形成于西晋,可上?至东汉;另一说认为原始瓷器出现于商代。唐宋时代,瓷器业已相当发达。此后,中国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制瓷工艺也传播到东西方各国。

瓷器上的龙纹,主要见于唐宋以后的瓷器。龙在宋代已基本定型,唐之前兽形的龙纹已不多见,故宋代以后瓷器上的龙大多已标准化。不过,各地窑厂出产的瓷器上的龙纹风格、形态有所不同。宋代最著名的产瓷地是定窑和磁窑。定窑是生产白釉瓷器的官窑。北宋定窑出产一龙纹大盘,大盘中心的龙作团龙状,口张舌露,苍两眼圆睁,龙须飘忽,龙鬃上扬,龙身盘曲自如。大盘外壁上亦有一龙,作行龙状。宋磁州窑是北方著名的民窑,其所绘纹也别具一格。

元代烧制成功的釉里红新品种,是制陶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瓷器上的纹十分生动悦目,风格略有不同。明代的瓷器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彩釉、花纹和造型上达到更高的水平,龙纹的绘制也更为精美。

(三)旗帜上的龙纹

众所周知,清朝在旗帜上绘有龙纹,代表大清帝国。而在旗帜上绘龙,可上溯至夏代。

据一些学者考证,夏人的旗帜上绘有龙。《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旗,夏后氏之绥。”郑玄注:“有虞氏当言绥,夏后氏当言旗。”孔颖达疏:“有虞氏之旗者,旗当为绥。夏后氏之绥者,郑云绥当为旗。”可见上古绥、旗相同。《周礼司常》:“交龙为旗。”说明上古的旗帜上绘有交龙,亦即夏后氏旗帜上的图案为交龙。又《诗经商颂玄鸟》:“龙旗十乘,大?是承。”此亦可说明夏人在旗帜上绘龙。

周人的旗帜上亦绘龙。《诗周颂载见》:“龙旗阳阳,和铃央央。”意思为“龙旗多鲜艳,车铃响叮当”。

可见,在旗帜上绘龙,并不是始于清代,早在夏代,便有在旗上绘龙的习俗。

(四)帛画上的龙纹

帛画一般指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帛画中,也有一些龙纹。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帛画是两件战国时期的楚帛画。这两件楚帛画上均有龙形象。

第一件楚帛画于1946年在长沙东郊陈家大山一座木椁墓中出土。帛画长31厘米,宽22.5厘米。画上有一女子,身着长袍,两手作合掌状,立于新月形物上。女子左上方有一龙一凤。龙无角,夭矫直上;凤有冠,作探爪攫拿状。

第二件楚帛画于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一座战国中、晚期木椁墓中出土。墓主为40岁左右男性。帛画长37.5厘米,宽28厘米,上缘裹有一根细竹条,系有棕色细绳,右缘和下缘未经缝纫。画上有一男子驭龙而行,龙作舟形,其下有鱼。

一般认为,这两件帛画中的人物即墓主肖像,均表示墓主在神话动物引导下飞翔升入天堂。

汉代帛画中亦有不少龙的形象,其中以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最为著名。帛画作T字形,上系有绊,四角垂穗,形似一件上衣。画幅中居于重要地位并引人注目的是龙、蛇形象,共有六条之多。人首蛇身的神居于正中最上的部位,地位最为尊崇;日月之下,左右相对两龙;华盖之下,又是交互虬结的两龙;画幅下部,力士胯下横有一条赤蛇。从它们的形体结构来看,又有区别:最下的眯蛇保存着爬行动物的原始形态;最上的神介乎于人和动物之间,是人格化的爬虫。上部和中部的四条龙,都是画蛇添足的龙,其中居于上左方的一条有翼,当是传说中的“应龙”。

(五)古建筑上的彩画龙纹

古建筑上的彩画艺术,渊源久远。据记载,春秋时代的建筑上便有彩画装饰。其后,建筑上的彩画工艺代代相传,并得到发展。

据一些学者研究,古建筑上的彩画可分为三类,一是和玺彩画,二是旋子彩画,三是苏式彩画。前两种多见于北方,故宫多用这两种彩画装饰。苏式彩画艺术主要为江浙一带的庭院所采用。和玺彩画艺术主要用于皇宫及其他高级建筑中,绘画的主要内容为龙凤。按清代彩画制度,和玺彩画是清式彩画中最高级的一种。一般以青、绿、红等底色衬托金龙图案。

建筑物上的彩画龙纹,多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设计龙的形象。明清皇宫建筑上的龙,形态多种,主要有行龙、坐龙、升龙和降龙四种。行龙和坐龙注重平稳,同时也注重龙的内在力量。升龙和降龙突出其矫健活泼的体型,强调其上升和下降的趋势。

同类推荐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本套书选编了《易经》《老子》《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了凡四训》《唐诗三百首》《宋词j三百首》等十二本文化经典书籍。《易经》和《老子》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和《了凡四训》告诉读者做人的基本礼仪和智慧,《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读者体会中国语言的优美和博大精深。全套书配有注释、译文和鉴赏,让读者更容易读懂,非常适合对我国经典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能让读者对书的思想和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我国的传统文化。
  • 世界文化博览1

    世界文化博览1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精灵梦叶罗丽之杀手

    精灵梦叶罗丽之杀手

    世上有一座叶罗丽娃娃店。店里的娃娃都是有生命的,都在等待着与善良的人类主人缔结契约。娃娃将拥有生命,主人将拥有魔法。(本文是改编版,与动漫不同。)
  • 馗书

    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知鬼不觉

    神知鬼不觉

    就是一个男主拼命追,女主脑子里只有上班的故事。女主职业屠夫,日常工作收割魂魄,气场强大。
  • 像法决疑经

    像法决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界之神器传说

    三界之神器传说

    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后,三界便形成了。“轮回天谴圣耀生,颠覆命格三界乱。”这三界,每一界,都有一柄与三界共同形成的神器,每柄神器都是由盘古大神的部分智慧和神力凝聚而成,最重要的是,传说每柄神器都继承了盘古大神一种完整的情绪,可以左右天地!但从未有人见到过它们,三柄神器历来就为各界的强大势力所追寻,可却从未现过真身。乱世中,三个年轻人,却在机缘巧合下,各自得到了一柄神器,拥有通天彻地的能力,在乱世中,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呢?
  • 君子非君子

    君子非君子

    传说中的诅咒,无一人生还。上古的魔物,嗜血凶残。变强的道路从不可能一帆风顺。唯一的愿望...又是为了什么?活下来...为什么?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来着?
  • 爱若双生花

    爱若双生花

    第一次见面:她与他同是志愿者,在一个大厅里,两人每天擦肩而过,却互不相识。第二次见面:她是刚入学的小学妹,他是即将毕业的学长。新生报到那天,她不识路,他给她带路,并替她将行李搬到宿舍。第三次见面:体育课上,她摔倒,他将她送去医院。第四次见面:......在这一次次的见面中,两人暗生情愫,却不敢将心意表达。他毕业后留在了本市工作,只为能继续守护她;她努力学习,只为以后能留在这里看见他。其后发生了一件件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情,将两人的爱情打乱,两人又该何去何从?两人的爱情是否会如双生花一般.......多年离别后,他们相逢在了初见之地,又是怎样的光景??
  • 修仙后的日子

    修仙后的日子

    穿越之后,似乎修仙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异世元素召唤师

    异世元素召唤师

    漫长的进化中,人类选择了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从而失去与自然元素共鸣的能力,长久以来,人类都是依靠咒语来强行控制元素。数千年后的今天,一个可以说是起死回生的人却意外的获得了这遗失的能力,他凭借自己的奇遇和不懈努力,将魔法与召唤完美结合,同时也将魔法师的力量推上了一个新的顶峰,但是探索中无限的变数使他的经历起起伏伏,惊险不断...
  • 转身守爱:换心爱

    转身守爱:换心爱

    他玩世不恭,放荡不拘,霸道无理,俊美脸庞上斜飞的剑眉轻轻挑起,细长犀利的黑眸泛着迷人的光芒,削薄的唇微微扬起,透露着玩世不恭,修长的身材傲视天地般立着。他妖娆魅惑,黑亮如丝绸般的发,棱角如雕刻般的五官,白皙透明如美瓷的肌肤。褐色的瞳恍若水晶球般明亮,嘴角时常挂着一抹诡异中透着邪恶的笑,耳朵上的钻石耳钉给整个人增添了一份不羁,性感魅惑的身材透露出独有的男性魅力,所有所有都如妖孽般诡魅蛊惑人心,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她冷漠高傲,如公主般不容侵犯,瀑布般的及腰长发,黑亮的如丝绸般顺滑,玛瑙般的眼眸冰冷幽深……她活泼可爱,乐观向上,如天使般天真无邪,她有一副跟她一模一样的面孔,却透露出不一样的气质……生命纠结,到底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命运的转轮运转,将会把他们送入怎样的命运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