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8800000031

第31章 二、图画之龙

绘画为造型艺术之一种。崇龙民族为表达对龙的感情,以各种颜色描绘龙的形象。古代人们或在彩陶上绘龙,或在瓷器上绘龙,或在旗帜上绘龙,或在帛上绘龙,或在建筑物上绘龙。

(一)陶器上的龙纹

目前我国已大量出土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的绘画艺术品,如属仰韶文化的半坡、姜寨彩陶上的鱼纹和人面鱼纹等;马家窑文化彩陶上的蛙纹、太阳纹等。而图画之龙始于何时,目前尚难确定。有一些学者认为,距今5500年的甘肃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的蜥蜴纹(有的认为是鲵纹)彩陶瓶上的蜥蜴也是原始龙形象之一。这条彩墨绘制的蜥蜴高38.4厘米,头部滚圆,额部中间绘有十字纹,两眼圆睁,张口露齿,有双肢双爪,体长尾大,呈斜“V”字形,腹部有网格纹。还有人认为,距今7000年的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出土的“水鸟啄鱼纹”蒜头壶及纹饰中的鱼为早期的龙形象之一。

龙山文化出土不少龙纹器物,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彩绘龙陶盘。它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蟠龙图像。它出土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遗址距今约3900-4500年。彩陶盘红边黑地,彩绘龙盘曲其中。龙头与身体无明显界线,颈两侧各有一后掠的短棒状物。龙眼小而圆,长嘴微张,具成排利齿,口中衔一根羽状物。从蟠龙整体来看,很像是盘曲着的一首、单尾、双身的金环蛇或银环蛇。它与时代相近的二里头的龙纹陶片上的一首双身龙纹,及敖汉旗大甸子墓中出土的陶器上的彩绘一首双身龙纹,可能有内在的联系。所不同的是这条蟠龙双身相连,而后两条龙则双身叉开。

在夏家店下层文化中,也出土了不少彩绘龙纹。其龙纹与仰韶文化的彩绘龙纹有所不同。其特点有三:一是出现抽象化、图案化的夔龙形象;二是出现明显的一首二身龙纹;三是龙身上出现鳞纹。例如,在敖汉旗大甸子M317、M371两墓出土的陶器上,有两种明显的彩绘龙纹:

其一是在黑陶折腹盆上的彩绘龙形图案,形如夔龙,作行走状,昂首前行,躯体伸直,身涂白,眼点朱,带黑瞳孔,吻长突,翻卷如钩,尾亦上下钩卷,是高度抽象、概括的传统龙形象。

其二是在磨光黑陶鬲上彩绘的一首二身龙纹。它与二里头陶片上的一身二首龙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点:龙首侧向左,白首朱眼黑躯,双身作“几”字形状分开,饰白边U状鳞纹,耳口吻鼻皆已抽象化。龙首上绘四条直竖的朱色纹状,似为鬣的象征。

经碳14测定,其年代约在4000年前,即属于龙山文化晚期。

(二)瓷器上的龙纹

瓷器是在陶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瓷器的烧制成功,是陶瓷业的一大飞跃。中国瓷器以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瓷器的起源有两说:一说为早期瓷器形成于西晋,可上?至东汉;另一说认为原始瓷器出现于商代。唐宋时代,瓷器业已相当发达。此后,中国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制瓷工艺也传播到东西方各国。

瓷器上的龙纹,主要见于唐宋以后的瓷器。龙在宋代已基本定型,唐之前兽形的龙纹已不多见,故宋代以后瓷器上的龙大多已标准化。不过,各地窑厂出产的瓷器上的龙纹风格、形态有所不同。宋代最著名的产瓷地是定窑和磁窑。定窑是生产白釉瓷器的官窑。北宋定窑出产一龙纹大盘,大盘中心的龙作团龙状,口张舌露,苍两眼圆睁,龙须飘忽,龙鬃上扬,龙身盘曲自如。大盘外壁上亦有一龙,作行龙状。宋磁州窑是北方著名的民窑,其所绘纹也别具一格。

元代烧制成功的釉里红新品种,是制陶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瓷器上的纹十分生动悦目,风格略有不同。明代的瓷器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彩釉、花纹和造型上达到更高的水平,龙纹的绘制也更为精美。

(三)旗帜上的龙纹

众所周知,清朝在旗帜上绘有龙纹,代表大清帝国。而在旗帜上绘龙,可上溯至夏代。

据一些学者考证,夏人的旗帜上绘有龙。《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旗,夏后氏之绥。”郑玄注:“有虞氏当言绥,夏后氏当言旗。”孔颖达疏:“有虞氏之旗者,旗当为绥。夏后氏之绥者,郑云绥当为旗。”可见上古绥、旗相同。《周礼司常》:“交龙为旗。”说明上古的旗帜上绘有交龙,亦即夏后氏旗帜上的图案为交龙。又《诗经商颂玄鸟》:“龙旗十乘,大?是承。”此亦可说明夏人在旗帜上绘龙。

周人的旗帜上亦绘龙。《诗周颂载见》:“龙旗阳阳,和铃央央。”意思为“龙旗多鲜艳,车铃响叮当”。

可见,在旗帜上绘龙,并不是始于清代,早在夏代,便有在旗上绘龙的习俗。

(四)帛画上的龙纹

帛画一般指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帛画中,也有一些龙纹。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帛画是两件战国时期的楚帛画。这两件楚帛画上均有龙形象。

第一件楚帛画于1946年在长沙东郊陈家大山一座木椁墓中出土。帛画长31厘米,宽22.5厘米。画上有一女子,身着长袍,两手作合掌状,立于新月形物上。女子左上方有一龙一凤。龙无角,夭矫直上;凤有冠,作探爪攫拿状。

第二件楚帛画于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一座战国中、晚期木椁墓中出土。墓主为40岁左右男性。帛画长37.5厘米,宽28厘米,上缘裹有一根细竹条,系有棕色细绳,右缘和下缘未经缝纫。画上有一男子驭龙而行,龙作舟形,其下有鱼。

一般认为,这两件帛画中的人物即墓主肖像,均表示墓主在神话动物引导下飞翔升入天堂。

汉代帛画中亦有不少龙的形象,其中以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最为著名。帛画作T字形,上系有绊,四角垂穗,形似一件上衣。画幅中居于重要地位并引人注目的是龙、蛇形象,共有六条之多。人首蛇身的神居于正中最上的部位,地位最为尊崇;日月之下,左右相对两龙;华盖之下,又是交互虬结的两龙;画幅下部,力士胯下横有一条赤蛇。从它们的形体结构来看,又有区别:最下的眯蛇保存着爬行动物的原始形态;最上的神介乎于人和动物之间,是人格化的爬虫。上部和中部的四条龙,都是画蛇添足的龙,其中居于上左方的一条有翼,当是传说中的“应龙”。

(五)古建筑上的彩画龙纹

古建筑上的彩画艺术,渊源久远。据记载,春秋时代的建筑上便有彩画装饰。其后,建筑上的彩画工艺代代相传,并得到发展。

据一些学者研究,古建筑上的彩画可分为三类,一是和玺彩画,二是旋子彩画,三是苏式彩画。前两种多见于北方,故宫多用这两种彩画装饰。苏式彩画艺术主要为江浙一带的庭院所采用。和玺彩画艺术主要用于皇宫及其他高级建筑中,绘画的主要内容为龙凤。按清代彩画制度,和玺彩画是清式彩画中最高级的一种。一般以青、绿、红等底色衬托金龙图案。

建筑物上的彩画龙纹,多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设计龙的形象。明清皇宫建筑上的龙,形态多种,主要有行龙、坐龙、升龙和降龙四种。行龙和坐龙注重平稳,同时也注重龙的内在力量。升龙和降龙突出其矫健活泼的体型,强调其上升和下降的趋势。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从岁时节日民俗、日常生活民俗、文娱游艺民俗、生态科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人们更系统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常用语的渊源问题。把一些“随口能说,一听就懂,深问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追根溯源,一一作答,把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典故所在介绍给读者。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打开智慧的大门,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
热门推荐
  • 破空斗神

    破空斗神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也没有介绍~修炼,逆袭。
  • 总裁的贴身男保姆

    总裁的贴身男保姆

    因为一次比平常高出几倍的暗杀任务,沐尘卷入都市的暗潮,搅动美女总裁的芳心。
  • 天语魔校

    天语魔校

    传说中,有三位天语者。一位手执神剑,斩破世间万物;一位手执法杖,参透万物真理;一位手执长弓,射破宇宙苍穹!当一位完全不懂魔法的普通人,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究竟是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传说中的神战究竟结果如何?一切尽在《天语魔校》
  • 蓝色珊瑚海

    蓝色珊瑚海

    本文已在晋*江*重新开坑发文。此处永久停更。另注:作者笔名改为:牧小歌。特此声明———牧小歌上2015年5月
  • 让爱重见天日(骆上九重天系列之三)

    让爱重见天日(骆上九重天系列之三)

    [花雨授权]她要留住他的爱。可惜用尽一切手段,坏女孩注定失败,败走他乡只能说是咎由自取谁也不怪。一别两年缘分却注定了相聚必然,这一次他终于明白什么是真爱,可惜她却再也无力让爱重来。神啊,可不可以让爱重见天日,
  • 紫眸:墨魂

    紫眸:墨魂

    她,妖艳红衣,冷漠如雪,像曼珠的死亡之花。她,紫衫款款,性情古怪,却充满神秘;她,只因为千年前的执念而痴守。她,只为与他相守而舍弃一切;一个是修炼成人的千年魔兽,一个是世间诡异的奇女子。一个是前世的恋人,一个是今生的牵绊,他该如何抉择......正与魔的牵连,神秘的契约,被禁锢的力量,第七块玄天玉碎片,一切的一切与他一个平凡的清水道弟子,有何关联,他只想与心爱之人相守与人间,怎奈,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命运安排,推不开,躲不掉,最终,是负天下人,还是负她......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萨满文化》共分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萨满文化的起源与传播、萨满教的神灵崇拜、萨满的宇宙观与灵魂观、成为萨满的途径、萨满的祭祀、萨满传统文化等。
  •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追婚:不爱情放手

    追婚:不爱情放手

    十九岁那年,他说要对她对负责,她轻笑了一声,摇摇头,说不用了。可他把那一声轻笑当作是对他的嗤笑,为了证明自己能付得起她的责任。非娶了她不可。她不肯,他就各种死缠烂打。二十一岁那年,她穿着一身洁白的婚纱嫁给了他。多年之后,黎微冉想起那条没有发出去的短信“你若不离,我定不弃”只是当她签下男人给的离婚协议之后,却也没有再说出口的必要了
  • 潘潘多拉之花

    潘潘多拉之花

    她就是一个人,一个恶魔!潘多拉的女儿!在别人的眼中她是孤儿,在她们眼中她是王。他再遇到她时说:“丑陋的女人,滚!”她不为所动,其它人想:他长的帅也不能说让翼雪从自己位置上离开啊!懂不懂先来后到!